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生態文明創新環境工程與科技的發展模式

2015-10-21 19:39崔鳳秋孫延慶
科技致富向導 2015年6期
關鍵詞:生態文明科技

崔鳳秋 孫延慶

【摘 要】如果要從人類文明的演變過程當中分析當前人類社會面臨問題的原因,那么就得從技術、經濟和環境這三方面來入手,要了解它們三者之間的關系才行。經研究發現:科學技術是人類文明不斷發展前進的重要動力之一,也同樣是當下地域性、世界性生態環境問題的源頭所在。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核心構成了人類社會的基本文明形態,也叫做生態文明。它與、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是一樣的,都是將理想建立在現代文明之上的人與自然環境的重新調整。也同樣提倡可持續發展,并建立一個資源節約性的、環境友好型的生存、生活、生產方式。

【關鍵詞】生態文明;環境發展;科技

0.引言

人類自身利用自然的力量和資源創造出來的人工社會和全新的社會活動,就叫做人類文明??茖W技術永遠作為第一生產力,它不斷促使著人類演變,并且隨著人類本身的不斷進步而進步。當然,任何事物都由兩面性??萍荚诮o人類帶來美好的同時也帶來了災難。

1.生態文明的基本內涵

隨著發展,人類的需求能力也無限擴張,自然資源越加匱乏,人類如今面臨著史無前例的面臨環境和資源帶來的緊迫,人與自然這個老課題終于又被人們提出來。人類通過著書立說或立法等方式來表達對如今處境的反思和治療,清晰的提出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這也許就意味著,人類終將迎來一個嶄新的生態文明社會。

生態文明是基于人和自然相互尊重的前提,達成一定默契的一種高度發達的文明。這樣的社會是符合目前人類所期望的社會的樣子。但這種文明并不是一種簡單的人類豁達、環境優美的感覺,而是一種自身由內到外徹底反思自己和反思工業文明的思想革命。

人和自然之間的關系是人類所有社會活動的總量,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就是具體的表現。人與自然的關系如果一個有相互作用的紐帶,兩者直接或間接的改變著對方。其實說白了,如今自然資源日漸枯竭等一系列問題,就是人類產生的活動超過了自然所承受的極限。雖然科技經過長久的發展為社會提供了更多的動力,但造成的污染和破壞遠不是利用科技就能徹底解決的。有報告顯示,自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期開始,全世界的木材銷量增加了近65%;谷物類翻了一番,肉類增加兩倍。另外,全世界重金屬的開采量也有巨大增長。

另外還有資料表明,零六年全世界使用的全部能源加起來達到了115億噸,達到了1971年的兩倍;而因為化石能源的開采量增多,全世界的二氧化碳排放也相應的開始增長(如圖2)。

人類憑借自己的改造力量,終于造成自然生態嚴重的不平衡,同時自然又反饋人類給予的惡果返還給人類本身,兩者形成一種對立狀態。

人類之所以這樣大規模的破壞環境,還是和利益有關的。有資料顯示,當污染的排放量增多時,人民平均GDP也隨之上升。(如圖3)

2.改善環境應重點創新的領域

人類的每一次文明進步,都伴隨著新科技的產生,同時也產生污染問題。從環境的主要因素來看,地域性和大氣層的污染進一步增強,生態環境日趨衰弱,其功能性也日漸衰退,土壤質量令人擔憂。同時,全球氣候的變化引發的一系列問題也急需解決。面對我們國家這種復雜性極強的環境問題,亟待創新科技來預防和治理。為改善我國的環境的水平、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應重點從以下幾個領域開展。

2.1地球系統工程

地球系統科學產生的同時,地球系統工程也隨著而來。這個工程的重點在于采取怎樣的手段解決地球面臨的重大環境問題,無論是利用現有的,還是亟待創新的科學技術。國內外的系統研究表明,此系統科學方法已經成為當前應對全球生態變化和環境改變、并提供良好解決辦法的重要手段之一。

2.2全球氣候的變化

如今全球的氣候變化已經成為人類面對的主要環境問題之一,世界的政治外交和經濟發展等諸多方面都受到它的深刻影響。我國是主要受影響國之一,近些年來因為氣候變暖的問題而產生的極端天氣明顯增多,多地區的生態環境脆弱不堪,有些地區跟隨季節的變化降水呈兩極分化。從內陸到沿海,氣候變暖無時無刻都在對生存環境造成直接的影響。所以,創新發展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科學技術,是應對全球氣溫變暖基本方法,也能促進環境工程有關科學的技術發展。

2.3綠色經濟

綠色經濟是時代對人類提出的新的發展方式。它建立在傳統的經濟基礎上,能有效的協調環境與經濟之間的關系,使其健康發展。同時,也再針對全球環境變化、自然資源的合理配置、優化產業結構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2.4控制管理重大環境風險

近些年我國經濟發展過于迅速,從而忽略了很多環境問題存在隱患,一旦問題爆發,不但嚴重威脅到人民的生命財產(下轉第311頁)(上接第284頁)安全,還會引發一系列的次生災害,從而給人民和環境帶來更大的危害。對于我們環境問題存在的復雜性,應該開展重大環境問題的風險評估、預警和應急處理,有針對性的對局部進行重點管理。這對于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和保障人民安全有著重大意義。

3.結語

生態文明能夠有效的重建和調整現代工業社會下人與環境的關系,它的本質與提倡的可持續發展的內涵一致,旨在尋求人與環境和諧共處的平衡點。而環境工程和科學技術是促進生態文明發展的重要手段,尤其是目前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的今天。它應當準確把握目前國家相關問題的發展形勢,力爭形成具有我們國家特色的技術體系,給保護環境、促進經濟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持。 [科]

【參考文獻】

[1]孟偉,傅澤強.生態文明創新環境工程與科技的發展模式[J].環境工程技術學報,2011,01(1).

[2]姚芝茂,燕中凱,劉媛等.我國環境工程技術規范體系建設進展[C].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2013.

[3]申慶濤,湖州師范學院旅游管理系,浙江湖州313000.論生態文明倫理觀下生態農莊規劃創新理念[J].鄉鎮經濟,2008,24(5).

猜你喜歡
生態文明科技
筆中“黑科技”
科技助我來看云
科技在線
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現狀研究
生態文明建設融入高職校園文化發展的思考
生態文明城市建設中花卉旅游發展策略研究
生態文明視閾下河北省循環經濟產業體系發展研究
適應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研究
科技在線
科技在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