?

電針四穴加減治療坐骨神經痛的效果

2015-08-19 16:36黃均毅岳利峰
中國當代醫藥 2015年19期
關鍵詞:電針

黃均毅+++岳利峰

[摘要] 目的 探討電針四穴加減治療坐骨神經痛的臨床效果。 方法 選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的70例坐骨神經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5例。治療組采用電針治療,以四穴(雙側大腸俞、關元俞、環跳和委中)基本方加減,對照組采用口服“布洛芬+甲鈷胺”治療。比較兩組的效果及簡化McGill疼痛問卷(SF-MPQ)評分。 結果 治療組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的PRI、VAS、PPI評分顯著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后的PRI、V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治療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電針四穴加減治療坐骨神經痛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電針;坐骨神經痛;穴位配伍

[中圖分類號] R745.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5)07(a)-0053-04

坐骨神經痛是指坐骨神經通路及其所分布區域內(腰部、臀部、大腿后側、小腿后外側和足外側等)疼痛的臨床綜合征,表現為由腰髂部經臀部向下肢放散,呈燒灼樣或針刺樣疼痛,行動時加重,彎腰、咳嗽、噴嚏時疼痛加劇,患者一側的腰、骶、髂、臀、腘、腓、踝等處可有明顯壓痛點。坐骨神經行痛的全球患病率為1.6%~43.0%[1]。研究顯示,約60%的坐骨神經痛患者遺留輕度殘疾,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并導致誤工[2]。目前臨床上治療坐骨神經痛的方法諸多,例如中醫針灸治療、西醫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但長期的臨床實踐顯示,各種治療方法雖然能暫時緩解疾病發作,卻難以有效徹底治愈,因此采取安全有效的治療措施治療本病非常重要。針灸是一種使用廣泛的治療方法,通過不斷的臨床經驗總結,發現選取雙側大腸俞、關元俞、環跳、委中4個穴位為主穴進行電針治療,能夠部分或完全緩解患者的癥狀。本研究將此四穴電針組合和口服藥物進行臨床療效比較,旨在探討電針四穴加減治療坐骨神經痛的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中醫門診就診的70例坐骨神經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5例。治療組中,男性24例,女性11例;平均年齡為(42.1±7.3)歲;平均病程(3.8±2.1)年;15例伴有肢體麻木,20例伴有腰痛。對照組中,男性27例,女性8例;平均年齡為(40.9±7.8)歲;平均病程(4.1±2.4)年;17例伴有肢體麻木,18例伴有腰痛。兩組的年齡、性別、癥狀、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參考《常見疾病的診斷與療效判定標準》[3]制訂:①所有患者均經過腰椎X線攝片檢查見腰4、5椎間狹窄或增生;②患者有一側或兩側下肢外側和后側出現放射性疼痛,晨起或勞累后加重;③腰部活動受限,坐骨神經分布區域有小腿、足部外側感覺減弱;④坐骨神經牽拉征陽性(Lasegue征、Kerning征、Bonnet征等);⑤神經干壓痛,如足踝部、腘窩、臀中點、坐骨切跡等。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

1.3.1 納入標準 符合坐骨神經痛診斷標準,年齡20~60歲,愿意接受電針或口服藥物治療,且能堅持遵守醫囑者。

1.3.2 排除標準 ①年齡>60歲或<20歲;②因脊椎滑脫、隱性脊柱裂、結核、腫瘤、婦科疾患等引發本??;③伴有嚴重的精神疾病以及伴有嚴重內臟疾病,或生活不能自理,或自控能力差;④孕婦及哺乳期婦女;⑤髓核突出嚴重壓迫硬膜囊較重時,即馬尾神經受損可出現大小便異常及性功能障礙。

1.4 治療方法

1.4.1 治療組 采用針灸治療,取穴方法如下。①主穴:雙側大腸俞、關元俞、環跳、委中。②配穴:臀髖部疼痛為主加秩邊、承扶;大腿前外側疼痛麻木加風市、伏兔;小腿前外側疼痛麻木加懸鐘、昆侖;下肢后內側疼痛加承山、次髎。治療方法:患者取俯臥位,嚴格皮膚消毒,環跳穴的針刺方向朝外生殖器,深度為2.5寸,其余各穴均直刺深度為1.5寸,施以大幅度的提插捻轉手法,其中大腸俞、關元俞、環跳、委中的針感要求有麻電感向下肢放射。針灸同時配合使用長城牌KWD-808系列脈沖針灸治療儀,電針每次接4組,分別是大腸俞、關元俞為一組,環跳、委中為一組,雙側共四組穴位;電流取連續波,頻率為40 Hz,電流強度為0.1~2.0 mA,以患者耐受為度;持續時間30 min,1次/d,10次為1個療程,1個療程結束后休息2 d再進行下一個療程,2個療程共22 d。

