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區老年慢性病家庭護理干預效果探究

2015-10-21 18:14張麗萍
延邊醫學 2015年29期
關鍵詞:家庭護理慢性病老年

張麗萍

摘 要: 目的:分析家庭護理干預對社區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影響。方法:選擇78歲以上慢性病患者80 例,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40例。干預組提供家庭護理服務,運用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ADL)和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干預前后效果分析。結果:干預后干預組患者的心理、社會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明顯提高,干預前后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兩組患者在疾病轉歸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家庭護理干預可提高社區老年患者健康生命質量。

關鍵詞:家庭護理 社區 老年 慢性病

我國人口老齡化的主要特點是:人口老齡化提前達到高峰[1]。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口從過去的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轉變為現在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逐漸延長,人口老齡化已成為世界性的變化趨勢。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各種器官的生理機能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減退和不良的生活方式會誘發各種慢性疾病的發生[2]。因此,如何發揮社區護理的作用,為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適宜的護理服務,解決老年人居家養老問題顯得尤為迫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于2011年首先選擇社區老年慢性病患者進行了家庭護理干預對照試驗,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78歲以上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80人,其中男38人,女42人;年齡78~92歲,平均年齡(83.12±2.21)歲。以第一診斷疾病分類,高血壓60人、糖尿病7人、腦梗死3人、冠心病4人、慢性支氣管炎、風濕性關節炎、骨質疏松癥共6人(同一患者可患多種疾?。?。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40人。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疾病、家庭條件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建立個人檔案資料,衛生服務站免費測量血壓,記錄病情變化及健康教育情況等。對照組不接受家庭護理干預,只接受普通的門診治療、隨訪。干預組給予家庭護理干預,由專職的社區護士每周上門隨訪1次,干預時間為1年。家庭護理干預內容具體為:

1.2.1健康教育 向患者介紹疾病的基本知識,告知患者及其家屬慢性病是可防可控的,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防止疾病的基礎,幫助患者及其家屬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1.2.2飲食指導 指導患者及家屬合理飲食,控制食鹽的攝入,食物做到粗細搭配、葷素搭配、多吃高纖維素的食物。

1.2.3運動指導 發放運動處方,運動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從小運動量開始逐步增加,并注意運動安全??蛇x擇適宜患者的運動,如太極拳、步行、慢跑等。

1.2.4心理指導 通過開設談心室、建立心理熱線電話,使患者主動排解內心的郁悶,建立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教育患者善于控制情緒,學會自我調節,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保持良好的心境,使機體免疫力能處于最佳狀態[3]。

1.2.5遵醫行為指導 指導患者及家屬掌握正確的服藥方法,明確服藥劑量、服藥時間等,教會患者觀察藥物療效和不良反應,護士定期隨訪。

1.2.6并發癥的預防 告知患者及家屬慢性病并發癥的特點和可能發生的先兆,并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如糖尿病患者經常觀察足部的變化,冠心病患者避免精神緊張或突然用力,出門可攜帶硝酸甘油片預防急性發作等。

2家庭護理的作用

2.1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疾病、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的恢復

大量實驗結果表明,在家庭內對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實施家庭醫療與護理可以達到同類病人住院治療的康復效果,但從病人的心理功能恢復程度看,社區家庭醫療護理的效果更好一些。這可能與社區家庭醫療的工作特點有關。首先,病人在接受治療的同時,可與家人在一起生活,日常生活也比醫院方便,這對病人的心理功能恢復非常有益;其次,社區醫生與護士在給病人治療的同時,還花大量的時間進行衛生宣教,包括心理健康指導及行為干預,由于醫院的條件所限,這些工作很難開展。由此可見,社區家庭醫療與護理不僅可以解決病人的疾苦,同時還能減輕病人家里的經濟負擔和精神壓力,促進病人的心理及社會功能康復。

經過1年的干預,干預組ADL治療前為(33.72±16.07)分,治療后為(31.58±14.54)分,干預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明干預組患者經過干預后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改善。對照組干預前后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目前,社區老年慢性病患者醫療知識水平的缺乏,服藥依從性差與不恰當的生活方式均影響患者的治療與康復。如許多高血壓患者在血壓穩定的時侯就自行減藥或停藥,以致血壓不穩定,引起病情反復。通過社區家庭護理干預,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改變患者不良的生活行為方式,做到合理膳食,適當運動,學會自我心理調適,能按醫囑服藥,有效預防和控制慢性病的發生,減少并發癥。通過社區家庭護理干預有利于慢性病患者的心理和社會功能的改善,提高生活質量[4]。而將生活質量引入慢性病治療效果的評價,是真正體現以人為本,實現整體護理的關鍵所在[5]。

從調查結果來看,通過1年時間的護理干預,為患者提供針對性服務,包括飲食指導、運動指導、心理指導、遵醫行為指導等內容,使患者掌握了有關疾病的相關知識,預防并發癥的發生,解決了患者在治療和康復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所以在社區實行家庭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生命質量,不需要增加額外的經濟負擔,而且更加富有人性化,為社區居民所歡迎。但本試驗僅僅在生活自理能力和抑郁情緒上進行評價,對涉及生理、心理、社會其他方面的指標未進行評價,如降低慢性病發病率及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幸福度等,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繼續加以觀察,使慢性病家庭護理干預模式更加完善,更加成熟。

參考文獻 :

[1]王敏,李愛華.社區老年護理的現狀與發展趨勢[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29(14):1847-1849.

[2]李小明,龐玲玲.護理干預在社區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作用[J].社區康復,2010,16(9):882-883.

[3]楊笑笑 陳麗佳.社區老年慢病管理與護理干預[J].中國保健營養,2009,28(28):1111.

[4] 吳運蓮.社區家庭訪視護理對老年慢性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社區護理,2008,22(21):1969-1970.

[5]張鵬,高盈盈.城市社區慢性病患者家庭護理干預模式的效果[J].護理研究,2006,20(4):1124.

猜你喜歡
家庭護理慢性病老年
慢性病管理對預防高血壓并發癥發生率的效果評價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應用
健康體檢常見慢性病及指標異常流行病學分析
脛腓骨骨折患者體外固定裝置術后家庭護理效果分析
家庭護理干預預防腦卒中后遺癥患者尿路感染效果
逆轉慢性病每個人都可能是潛在的慢性病候選人!
老年帕金森病非運動癥狀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關系及護理分析
文拉法辛聯合米氮平治療老年抑郁癥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術中的應用
人工關節置換和內固定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效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