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市高新區蒙彼利埃小學項目簡析

2015-10-21 17:25駱娟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5年8期
關鍵詞:折線自然小學

駱娟

【摘要】成都與蒙彼利埃是中法兩國建立的第一對友好城市,從1981年到現在已30年。雙方的友誼“三十而立”之后,兩市合作向更深更廣的層次發展。法國蒙彼利埃市已有一所很有名的學校叫“成都學?!?。本項目即是成都高投建設開發有限公司在南部園區規劃建設的法國風格的“蒙彼利埃小學”。本文既是對該項目的特點難點作簡要分析。

【關鍵詞】小學;折線;架空;自然

一、設計原則

1.1總體規劃功能原則

本項目位于成都高新區南部園區劍南大道北段。園區北側為繞城高速隔離綠化帶,西側和南側為規劃道路,周邊道路已建設完畢,用地地勢平坦。配套設施完整。東側為公共設施用地(圖1)。

學校規模為36班,每班45人,加上教職工,校園總人數為1728人。主樓功能內容主要包含:教學區、行政區、文體活動區、生活配套區以及地下車庫。地面共5層,地下1層,總建筑面積19478平方米。

學校主要包括校前區、教學區、課外活動區等功能區,設計時根據各功能區的不同特點進行布置,既要滿足教學、學習、生活的物質功能,更要滿足增進師生交流、激發靈感、創造智慧、提高修養、陶冶情操的精神功能,如校前區是學校對外形象宣傳的重要展小區,故設計采用簡潔、大方、明快的手法而生活區則采用體閑、親切的設計手法,創造宜人的空間,設置較多的園桌、園凳,為師生的體息、交流提供方便。

1.2以人為本的原則

學校的主體是教師和學生,這就要求充分把握其時間性、群體性的行為規律,如食堂等人流較多的區域與教學區域獨立,應多設捷徑??臻g的組織與劃分應依據不同層次需要,組織不同活動空間各種設施設置、材料的選擇、景觀的創造要充分考慮師生的心理需求。

1.3高效率與趣味性相結合原則

學校高效率原則就是指考慮到學生在校園內完成同等數量的任務和活動所運動的水平距離最短。同時兼顧培養小學生認識世界、開發自然的興趣,在有序的各個布局板塊中嵌入生動自然的變化空間,以達到高效率與趣味性結合的目的。

1.4體現自然景觀與建筑穿插原則

學校環境是人、自然、環境共生的有機體,設計充分考慮建筑與景觀穿插滲透,建筑與景觀保持一種動態的對話關系。學生置身其中,也能最大限度的體驗自然的親近,受到心性靈的熏陶。

二、建筑設計特點

2.1.S型平面布局:

建筑體塊舒展,設計采用S形平面布局形成二個半圍合空間進行布置,使學校單體與開敞的庭院、半開敞的大廳、走廊相互穿插,對比,改變了以往學校單調的空間模式,同時線性的空間布局也為建筑爭取了房間最大化的自然采光和通風,營造了一個明亮舒適的學習氛圍。

2.2.內外有別、動靜分區的交通組織

學校的交通組織有明確獨立的出入口和流線組織,各出入口到達各功能區流線便捷清晰,避免交叉。內外有別、動靜分區,最大程度上方便師生教學,體現現代化學校的更加人性化的設計理念。

人流出入口:師生主入口位于用地的南側,所以沿南面道路設學校主要出入口和機動車出入口。

物流及消防出入口:與師生人流分開設置,減少人流沖突和交叉。入口安排在東南側,出口安排在西南側。

地下車庫出入口:設在北側運動場下,不影響教學活動。車輛數為93輛,設一個雙車道出入口位于運動場東側。

2.3架空空間

底層通過局部架空,建筑與景觀、內外空間相互交融,形成豐富的灰空間,師生可靈活自由的穿行于校園,給學生與教師提供了溝通交流的全新平臺。

2.4形態、材質、色彩構成

學校造型借鑒法國現代簡約風格,采用石材、仿木質鋁合金格柵及裝飾等多種造型元素,營造清新自然、節奏輕松活潑的校園氛圍。在形態上,通過形式和色彩的構成關系形成了功能的可識別性,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校園空間,有利于學生對于不同功能空間的感知和體驗。

