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藥加電針治療急性期周圍性面癱的臨床效果觀察

2016-12-26 14:29李國山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3期
關鍵詞:周圍性面癱電針急性期

李國山

【摘要】 目的 對西藥與電針聯合治療急性期周圍性面癱的臨床療效進行探討。方法 56例急性期周圍性面癱患者, 采用電針、激素療法等進行治療, 觀察治療效果。結果 56例患者中30例痊愈, 15例顯效, 9例有效, 2例無效, 臨床總有效率為96.43%(54/56)。本組未見患者發生不良反應。隨訪結果顯示, 無病例發生倒錯或面肌痙攣現象。結論 對于急性期周圍性面癱患者, 采用西藥與電針聯合的治療方案, 效果顯著。

【關鍵詞】 急性期;周圍性面癱;西藥;電針;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3.135

周圍性面癱在臨床疾病中屬于常見癥、多發病, 以口眼歪斜為特點。周圍性面癱與西醫的面神經炎、特發性面神經麻痹相似, 對患者的日常工作與生活產生了很大影響, 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 就診的患者也不斷增多。本院采用西藥加電針的方法對本次收治的急性期周圍性面癱患者進行了治療, 取得了較滿意的療效, 現將詳情作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在收治的56例急性期周圍性面癱患者, 均符合周圍性面癱的中西醫診斷標準。其中男33例, 女23例;年齡25~77歲, 平均年齡(49.3±9.3)歲。

1. 2 診斷標準

1. 2. 1 面癱的西醫診斷 《神經病學》中提及“特發性面神經麻痹”的診斷依據為:①多為急性起病, 面神經麻痹可在短時間內(經常是幾小時~幾天)達到高峰期, 且多為單側發??;②患者面部表情肌癱瘓, 不見額紋, 也無法皺眉蹙額, 眼裂無法閉合, 或者閉合不全;③鼓氣或吹口哨時會漏氣, 食物易滯留于病側齒齦內;④鼻唇溝變淺, 口角呈下垂狀, 露齒時口角會往健側歪斜;⑤閉眼時, 雙眼球往外上方轉動, 可見白色鞏膜;⑥患側舌前2/3味覺消失, 聽覺出現過敏, 乳突部有疼痛感, 耳廓與外耳道可感覺減退或是出現皰疹[1]。

1. 2. 2 面癱的中醫診斷 《針灸治療學》中提及“面癱”的診斷依據為:①主癥是口眼歪斜;②一側面部肌肉呈現出麻木、板滯、麻木狀, 額紋消失, 眼裂且變大, 鼻唇溝變淺, 露睛則流淚, 口角下垂并歪向健側, 患側無法完成閉目、皺眉、蹙額、鼓頰、露齒等動作;③少數患者起初會出現耳后疼痛癥狀, 且患側舌前2/3味覺減退或者消失, 或是聽覺過敏等癥狀[2]。

1. 3 納入及排除標準

1. 3. 1 納入標準 除了滿足周圍性面癱的中西醫診斷標準外, 納入本次研究者還應符合以下條件:①無嚴重心臟病、高血壓等合并癥;②無惡性腫瘤或其他嚴重疾病。

1. 3. 2 排除標準 納入本次研究者, 均排除以下情況:①妊娠期與哺乳期婦女;②患嚴重內科疾病或糖尿病者;③對激素過敏者及暈針、不適合針刺者;④合并糖尿病及其他嚴重內科病癥者等[3]。

1. 4 方法

1. 4. 1 西藥治療 ①給予皮質類固醇激素口服治療:本次采用潑尼松片, 發病日開始口服, 起始劑量為60 mg, 逐日減5 mg, 療程共12 d;②抗病毒治療:給予0.2 mg阿昔洛韋口服, 3次/d, 1個療程共4周;③B族維生素:給予維生素B1片口服, 10 mg/次, 3次/d;500 μg甲鈷胺片, 10 mg/次, 3次/d, 1個療程共4周;④擴血管治療:給予地巴唑片口服, 20 mg/次, 3次/d, 1個療程為4周。

1. 4. 2 電針治療 發病1周時, 加用電針療法。穴位取太陽、四白、側養白、地倉、完骨、雙側內廷及合谷、攢竹等穴位。手法:取0.3 mm×40 mm毫針, 采用平補平瀉法, 將地倉與頰車、陽白與太陽穴位與電針儀連接以期, 波形為連續波, 頻率為1 Hz, 強度應根據患者舒適耐受度決定。每次持續時間約為30 min, 1次/d, 連續6 d后暫停1 d, 7 d為1個療程。3個療程結束后, 對臨床療效進行評估。

1. 5 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患者的恢復程度, 并結合面癱的療效判定標準[4], 可將療效判定為4個等級:痊愈、顯效、有效與無效?;颊叩陌Y狀消失, 表情恢復自如, 談笑時未見口角歪斜, 飲食與正常人無異, 即為痊愈;靜觀基本未見異常, 做牙動作或鼓腮動作時可見輕微程度的口歪痕跡, 即為顯效;癥狀較之前有明顯改善, 但額紋未呈對稱狀, 談笑時可發現明顯的口眼歪斜, 即為有效;以上任一項均未達到標準, 即為無效。臨床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對于未恢復的患者, 隨訪1~3個月。

