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奧吉·馬奇歷險記》談索爾·貝婁文學作品的生命主題

2015-10-21 16:59熊麗婷
作家·下半月 2015年11期
關鍵詞:文學作品

摘要 《奧吉·馬奇歷險記》是作者索爾·貝婁的經典代表,主要描述的是生命主題,其也是作者最關注的問題,這一主題幾乎貫穿了他的所有文學作品。而在《奧吉·馬奇歷險記》中,關于生命的問題,即個體生命和生命中的死亡,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因此,本文從這篇小說對索爾·貝婁文學作品的生命主題進行了具體的闡述和分析。

關鍵詞:《奧吉·馬奇歷險記》 文學作品 生命主題

《奧吉·馬奇歷險記》借用了流浪漢小說的形式,主要講述的是主人公奧吉的成長歷程,以此為線索探討個體生命的調整,最終圓滿的可能性。這是作者貝婁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也是貝婁成熟的標記,這部小說為美國文壇帶來了新氣象和新鮮空氣,并為貝婁以后的文學作品主題奠定了基礎。在《奧吉·馬奇歷險記》中,貝婁主要從對靈魂的思考逐漸深入對生命的探討,在小說中,貝婁主要探討了個體生命在現實世界中的保存,個體生命走向精神自由,以及對生命的終極思考,貝婁把死亡和自由放在一起,是為了體現生命的真正意義和價值。

一 個體生命

主人公奧吉所處的現實是20世紀前期的芝加哥,當時的芝加哥充滿了欲望和犯罪,人們的物質欲望極速膨脹,到處都是暴力和犯罪,貧富差距過大,實力主義也在盛行。勞希奶奶說奧吉生來就是不幸的,因為奧吉不僅是個被拋棄的移民,還是一個猶太移民,家庭十分貧窮,這就已經注定了他將會遭受現實世界帶給他的殘酷和磨難,同時也會受到暴力、犯罪和欲望的誘惑。通過奧吉的既定的現實,貝婁堅持認為想要實現個體生命的保存必須要全面了解既定的現實,也就是在理解和寬容現世界所帶來的一切的基礎上,保證個體生命得以生存下來。奧吉對既定的現實的理解總共經歷了兩個階段,即在芝加哥和離開芝加哥,在芝加哥時,奧吉的生活和工作讓他對殘忍的現實世界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隨后就是離開芝加哥,這使得奧吉為了追求所謂崇高的現實,開始對現實世界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和思考,從而對現實世界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

奧吉在芝加哥度過了大半生,他嘗試著接觸各種不同的工作,從12歲開始就外出打工,為了賺錢發過小廣告,也送過報紙,擺過小攤,做過推銷員等等,什么樣的工作他都樂于接受,即使曾經和人一起去百貨偷包,他也樂此不疲。奧吉曾經認為這些工作時成就他一生的基礎前提,認為這些工作能夠讓他有機會接觸現實世界。這也不是沒有可能,他曾經在電梯上看到過許多的名流人物,也看到過違法犯罪的人,各不相同,當然他也因此結識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奧吉天生就善于觀察,很會看人眼色,有著很強的洞察力,在與人交往時,奧吉充分地運用了自己的這一天賦,也為此加快了對周圍人事物的了解。奧吉總是善于觀察別人的行為,從中揣度他們的作風,想要從他們身上窺視現實世界的真實面目。通過對勞希奶奶、艾洪和西蒙等的觀察,奧吉認為在現實世界權勢和金錢才是最重要的,人們為了獲得錢和權費盡心思,感情在他們眼中是非??尚Φ臇|西,就是這樣一個既扭曲又丑惡的世界。但是奧吉也看到了他們的可貴之處,勞希奶奶與現實世界做斗爭,艾洪愛好文學,熱愛生命,生存意志特別堅定。小說中提到:想到他不得不時刻和病魔做斗爭……他有著超群的智力……超群的智力應能在最惡劣的環境中活下去,能為自己找到一個干燥的角落……為什么還要厭惡雙腿癱瘓、惱恨自己殘疾纏身但仍滿懷渴望的不幸的艾洪呢?從此可以看出,奧吉實際上對他們還是有愛的,勞希奶奶被送去養老院時,奧吉內心升騰著憐憫之情。奧吉甚至曾將艾洪和凱撒大帝等這樣的偉人相提并論。其實,奧吉對這些人的愛和理解,就是對現實世界的包容,奧吉的內心是向著善意的,而對于現實世界的惡,他則是一笑置之,現實世界本來就是復雜的,有善就有惡,是相對的,也是相通的。也這是由于對現實世界的不同認識,奧吉才能夠更加坦然的面對個體生命,在咪咪以正義的口吻敘述關于墮胎之事時,奧吉對自己重新審視了一番,并認清楚了自己所出的現實世界,也同時確認了自我生命在現實世界的存在,對人生充滿了自信。

