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育游戲的升華實踐

2015-09-04 07:46朱土甘
體育師友 2015年3期
關鍵詞:拍球原地形式

□ 朱土甘

傳統游戲非常多,關鍵是教師要利用好游戲的功效,以游戲活動為手段,把所要教學的知識設計融入在游戲中,讓學生快樂地學,愛上體育課。但同一個游戲經常讓學生活動,學生會失去興趣,感到厭倦,教師要多動動腦筋,不能隨心所欲。游戲形式、名稱、規則可以有變化,即使同一個游戲在設計上也要讓學生感到有不同,有新意。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學生生理、心理特點有選擇的安排,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可以安排不同要求、形式的游戲活動,以游戲活動為平臺,以學習目標為根本。

一、一樣的內容 組合巧變化

游戲是創編出來的,關鍵是為什么要安排這個游戲,怎么玩。在我們體育教學中,設計的游戲重要的是讓孩子在玩中得到體育運動的快樂,要能提高孩子們運動技能,學到知識,鞏固知識。因此,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在教學設計中有計劃設計某一游戲,使游戲為學習內容服務,貫穿其主導思想。通過體育游戲來不斷提高學生身體素質,鞏固課的內容要求的動作要領,發展學生某項目技能,達到該課的教學目標,在游戲中獲得快樂,體驗運動樂趣。

水平一《原地拍球》內容教學中,首先要分析原地拍球項目基本特點,我們老師不能把知識教死,雖是原地練習,但不能把學生規定死,畫地為牢。本內容學習目的是讓低年級學生更好的熟悉球性,提高控球能力,逐步為運球作為鋪墊。如果只能讓學生在原地練習,那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時間不會太長,會出現動作變形,甚至拍疼小手。我們要讓學生“動”起來,學生的練習情趣會變得很高,體驗到拍球運動的快感。靜動結合,抓住課的重點融入游戲中,把拍球活動中的原地拍球和“人動球不動”、“球動人不動”游戲進行組合,學生的練習情況大不相同。實踐證明靜動組合后的拍球游戲,沒有超出本節課的學習要求,學生還是在“原地”拍球,這樣設計更符合發展學生身體素質的目的,并且拍球活動形式得到優化、創新,學生不會因單一的拍球產生厭倦,拍疼小手,學生學習積極性得到很大的提升。

二、一樣的內容 規則小變化

不少傳統游戲的玩法學生都很清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需要太多的示范講解。在三年級《立定跳遠》教學中,本人設計了“石頭剪子布”的游戲貫穿整節課,主要思路是:

在開始部分:1-3、 2-4小組兩兩相對的同學用手玩石頭剪子布,三局二勝,輸的同學做兩次深蹲跳起(為立定跳遠有力蹬地鋪墊),練習時間約1分鐘;接著改用腳做剪刀石頭布,也是三局二勝,輸的同學做兩次深蹲跳起,練習時間約1分鐘;之后再在規則上略作改變,允許三局二勝中已輸二盤的同學可以繼續挑戰,讓輸的同學有重新翻盤的機會,學生既看到希望或輸的心服口服,練習勁頭大不相同。

在基本部分:在老師提示下,學生先以小組集體練習,主要解決學生動作協調,蹬地有力,讓學生體會“快、高”的技巧;接著運用“剪刀石頭布”的游戲形式,在規定距離、范圍的條件下,學生自由選擇伙伴練習,贏一次跳一次,看誰先到達;完成一次后可以另選對手繼續挑戰。利用這種方法,學生沒有厭倦感,練的滿頭大汗,在不知不覺的玩中提高了學習效率。

結束部分:教師又安排游戲“你替我按摩”,利用“剪刀石頭布”,輸的同學為贏的同學輕輕地拍十次大小腿。

本節立定跳遠內容利用“剪刀石頭布”游戲貫穿整節課,在傳統的玩法上進行了改進:首先不是一玩了事,而是改變一點規則,讓學生的結果有機會轉變;