2 結果

56例患者中30例痊愈, 15例顯效, 9例有效, 2例無效, 臨床總有效率為96.43%(54/56)。本組未見患者發生不良反應。隨訪結果顯示, 無病例發生倒錯或面肌痙攣現象。

3 討論

中醫學認為, 周圍性面癱屬于“口歪”“口僻”的范疇, 風邪入足陽明及手太陽之經, 遇寒而致筋急引頰, 使口歪僻、言語不正, 目無法平視。因此, 針刺穴位時應以足陽明胃經為主, 如四白、地倉、頰車及內庭等, 以達到疏通經絡及調和氣血的目的。同時, 另取對策合谷穴位。

現代醫學則認為, 面神經炎早期病理主要是神經水腫與脫髓鞘, 若病情嚴重可能出現軸索變性, 以面神經管內部及莖乳孔較為突出。治療的原則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使面神經水腫程度減輕, 從而達到緩解神經受壓及促進神經功能恢復的效果。采用西醫治療時, 尤其是急性期, 應盡早應用皮質類固醇激素。激素治療周圍性面癱的作用機制為:激素的抗炎作用顯著, 對物理性、免疫性、感染性與無菌性炎癥能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 且在急性初期可有效增強血管的緊張性, 減輕充血程度, 使毛細血管通透性改善, 有效減輕了滲出與水腫;同時, 通過對白細胞的浸潤及吞噬反應的抑制, 各種炎癥介質的釋放明顯減少, 莖乳孔內的面神經管炎癥及水腫得到了有效控制, 對面神經的壓迫也大大減輕。B族維生素則對神經髓鞘的恢復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地巴唑是常用的的擴血管藥物, 能夠有效松弛血管平滑肌, 從而有利于局部血液循環的改善。阿昔洛韋是一類合成的嘌呤核苷類似物, 是常用的抗病毒藥物, 能夠有效抑制SE病毒的繁衍與復制, 起到良好的抗病毒之效。對于周圍性面癱, 尤其是急性期, 西醫激素療法至關重要。有研究表明[5], 處于急性期的周圍性面癱患者, 若錯過激素治療的時機, 雖能取得一定的療效, 但可能會使治療時間延長, 甚至留下嚴重后遺癥, 影響預后。

在本次研究中, 本院對收治的56例急性期周圍性面癱患者給予了西藥與電針聯合治療, 包括激素類、抗病毒、擴血管及維生素等西藥。從結果中可看出, 本組56例患者中僅2例治療效果不佳, 總有效率高達96.43%, 且未見面肌痙攣與倒錯等其他不良反應, 臨床療效顯著。曾有文獻報道[5], 激素、抗病毒及擴血管等西藥與電針療法聯合應用于急性期周圍性面癱患者的治療中, 總有效率可至95.25%, 效果較佳。本文結果與文獻所述的基本一致, 進一步印證了西藥與電針療法聯合應用治療急性期周圍性面癱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綜上所述, 采用西藥與電針聯合方法治療急性期周圍性面癱, 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血液循環, 患者恢復較快, 且能很好地預防面肌痙攣及后期倒錯等不良情況, 安全性較好, 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韓興利.針刺聯合中藥敷貼治療周圍性面癱60例.河南中醫, 2014, 34(9):1833-1834.

[2] 宋磊, 李素青, 王子凡, 運慧茄.針灸治療周圍性面癱的進展. 光明中醫, 2014, 29(11):2471-2474.

[3] 葉婷欣, 劉農虞.針灸綜合療法治療周圍性面癱的文獻研究.中國針灸, 2015, 35(S1):111-118.

[4] 茍鳳明.針灸治療急性期周圍性面癱的臨床研究進展.轉化醫學電子雜志, 2015, 2(8):119-120.

[5] 江進忠.穴位透刺配合電針治療急性期周圍性面癱的臨床療效觀察. 中醫臨床研究, 2014, 6(7):62-64.

[收稿日期:2016-03-04]

猜你喜歡
周圍性面癱電針急性期
排石湯結合電針穴位治療泌尿系結石的臨床分析
中醫體質在腦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預中療效的影響分析
急診腦卒中急性期患者的干預化護理方式分析
壯醫藥線治療急性期帶狀皰疹的療效觀察
電針治療2型糖尿病的研究進展
臭氧治療對急性期腦梗塞血清谷氨酸濃度的影響研究
電針聯合兩色金雞菊提取物對糖尿病腎病大鼠腎臟Vimentin、α-SMA、TGF-β1及p-smad2表達的影響
針灸聯合康復功能訓練治療周圍性面癱的療效及預后觀察
中醫特色護理方法在急性期周圍性面癱患者中的應用
針藥結合辨證治療68例周圍性面癱的臨床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