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價值評估新模式

2015-08-21 06:43蘇任剛余莎莎
哈爾濱學院學報 2015年6期
關鍵詞:集值預期區間

蘇任剛,王 煒,余莎莎

(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會計系,安徽蕪湖 241002)

一、研究背景概述

我國中小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是國家經濟增長和科技創新的主要動力。目前,占我國企業總數90%以上的中小企業創造了全國80%以上的就業崗位,貢獻了全國60%以上的GDP產值,繳納了全國60%以上的稅收金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許多中小企業都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如我們熟知的聯想和華為都是由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而來的??梢哉f,中小企業在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與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顯著地位不相稱的是融資問題嚴重制約其發展,特別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許多中小企業因為資金不足紛紛倒閉,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信貸成本高獲利少,銀行不愿意放貸給中小企業。通俗的講,就是銀行花同樣的時間和精力但獲得的利息收入少。實際上這是一種短視行為,在當今的信息化經濟條件下銀行長遠的發展戰略應當是價值管理——挖掘和發展潛在的優質客戶使其成為自己長久穩定的資金需求者和密切的合作伙伴。二是銀行認為中小企業的貸款風險高。中小企業可供抵押或擔保的有形資產少,無法通過一般融資途徑獲得貸款。但中小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具有技術密集的特點,技術創新是其核心資源,于是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應運而生。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是以企業擁有的專利、商標、著作權等知識產權為質押物,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等提供中介服務,擔保公司等提供信用擔保,由銀行提供貸款的一種融資模式。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關鍵點就在于質押物知識產權未來價值收益的評估。如果評估準確即使出現企業違約情況,銀行貸款也可以通過質押物的變現得以收回,降低了銀行的貸款風險。反之,質押物變現金額很少甚至為零,貸款金額有可能無法收回而有關知識產權評估問題一直是一個經濟學難題:一是難在分離,知識產權在未來產生的收益必須是和其他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結合產生的。如何把要評估的知識產權產生的收益從總收益中剝離出來是一個難題。二是難在定量,要以系統工程視角和經濟數學的方法做出質押知識產權價值定量的測定。針對這兩個難點本文運用組合方法對質押融資知識產權價值的確定做一個探索。

二、研究思路說明

目前,在資產評估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成本法、市場法、收益法。同時也有一些其他的方法模型,如期權價格模型、勞動價值論模型等,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在實務中應用較多的還是成本法、市場法和收益法。那么,我們就知識產權質押價值評估適用的方法是哪一個來進行分析。不可否認,目前的信貸市場是貸款方的市場,中小企業是要從銀行獲得貸款而不是要把知識產權賣給銀行。知識產權質押的本質作用是要保障債權,是要保護銀行的利益,因為雙方的信息是不對稱的,一定要考慮銀行的需求才能達成貸款協議。銀行的需求有兩個方面:一是利息收益,二是貸款風險的控制。利息收益是成熟化和模式化的,關鍵是風險的控制。信貸違約的風險是在未來產生的,中小企業以知識產權質押保證未來債權的實現,問題的關鍵是知識產權在未來的價值是多少。知識產權的歷史成本和現在的市場價值對于貸款方的銀行來講是沒有意義的。舉一個例子,某企業的一項知識產權開發成本是100萬,目前市場價值是120萬,該企業以此項知識產權質押從銀行借入三年的長期借款100萬。三年后如果此項知識產權價值大于100萬,那么即使企業違約銀行的利益也是有保障的,反之銀行就要有損失。由此可見,質押的知識產權的歷史成本和目前的市場價值對于銀行來講沒有太大的意義,銀行關心的是從放貸日至貸款到期日知識產權可實現的未來價值。而要測算未來的價值只能采用收益法,所以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評估方法首推收益法。收益法是通過知識產權能夠創造的超額收益的折現值來估算知識產權價值的方法。依據前面的闡述,這種“將利求本”的方法是非常適合知識產權評估的。銀行如果同意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就必須要有知識產權未來實現的價值作保障。如企業某項目目前的年產值為10萬元,應用了一項知識產權后年產值為12萬元。這2萬元的超額收益是由該項知識產權帶來的,這2萬元就可以作為知識產權的價值。當然,知識產權超額收益的取得往往要同其他無形資產相結合,也依賴于其他有形資產的物化。實際上知識產權創造的超額收益即真正的價值是小于2萬元的,那么究竟是多少,怎么求得就是本文闡述的核心問題。由此可見,超額收益法主要是預測,是根據過去和現在的條件,依據事物發展固有規律性揭示將來的狀況。知識產權有些價值屬性要通過未來的過程反映出來,在知識產權評估中不可避免的要運用預測方法,如市場前景預測生產經營前景的預測等。只要資產價值屬性同未來狀況相關聯,預測就是有用的、有意義的。