奧吉離開芝加哥,前去尋找和自我生命相一致的東西,也就是生命的真正價值和意義。奧吉前后兩次離開芝加哥,第一次是在拒絕被收養之后,奧吉從倫林夫婦家辭職陷入了困境,為了解決此時的難題,奧吉去幫喬·戈曼開車偷運移民,結果被警察發現,奧吉在慌亂中成功逃脫了。但是這也就意味著奧吉沒有找到想要的命運,只好跟著窮人們一起扒火車,在舊車棚里過夜。這樣的經歷讓奧吉又一次看到了既定的現實,他觀察著這些窮人窮困潦倒的生活,感受著他們的痛苦。后來奧吉因為搭卡車被抓入監獄,又親眼目睹了暴力,這是奧吉第一次離開芝加哥的經歷。而在第二次的時候,奧吉是為了愛情,他愛上了西亞,于是跟隨西亞去了墨西哥。西亞是一個勇敢獨立的理想主義者,她認為這個世界上一定有更加美好的東西,奧吉也一致贊同,并聲稱這是一種崇高的現實。西亞去墨西哥就是為了尋找這樣的現實,奧吉也突然發現可能自己想要的東西就在這樣的現實世界里,所以他就隨著西亞去了墨西哥。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奧吉對世界有了重新的認識,那里有美好,卻也有邪惡,這使得奧吉內心有了一層陰影。他們在這場崇高現實的追逐中失敗了,這是既定現實給他們的打擊,西亞為此變得消極,而奧吉卻疑問一本關于烏托邦的書,再一次被激發了對崇高現實的希望,并且奧吉也做出了實際行動,他心潮澎湃就像是所追求的崇高現實即將實現一樣,但是現實是殘酷,奧吉又一次失敗了。這樣的經歷讓奧吉的思想產生了轉變,他還重新審視了所謂的崇高現實,也正是如此,奧吉開始接受既定的現實,他與西亞的分手也就意味著對崇高現實追求的放棄。

貝婁認為既定現實是實現個體生命保存的前提,只有對既定現實有了更完善的理解,才能逐漸消除對個體生命的消極觀念。其實既定現實就是人出生后所處的生活環境、現實世界,在《奧吉·馬奇歷險記》中指的是主人公們所在的美國大都市。貝婁一直認為既定的現實充斥了太多不好的、不良的東西,因此在他筆下的現代城市基本上都是不堪入目的。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人口數量過多,人心不古,政治問題等等,這些東西的存在對個體生命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甚至是瀕臨枯竭。貝婁小說中主人公不是深受折磨就是在逃離,他們對既定現實的理解大不相同,經歷的人生自然也不相同。而且猶太人十分注重生命,在他們的世界里,生命是最珍貴和最神圣的,這是一種信仰,貝婁在小說中將生命和靈魂聯系在一起,強調靈魂的重要性,也正是對猶太人的生命觀念中生命本質的進一步闡釋。

二 生命死亡

死亡是生命中最敏感、最脆弱的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在貝婁的小說中,主人公并沒有逃避對死亡的思考,貝婁通過小說的主人公傳達了自己對死亡的思考,即死亡與自由和永生。自我生命的誕生便已經注定了死亡,對此人類的內心是非常明了的,即使如此,人對死亡依舊充滿了恐懼。貝婁在小說中描述,日常生活的各種群體都趨于努力制造人的安全感,即便它們不能幫助人徹底解除生與死的危險性。當人陷在日常生活中,當人被自己的利益俘獲,這時,人則遠離生命的深刻,遠離系于這層意義上的不安,這些現代群體窮盡一生只為追求名權利益,對現實世界有著很強的控制欲和征服欲,他們嘗試著用欲望帶來的成就消除內心對死亡的恐懼。但是這并不能讓人類真正地擺脫死亡,反而暴露了人性最殘忍的部分,這才是死亡帶來的真正殘酷。所以說其實自然和人類的異化全是咎由自取,這一切的根源來自于對死亡的恐懼,他們始終無法擺脫對死亡的恐懼感。

