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八角社區成人血脂異常的流行特點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2015-08-19 17:41馮立新諾敏等
中國當代醫藥 2015年19期
關鍵詞:血脂異常發病率影響因素

馮立新+++諾敏等

[摘要] 目的 了解北京八角社區成人血脂異常的流行特點及影響因素。 方法 于2012年9~10月在本社區采用多階段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對1267名≥18歲的居民進行問卷調查,調查方式為面對面收集人口學資料、生活方式、經濟狀況等資料,并采集空腹靜脈血測定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三酰甘油(TG)、血糖等指標。 結果 八角社區成人血脂異常發病率為43.2%,其中男性血脂異常發病率為47.7%,女性為40.1%,兩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男性40~59歲發病率最高,女性隨著年齡增長,其血脂異常發病率逐漸升高。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與血脂異常有顯著性關聯的因素有性別、是否吸煙、體重指數水平、蔬菜食用量、收縮壓、血肌酐、血糖、血尿酸。 結論 八角社區血脂異常發病率明顯高于北京市人群的水平,40~59歲男性、老年女性是重點人群,在社區中應加強健康教育以及血脂管理。

[關鍵詞] 血脂異常;發病率;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 R58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5)07(a)-0170-03

血脂異常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1],了解居民血脂異常的流行情況和相關危險因素,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有重要意義。按照北京市石景山區疾控中心的統一部署,八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于2012年9~10月開展了成人血脂異常的監測調查,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八角社區的居民分為職業人群和非職業人群。職業人群:位于八角社區,且員工人數>30人的企事業單位在崗人員。非職業人群:八角社區年齡≥18歲的常住居民(指在過去12個月中,在本地區累計居住時間>6個月者),包括戶籍人口和非戶籍人口。

1.2 方法

采用多階段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按照八角社區19個居委會的人口比例確定每個居委會的調查人數,每個居委會再按位置隨機抽取職業人群和非職業人群,共1267人,資料完整者1243例,應答完整率98.1%。其中男性507人,占40.8%;女性736人,占59.2%;年齡18~86歲,平均(53.9±12.7)歲。本研究將人群分為男、女兩組,再按照年齡18~39歲、40~59歲、≥60歲進行分組,觀察血脂水平變化。

所有調查員均經過統一的培訓及考核,調查內容包括問卷調查、身體測量和血生化指標檢測。問卷內容包括一般人口學資料、個人生活方式與行為、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冠心病和腦卒中罹患及治療情況等;身體檢查包括身高、體重、腰圍和血壓測量,其中血壓測量采用OMRON HEM 770A 電子血壓計,測量前對血壓計進行校正,連續測量3次,測量間隔1 min/次,3次測量的平均值為個體血壓代表值;血生化檢查包括空腹血糖(FP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三酰甘油(TG)、血尿酸(UA)、肌酐(SCr),其中血脂、血糖測定采用酶法,為中生公司試劑盒,血脂檢測按照中華醫學會檢驗分會2003年發布的“關于臨床血脂測定的建議”[2]的標準操作。

1.3 血脂異常的診斷標準

依據《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07年版)[3]推薦的指標進行診斷:TC≥6.22 mmol/L和(或)LDL-C≥4.14 mmol/L為高膽固醇血癥;HDL-C<1.04 mmol/L為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癥;TG≥2.26 mmol/L為高三酰甘油血癥。如有一項或一項以上指標達到上述診斷標準,即診斷為(總)血脂異常。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Epidata 3.1軟件建立數據庫,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處理相關數據,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脂異?;疾∏闆r

本調查1243人中,(總)血脂異常(TC、TG、HDL-C、LDL-C至少1項異常)537人,血脂異常發病率為43.2%。男性40~59歲血脂異常比例最高,而女性血脂異常的發病率則隨著年齡增長而升高。高膽固醇血癥在男性和女性不同年齡段的發病率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高三酰甘油血癥在女性不同年齡段的發病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男性則無統計學意義(P>0.05);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癥在男性和女性不同年齡段的發病率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 血脂異常影響因素分析

血脂異常檢出率男性高于女性,兩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隨著年齡的增長,血脂異常發病率逐漸升高,不同年齡段的發病率差異有有統計學意義(P<0.05);另外,體重指數水平、是否吸煙、蔬菜食用量均與血脂異常顯著性相關(P<0.05或P<0.01);而月收入水平、肉類食用量、學歷水平等與血脂異常發病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2)。

體育運動達標:參加中等強度體育鍛煉達到3次/周,30 min/次,或高強度體育鍛煉2次/周,30 min/次

2.3 血脂異常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以是否血脂異常為因變量,以性別、年齡、肉類食用量、體重指數、是否吸煙、文化程度、蔬菜食用量、收縮壓、舒張壓、肌酐、血糖、血尿酸為自變量,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性別、是否吸煙、體重指數水平、蔬菜食用量、收縮壓、血肌酐、血糖、血尿酸與血脂異常存在顯著性關聯(P<0.05)(表3)。

