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的“必然苦難”

2015-10-21 16:59曹飛越
作家·下半月 2015年11期
關鍵詞:悲劇心理學戲劇

摘要 悲劇是戲劇藝術當中最古老且最為重要的風格體裁之一,對于悲劇美的研究應當貫穿在戲劇藝術的理論研究當中。本文從戲劇創作的角度,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對悲劇美進行原理上的解析,試圖通過對比研究悲劇美的形態和形成機制,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對戲劇當中的悲劇創作有所助益。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跨學科的交叉研究法,本文的結論認為:悲劇美的普遍接受度是極高的,人類非常樂于在悲劇中感受這種藝術美感。而這種美感的獲取在主觀上來源于人對于完美自我的代償機制,將自己代入人物在戲劇規定情境中的處境,獲取悲劇美的感懷。

關鍵詞:悲劇 戲劇 心理學

一 “獨行者”的悲劇美感懷

悲劇美是在戲劇性的矛盾沖突和悲劇性的藝術表現中對美的肯定,而且往往與崇高和壯美相聯系,使人產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靈震撼,并以其深刻的藝術感染力,給人以激勵和啟示,引發人們深層次的審美感受。

以古希臘藝術為例。古希臘藝術就完全符合這種審美情趣。普魯士美學家溫克爾曼對于古希臘藝術,尤其是古希臘雕塑就有這樣的評價:“高貴的單純,靜穆的偉大”。

古希臘藝術無疑是符合這一要求的。不管是文學上的古希臘神話,還是古希臘雕塑,或是古希臘戲劇,都完全符合這一“完善的美”的美學要求。

古希臘戲劇——古希臘藝術中璀璨的明珠,就以卓絕的悲劇成就輝煌了幾千年。埃斯庫羅斯、索??死账购蜌W里庇得斯等三位卓絕的悲劇作家留下了至今仍稱得上絕佳之作的劇本。比如索??死账沟摹抖淼移炙雇酢菲洳┐蠖畛恋谋瘎∶谰妥屓藷o比沉醉。

《俄狄浦斯王》中的主角俄狄浦斯就是一個充滿悲劇性色彩的人。先拋開宿命論悲劇的特點不論。單說它在美學上的特點。古希臘悲劇中的主人公往往都是孤獨的、寂寞的。俄狄浦斯是、普羅米修斯是,身為女性的美狄亞也不例外。他們無一例外都在外界的不理解和質疑當中,甚至連他們自己也充滿了對自己選擇的質疑,這種不認同感的強烈,正是其悲劇性的根源之一。

更廣泛地來說,人為什么會對這種悲劇性產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靈震撼?是因為每一個人都能意識到孤寂在人類存在狀態中的絕對性,同時也能意識到人類對孤寂的不甘;并由這種共同的不甘帶來進一步的激勵與啟示,從而進入深層次的審美感受。每一個個體的存在狀態從絕對意義上講都是孤立的,人類必須依靠特定的符號系統來并不那么精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而無法直接進行思想與思想之間的交流,所以人們也容易沉溺在孤寂的悲劇美中。

二 完美自我的代償機制

人沉溺在悲劇美當中有兩種情況,一是當觀眾產生代償心理的時候,另一種是人在獲取關注和自我緬懷的時候。

先說第一種。當觀眾產生代償心理的時候。一個悲劇性人物無疑是擁有無比魅力的。這個人物的孤獨與寂寞是他身上悲劇美的重要來源。一個能夠承受孤寂,并且在孤寂中走向人生高峰的人物是觀眾心中理想的英雄形象。因為這種人物反映出他強大的精神力量,這樣的精神力量有著克服一切困難的神奇作用。人們渴望自己也成為擁有這種心靈力量的人。這就是觀眾經常具有的代入感。

為什么人會形成這樣的代入感呢?

