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叛逆中的人性自然回歸

2015-10-21 16:59梅明玉
作家·下半月 2015年11期
關鍵詞:叛逆人性

摘要 馬克·吐溫的作品《哈克貝利·芬歷險記》人物形象扎根于密西西比河流域的背景之中,通過對哈克、湯姆等人物形象的完美刻畫,表達了作者樸素的資本主義的民主主義思想。作品人物充滿了對社會殘酷現實的勇敢叛逆,但不失內心的善良、平等、奉獻、真誠等自然本性,最終表達了主人公完美的個性自然回歸。

關鍵詞:叛逆 人性 自然回歸 形象分析

馬克·吐溫是19世紀美國著名的現實主義作家,被稱為“文學中的林肯”,他從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立場出發,使用幽默而現實的語言揭露了美國資本主義社會虛偽的自由和民主,同時對美國的黑人政策、種族歧視政策進行有力的鞭策和諷刺。馬克·吐溫早年父親因病去世,之后他開始獨立生活,當過排字工人、水手等工作,接觸和了解了美國底層社會的現實,這些早年的生活閱歷為他以后的民主主義思想奠定了基礎。在19世紀60年代的美國,資本主義的繁榮沒有給人民群眾帶來自由和民主,人民的生活質量沒有得到任何的改善和提高,人們逐漸看到資產階級的虛偽和貪婪的本性,這時的馬克·吐溫以幽默輕松的筆調、詼諧夸張的手法,以生活中天真老實的人物形象為主人公,通過這些人物形象去揭露當時社會各階層的矛盾,表現了現實和虛幻交織的矛盾,演繹了生活中戲劇性的諷刺主體。

馬克·吐溫的重要作品《哈克貝利·芬歷險記》發表于1884年,小說以美國西部地區的圣彼得堡鎮為背景,描寫了主人哈克傳奇般的生活經歷。在作品中,哈克是個喜歡冒險、拌嘴、打架、逃學、嬉鬧的兒童,他不循規蹈矩,他與沉悶的家庭生活和唯利是圖的社會生活格格不日入,同時,他也具有很強的反抗和叛逆精神,敢于和一切扼殺兒童天性的勢力做出各種各樣的斗爭,并且永遠精力充沛,永不氣餒。在家中,他對蠻不講理的后媽做出強烈的反擊,也設計逃脫姨媽的各種懲罰,在學校他捉弄老師,但在廣闊的大自然中,他以自己的自由豪放、善良和智慧成為大家公認的英雄。在哈克身上,充滿了勇敢和正義,同時對感情和友誼有著不懈的追求,而對金錢任何時候都不為所動。他喜歡傳奇冒險小說,非常討厭學校陳腐的教學內容,他敢于同社會上的壞人作對,敢于揭露真相,拯救無辜人士,內心沒有種族意識,因此受到了人們的喜愛和贊賞。作為哈克叛逆形象的補充,作品的另一個重要人物吉姆,也受到了人們的喜愛和贊譽。吉姆雖然是一個奴隸,但是他并不卑躬屈膝、逆來順受,他有著自由的思想和靈魂,他向往自由,淳樸真誠、品格高尚。同時,吉姆還是一個感情豐富、對朋友忠誠無私的人,也富有犧牲精神,他用一顆真誠的愛心戰勝了周圍的種族歧視和偏見,贏得了朋友的尊重和信賴。

一 天生的叛逆者

在《哈克貝利·芬歷險記》中,主人公哈克被描述成一個天生的社會叛逆者,這里面充滿了作者民主主義思想,作者通過這樣的一個看似天然的叛逆者,來揭露社會的虛偽、貪婪、不公、種族歧視和壓抑人性的社會制度的各種弊端。人天生是追求自由和平的,在人的思想沒有受到社會污染之前,人的品性都是善良美好的。所以作者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兒童開始講起,來讓他挑戰社會的各種邪惡思想和制度,從而來表現作者略顯局限的資本主義民主思想。

