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Sonata for Alto Saxophone and Piano, Op.29(1970)

2015-10-21 20:07李淼
藝術教育 2015年1期

【內容摘要】上世紀70年代后隨著世界經濟的不斷發展,音樂界向多元化擴展,這個時期作曲家以近現代的思想打破了古典主義時期作品曲式結構是作品第一要素的觀念。新思想和新探索帶來了更豐富多彩的曲目。1970年第二屆薩克斯大會召開,羅伯特·穆欽斯基(Robert ?Muczynski)為坦特·基納斯頓(Tent Kynaston)而作《奏鳴曲》op.29是當時最著名的為薩克斯管而作的作品之一。雖然他的很多作品現在還不被人們所接受,但其寫作方式和配器特點等都有深遠的影響力。

【關鍵詞】呈示部 ?展開部 ?手指演奏

羅伯特·穆欽斯基Robert Muczynski(1929—2010)是一位著名的美國作曲家,出生于芝加哥。29歲時,他的鋼琴作品在卡耐基音樂廳進行了首演。上世紀60年代他加入亞利桑那大學,任作曲系主任,直至退休。他的長笛與鋼琴奏鳴曲,作品14(1961年)、中音薩克斯與鋼琴奏鳴曲(1970年)、單簧管與鋼琴的時間片(1984年)現在經常在音樂會上演奏,此外,他的管弦樂作品經常被芝加哥交響樂團、辛辛那提交響樂團、國家交響樂(美國)、圖森交響樂團、明尼蘇達交響樂團和其他歐洲交響樂團演奏。

Sonata for Alto Saxophone and Piano, Op.29(1970)是羅伯特·穆欽斯基典型的作品。因為古典主義時期被稱為曲式的時代,在這一時期,曲式結構是作品的第一要素。而從浪漫派時期開始,尤其是到20世紀中葉之后,以勛伯格作品為代表,曲式對作品的宏觀控制力就越來越減弱了。聽到這個時期作品我們首先想到的不是A或B的結構,而是聆聽他的音響效果是怎樣構成的。即使作品是按照單三單二的曲式創作的,但我們也稱這個時期作品為邊緣性曲式,浪漫派之后的作品一般都是這個形式創作的。

Sonata for Alto Saxophone and Piano, Op.29(1970)是一首偏奏鳴性的作品,帶有一定的奏鳴性的曲式,總體上有三個特點:1.以奏鳴性為基礎來詮釋奏鳴曲式。因為奏鳴曲式中更強調的是副部主題,尤其是再現部時要有調性的回歸感。但這個曲子更強調主部材料。它之所以會有奏鳴曲式的性質,是因為它沒有新的材料出現,而全部使用前面的材料發展而成的,所以它有一定的奏鳴曲式特征。2.雖然段點很明確,但是旋律是一個整體發展的,也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中間并沒有對某個主題材料特定的重復。3.開始的第一小節是這個曲子當中的主要動機,暗示了這個材料構成是全曲發展的主要音程基礎,也是以后作品組織和發展的重要條件。

以下為分析圖:

呈示部:主部主題A(1-12),主題材料的旋律線條是一個非常連貫的整體。此段更加強調的是動機的構成。動機暗示兩個材料:一是音程的擴展A-G二度、F-bA 三度,是以F為基礎音,所以開始的ba小調的感覺比較明顯。第二個動機暗示了G-bA是小二度,也是此曲的后面大量運用小二度構成的動機。由于小二度的不協和性,使其成為20世紀作曲家最喜歡用的一個音程度數。A段最后結束音高在#F上,但是此曲開始是由F音起,即此段落是由F起到#F結束,從宏觀上來說也有一個小二度的感覺。從微觀上說,末音第一小節的F-G、F-bA也是一個微觀上的小二度。所以,這個小二度的動機在整個作品中幾乎到處存在。因為現代派音樂不同于古典主義音樂的段落劃分,不重視段落式是調性,我們更關心的不是音響效果的構成。在演奏上第一句的呼吸點可以在第四小節第三拍來做,而后在第六小節的第二拍做。這個段落更加注意起始音的強度。二部主題前的減弱要明顯。