1.4.2 對照組 給予口服鎮痛劑布洛芬緩釋膠囊(天津中美史克制藥有限公司,批號:13080129),1片/次,2次/d;同時配合服用神經營養劑甲鈷胺片(中國衛材藥業有限公司,批號:130512A),0.5 mg/次,3次/d,兩種藥10 d為1個療程。療程之間停藥2 d后再進行下1個療程,2個療程共22 d。

1.5 觀測指標

治療前后疼痛變化采用簡化McGill疼痛問卷(SF-MPQ)[5],此問卷包含疼痛分級指數(PRI)、視覺模擬評分(VAS)和現存疼痛強度(PPI),具體如下。①疼痛分級指數(PRI):含11個感覺性詞與4個情緒性詞,程度分為無、輕、中、重度,分別以0、1、2、3分表示。②視覺模擬評分(VAS):為一條100 mm長的直線,兩端分別示以無痛、劇痛,劃定某一線段長度即表示疼痛程度。③現存疼痛強度(PPI):分無痛、輕度不適、不適、難受、可怕的疼痛、極為痛苦6級,分別以0、1、2、3、4、5分表示。

1.6 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4]有關坐骨神經痛的療效確定。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試驗達70°及以上,能恢復原工作,隨訪半年以上未復發;好轉:腰腿痛減,腰部活動功能改善,治療后疼痛、麻木明顯減輕,無活動受限,可恢復工作,遇勞累或寒冷偶有復發;未愈:治療2個療程后癥狀、體征無改善??傆行?(治愈+好轉)例數/總例數×100%。

1.7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的比較

治療組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PRI、VAS、PPI評分的比較

兩組治療前的PRI、VAS、PP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的PRI、VAS、PPI評分顯著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后的PRI、V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治療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2.3 典型病例

患者,女,50歲,農民,2013年2月10日來本院中醫科就診。自述1年前負重后腰骶部痛,向雙下肢放射,外院CT檢查示第4腰椎間盤膨出,第4、5腰椎骨質增生;曾做腰部封閉注射治療,疼痛有所緩解。昨日因勞累后腰骶部疼痛明顯,雙下肢伴放射痛,咳嗽、噴嚏后明顯,下肢后內側疼痛?;颊咭蚧加形笣?,拒絕服用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物,要求單純給予中醫針灸治療。首次給予電針四穴(雙側大腸俞、關元俞、環跳和委中),臀髖部疼痛加秩邊、承扶,下肢后內側疼痛加承山、次髎,治療后患者自覺腰骶部及雙下肢放射痛緩解,連續治療2個療程(每個療程10 d)后疼痛消失,直腿抬高試驗達70°及以上。囑患者忌負重,避寒冷,隨訪半年未復發。