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個完美的理想自我存在。這個自我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能夠自我完善,用自身的力量(尤其是精神力量)來彌補自身的缺陷。而在現實生活中,真實的人與自己心目中的理想自我是存在巨大的差距的。因此,人會產生對心目中完美形象的崇拜,這種崇拜就是對理想自我的追求。

通常,人們所崇拜的對象趨于完美,能夠獨自解決普通人所不能解決的問題,能夠獨自承受普通人所不能承受的苦痛。這反映了觀眾對于自身的渴望。而這種完美的、無所不能的人物要想具備這種完美而無所不能的能力,又必然有著悲劇的人生。這也更加符合人類自我區別他人的愿望,增加自我認同感,即“我是與眾不同的”。

我們在無數的經典劇作里都能找到這樣有著強大精神世界卻命運多舛的人物形象。比如《屈原》中的主人公屈原。在品格上,屈原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悲天憫人的無上情懷;在能力上,屈原擁有無人可比的學識,震鑠古今的遠見。然而這樣一個無限趨近于完美的人物在心靈上卻是孤寂的,他的美政思想無法得到其他人的認同,但是他還擁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苦修精神。不可不謂意志堅強。

當觀眾在看到這樣的人物的時候,不自覺地產生崇拜與渴望。崇拜這種自身無法達到的高度,渴望自己擁有這樣的完美。這個時候,悲劇性不再成為避之不及的蛇蝎猛獸,而是成為了強者的證書。觀眾不僅在審美上對悲劇美產生認同,也從心理上認可沉溺在悲劇當中的自我滿足。

這樣的藝術形象還有很多,比如《岳飛》當中的岳飛;《膽劍篇》當中的越王勾踐;《圣女貞德》當中的貞德……

在雅克·拉康的理論中,認為渴求是人的主體的劃定動力。因為需求是可以被滿足的,但是欲望永遠都無法滿足。所以,在他的“鏡像理論”中,雅克·拉康將人的主體心理劃分為“實在界”、“想象界”和“象征界”三個有邏輯層次的心理層面。其中“實在界”是作為不可知的基礎現實狀態存在的。而“想象界”和“象征界”是主體的欲望投射層面。

在這個理論中,主體會為了追求完美的幻象而進入“想象界”,因為在“想象界”中人能夠感受到自己作為意義的中心存在。在“想象界”當中,主體會與客體作出形象交換。人幻想中的理想自我形象可以由那些主體在其真實生活中所選擇效仿的其他形象來補充和完成。

這種補充和完成的機制就是心理學上所謂的“代償”機制。顯然,人所樂意效仿的對象,樂意進入想象去進行代償的客體必然是理想的、完美的,符合普世判斷標準的。

在這種標準下,悲劇的進入不可避免。人們不是意識不到,而且盡管意識到了,在代償機制進行之時,悲劇并不被認為是有害的。

三 獲取關注與自我緬懷

人類總是在試圖通過各種手段證明自己的存在。我們不想讓自己如同山洞中被縛的人一樣,將影子當做真實的世界。這種潛意識中就烙印著的訴求是堅韌意志的來源。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創立了需要層次論,他將人的需求分為了幾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這種需要是人促使自己的潛在能力得以實現的趨勢。這種趨勢是希望自己逐漸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完善的理想自我)。馬斯洛認為只有基本滿足的人才產生人生的最高追求,才可以期望具有最充分、最旺盛的創造力。而自由創造的實現就是人的自我實現,也就是人的價值的完滿實現。同時,馬斯洛還提出了自我實現的人所具有的15種主要特征,即自發性;對現實更有效的感知,并保持感知與現實的和諧關系;自主,能不受環境的左右;對自己和別人的認可;集中于問題;手段和目的的分辨;有新鮮感;獨立,需要獨居;具有頂峰體驗(即難以用語言形容的歡欣、入迷思想境界的體驗);深刻的人際關系;民主的性格結構;哲理性的幽默感;具有社會興趣;創造性;對現有文化的抵抗力等。馬斯洛認為,具有這些特征的人就是一個試圖達到自我實現的人。這些特征是以馬斯洛為代表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所追求的理想的人格特征。

顯然,在馬斯洛的理論體系中,自我實現被排在了最后。但是,其實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需求。人要想證明自己的存在,僅靠前四個層次顯然是不夠的。當然,不能否認的是,基本需求如果不能得到滿足,很難想象后續的需求如何進行。不過我們同時也能發現,當自我實現的需求可以得到實現時,低層次的需求是可能被主體主動放棄的。