三、相關理論方法闡述

(一)期望超額收益法

知識產權的超額收益是知識產權的本質特征。概括的講就是知識產權應用于某項目與原來的項目相比產生的更高的經濟收益,往往是通過新增利潤來體現的。使用超額收益法評估知識產權價值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預測知識產權產生的未來收益。知識產權的價值主要取決于它的未來收益。未來收益預測的準確性是決定知識產權質押價值評估的重要方面。知識產權的未來收益可能顯現一定的規律性,也可能沒有明顯的規律性。預測各年的超額收益主要應用預測技術和專家調查法等現代預測手段超額收益預測的時間一般以五年為限,第六年以后各年的收益假設是穩定的。[1]

傳統的超額收益法評估知識產權價值一般采用的是綜合調整方法,即以目前項目收益現狀為基礎,考慮影響項目未來收益的各種因素調整確定項目未來預期超額收益。實務中常常是假定企業以后每年取得的預期超額收益不變或者按照一個固定的比率增長。但是,傳統的超額收益法對企業未來年度超額收益的預測只考慮一個單一數值,這個數值是在各種可能取得的預期超額收益當中最大可能取得的收益也就是概率最大的預期超額收益,忽略了其他概率的預期超額收益,沒有考慮各種可能的預期超額收益及相應概率的綜合影響。如某項資產組合的預期超額收益可能有50萬元和500萬元兩種情況,其概率分別為95%和5%。采用傳統超額收益法認為50萬的概率高達95%,超額收益就是50萬元,排除了概率5%的預期超額收益的可能性,未能全面反映預期超額收益的不確定性。針對傳統超額收益法的缺點筆者主張采用期望超額收益法,考慮未來預期超額收益的每一種可能及其發生的概率加權平均求得期望超額收益。將其折現后作為資產組合的價值。按照期望超額收益法計算的資產組合的超額收益應當是50×95%+500×5%=72.5萬元,即每年所有預期超額收益的平均期望值。

資產組合的預期超額收益需要專業人員進行測算,但這決不是說資產組合的預期超額收益是主觀任意確定的。資產組合中的知識產權的超額收益是知識產權的本質特征,是未來的一種客觀存在,專業人員可以合理預測資產組合的超額收益。當然,如果預測的準確,主觀標準與客觀對象就會非常接近,反之,就會相差較遠。而采用期望超額收益法在一定程度上會減小誤差。

(二)無形資產組合價值速算方法

包括知識產權在內的無形資產必須和有形資產相結合物化之后才能產生預期超額收益。預期超額收益實際上是無形資產組合和有形資產組合整合后共同作用產生的,如果整合成功,應該產生1+l>2的效果,即產生的預期超額收益值一般大于單項資產的組合?;谝陨戏治?,實務中有形資產組合的投入和價值預測是較容易的。那么,用預期超額收益減去有形資產組合能不能得到無形資產組合的價值呢?顯然不行,如果這樣計算就會高估無形資產組合的價值,在這里借鑒的是項目投資計算方法和收益現值分成的思想,圍繞知識產權的所有資產結合到一起才能創造出預期超額收益,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缺一不可。我們將所有資產等同看待,按不同資產的投入比例確定無形資產組合的貢獻,并以此作為無形資產組合的價值。按照這種思路,劉少濱學者針對技術型無形資產價值的計算進行了數學推導并得到了計算模型。借鑒他的模型思想可以得到無形資產組合的計算方法如下。[2]

M—預期超額收益中無形資產組合的最小估算價值(近似看作無形資產組合的清算價值);N—有形資產組合價值;F—預期超額收益現值;F0—有形資產組合的機會成本

W—超額收益的分成率;N—有形資產組合價值;F—預期超額收益現值;F0—有形資產組合的機會成本

V—預期超額收益中無形資產組合的最大估算價值(近似看作無形資產組合的投資價值);M—預期超額收益中無形資產組合的最小估算價值;W—預期超額收益的分成率;N—有形資產組合價值;F0—有形資產組合的機會成本

(三)集值統計方法

無形資產組合的價值是由包括知識產權在內的不同類型的無形資產共同創造的。因此如果計算出知識產權在無形資產組合價值中的貢獻,即比重,就可以計算出知識產權的價值計算比重采用的是集值統計的方法。

集值統計[3-4]是經典統計和模糊統計的一種推廣。經典統計在每次試驗中得到相空間(可能觀測值的集合)的一個確定點,而在集值統計每次試驗中得到一個模糊子集,即相當于專家對包括知識產權在內的無形資產組合各指標比重的一個區間估計值,記為[u(k),u(k)]

12u1(k)≤u2(k),k表示專家k。當n個專家對各指標進行評價便可以得到n個判斷區間,從而形成一個集值統計序列[u(1),u(1)],[u(2)121u2(2)],[u1(3),u2(3)],…,[u1(n),u2(n)]。這 n個子集疊加在一起則形成覆蓋在價值軸上的一種分布。這種分布可用下式描述:

