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孩子在音樂中茁壯成長

2015-10-21 19:00馬芳玲
新課程學習·下 2015年5期
關鍵詞:右腦音樂情感

馬芳玲

21世紀是一個飛速發展的世紀,社會的進步,離不開科技的發展,而學前教育正是培育人才的關鍵。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比瞬诺呐嘤侨绱?。而在學前教育中音樂教育又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部分。在我國古代人們已開始意識到音樂在教育中的重要意義?!啊畼方淌谷诵男貙挄?,品性善良?!痹谖鞣揭恍┌l達國家人們更是這樣認為,亞里士多德說:“音樂不僅是進行德育最有效的手段,而且擔負著智育的一部分職能,更是實施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內容?!痹谖覈膬和逃龑<壹靶睦韺W家陳鶴琴在1927年發表的《我們的主張》中就提出了15條關于兒童教育的觀點,其中第八條的標題就是“我們主張幼稚園應該特別注重音樂?!彼€曾在《兒童心理之研究》一書中發表觀點說:“音樂是兒童生活的靈魂?!倍F代神經學研究發現人左腦與右腦分別掌管著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的功能。右腦形象思維對于創新力也有著積極的作用。正常人往往偏重于使用左腦或右腦的其中之一,而通過音樂教育,可以促進左右腦平衡發展,并共同使用,從而能夠促進人腦的全面發展。還有科學研究證明越早進行音樂教育,則大腦皮層的發展會越快。因此,應盡早在幼兒階段開展音樂教育。

音樂教育的情感教育、愛國教育、革命傳統教育作用是獨特的。在抗戰時期一首《義勇軍進行曲》曾鼓舞多少中華兒女奮勇殺敵。學校音樂發展至今,它的育人功能也日趨顯著。

首先,音樂可以促進幼兒智力的提高。德國與奧地利都是音樂發展極其成熟的國家在這里產生過巴赫、莫扎特、貝多芬等著名的音樂家,同期還出現過馬克思、愛因斯坦、黑格爾等聞名遐邇的偉大科學家。這一科學與音樂共同繁榮的歷史現象是因為這些科學家在幼兒時期在音樂國度里不僅受到優秀經典音樂的熏陶,即便是那些夸張、刺激、尖銳、剛硬的音樂也對他們影響深刻。另外,古今中外許多高智能的名人如孔子、列寧、歌德、盧梭等大都酷愛音樂;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霍華德曾指出,人的大腦共有六種智能,其中第三種就是音樂智能,即能夠感受韻律和音樂并進行創作??梢?,音樂與智力本身存在不可分割的聯系。

其次,音樂教育可以發展幼兒的情感、美感,為今后的健康生活及終身的藝術學習培植動力奠定基礎。20世紀初,中國的政治局面動蕩不安,而此時許多改良派人士都意識到美育的重要性,其中康有為就主張“幼兒能歌,則教人次愛物之旨以為歌,使之浸漬心耳中”;1905年在《教課說略》中指出“樂歌以音響節奏發育精神,以歌詞令其舞蹈,肖像運動筋脈,以歌意發其一唱三嘆之感情。蓋關系于國民忠愛思想者,如影隨形,此化育之宗也,安可忽之?”在藝術世界里,音樂是最善于表達情感、激發情感的藝術,音樂的特殊力量主要表現在對于感情的影響,音樂可以使幼兒興奮,身心愉快,可以使幼兒鎮靜,消除緊張的情緒,獲得情感的調節。廣泛接觸表現不同情感、不同內容的音樂,幼兒的情感世界將會逐漸變得豐富和充實。在音樂游戲和表演中,幼兒體驗并學習表達情感的方式,在心理上得到愉悅和滿足。幼兒的音樂審美感受也隨之逐漸提升。

最后,音樂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提高品德。任何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沒有情感的基礎,只能成為空洞的說教,而音樂教育正好可以為德育打好情感基礎。人在幼兒時期所接受的音樂教育,往往會影響他的一生。如歌曲《我愛我的幼兒園》以淺顯易懂的語言,讓幼兒從小就懂得朋友這一詞語,知道愛學校;《我的好媽媽》讓幼兒結合生活體會媽媽的辛苦,學會體貼、愛護媽媽。也就是說通過音樂教育,幼兒不僅可以獲取知識,同時,他們的思想感情也由此得以培養和升華。音樂給予的情感、作品賦予的思想、教學創設的氛圍,正是圍繞音樂教育中的思想情感來啟迪幼兒心智,造就幼兒品德的堅實基礎和條件。

由此可見,音樂教育具有獨特的教育魅力,它能喚起幼兒心靈天然的好奇心。而寓教于樂又是音樂藝術教育的又一特點,它像春雨點點滲透到幼兒的內心情感,心靈深處,起著熏陶、感染的教育作用。但這種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連續不斷、潛移默化的教育過程。音樂教育引導幼兒在愉快活潑的、富有藝術特點的教育中受教育,把教育寓于歡樂的音樂活動中,以“樂”作為對幼兒進行教育的有效手段,以促進幼兒性格開朗、身心健康、精神飽滿。體、智、德、美等方面同時受到教育,獲得發展,提高了幼兒的整體素質。因此,為了社會的進步,為了培養出更多適應社會的多元智能型人才我們應讓孩子在音樂中成長

編輯 李建軍

猜你喜歡
右腦音樂情感
情感
高中數學如何加強右腦開發
臺上
音樂
我有愛迪生的右腦
主題素材閱讀之“情感”篇
音樂
秋夜的音樂
鍛煉右腦的十一條原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