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非子法治思想的衰落對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的啟示

2015-10-14 01:02張天燕
科教導刊 2015年23期
關鍵詞:啟示法治

張天燕

(楚雄師范學院 云南·楚雄 675000)

摘 要 本文先以韓非子法治思想衰落的歷史過程來揭示韓非子法治思想衰落的歷史原因,然后結合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現實,分析指出法治以及依法治國是中國順應社會發展,發展并建設好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

關鍵詞 法治 衰落 啟示

中圖分類號:B226.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8.065

Inspiration of Fading of Hanfeizi's Law to Modern

Social Development of China

ZHANG Tianyan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 Chuxiong, Yunnan 675000)

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 from Han Fei 's Law Thought historical process of decline to reveal historical reasons Han FeiziS thought rule fading, and then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realities, analysts pointed out that the rule of law and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to meet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and build socialism inevitable choice.

Keywords: law governance; fading; inspiration

1 韓非子法治思想衰落的演化

1.1 韓非子法治思想產生的背景

任何思想的產生都離不開它借以生成的具體歷史時代及其社會大環境。西周時的封建社會,維系社會存在與運行的紐帶是禮和刑。周禮以親親、尊尊、長長和男女有別為原則,以“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①為基本特征。這些關系在此后若干世紀里逐漸削弱。

春秋戰國時代,是諸候割據稱雄、相互混戰、兼并、爭霸的年代。為爭奪領土和霸權連年混戰,以血緣和宗親關系為基礎的禮制已遭到嚴重破壞,幾乎完全失去了作用,整個社會也日趨激烈動蕩??鬃诱J為天下兵荒馬亂的原因在于“禮崩樂壞 ”。②至戰國后期時,只剩下秦、楚、燕、韓、趙、魏、齊七雄并立。各諸侯國為避免國破家亡,在諸侯爭霸和兼并天下的混亂中一舉勝出,都需要強化君主統治的權威,集中權力勵精圖治以強盛國家。

1.2 韓非子的法治思想及其運用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韓非子,戰國末期韓國人,面對當時社會的這種形勢,并沒有消極避世,而是積極思考,在潛心透徹研究的基礎上,構筑了一套與政治一統相適應的“以法為本”、“法”、“術”、“勢”三者相結合君主集權的法治思想體系。

1.2.1 韓非子君主集權專制的法治思想

(1)國家法治的必要性:韓非子指出“明法者強,慢法者弱”。③

(2)“以法為本”的國家治理:韓非子認為必須“以法為本”,提出“不務德而務法”, ④要求“以法為教”。⑤他曾說:“一民之軌,莫如法”, ⑥用它來治國“舉措而已矣”。⑦

(3)“法”、“勢”、“術”三者相結合的法治:韓非子的“法”指國家法律、法令以及各種規章制度;“勢”指君主的權勢;“術”指君主駕馭臣下的權術。在韓非子看來,國家要“尚法而不尚賢”。⑧但貫徹法需要君主借助其“勢”來實現,他說:“抱法處勢則治,背法去勢則亂”。⑨而君主要掌握“勢”,必須要運用好“術”,才能控制好臣子,集權于一身,推行法治。

(4)重刑主義:韓非認為民眾的本性是“惡勞而好逸”,⑩只有施重刑于民,才能“禁奸于為萌”,豘否則“刑罰不必則禁令不行”。豙

不難看出,韓非子的這些法治思想是有利于增強國家實力和強化君主個人權威,其核心是緊緊圍繞“君權”,并為維護“君權”服務的,其實質在于建立中央集權政權,實行君主專制獨裁。

1.2.2 韓非子君主集權專制思想的運用

隨著戰國末年天下一統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以韓非子為代表的法家思想,比較能滿足各國統治者富國強兵、追逐霸業的需要,所以它在實踐中頗受各國統治者的重視,在這一特殊社會變革時期發揮了重大作用。諸候變法中成就最為顯著的是秦國。秦國從當時的統治實際出發,在韓非子的法治思想的指導下,變法圖強,短短幾年時間便很快強盛起來,兼并了六國,達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豛可以說,正是以韓非子為代表的法家君主集權專制思想促進了諸候爭霸的結束與當時中國的大一統,造就了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國家一秦王朝。但統一后所建立的秦王朝繼續以韓非子君主集權專制思想為指導,創建了封建中央集權制度,并將其發揮到極致而走向了極端。一是絕對的君主集權專制。由此導致的后果自然是統治秩序混亂不堪、社會經濟蕭條,人民生活窮困潦倒。二是在國家統治上“以法為教”、豜“以吏為師”、豝實行嚴刑峻罰,激化了社會矛盾,以致“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豞秦王朝很快就在人民起義聲浪中迅速滅亡了。

1.3 西漢儒家封建正統思想的確立

1.3.1 西漢初期黃老思想的“無為而治”

公元前202,劉邦即皇帝位,秦滅漢興,社會政治、經濟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于秦的暴政和連年戰爭,社會經濟凋敝,人民流離失所,物資匱乏,百廢待興。政治形勢上各路諸侯王勢力逐漸壯大,日益威脅著中央政府的集權地位。鑒于秦亡的教訓(重稅、酷刑、徭役兵役繁重等),為鞏固政權、安定民生、恢復經濟,包括漢高祖至景帝時的漢初統治者因時順勢遵循“黃老”思想的“無為而治”,在國家治理上輕搖薄賦,約法省禁,與民休息。在當時這種特定環境下,道家 “無為而治”克服了法家“專任法治”弊端,產生了顯著的積極效果,國家“海內安寧,家給人足”。豟出現了歷史上的盛世典型——文景之治。

