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響林業生態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因素及具體解決策略

2015-10-21 19:27鄭俊杰
科技致富向導 2015年9期
關鍵詞:生態建設林業可持續發展

鄭俊杰

【摘 要】林業作為我國的基礎性產業,其在經濟發展的中的重要作用越來越體現出來。但在林業發展過程中,由于受制于諸多因素的影響,近年來林業的發展并沒有以市場的需求為出發點,這就導致林業的發展速度受到了較大的影響,也給林業生態可持續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制約作用。所以需要當前影響林業生態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來促進林業生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為林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林業;生態建設;可持續發展;策略

生態建設是當前我國的一項重要發展性戰略,在生態建設發展戰略提出后,對林業的可持續性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加強林業生態建設,可以有效的維護森林資源的生態安全,從而使林業在生態建設中發揮其積極的意義。通過林業生態建設的加強,不僅有利于更好的維護生態的穩定性,而且還能夠帶來較為顯著的經濟效益,這對于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1.林業在生態建設中的重要性

林業作為我國一項基礎性產業和綠色產業,其不僅能夠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而且還能夠創造良好的生態效益,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國生態建設中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林業的發展,可以有效的改善環境,調節氣候。因為森林不僅結構較為復雜,而且擁有較大數量的生物群體,其對于維護生態系統平衡及安全中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同時也能夠有效的維護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具有不可替代性。通過加快林業的建設形成一個天然綠色的生態屏障,這不僅有利于生態環境質量的提高,而且能夠對水土流失和沙塵暴等起到有效的防范作用。同時還能夠進一步對空氣質量進行改善,消除空氣中的污染,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

2.影響林業生態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原因

2.1森林資源短缺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盡管森林總體面積較多,但是森林覆蓋率較低,人均森林占有率處于世界落后水平。由于森林資源的短缺,在很大程度上給林業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影響,也使林業生態建設缺乏足夠的動力支撐,導致林業生態效益沒有有效的發揮出來。森林資源是人類生態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也是林業生態建設的重要保障,在林業生態建設過程中需要具有足夠的森林資源作為動力支撐,否則林業生態建設則無法順利的實施。

2.2林木資源分布不均勻、森林結構不合理

目前我國林業資源主要以天然林為主,相較于天然林來講,人工林相對較少,但這些天然林多是在封山育林過程中培育起來看次生林,質量不高。同時森林分布也呈嚴重的不均勻狀態,森林結構也缺乏合理性。雖然近年來,我國植物造林 不斷加強,林地面積得以增加,但整體森林結構還處于不合理的狀態,防護林的比重較低,同時在森林中松樹和杉樹的比例相對較高,森林結構的不合理會對生態系統帶來一定的影響。

2.3現有林業政策對于林業生態建設發展造成障礙

在當前我國林業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較多的制約因素,而政策因素更是影響林業生態建設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體現在政府管理及資金等政策對林業發展所帶來的制約作用。我國政府一直對林業發展較為重視,也給予了大力的扶持,但由于政府過多的干擾,也導致林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資金配置不當,制約為林業產業化的發展進程,也不利于林業的生態建設。特別是在當前市場經濟環境下,政策的過多干擾會給林業發展帶來較大的干擾。

2.4林業可持續發展造成的影響

當前,我國正在全力推行可持續發展,尤其林業關系著我國的生態環境,因此更是推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點部門??沙掷m發展是一種科學的發展觀,可以保證林業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為林業經濟的發展提供持續的動力。但是在貴州一些較為偏遠的地區,尤其其經濟發展不均衡,很多地區只能依賴于林業經濟,甚至林業經濟是其唯一的支柱型產業,因此對于經濟利益的追逐導致各地破壞性、掠奪式采伐和利用仍時常發生?;谝陨锨闆r,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面臨著兩方面問題急需改進:改變傳統的以環境和自然資源為代價的粗放式經濟發展模式;調整不合理的林業結構。

3.實現林業生態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3.1建立完善的森林生態補償體系

森林生態補償機制,是將森林的生態效益市場化的有益嘗試,必將對林業生態建設產生深遠的影響。應努力做到以下幾點:淤完善管理體制,積極試行綠色GDP核算;于完善綠色稅收制;盂建立生態效益受益者合理承擔的補償基金制度;榆制定合理的公益林營建采伐獎懲政策;虞強化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愚爭取國際補償。構建全方位的生態補償機制,確保林業建設穩定健康發展。

3.2制定合理完善的林業政策

當前的林業政策制約了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因此國家在出臺林業政策時,要進行全面的聽證,更多的考慮生態文明建設的可持續性,其政策都必須有專門的專家進行科學研究和調查,保證出臺政策的合理性,尋求到達雙贏或者多贏的政策方針,使得林業生態文明建設活動在一定體制和政策架構下面進行,謀求生態效益的最大化。

3.3轉變林業經濟模式,促進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當今的林業發展必須進行科學的規劃,不能只是過度追求林業資源,或者只知道采伐不知道經營,否則就會造成資源的浪費或者資源的短缺,因此要走可持續的發展道路,在林業資源和林業經濟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及時的把林業資源轉變為林業經濟,同時通過經濟的發展刺激資源的需求量,為林業資源發展提供動力。此外,人才是林業經濟發展的關鍵,因此林業企業要吸引更多的專業人員,保證企業的科學運行,同時并進行合理的人力資源配置。

3.4提高育林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

應當對營林區進行科學的規劃,堅持生態建設為目的的造林,同時提高林木的質量,采用先進的林木育種技術,充分利用常規育種中選育的繁殖材料,并不斷積累育種經驗,克服育種工作中的性狀鑒別困難,并對育種技術進行科研和生產的不斷扶持。同時還要合理對林業資源進行利用,對林業的有效空間也要科學的利用起來,可以利用林木下部空間進行經濟作物的栽種,加快林業復合經濟的發展,實現林業的多元化發展。另外,當前利用林業資源來發展旅游業前景非常好,可以利用林業天然的自然景觀來發展觀光旅游,增加林業的經濟效益,從而更好的維持林業生態的可持續性發展。

4.結束語

林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產業,對其他產業的發展都具有一定的影響。而且林業在生態建設中具有不可或缺性,在這種情況下,則需要加快推動林業的發展步伐,提高林業工程的質量,使林業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有效的發揮出來,推動林業生態建設的步伐,更好的推動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為我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科]

【參考文獻】

[1]酈明慧.加強林業生態建設促進林區經濟可持續發展[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0(10).

[2]陳吉喜.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J].科技向導,2013(11).

[3]黃國成,龔云華.試加強林業生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策略探討[J].科技向導,2012(12).

猜你喜歡
生態建設林業可持續發展
淺談林業技術創新對林業發展影響
提高林業技術創新促進林業快速發展步伐
land produces
探討生態堤防的現狀與建設思路
克拉瑪依城市園林綠化與生態建設思考
地方高校對宿遷生態建設影響之研究
中小家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研究
全球資源治理中的中國角色與愿景
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可持續發展
洋縣林業大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