3 討論

近30年我國心血管病的發病情況越來越嚴重,已經成為首要的死亡原因[4]。已有明確證據表明,血脂異常是心血管病的獨立危險因素[5-7],且其發病率逐年上升,已成為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重要原因[8],預防和控制血脂異常對控制我國心血管病的流行具有重要意義。了解八角社區血脂異常在不同人群的發病率及患病特點,可為制訂本社區血脂異常的綜合干預措施提供具體、有針對性的科學依據,具有重要的公共衛生意義。本調查研究顯示,八角社區成年人血脂異常發病率為43.2%,遠高于2005年北京市成人血脂異常發病率33.2%的水平[9],說明本社區血脂異常的防控形勢嚴峻,必須給予重視。

我國已有研究表明,血清TC或LDL-C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控制LDL-C水平對防治心血管病有重要意義[10]。根據本調查研究結果,八角社區高膽固醇血癥的流行特點與張堅等[11-12]的研究調查結果類似,男性以40~59歲最多,女性則隨著年齡增長,其血脂異常呈上升趨勢。所以,40~59歲男性、≥60歲女性是血脂異常防治的重點人群。

2013年7月,國際動脈粥樣硬化學會發布了《全球血脂異常診治建議》[13],高度重視生活方式在血脂異常防治中的意義,在一級預防中詳細介紹了生活方式對脂蛋白水平和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ˋSCVD)發病的影響[14]。我國血脂異常防治策略專家會議亦強調,ASCVD是生活方式病,應將生活方式干預作為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的核心策略[15],本調查研究提示的血脂異常的影響因素也證實了這一點。但是,目前存在藥物治療廣泛的普遍現象,而對生活方式的干預遠遠不夠[14]。因此,在對八角社區居民進行血脂管理時,進行藥物治療的同時要加強健康教育,推動治療性生活方式的改變,建議多進低鈉高鉀食物,多食蔬菜和纖維,增加有規律的體育運動。

[參考文獻]

[1] 劉靜,趙冬,等.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心血管病發病關系的前瞻性研究[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1,29(9):561-565.

[2] 鄢盛愷.關于臨床血脂測定的建議[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3.26(3):182-184.

[3] 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制定聯合委員會.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5):390-419.

[4] 王文,朱曼璐,王擁軍,等.心血管病已成為我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1》摘要[J].中國循環雜志,2012,27(6):409-411.

[5] 周北凡.中國人群心血管病危險因素作用特點的前瞻性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5,26(1):58-61.

[6] 王淼,趙冬,王薇,等.中國35~64歲人群血清甘油三酯與心血管病發病危險的關系[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8, 36(10):940-943.

[7] 任杰,趙冬,劉靜,等.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與中國人群心血管病發病危險的相關性[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J].2010,38(10):934-938.

[8] 李劍虹,王麗敏,李鎰沖,等.2010年我國成年人血脂異常流行特點[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12,46(5):414-418.

[9] 張普洪,焦淑芳,周瀅,等.北京市2005年18歲及以上居民主要慢性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治水平調查[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7,28(7):625-629.

[10] 李瑩,陳志紅,周北凡,等.血脂和脂蛋白水平對我國中年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的預測作用[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4,32(7):643-647.

[11] 張堅,滿青青,王春榮,等.中國18歲及以上人群血脂水平及分布特征[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05,39(5):302-305.

[12] 李劍虹,米生權.2010年我國成年人血脂水平及分布特征[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12,46(7):607-612.

[13] 劉靜,趙冬,譯.國際動脈粥樣硬化學會立場報告:全球血脂異常診治建議[J].中國循環雜志,2013,28(S):109-130.

[14] 嚴曉偉.國際動脈粥樣硬化學會《全球血脂異常診治建議》解讀[J].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2014,22(1):63-64.

[15] 史旭波,胡大一.有關我國血脂異常防治策略專家會議紀要[J].中華內科雜志,2014,53(4):316-317.

(收稿日期:2015-03-06 本文編輯:李秋愿)

猜你喜歡
血脂異常發病率影響因素
重慶每小時10人確診癌癥 癌癥發病率持續上升
年輕人直腸癌和結腸癌發病率升高
老年人血脂異常與尿N—乙?!隆狣—氨基葡萄糖苷酶、血清胱抑素C關系的臨床研究
社區老年人血脂異常體重指數及不良生活方式與慢性病的關系
社區對血脂異常人群的干預模式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需求影響因素分析
村級發展互助資金組織的運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統論的煤層瓦斯壓力測定影響因素分析
老年血脂異常112例血脂達標情況分析
針灸配合關節腔內注射治療膝關節滑膜炎的臨床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