3 討論

3.1 現代醫學對坐骨神經痛的研究

坐骨神經是人體最粗的神經,由腰4~腰5神經和骶1~骶3神經根組成,起始于腰骶部的脊髓,途經骨盆,并從坐骨大孔穿出,抵達臀部,然后沿大腿后面下行到足。坐骨神經本身或其周圍結構發生病變會使坐骨神經走行及其分布區域產生疼痛、麻木等感覺。坐骨神經痛按病因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坐骨神經痛即坐骨神經炎,多由牙齒、副鼻竇、扁桃體等病灶感染,經血液侵及神經外衣引起。繼發性坐骨神經痛是坐骨神經通路遭受鄰近組織病變的影響而引起,按照部位又可分為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經痛兩種。根性坐骨神經痛病變部位在椎管內,多由腰椎間盤突出引起;干性坐骨神經痛病變部位在椎管外的坐骨神經行程上,多由骶髂關節炎、盆腔內腫瘤、妊娠子宮壓迫、臀部外傷、梨狀肌綜合征引起。在坐骨神經痛病因分布上,歐洲研究[6]顯示,90%的坐骨神經痛是由腰椎間盤突出和神經根壓迫造成。在坐骨神經痛治療上,因細菌感染引起的坐骨神經炎可采用抗生素治療[7]其,能對癥狀產生明顯的改善作用。大多數繼發性坐骨神經痛的治療分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保守治療有藥物治療、硬板床臥床休息、物理治療等,其中口服藥物治療最普遍。常用的口服藥物有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物、皮質類固醇藥物和維生素類藥物等,其中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對原發性坐骨神經痛和繼發性坐骨痛都有治療作用,是本病的首選藥。急性坐骨神經痛患者使用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4周后的療效最多能達到75%[8],但面臨15%~30%[9]的消化道潰瘍發生率。坐骨神經痛復發率是15%~20%[10],因此選擇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必須選用低胃腸危險度的藥物。在常用的非甾體類鎮痛藥中,布洛芬的胃腸危險度最低[9],是治療本病首選。甲鈷胺是維生素B12類藥物,為治療坐骨神經痛的常用藥,能促進神經細胞髓鞘的生成,對損傷的坐骨神經有修復作用,但是單一使用見效緩慢,需和布洛芬聯合使用。除口服藥物外注射療法也用于治療坐骨神經痛,但是注射療法易增加神經、血管損傷和感染的風險。繼發性坐骨神經痛保守療法無效者可視情況采取手術治療,但是手術本身具有高風險性,且費用昂貴,適用人群少。有研究[11]顯示,坐骨神經痛患者在手術治療后1年內的疼痛緩解程度優于保守治療,但4~10年后兩者的療效無顯著差異,因此手術并不作為首選。

3.2 中醫對坐骨神經痛的研究

坐骨神經痛屬中醫學“痹證”“腰腿痛”等范疇,《素問·痹論篇》中有“風寒濕三氣雜合而至,合而為痹也”。多數醫家認為本病的病因主要為稟賦不足,素體虛弱,加之勞累過度或久病體虛,導致肝腎不足,氣血耗傷,腠理空虛,致使風寒濕侵襲。常用的中醫治療是口服中藥和針灸,中藥治療坐骨神經痛在臨床應用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辨證分型尚無統一標準,使用方劑并不統一。大部分醫家依據個人經驗辨證論治使用方劑,如王耀林[12]將坐骨神經痛辨證分型為風寒濕邪侵襲經絡,脾腎兩虛寒熱,氣滯血瘀、痹阻經絡,肝膽郁熱、下注經絡4種證型。王夜[13]將坐骨神經痛按六經辨證分為“熱郁少陽”“寒凝厥陰”“太陽腑證”三種證型。沒有統一標準的辨證分型和用藥使中藥療效難以保證,也難于臨床推廣應用。

長期的臨床實踐顯示,針灸對本病的治療有低風險、取效迅速、費用低廉、易于操作的特點?,F代醫學研究顯示,針刺人體俞穴可以改善神經的微循環、消除神經的炎癥、改善和消除脊椎的異常應力[14]。電刺激能提高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喚醒部分功能暫停的神經細胞,促進神經細胞功能的恢復[15]。電針結合兩者的優勢,能夠消除坐骨神經炎癥,恢復神經功能,激活內源性嗎啡類物質產生鎮痛作用,進而達到緩解本病的疼痛和提高功能活動能力。趙玲等[16]分析了針灸治療坐骨神經痛的取穴規律,在納入的文獻中,共涉及13條經脈的123個穴位,其中使用頻次超過40%的穴位只有6個,分別是環跳、陽陵泉、委中、承山、昆侖、秩邊,全部處于坐骨神經所經過的神經節段內?!端貑枴ご萄础穼ρ催M行按經論治,即病在何經,取何經之穴治療。研究顯示,針刺穴位與調節對象處于相同或相關的神經節段支配區時能夠獲得更好的效果[17]。坐骨神經走行路線和足太陽膀胱經循行路線大致重合,在解剖學上,大腸俞深處有腰4和腰5神經根后支,關元俞深處有腰5神經根后支,環跳深處有坐骨神經干,委中深處有坐骨神經分支脛神經。電針大腸俞、關元俞、環跳和委中能刺激整條坐骨神經通路,激發神經細胞釋放內啡肽等化學遞質,產生止痛消炎作用。在《針灸大成·足太陽膀胱經》中,“大腸俞,主腰脊痛”“關元俞,主風勞腰痛”“環跳,主腰胯痛蹇,膝不得轉側伸縮”“委中治同環跳癥”。坐骨神經痛屬于中醫“腰痛”范疇,提示這四個穴位對坐骨神經痛的治療作用很早就被發現?,F代的臨床研究也顯示這四個穴位具有獨特的治療作用。李慶云等[18]的研究顯示,電針大腸俞對腰椎管狹窄有治療優勢;許煥芳[19]的研究結果顯示,電針大腸俞、關元俞對腰椎間盤突出有治療優勢;蔣學余[20]的研究結果顯示,大腸俞、關元俞、環跳和委中四穴組合在治療腰椎間盤疼痛中的效果優于其他穴位組合,提示大腸俞、關元俞、環跳和委中四穴對坐骨神經痛治療具有優勢。

