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情感扮靚語文課堂

2015-10-14 22:20劉洪德
無線音樂·教育前沿 2015年4期
關鍵詞:點撥范讀感悟

劉洪德

摘 要:一節優秀的高質量的語文課不僅能使學生獲得語文知識,還要愉悅學生的身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展開聯想和想象,給學生美的享受和熏陶。教師要用真心去感悟;用導語去激趣;以激情去范讀;以點撥促想象;以寫作促延伸,在語文教學中注重情感的投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感悟;導語;范讀;點撥;寫作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882(2015)04-004-01

一、用真心去感悟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名篇都具有豐富的情感內涵,教師在熟悉每篇教材進行備課時,都要用自己那顆真摯的心去感悟,去體驗教材所表達的情感。教師首先讓自身受到感染、啟迪和熏陶,使自己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產生“共振”,才會使自己對美好事物產生向往和追求;才會為其中的崇高品質,堅貞節操而感慨贊嘆;才會因主人公的凄慘遭遇傷感泣下;才會對兇惡現象、殘暴行為產生憎惡和憤怒。倘若你把整個身心沉浸其中,并把這種感覺和沖動保持下來,成為教學中的一種潛在力量,那么講課時就容易“情動于中而形于外?!?/p>

例如執教《凡卡》一課,我在備課時,用真心去感悟、去體驗作家契訶夫所要表達的情感:一個才九歲的孩子,他的命運如此的凄慘——挨打、挨餓、挨凍。他想逃脫這苦難的日子,向爺爺發出了求救信。然而,一封關系到凡卡命運的信,卻是一封永遠無法讓爺爺收到的“死信”,最后他懷著甜蜜的希望睡熟了。這個結局似喜實悲,暗示凡卡的甜蜜的希望將變成痛苦的失望,悲慘的生活將繼續下去。這個結尾使我們更加同情凡卡,更加痛恨那黑暗的社會。教師有了這種情感,就能在授課時去感染學生。教師只有把自己的感受傳遞給了學生,才能使學生受到情感的熏染教育。

二、用導語去激趣

一堂課的開篇導入,對這堂課的成功往往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上課開始,小學生的注意力與思維往往處于分散、松馳的狀態。因此,教師就要千方百計用自己從教材中獲得的情去給學生創設一種“境”,把學生的心一下子“抓”過來。對于每篇課文都要設計一段能激發學生情感的導入語,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情景中去,這樣就會通過引入情境盡快地使學生與教師的情感共振,達到教學目的。

例如,在執教《益蟲和害蟲》一課時,我校漢臺名師陳媛先打一個謎語:“身是半球體,背上幾顆星;蚜蟲見了它,休想再要命?!弊屚瑢W們猜。同學們很高興地猜出是七星瓢蟲,這時抓住時機追問道:“蚜蟲見了七星瓢蟲為什么就沒命?”孩子更加活躍起來,這樣自然地導出了《益蟲和害蟲》這一課題。

三、以激情去范讀

一個好的語文教師必須會帶著感情示范讀文,并且能引導學生在讀中體會文章的情感。俗話說:“三分文章七分讀?!狈蹲x課文實際上是將文字表達的情感變成易于理解的具有情感的聲音,這種轉化是感受作者情感的過程。每一篇課文的字里行間都處處流露著作者的態度情感,所以在范讀之前,教師必須先要在理解、感受中深入開掘,然后將自己的態度感情融化在作品內容里。范讀時教師要進入角色,抑揚頓挫,移情動容。激昂處,還它個激昂;委婉處,還它個委婉。

四、以點撥促想象

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適時指導學生思考,要聯系上下文,聯系學生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根據課文內容進行設問,以點撥學生的“思”,讓學生在“思”之中領悟,獲得見解,受到啟發?!栋讞睢肥且黄栉镉魅说恼n文,寫了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親回內地接將要上小學的兩個孩子,在返疆的火車上,向孩子們講戈壁灘上的白楊的故事,歌頌了扎根西部的建設者博大的胸懷。在課文的最后部分,“爸爸一手摟著一個孩子,望著窗外一閃而過的白楊樹,又陷入了沉思?!贝藭r,為了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深入體會文章的思想內涵,我設計了幾個問題,供學生“思”:孩子的爸爸沉思什么?為什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那是因為他看見火車前進的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長起來?!睘槭裁纯匆妿卓眯涑砷L就“浮起微笑”呢?“高大的白楊樹”、“幾棵小樹”、又分別喻指什么呢?

這幾個問題課文里都沒有直接點明,但是學生都能從教師的提示中,找出“人與樹的關系”:高大的白楊樹——喻指爸爸;幾棵小樹——喻指兩個小孩。進而也就很容易聯想到爸爸的沉思內容:是從樹想到人,從現在想到未來;看到白楊樹后又“浮起一絲微笑”,是對事業后繼有人的欣慰的微笑。

五、以寫作促延伸

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是不是只能單獨地進行呢?它們之間能否相互滲透,能否相互補充呢?這也是一直困擾我們語文教師的問題。我認為,閱讀教學完全可以融進寫作教學,而且教學效果會更好些。正是因為有的教師把“學文”與“寫作”僵直地分開,無法讓學生取得“學文”與“寫作”的有機聯系,才造成學生對作文的恐懼性。所以,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一般應該安排十到二十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和文本對話,寫出自己的經歷或感受,效果良好。

學完《一夜的工作》一課,當學生包含激情朗讀“看啊,這就是我們新中國的總理”時,我抓住時機啟發學生:“面對著這位偉大的總理,你們心中一定滿懷崇敬之情,請拿起你們的筆,快來寫寫自己的心里話吧!”由于學生是有感而發,不一會兒功夫,學生就洋洋灑灑寫了很多。這時,學生表達的是強烈真切的感情。停筆之后,他們把寫下來的念給同學們聽,將內心的感受相互交流。他們的情感在交流中彼此感染,彼此啟迪,情感在一次次的啟迪中升華。學生在抒發情感中既提高了寫作能力,又在寫作中強化了情感,這不正是語文教學所要達到的目的嗎?

教學實踐中,我深深體會到: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投入,應是一根貫穿于始終的紅線。要真正達到這種投入也并非易事。作為教師應有一定的思想和文學素養,才能與作品產生共鳴,產生激情;其次,要有一定的語言素養,才能將你的激情傳遞給學生,將你的真知灼見有效地授予學生;同時,還應有適當的方法,教師只有刻苦自礪,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才能保證情感的暢快投入,做到有張有弛,恰到好處。只要我們以孜孜以求的態度去不斷探索,不斷提高,就能在語文教學投入情感的同時,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猜你喜歡
點撥范讀感悟
小學語文課堂范讀時機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淺談教師范讀的“放”與“收”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范讀策略探究
有關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探討
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點撥”藝術
加強數學思想滲透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探索規律中感悟和認識“重復”的奧妙
關于高中英語教學中閱讀解題的幾點建議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