在少年時,哈克就被流浪四方的酒鬼父親所拋棄,后來被有錢的寡婦達格斯所收養。雖然繼母家的生活有錢而且體面,但是哈克非常討厭這種沉悶而體面的生活環境,他還是追求以前自由散漫的生活方式,喜歡和好朋友湯姆玩強盜游戲。有一天,他的酒鬼父親突然返回,抓走了哈克并把他關在里樹林的小黑屋中閉門思過,并且不時在酒后對他毒打。生性叛逆的哈克忍受不了這樣的虐待,于是趁父親外出喝酒的時候,駕船逃跑,他逃到一個荒島上,認識了一個黑人奴隸吉姆,吉姆是在聽說他的主人瓦岑要把他轉賣到南方后,才潛逃出來的。他們兩個雖然身份和年齡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追求自由平等讓他們走到了一切,成了一對社會充滿無限叛逆和仇視的朋友。在共同的追求下,他們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和友誼,結伴乘木筏順著密西西比河而下,尋找心中沒有奴隸、沒有壓迫的自由之地。他們的路途充滿的艱險和曲折,在逃亡的路上,他們救下了兩個逃亡的人然后結伴而行,沒有想到救下的卻是兩個自稱“國王”和“公爵”的騙子,“國王”和“公爵”在南下的過程中一路行騙,讓哈克和吉姆感到憤慨和后悔。有一次,國王和公爵帶他們去騙取別人的遺產,被哈克當初揭穿,致使兩個騙子懷恨在心,背著哈克把吉姆買給了別人。視朋友為生命的哈克決定去營救吉姆,碰巧和探親的湯姆一道,進行策劃營救吉姆的方法,出于少年的性格特征,他們模仿小說的武俠情節,虛張聲勢,聲東擊西,結果營救失敗,吉姆又被抓回。但是結果是戲劇性的,這時的湯姆才宣布瓦岑小姐的遺囑,遺囑說恢復了吉姆自由人身份,而湯姆也是為了體驗冒險的感受,才在事后宣布遺囑,激動的哈克喜極而泣。

二 社會現實洗禮中的天然叛逆者

從小說的背景來看,哈克是個天生的叛逆者,他從小母親就離家出走,父親又是一個居無定所,嗜酒如命的人,在父親眼里,哈克就是他喝酒和游蕩的障礙,在想盡各種辦法之后,酒鬼父親就把哈克送了富人去當繼子。在童年的生活中,他就是一個天生的自由的叛逆者,他不必像湯姆那樣去學校讀枯燥的書本,也不要去教堂做禱告,生活中從來就沒有規矩和體面的概念。他獨來獨往、風餐露宿,養成了他善良的心理和豁達的性格,這樣的生活方式也讓他避免了資產階級教化、種族歧視等不良思想的侵蝕,從而使他擁有了一個天然的健全的心理。在他獨立而艱辛的生活過程中,他喜歡各種生存游戲、智慧游戲、喜歡聽各種游俠故事,所以他內心也充滿了智慧和勇敢,充滿了正氣和友誼,成為一個和社會獨立而又融合的個體。

對于哈克這個人物形象,作者沒有局限于一個孤立的自然環境下,而是把他自然過渡到社會現實去,讓他天生的叛逆者的性格在社會現實中去發展和升華。在社會現實中,孤立自然的個體都是短暫的、理想的,豐滿的人物形象一定和社會現實相接軌。哈克的生活軌跡也是這樣的,在他和好友湯姆找到強盜藏在山洞里的金錢之后,他的自然的無拘無束的生活就開始結束了,開始了在富人家做養子的生活。在過上規矩而體面的生活之后,資產階級生活方式就成了他生活中束縛,讓他只能逆來順受,到了無法忍受的程度,最終他寧可逃脫和酒鬼父親住在樹林里,也不愿意接受寡婦家的束縛和教育。但是現實都是殘酷的,他逃出狼口,又入虎穴,酒鬼父親在酒后對他進行毒打囚禁,更是讓他失去基本的自由。他不能接受文明的束縛,更不能接受野蠻的虐待,等待他的只有逃回自然,跑到很遠的地方,讓變態的寡婦、酒鬼父親再也找不到他的蹤跡。文明的束縛和野蠻的虐待象征了資本主義的虛偽和壓迫,讓追求自然平等的人無法忍受,只能自發性的出逃和躲避,可見哈克的叛逆者形象有天然的成分,更多的是社會現實因素的洗禮和影響。

三 叛逆性格的社會化回歸

哈克的叛逆性格早期是追求自己的平等和自由,在幫助黑人奴隸吉姆得到自由以后,他的叛逆性格就得到了社會化回歸,使他在性格和心理上更加的成熟。他的這種叛逆性格的社會化回歸也有一個復雜和長期的發展過程,很多內在和外在的因素都在其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在荒島上遇到吉姆時,他是出于寂寞和無聊才和吉姆作伴,他自信地稱自己為解放黑奴的蠢貨,并發誓不告發吉姆,否則不得好死。但在哈克內心深處,還有隱隱的白人的自豪感和優越感,并想了很多方法去捉弄吉姆,在后來的日子里,是吉姆的忠誠和友愛打動了他,并在漫長的漂流日子里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和友誼。哈克在和吉姆相處的過程中,逐漸發現吉姆的智慧和善良,不像社會所描述的那樣低能和愚蠢,于是他逐漸拋棄社會給予他的錯誤觀念和影響,建立起自己嶄新的種族觀。