綜上所述,大腸俞、關元俞、環跳和委中四穴電針加減治療坐骨神經痛是一種操作簡便、療效好、取穴簡易的治療方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Konstaninou K,Km Dum.Sciatica:reiew of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and prevalence estimates[J].Spine(Phila Pa 1976), 2008,33(22):2464-2472.

[2] 王素珍,武國印,黃藝,等.中西醫治療坐骨神經痛概況[J].湖南中醫雜志,2014,30(1):133-135.

[3]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02.

[4] 孫傳興.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標準[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9:230-233.

[5] 彭琳,張菊英.簡化McGill疼痛問卷中文版在腰椎間盤突出所致坐骨神經痛患者中的適用性[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3,28(11):1035-1040.

[6] Koes BW,van Tulder MW,Peul WC.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ciatica[J].BMJ,2007,334(7607):1313-1317.

[7] Albert HB,Sorensen JS,Christensen BS,et al.Antibiotic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low back pain andvertebral bone edema(Modic type 1 changes):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linical controlled trial of efficacy[J].Eur Spine J,2013,22(4):697-707.

[8] Vroomen PC,De Krom MC,Slofstra PD,et al.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sciatica:a systematic review[J].J Spinal Disord,2000,13(6):463-469.

[9] 傅得興,封宇飛.非甾體類抗炎藥的安全性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08,11(1):136-138.

[10] Kpadonou GT,Alagnidé E,Gbénou S,et al.Recurrences of low back pain with sciatica in Benin[J].Ann Phys Rehabil Med,2012,55(Suppl 1):289.

[11] Jacobs WC,van Tulder M,Arts M,et al.Surgery versus conservative management of sciatica due to a lumbar herniated disc:a systematic review[J].Eur Spine J,2011, 20(4):513-522.

[12] 王耀林.中醫辨證為綱治療坐骨神經痛46例臨床體會[J].中醫臨床研究,2014,6(5):118.

[13] 王夜.經方治療坐骨神經痛的臨床體會[J].四川中醫,2009,27(10):65-66.

[14] 吳心怡.針刺配合中藥治療根性坐骨神經痛的臨床研究[D].廣州:廣州中醫藥大學,2008.

[15] 郭義.不同頻率電針對周圍神經再生與修復影響的臨床與實驗研究[J].天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6,25(3):77-81.

[16] 趙玲,陳少宗.針灸治療坐骨神經痛的取穴處方決策與經驗統計[J].針灸臨床雜志,2011,27(10):46-48.

[17] 陳少宗,郭振麗,郭姍姍.現代針灸學研究迫切需要解決的兩大問題[J].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2007, 28(12):62-63.

[18] 李慶云,李慶玲,楊宗強.深刺大腸俞加電針治療腰椎管狹窄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18(34):4230-4233.

[19] 許煥芳.大腸俞關元俞深刺并加電針為主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觀察[D].濟南:山東中醫藥大學,2002.

[20] 蔣學余,劉曉瑜,謝慰,等.電針腰突四穴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3,22(11):1848-1849.

(收稿日期:2015-04-05 本文編輯:祁海文)

猜你喜歡
電針
電針華佗夾脊穴聯合西藥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療效觀察
排石湯結合電針穴位治療泌尿系結石的臨床分析
電針治療2型糖尿病的研究進展
電針聯合兩色金雞菊提取物對糖尿病腎病大鼠腎臟Vimentin、α-SMA、TGF-β1及p-smad2表達的影響
電針聯合穴位注射治療周圍性面癱32例臨床觀察
電針加耳穴貼壓治療偏頭痛的療效觀察
西藥加電針治療急性期周圍性面癱的臨床效果觀察
神經肌肉電刺激治療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的療效觀察
綜合療法治療坐骨神經痛50例
電針郄穴為主治療血瘀型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