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良和傳統強制性運動療法對腦卒中偏癱患者上肢功能康復的作用研究

2015-10-21 18:14吳春霞
延邊醫學 2015年29期
關鍵詞:偏癱腦卒中

吳春霞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討改良和傳統強制性運動療法對腦卒中偏癱患者上肢功能康復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30日收治的50例腦卒中偏癱患者,通過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50)和觀察組(n=50),對照組患者接受傳統強制性運動療法治療,觀察組患者采用改良強制性運動療法,對兩組患者上肢功能康復情況進行比較分析。結果:兩組患者治療前FMA、MBI、ARAT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評分均高于治療前,觀察組患者評分較對照組更高(P<0.05)。結論:針對腦卒中偏癱患者,采用改良強制性運動療法,有利于提高上肢的運動度和靈活性,促進上肢功能恢復,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效果明顯優于傳統強制性運動療法,可進行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腦卒中;偏癱;上肢功能;強制性運動療法

佛山市衛生局醫學科研立項(項目編號:2014188)

強制性運動療法(CIMT)是通過限制健側上肢運動,強制性使用和訓練患肢,以此達到訓練和改善患肢的目的[1]。近年來,多數專家學者不斷研究康復訓練方法,取得了不錯的進展,改良強制性運動療法(mCIMT)在改善上肢功能方面具有十分顯著的效果。我院對2014年1月~2015年5月30日收治的50例腦卒中偏癱患者臨床資料作分析,探討改良和傳統強制性運動療法對上肢功能康復的作用,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30日收治的50例腦卒中偏癱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齡45~79歲,平均年齡(63.4±4.5)歲;病變性質:腦出血18例,腦梗死32例;偏癱側:右側27例,左側23例。全部患者經CT或MRI證實,可納入應用CIMT標準[2]:患側腕關節伸展>20°,掌指關節及指間關節伸展>10°,動作在1min可重復3次;偏癱側肘關節伸展<30°,肩關節外展和屈曲<90°,肩外旋>40°。排除心、肺、肝、腎功能嚴重衰竭者,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者,嚴重認知障礙者。通過隨機數字表法將本組5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n=25)和觀察組(n=25),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P>0.O5),存在較高的臨床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強制性運動療法,患者健側穿戴一個夾板,以此固定手和前臂,通過夾板將健側前臂和手固定在休息位,限制手指和腕部屈曲活動,限制健側肢體活動,用吊帶固定夾板兩端,定并置于身體健側?;颊呙刻旃潭〞r間≥90%,指導患者進行塑形練習,塑形前后和中間各5min牽拉和放松練習[3]。在塑形練習過程中,根據患者上肢功能缺損情況、年齡、體質等,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每天可進行6~8動作,如紙杯喝水、擰螺絲、開關水龍頭、開關門、電源插座開關、木釘插板訓練、勺子或筷子模擬吃飯、手部精細動作訓練等,以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強度選擇項目。訓練過程中,可以將動作分解為幾個步驟,并給予患者最大的鼓勵和支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漸增加動作難度,接受平衡、力量、支持力訓練,進行刺激知覺活動的游戲和放松技巧,如翻轉撲4、下棋、投包等,反復多次訓練,每天6h,每周5次,持續訓練14d。觀察組患者接受改良強制性運動療法,不限制健側肢體動作,但訓練時健側上肢盡可能不予幫助[4]。在mCIMT治療中,選擇最合適患者的2~3個塑形動作,每次30min,每周3次,與患側限制每周3次、每天5h訓練結合起來,持續訓練10周。

1.3 評價指標

采用FMA運動評價量表及改良指數MBI對患者上肢功能進行評分,采用上肢動作研究量表ARAT對上肢動作能力進行評估,三項得分越高,表明上肢功能恢復越好[5]。

1.4 統計學方法

收集并整理實驗數據,建立數據庫,在SPSS20.0統計學軟件中對實驗數據作處理分析,以(x±s)描述計量資料,組間差異經t檢驗,在P<0.05時,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前MBI、FMA、ARAT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上述指標較治療前明顯改善,且觀察組患者上肢功能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MA、MBI、ARAT評分比較