在叛逆性格社會化的過程中,哈克的心理也充滿了害怕和不安。盡管和吉姆的感情很深厚,但是他的內心還是不時和社會制度發生多次的碰撞。當時社會制度規定奴隸是主人私有財產,幫助奴隸逃跑要受到很重的懲罰,作為一個叛逆的少年,他也在感情和社會認同中徘徊沖突,他雖然出于感情考慮去勇敢地解救吉姆,但在幫助吉姆過程中,他內心深處也惴惴不安,生怕受到主日學校所宣傳的那樣,要下到18層地獄,內心深處還是不由自主地受到了社會的深刻影響。在潛移默化的社會影響下,他曾經試圖給瓦岑小姐寫信告發吉姆的行蹤,以此來清洗自己的罪孽,但同時他心中總是浮現出吉姆善良的面孔,回想起他們度過的互相傾訴、互相幫助的歲月,他還是在告發吉姆和保護吉姆的兩條路之間選擇了后者,并對自己說:“那么,好吧,下地獄就下地獄吧”,他撕掉了告發信,并發誓不想再“改邪歸正”了。小說中哈克所經歷的心理的思想斗爭,實際上是自然的人性同壓迫人、剝削人的資本主義制度、舊的傳統觀念之間的沖突,經過人性的理性回歸,最終是善良的人性戰勝了畸形的社會舊觀念和舊制度。哈克最終的正確抉擇,不僅表現出了他個人的叛逆的性格達到了社會化發展的新階段,同時也映射出了作者在哈克身上寄托的反對種族歧視、要求社會人人平等的人文主義思想。

四 人性自然回歸中的人生階段的自然過渡

在主人公哈克之外,《哈克貝利·芬歷險記》也成功塑造了吉姆這個人物形象,作為成人的吉姆和作為少年的哈克有著相互襯托和補充的作用,這也讓作品人物形象更加豐滿,更加傳神。馬克·吐溫繼承了美國廢奴文學的傳統,塑造了這個感情豐富、品格高尚的黑人奴隸形象。吉姆擁有獨立的人格和善良的心理,他是一個真正的人。首先,吉姆有獨立的人格,他不屈服于命運的安排,時刻要通過自己的勞動贖回自己的老婆,然后再通過他們的努力,再把他們的孩子買回來,最終全家團圓,過上幸福的日子。其次,吉姆是一個感情豐富、樂于奉獻的人。在和哈克的逃亡路途中,他經常自言自語、咳聲嘆氣,那是他在惦記自己的老婆和孩子,為他們擔心和祝福。他對哈克的關懷和照顧,是出于朋友平等的基礎上真誠奉獻。最后,吉姆用一個博大寬容的心去對待朋友,當受到哈克玩失蹤的捉弄后,他對哈克說:“我的心差不多已經碎了,因為我把你丟了”,當他看到哈克平安地回來后,激動地眼淚都掉下來了,可見他對感情的真摯和心地的善良。雖然吉姆也有落后迷信的一面,但都是社會給他造成的負面影響,一點沒有影響到他高大的人物形象。

五 結語

《哈克貝利·芬歷險記》人物形象扎根于美國密西西比河兩岸,扎根于真實的生活環境中,也再現了美國真實的歷史場景。密西西比河自由的漂流透露出哈克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又讓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浪漫主義情懷。作者把人物故事置身于自由的密西西比河和庸俗的兩岸生活對比之中,更襯托出人物的心理變化的歷程,讓人物形象更加具體、生動。

參考文獻:

[1] 牛麗軍:《對生命的思索——〈哈克貝利·芬歷險記〉的存在主義解讀》,《河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12期。

[2] 李娟:《解讀〈哈克貝利·芬歷險記〉中的人生自由與希望》,《作家》(下半月),2013年第3期。

[3] 李明霞:《錯并快樂的哈克——重讀〈哈克貝利·芬歷險記〉》,《芒種》,2012年第1期。

(梅明玉,湖州職業技術學院旅游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

猜你喜歡
叛逆人性
“狗通人性”等十一則
逼近人性
“學習”反人性嗎
“學習”反人性嗎
成長之痛
心病還須心藥醫
叩問靈魂的樂章
師生沖突中遇到學生挑釁,怎么辦?
那些“叛逆”的姑娘,只是比你更了解自己而已
允許他更“叛逆”一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