副部主題(13-18小節)。開始把主部主題橫向的小二度給縱向化了。鋼琴伴奏中的右手排列是bB-bD-bE-bG,左手是B-D-E-G,還是完全相差小二度的四音音列,通過節奏的交錯,形成了兩個小二度四音音列的縱向對峙。但是由于節奏是交錯的,所以這個小二度的沖突沒有體現得特別緊張和不協和。整個的段落中,如果說主部主題具有很明顯的20世紀的感覺,那么副部主題就是帶有某種程度的五聲性的感覺,是建立在小二度的基礎之上的具有五聲性的、比較抒情的、旋律性比較強的主題,也符合原本奏鳴曲式的一般的感覺。要注意用輕微的氣息演奏,逐漸增加顫音效果,還要注意手指連接的細膩度,在18小節最后一拍時增加音符的連貫性,推動音符由弱到強送至19小節。

展開部:(18-51小節)。薩克斯管在這個部分是有一些華彩的感覺,真正的主題材料是在鋼琴伴奏聲部。展開部分三個部分Ⅰ(18-29小節)完全用的是主部主題材料發展而成。Ⅱ(30-39小節)這個部分比較混亂,基本上是鋼琴伴奏同薩克斯管的交替進行。從材料上看基本是全新的,旋律性不強。Ⅲ(40-51小節)從節奏上要越來越緊張,音高上達到整個樂章的最高音,也就是最高潮。此段部分是應用材料劃分的段落,最主要的部分是第一部分Ⅰ,主部主題的感覺非常明顯。Ⅱ、Ⅲ部分更加強調的是節奏和效果上的感覺,旋律不是特別清晰。在25-28小節演奏超吹音符時,要注意合理應用指法。高音E使用替用鍵位鏈接G音,28小節E#F音都要使用替用鍵位。

再現部回到原速。在很長時間沒有出現主部主題之后,在再現部分主部主題材料再一次出現。但這次出現并沒有回到原調性。呈示部部分是從F-G-F-bA開始,再現則是G-A-G-bB開始。所以再現比之前開始提高了一個二度。這種手法凸顯了音響色彩性以及不規則性,同古典主義音樂創作有所不同。在古典主義時期創作中,再現部必須要有副部的再現,但是此曲的再現部沒有副部再現。主部材料的再現也是短暫的出現。所以此曲的再現部分力度非常弱,而且伴隨著減慢的速度處理,也有此樂章結尾的作用。再現部分全樂章結尾處非常特別,鋼琴伴奏的和弦根音以bE結束,上升部和弦則是D-F-A,薩克斯管在#D(就是鋼琴的#F音)。這個和弦的構成暗示兩個動機:一是鋼琴伴奏左手的bE音同右手的D-E,從縱向上看再一次呼應了小二度的感覺。二是薩克斯管的結束音是#F,又與鋼琴的D-F-A的F構成了一個小二度的感覺。所以在全樂章結束的和聲比開始的和聲聽起來更加復雜,此曲是一個綜合性結束的和弦。

綜上所述,這首作品并不是一首純粹的20世紀無調性的音樂。有很多地方有著很強的調性感和旋律感,比如副部主題出現的五聲性旋律較強。但是作曲家又不想讓此曲成為一首調性音樂的作品,所以通過鋼琴伴奏和薩克斯管的縱向的小二度的結合,使得在不協和當中帶著協和,協和中聽起來很不協和,形成了一種典型的20世紀后半葉的音樂風格。在20世紀,勛伯格的音樂達到無調性的頂峰,但在他之后,許多的作曲家意識到其實旋律仍然是音樂最本源的東西。所以,20世紀后半葉很多作曲家的創作又回歸到了有旋律的創作中來。這首奏鳴曲就是一個典型的作品。

參考文獻:

[1]理查德·英厄姆.劍橋音樂叢書:薩克斯管[M].達敏,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7.

[2]Devil.The Devils horn saxophone history [M].Picador USA,2006.

[3]Larry Teal.The Art of Saxophone Playing[M].Princeton USA,1963.

[4]Tom Weatherly.Short history of the saxophone[M].Groundwater Press, 2006.

[5]李淼.古典薩克斯管起源發展及流派[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2013(1).

作者單位:沈陽音樂學院大連校區

(責任編輯:曹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