二是不固定對手,讓學生有選擇余地,有新鮮感。規則小小改變,學生學習興趣大不同,學習效果提高很大。

三、一樣的游戲 名稱來變化

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體育教學實踐就需要我們教師抓住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有目的有計劃地設計把游戲內容融入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使學生愛學樂學。游戲是可以變化的,無論是形式,方法或名稱,需要我們教師思考研究,分析其目的,然后根據課堂需要進行設計,發揮游戲的作用,達到教學的目的。

換一個新名稱就是好辦法之一,新名稱新體驗不一樣的效果?!栋徇\接力》是一則舊游戲,其主要目的是發展學生的速度、力量素質及團結協作精神,把它和“救援”概念結合起來,通過增加“擔架”等器材可以設計出新游戲《緊急救援》,學生聽到緊急救援的游戲名稱就有不一樣的表情,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通過練習從而達到相同的鍛煉目的。

投擲項目壘球的學習,受場地、授課班級數、安全等因素的影響比較難開展,但我們又不能隨意刪掉不上,我的主要做法就是把投擲內容設計在游戲中,用其他器具代替,并用不一樣的游戲名稱命名,讓學生產生不一樣的新鮮感,達到投擲項目學習的要求。主要形式有三種:一是用羽毛球代替壘球,優點是比較安全,需要的場地不需要太大,不足是用羽毛球代替壘球飛不遠,學生興趣有落差。根據優缺點產生的可能性,把知識點融入到游戲中,由《輕物擲準》變身為《槍林彈雨》,一樣的游戲,學生不一樣的體驗感受,產生的效果大大提高;二是用紙團代替壘球,材料由學生自己準備,紙團一般比羽毛球要重,擲的距離會略遠,能滿足學生的心理欲望,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教育學生保護環境,愛護環境,同時設計新游戲《瘋狂的冰雹》,讓學生往上擲,落下似冰雹、雪球,學生練習非常有興趣,也達到揮臂有力的技能目標。三是利用各色塑料袋裝紙團代替壘球,學生可以擲、拋、甩等動作形式,展開飛行似彩球、煙花,設計新游戲《快樂兒童節》。不同顏色的塑料袋飛起、落下既有運動中的美感,學生也在不經意的玩中得到鍛煉,提高投擲的能力。

四、一樣的內容 形式多變化

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我們通常是采用教材上的游戲作為其主要的教學和訓練手段。我覺得教材游戲與創編相結合更可取,改編后更適應自己學生的需求,改編后更能體現體育教學課堂的需要。

游戲的活動形式很多,通過變幻游戲方法,追求相同游戲不同形式或不同玩法,最終達到共同目標的目的。如跑的游戲形式就有追逐跑、8字接力、十字接力、換物接力、看誰先觸線、折返跑等等。

又如《快快跳起來》是比較常見的游戲(如圖),有的老師采用圓形的組織形式,一位同學在圓心用一根竹棒作圓形轉動,其他同學在圓周線上看到竹棒快到身邊馬上跳起;有的采用縱隊的組織形式,兩位同學拿繩子的兩端,從前往后拉動繩子,其他同學依次跳起;有的采用橫隊的組織形式,兩位同學拿繩子的兩端原地不停抖動繩子形似蛇形,其他同學看準繩子的位置跳起跑過繩子;有的采用時鐘走的組織形式等等。無論采用什么形式,目的是讓學生快樂的玩起來,快快跳起來,提高學生反應能力,達到教學的目的。

游戲中的各種素材、活動技能等是可以改變的變量,對某一個或多個素材進行改進,使其變成一個新游戲,在體育課堂中發揮積極作用。體育游戲不但要吸引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還要讓他們快樂,有意義的進行,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競爭意識,通過新穎的名稱,多變的形式,不同游戲再組合多角度來提高游戲的趣味性和實效性,讓學生在游戲中學到知識,得到快樂,從而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實現課堂教學的目標。

[1] 毛振明.新編小學生健身活動.人民體育出版社,2006.11.

[2] 余素梅.新課標小學體育課游戲創編和教學設計.人民體育出版社,2006.08.

猜你喜歡
拍球原地形式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縮寫形式的常用詞匯
《原地正面雙手頭上擲實心球》教案
原地等候
小議過去進行時
教你一套排石操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語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我們成了好朋友
拍球真好玩
言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