1.3.2 儒家封建正統思想的確立

公元前141年,漢武帝劉徹即位。此時的漢朝經過六十多年的休養生息,社會生產得到了較好的恢復,社會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社會秩序已趨于穩定,國力明顯增強;但與此同時,因奉行黃老思想,長期執行“無為而治”的政策也導致許多社會問題的發在,各種不利于中央集權統治的弊端也日趨嚴重。還有,北方的匈奴一直是中原的憂患。顯然,此時的政治局勢已不同于漢初,社會出現了新的危機,主張清靜無為的黃老思想因過于消極已明顯不適應當時社會發展需要,日趨嚴重的內憂外患亟需變無為而治為有為政治,統治階級迫切需要確立一種為封建專制君主中央集權服務新的指導思想。

公元前134年漢武帝劉徹詔舉天下賢良方正、板言敢諫之士到長安,親自策問治國之策及天人關系,“欲聞大道之要,至論之極”。豠董仲舒當庭以“《春秋》大一統”思想應對,上對策三篇,史稱“天人三策”,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還提出了“君為臣綱,父為了綱,夫為妻綱”的三綱理論。董仲舒所提出的新新儒學主張與當時的政治形勢極其吻合,迎合了漢武帝強化中央集權,建立“大一統”的帝國政治需要,得到了他的認可和采納。儒家思想從此取代了黃老思想成為漢武帝統治的指導思想,獲得了“獨尊”的正統地位,指導著漢朝以后的立法、司法的各個環節,并為后世統治者所效法,成為封建專制社會主導的正統思想。

2 對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的啟示

2.1 韓非子法治思想衰落的原因分析

韓非子法治思想的產生是適應了戰國末年天下大亂當時新興統治階級大一統帝國鞏固政權的需要。西漢初期,統治者鑒于秦因法而亡,采用了道家學說,黃老思想一度占據主導地位,這在當時是適應社會生產的恢復和發展的現實需求,但到了漢武帝時,由于社會政治經濟形勢的演化,道家思想成了制約社會發展(中央集權,大一統)的巨大障礙,而儒家思想經董仲舒進一步發揮所建立的新儒學,顯然與武帝時所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相適應,滿足了社會與時代發展的需要。

反觀韓非子的法家思想在西漢立國之后,其后的發展未能緊跟社會發展變化為封建帝王提供恢復發展社會經濟,加強中央集權統治的理論依據,統治方法和策略,同時秦朝因嚴刑峻法和暴政僅僅存在了十五個年頭,便“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豣的歷史,引起了歷朝歷代統治者和思想家的高度重視和警惕。自西漢后,法家思想在中國政治思想中的地位下降,逐漸走向衰落,成為后世儒家治國思想的一種工具。

韓非子法治思想衰落的歷史指出:對于一個社會或國家的治理來說,任何時代的統治者總是在尋找契合社會發展和需求的主導其統治的思想服務其統治,來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和社會的長治久安。

2.2 對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的啟示

法治是治國安邦固本的基石。正如韓非子所說:“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必c改革開放以來,鑒于文化大革命的教訓,我國開始全面建設中國社會主義法制。從黨的十五大把法治作為自己治國理政的基本方略加以確立并貫徹實施以來,我國的法治建設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有力推動并保障了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健康、快速地發展。今天,從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的現實來看,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上的內在要求,是關系到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問題,是當代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康莊大道。特別是當前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定性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面臨的各種問題和深層矛盾千頭萬緒、錯綜復雜,其中經濟社會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依然十分突出。從執政黨的建設來看,中國共產黨自身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尤其是干部隊伍中存在的貪污腐敗、脫離群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法治則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鑰匙?!叭娼ǔ尚】瞪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d因此,我國今天依然要繼續高舉法治治國的大旗,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以法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才能持續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開創法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光明的發展前景。

3 結語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對當代中國而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基本方略和途徑就是法治。

注釋

[1] 禮記·曲禮

[2] 論語·陽貨

[3] 韓非子·飾邪

[4] 韓非子·顯學

[5] 韓非子·五蠹

[6][7]韓非子·有度

[8] 韓非子·忠孝

[9] 韓非子·難勢

[10] 恒齋文集·勤訓

[11] 韓非子·心度

[12] 韓非子·內儲說上

[13] 詩經·小雅·谷風之什·北山

[14]豝韓非子·五蠹

[15] 漢書·刑法志

[16] 資治通鑒

[17] 漢書·董仲舒傳

[18] 過秦論上

[19] 韓非子·有度

[20] 習近平.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人民網,2014(10).

猜你喜歡
啟示法治
讓法治理念根植民心
走實“1+6法治同行”黨建之路
法治護航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培養學生法治素養的教學策略探究
新時代道德與法治教師法治素養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識
國外跨境電子商務稅收發展經驗對我國的啟示
商業銀行受余額寶的影響和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