當u1(k)≤u≤u2(k)時,x(u1(n),u2(n))u=1其他情況x(u1(n),u2(n))u=0。x-(u)被稱為樣本落影函數。

通過分析(u)獲得專家們對包括知識產權在內的無形資產組合各指標的把握程度。當n個估計區間不集中時,說明專家對各指標的價值判斷差異較大,此時,函數x-(u)在坐標系中的形狀比較扁平。當專家對各指標的價值判斷比較統一時給出的評估區間分布比較集中x-(u)的形狀比較“尖瘦”。u1(n)=u2

(n)=C(常數)時,即n個專家給出的是同一值C,而不是一個區間。此時結果可以準確定量計算,這說明評價者(專家)對指標的度量完全有把握,這種方法不僅可以處理不確切的判斷,而且很方便地集中了多種不同意見,減少了專家判斷中的隨機誤差。

落影函數x-(u)風險大小的值u-可以由下式獲得:

令u-的置信度b來表示評價指標可靠程度的度量如下:

其中

所以0<b≤1顯然,b越大,專家對該指標的評價越集中,說明該評價指標容易把握。反之,說明專家對指標的評價越離散,指標不容易把握。具體的操作步驟如下:

(1)求得無形資產組合價值E0。通過前面的期望超額收益法和數學計算方法可以得到E0。

(2)確定無形資產組合中各指標價值比重集W。首先,構建影響無形資產組合價值各指標的集合 U={u1,u2,…,un}。指標的選擇盡量把影響無形資產組合價值的所有主要因素都考慮進去。這一過程可以征求各方意見綜合考慮不斷完善,最終確立一個滿意的無形資產組合價值體系。其次,針對集合U中的各指標給出比重集 W=(W1,W2,…,Wm)。采用集值統計的方法確定各指標的比重。由于客觀因素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以及專家本身具有的知識經驗局限,不可能給出一個精確的分值,只能夠回答“大約多少”“在多少與多少之間”,所以要求專家打分時只給出一個區間估計值,這樣做相比于經典統計更加客觀科學。具體做法:首先,給專家發放包括知識產權指標在內的無形資產組合中各指標的調查表,讓專家參考打分標準打分,分數是一個區間估計值,也可以跨越等級,比如打出[0.15,0.33]這樣的估計值然后,根據各位專家打出的區間估計值調整計算出各指標的分值u-,進行歸一化處理就得到各指標的比重。因為對各指標打出分值體現了指標的重要性,直接進行歸一化算比重,體現出分值和比重相一致。通過比重計算出知識產權的評估值。

四、實證分析

某公司用一項專利技術A質押向銀行借入五年期長期借款。從專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和企業2014年財務報表可知。引入這項新的專利技術同時要追加一定的有形資產投資。提高工人的技術水平,改進管理方法和營銷技巧。預計投產后可使產品A的質量和產量都有所提高且成本還略有下降。對該專利技術進行價值評估,根據相關數據資料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一)計算預期超額收益

根據專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預測五年的預期超額收益及相應的概率。從第六年開始每年的預期超額收益相等且等于第五年的超額收益。折現率為銀行五年貸款利率6%(見表1)。

表1 項目年度超額收益預測表

2014年預期超額收益:20×10%+25×70%+30×20%=27.5(萬元)。其他年度預期超額收益計算方法相同。

=180.36385+703.7075=884.07 135(萬元)

884.07135萬元是有形資產組合和無形資產組合共同產生的超額收益。接下來要利用無形資產組合價值速算方法計算出無形資產組合的超額收益,即無形資產組合的價值。

(二)計算無形資產組合價值

從專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易知有形資產組合的投入為N=400萬,有形資產組合投入的機會成本F0=300萬元。

根據公式:

333.755056萬元是預期超額收益中無形資產組合的最小估算價值,是在本項目評估環境下該項無形資產組合的評估價值,實際上接近于無形資產組合的清算價值,其利潤分成率為45%。446.397387萬元是預期超額收益中無形資產組合的最大估算價值,是考慮了無形資產組合的投資紅利和累計攤銷的評估值,實際上接近于無形資產組合的投資價值。接下來是從無形資產組合價值中分離出知識產權的價值。