同時,因為人在心理層面對于自我實現的需要,人必然去尋求獲取價值與來源與他人的認同。這種欲望是毋庸置疑的,因為這是人獲得存在感的重要手段。人自生而始便會努力證明自己的存在。存在感的獲取是每一個人在潛意識中深深烙印的使命。作為一個智慧體,肯定自身,并為自身的存在尋求意義是每一個智慧生命必然面對的哲學命題。

在面對這個命題的時候,人不管是有意識地還是無意識地,都會通過許多手段來尋找答案。而在這眾多的手段當中,與悲劇密切相關的是獲取他人關注和自我緬懷這兩種情況。

1 獲取關注:獲取關注是一種和他者之間進行的聯系手段。這是人證實自己的存在感,加強自己的存在感的一個重要手段。人還是在嬰兒的時候就會懂得這樣的手段。這個手段并不一定是有意識進行的,甚至在無意識的狀態下,人也會用上這一手段。比如,小孩子通過哭鬧來獲取成年人的關注;女性打造自己需要保護的柔弱形象,等等??偠灾?,人通過一些方法將自己塑造成一個需要被關注的形象,以此來獲取一些與他者的聯系,加強自己的存在感,是人自發的行為。

在這種行為中,進入“悲劇”狀態是有效的方法之一。當悲劇性在一個人的身上出現之后,與之有關的人就會相應地產生對他的關注。不管是在心理上還是行為上,都會對有悲劇性的人予以更多的關注。因此,主動或者放縱自己進入“悲劇”狀態,從來都是許多人或有意或無意在采取的加強存在感的手段。

2 自我緬懷:除了與他者的交流,人獲取存在感加強存在感的另外一個途徑便是自我認知。人類自己與自己的內在交流、自我肯定,是每一個人無時無刻不在進行的心理活動。

這不同于畏懼與他人交流或不愿與他人交流的自閉者,自閉者封閉自己的心靈,他們不情愿甚至恐懼他者,他們只愿意與自己交流。這種情況是心理學上的病態,故而不在這篇論文的討論范疇。在這里討論的這種自我緬懷的心理更多是普遍的。

來自于自我的關注和認可、交流,與來自他者的聯系一樣重要,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如果缺少了其中的一種,另外一種也很容易被擊破,變得不成立。所以,每一個正常人都或多或少地在某些事件進行自我緬懷。這種自我緬懷通常是感傷的,是悲劇性的。人通過這樣的行動來釋放負面情緒,進而重新獲取對自己的認可、肯定,從而達到加強存在感的目的。

將自己置入到悲劇性的孤獨當中,提升自我情操,是人常用的方法之一。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就是這種自我緬懷的經典形式。辛棄疾“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也是一種充滿孤寂的表達。情感色彩或濃或淡,或積極或消極,都是這種自我緬懷不可缺少的必備要素。

在戲劇作品中,這種自我緬懷可以被無限強化。而且,主人公的自我緬懷是戲劇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之一。無數的經典戲劇都留下了這樣的經典橋段——獨白。

著名的莎士比亞戲劇《哈姆雷特》中,世人皆知的“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的這段獨白,就是此類情形的經典代表作。在這類作品當中,獨白的運用使得人類自我緬懷的手法無限強化。

毫無疑問,在這種自我緬懷的需求下,對存在感不斷強化的欲望下,人陷入悲劇情境當中并沉溺其中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參考文獻:

[1] 馬丁·布伯:《我與你》,三聯書店出版社,1986年版。

[2] 大衛·貝斯特:《藝術·情感·理性》,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

[3] 丹納:《藝術哲學》,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4] 黑格爾:《美學》,商務印書館,1981年版。

[5] 霍爾、榮格:《心理學入門》,三聯書店出版社,1987年版。

[6] 莊志明:《審美心理學的奧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7] 格洛托夫斯基:《戲劇就是對峙》,春風文藝出版社,1989年版。

[8] 休謨:《論審美趣味標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曹飛越,成都理工大學傳播科學與藝術學院助教)

猜你喜歡
悲劇心理學戲劇
“沒有用”的心理學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連環悲劇
傳統戲劇——木偶戲
戲劇評論如何助推戲劇創作
畫家的悲劇
論戲劇欣賞與戲劇批評
跟蹤導練(二)5
近視的悲劇
如何提高應用心理學專業學生的實踐認知
打噴嚏個性心理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