注:與干預前比,#P<0.05;與對照組比,*P<0.05

3 討論

腦卒中是臨床常見疾病,也是危害人類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我國每年新發病例超過200萬,死亡人數為50~60萬,幸存患者中,約70%~80%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6],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等特點,不僅給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嚴重的影響,還給家庭、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上肢功能障礙是腦卒中偏癱患者常見后遺癥,對患者日常生活活動造成嚴重的干擾,直接降低患者生存質量。目前臨床治療腦卒中偏癱患者缺乏特效方案,只能通過后期康復訓練,改善患者上肢功能障礙,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強制性運動療法(CIMT)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康復訓練方法[7],其治療策略是對限制患者健側活動能力,強制使用患側上肢,為患側上肢制定科學的塑形計劃和反復練習的方案,并在日常生活中分解動作,強化訓練,克服患肢“習得性廢用”,以此達到改善上肢功能障礙、提高上肢運動能力的目的。目前強制性運動療法已廣泛應用于腦外傷、腦癱、腦卒中、帕金森等疾病所致運動功能障礙康復治療中,并取得了不錯的臨床效果。據相關研究報道,健側上肢運動時,大腦對側中央前回興奮,強制性治療能廣泛激活對側和同側的大腦皮質,進而促進腦內功能重組。由于CIMT需要長時間限制健肢,治療依從性較低;同時CIMT過度強調患側上肢單獨運動,忽視了與健側上肢的配合,部分患者康復效果不佳。改良強制性運動療法(mCIMT)進一步優化了健側限制方式和限制時間[8],同時結合患者實際情況,選擇最合適的2~3個塑形訓練,大大提高了患者治療依從性。

在本組研究中,觀察組患者ARAT、FMA、MBI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說明改良強制性運動療法有利于提高患者上肢運動能力,促進上肢功能恢復,進而提高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其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傳統強制性運動療法,是改善腦卒中偏癱患者上肢功能障礙的主要方法之一,可進行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唐雪琴,李華樺,吳亞岑等.改良強制性運動療法對腦卒中偏癱患者上肢功能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8):43-44.

[2] 王素珍,黃藝,寇洋洋等.傳統和改良強制性運動對腦卒中偏癱上肢功能康復影響的研究[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4,23(1):37-39.

[3] 劉永平,王文清,程子輝等.改良和傳統強制性運動療法對腦卒中偏癱患者上肢運動功能療效的臨床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1,10(6):404-406.

[4] 李俊.改良強制性運動療法治療腦卒中偏癱上肢功能障礙的療效觀察[J].醫學信息(下旬刊),2013,26(15):202-203.

[5] 趙巧珍.強制性運動療法對腦卒中患者上肢靈活性療效的臨床研究[J].醫學信息(下旬刊),2013,26(8):370-371.

[6] 鄧薇,李明.強制運動療法對腦卒中偏癱患者上肢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29):54-55.

[7] 魏小利,李永強,楊金鎖等.強制性運動療法對腦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影響的臨床研究[J].臨床醫學,2012,32(2):35-37.

[8] 章志超,楊萬同,廖維靖等.改良強制性使用運動療法對急性期腦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響[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06(1):41-44.

猜你喜歡
偏癱腦卒中
偏癱肢體康復訓練護理在腦梗塞伴肢體偏癱患者護理中對ADL評分及生活質量的效果
膈肌訓練在腦卒中中促進偏癱康復恢復中的應用
針刺聯合中藥治療腦卒中偏癱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
探討腦卒中偏癱患者的早期康復護理效果
針灸推拿結合康復治療對腦卒中后偏癱患者預后的改善效果分析
漫畫
早期護理介入在腦卒中患者構音障礙訓練中的作用
早期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偏癱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
腦卒中合并腦栓塞癥的預防及護理觀察
良肢位擺放結合中藥熏敷降低腦卒中患者肌張力的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