2.5立體景觀

本方案建筑體塊舒展,布置了前后二個圍合庭院,使學校單體與開敞的庭院、半開敞的大廳、走廊相互穿插,產生對比,改變以往學校單調的空間模式,形成豐富的空間形式,給學生與教師良好的建筑體驗。同時這樣也使建筑爭取了大部分房間的自然采光和通風,有助于營造一個明亮舒適的校園氛圍。

學校的綠化景觀系統主要由二個庭院空間和一個屋頂花園系統構成,此外還包括一些半開敞的觀景陽臺。教學樓底層部分是架空綠地,極大地提高了教學環境質量。在庭院中搭配花池,同時綠色和陽光通過天窗和側面滲透進建筑內部,使學校光線明亮、空氣清新。

就餐區布置在北側圍合庭院空間旁,為學生營造出舒適的就餐環境,使師生能在較近的距離內有較大的活動空間。

三、結構設計特點

由于整個建筑長度很長且平面布置很不規則,故設置永久結構縫將其劃分為五個獨立的結構單元

停車樓為一層純地下室,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柱網8mx8.1m),框架抗震等級為三級。

室內體育活動及教學樓高17.3m(共四層),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底層為一大空間室內體育活動室(35.1mx23.3m),二~四層為辦公室和教室,二、三層分別退臺,二層樓面設置轉換大梁支承以上各層。轉換梁及轉換柱抗震等級一級,其余框架抗震等級為二級。由于底層存在多榀單跨框架(框架梁又是轉換梁),擬對底層框架柱設定如下抗震性能目標:小震彈性,中震不屈服,大震彈塑性層間位移角小于1/140。餐廳及教學樓高21m(共五層),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蚣芸拐鸬燃墳槎?。

教學樓一區高16.5m(共四層),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一二層有一通高大空間,在三層樓面到四層樓面整層高度設置幾榀轉換桁架(跨度26.1m),以支承三、四層樓面及屋面。轉換桁架上下弦桿及轉換柱采用型鋼混凝土構件,斜腹桿采用鋼矩管。由于轉換桁架層剛度較大,為了緩和豎向剛度突變,在一二層適當位置設置屈曲約束支承。轉換梁及轉換桁架抗震等級一級,其余框架抗震等級為二級。該結構擬對框架柱設定如下抗震性能目標:小震彈性,中震不屈服,大震彈塑性層間位移角小于1/140。

教學樓二區高16.5m(共四層),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蚣芸拐鸬燃墳槎?。

基礎選用柱下獨立基礎(有地下室部分采用獨立基礎加防水板的形式),以稍密卵石(或承載力更大的土層)為基礎持力層。由于存在局部地下室,建筑高度較小,建筑自重較小,抗浮設計無法滿足規范要求,采用抗浮錨桿抗浮。

四、結語

本設計在充分滿足學校功能的同時,力求創造一所提升區域整體空間形象的具有法國特色的現代化學校。折線型的建筑布局帶來了新的校園空間環境,新的空間模式帶來新的教學體驗。由于該項目有大量架空空間及懸挑結構,給結構設計帶來很大的挑戰,為保證工程安全,在受力薄弱區域增加鋼斜撐。增加的鋼斜撐也成為室內設計的一個亮點。工程還有其他一些技術上的問題,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改進。

猜你喜歡
折線自然小學
五分鐘教你讀懂疫情分析報告
折線
折線圖案
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作用與類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注重簡約化給數學課堂減負的探討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自然》關注中國科技雄心
《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