(三)集值統計方法計算知識產權價值

(1)無形資產組合的價值E0已經計算出來了,準確的講是一個區間值[333.755056萬元,446.397387 萬元]。

根據公式(7)計算

(2)影響無形資產組合價值的指標集是W=(專利技術、工人技術水平、管理方法、營銷技巧)。

(3)根據表2的打分標準,由專家針對指標集采用集值統計的原理給出評價指標區間值,并計算出結果(見表2)。

表2 專家評分及集值統計處理結果表

以“工人技術水平”一欄為例說明u-,b的確定過程。

計算結果的置信度和專家判斷的一致性都很高,同理可以計算其他因素的分值。表中u-值歸一化之后就得到無形資產組合中專利技術這項知識產權的指標比重

專利技術的評估值應當是E0×31%=[333.755056萬 ×31%,446.397387萬 ×31%]=[103.464067 萬元,138.38319 萬元]。集值統計方法的引入,解決了無形資產組合中各因素的模糊性、隨機性、難以量化的問題。既符合無形資產組合價值模糊性的特點,又方便的集中了多種不同意見,減少了專家判斷中的隨機誤差,具有較強的邏輯性、適用性和系統性,因此該方法有較為客觀、全面、合理等優點。103.464067萬元是這項知識產權最小的評估值,理論上接近于清算價值。138.38319萬元是這項知識產權的最大評估值,理論上接近于投資價值。筆者認為資產評估過程中必然會有人的主觀意識的影響評估值是很難絕對準確的,得到一個單一的準確評估值是較理想化。而評估值是價值區間看似不如單一評估值準確,但實際上能夠給決策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范圍,更具有可操作性和現實意義,也更為嚴謹和準確。

五、基于博弈視角討論知識產權質押

這項知識產權的評估值區間已經確定為[103.464067 萬元,138.38319 萬元],這為借貸雙方提供決策參考。首先,企業想讓質押資產發揮最大效用,認為質押資產的價值就是投資價值138.38 319萬元。但這很難實現,經過調查不難發現,目前的信貸市場主動權還是掌握在銀行的手里,銀行是不會以最大評估值作為貸款金額的。而且,中小企業在銀行進行知識產權的質押貸款畢竟和真正的交易有所差別,其最終目的是獲得貸款而不是把知識產權賣個好價錢。對于企業而言只要滿足資金需求,即使貸款金額低于知識產權評估值103.464067萬元也是可以接受的。對于銀行而言,在獲得利息收益的同時更注重的是控制貸款風險,往往是以不大于最低評估值103.464067萬元作為放貸金額。如果放貸金額要大于最低評估值,銀行就要放開風險敞口承擔更大的風險,一般情況下銀行是不會做的。如果Pmin是企業的最低資金需求,形成區間[Pmin,+∞],Pmax是銀行的放貸金額上限,形成區間[0,Pmax],若這兩個區間沒有交集說明借貸雙方無法達成協議,若有交集就形成了一個談判區間[Pmin,Pmax]。實際借貸過程中,借款方和貸款方均或多或少地知道一些對方的信息,所以,對于借款方的企業判斷貸款方的銀行在貸款的上限Pmax可以降低多少貸款金額A。對于貸款的銀行會判斷借款方的企業在最低資金需求Pmin的基礎上試圖多獲得多少貸款金額B,談判區間就成為了:[Pmin+B,Pmax-A]。A和B會隨著談判進程不同輪次的議價有所變化,從而使談判區間[Pmin+B,Pmax-A]也相應的形成一個逐步縮小的動態變化的討價還價區間。[5]當然也有可能出現特例,當 A=0,B=0時保持[Pmin,Pmax]區間不變。當Pmin+B=Pmax-A時,就是均衡點,即知識產權質押貸款金額。具體過程見圖1。

圖1 有效議價區間示意圖

知識產權質押價值的確定,是資產評估中公認的難點,僅僅應用一種方法很難獲得理想的評估結果。應用超額收益理論結合數學推導計算和集值統計方法非常的簡單易操作,真正實現了模糊指標的量化,具有較強的邏輯性、適用性,提高了知識產權質押價值確定的準確性和可信度。[6]本文的目的在于為知識產權質押價值確定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但要真正做好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工作還要進一步的研究和規范,需要有志同仁共同努力。

[1]周冬.評估企業價值的收益法的改進[J].當代經濟,2005,(4).

[2]劉少濱.技術型無形資產快速估算方法[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8,(3).

[3]汪培莊.模糊集與模糊集落影[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5.

[4]柯孔林,黃繼鴻.集值統計在高技術項目投資風險評價中的應用[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5,(10).

[5]馬小琪.基于博弈論的資產評估機理與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06.

[6]蘇任剛,王煒,賈超群.基于博弈論和creditrisk+模型的知識產權質押評估新模式淺談[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4).

猜你喜歡
集值預期區間
你學會“區間測速”了嗎
具有初邊值條件的集值脈沖微分方程的平均法
向量集值優化問題真有效解的最優性充分條件
全球經濟將繼續處于低速增長區間
分析師一致預期
基于改進集的集值Ekeland變分原理的等價性
關于集值映射連續性的若干反例
分析師一致預期
分析師一致預期
區間對象族的可鎮定性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