小說中有許多死亡場景,主人公也親眼目睹了這些死亡。奧吉在一開始的時候和其他人一樣,對死亡充滿了恐懼,但是他卻從來沒有逃避過,反而是積極地去感受體驗,終于有了一顆承擔死亡的心。勞希奶奶的死給奧吉帶來巨大沖擊,他感受了死亡不可抗拒的力量。在醫院里,奧吉看到了產婦的痛苦掙扎,也看到了新生嬰兒的降生,這就像是母親在對抗死亡時取得了勝利,這樣的情境讓奧吉對死亡和生命感到十分震驚。因此可以說奧吉的旅程就像是一場死亡之旅,在這個過程中,奧吉經歷過死亡的瞬間,這些瞬間對奧吉的心理和人生都產生了一定影響。在經歷這些死亡瞬間之后,奧吉感受到生命是會終結的,這并沒有什么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死亡之際留有遺憾。為了是自我生命最終圓滿,奧吉開始籌謀人生旅程,想要以實際行動超越日常生活。奧吉的又一次經歷死亡瞬間是在大海上,奧吉和巴斯特肖搏斗到筋疲力盡,他感覺到了死亡,但是對方并沒有想要害死他,在奧吉觸及到死亡邊緣的時候,他徹底感受到了生命的本真狀態,使得自己獲得了心靈自由,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讓奧吉確信了自己所追求的命運是存在的。死亡雖然是黑暗的,然而卻帶著光明,能夠讓人體會到生命的真正價值和意義。貝婁把死亡當作是生命的必經之路,把死亡和自由連在一起,使得死亡看起來不再是一場悲劇。

貝婁認為死亡并不是一切的終結點,所以他的小說主人公對死亡的世界進行了無數的臆想,小說中奧吉曾說過:每個人都一樣,開始是伊甸園,然后經歷塵世的種種束縛、痛苦和扭曲,最后死亡,進入冥冥之中,據說從那兒可以盼望永遠進入新生。不僅如此,猶太人向來執著于生命,蔑視死亡,從來不關心死亡之后的永生之事。靈魂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古老的話題,很多人已經不在乎這種言傳了,但是貝婁卻堅持認為關注靈魂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回憶的結尾處,奧吉對自我生命的歷程進行了全程回顧,甚至對自己曾經走遍天涯海角之事非常自豪,感觸頗深,這是奧吉內心的呼喚,同時也體現出了奧吉對自己未來的生命充滿了希望和自信心,這主要是由于他與生命的靈魂有過偶然的相遇,看到過所謂的生命之光。貝婁并沒有把永生的可能性放置于靈魂上,他認為靈魂只是一種產生自我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的力量,人類終究會擺脫欲望的束縛,進入澄澈清明的新生世界。

三 結語

奧吉的成長經歷體現出的是對殘酷的現實世界的理解和體諒,是對個體生命本質的追求,是對生命中死亡的體會和覺悟。在逐漸突破自我的過程中,走向生命的圓滿。這也是個體生命在靈魂的助推下慢慢飛升的過程,奧吉在這世上兜兜轉轉一生,最終的回歸并不能說明是他對現實的低頭,而是一種坦然接受之后的靈魂回歸。貝婁的所有文學作品都是對自我的一種映襯,都帶著強烈的自傳色彩?!秺W吉·馬奇歷險記》是以主人公奧吉的角度來進行回憶敘事的,他的人生歷程和貝婁的年輕時代經歷不謀而合,這是作者對自身經歷的回顧。

參考文獻:

[1] 朱路平:《人性的沉淪與生命本真的還原——論索爾·貝婁作品的思想主題》,《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

[2] 祝平:《國外索爾·貝婁研究述評》,《外語教學》,2007年第2期。

[3] 廖申白:《試析亞里士多德的靈魂論——基于亞里士多德〈論靈魂〉》,《道德與文明》,2012年第5期。

[4] 喬國強:《索爾·貝婁學術史研究》(續),《東吳學術》,2013年第3期。

[5] 孫燕:《論一神信仰下的猶太生命觀》,《學?!?,2013年第3期。

(熊麗婷,江西科技師范大學講師)

猜你喜歡
文學作品
如何理解文學作品的多元化
我們為什么要文學
關于文學作品審美結構系統論的研究
我們為什么要文學
我們為什么要文學
我們為什么要文學
針對文學作品賞析中的語言角度分析
文學作品與電影文學作品間的對比分析
高中語文如何拓展學生文學作品的閱讀
文學作品與數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