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手機依賴行為調查研究

2015-10-26 06:53陳慶賓吳素紅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5年28期
關鍵詞:描述性問卷差異

陳慶賓吳素紅

(浙江工商大學 浙江 杭州 310018)

大學生手機依賴行為調查研究

陳慶賓吳素紅

(浙江工商大學 浙江 杭州 310018)

手機日益普及,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消極影響。本研究旨在了解大學生手機使用行為與手機依賴的關系狀況,以手機使用調查問卷和大學生手機依賴問卷為研究工具,以6所高校的1800名在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結果發現相對于男生,女生更偏向于將手機作為社交媒介,且對手機存在更高的依賴度。

大學生手機使用手機依賴

一、引言

智能手機日益普及,大學生作為一個走在時代前沿的群體,因其所處的生活和學習環境的獨特性,在手機使用上具有明顯區別于其他群體的特點。同時,大學校園里不論是課堂、食堂、圖書館都會發現學生手機不離手的現象。甚至出現了“手機依賴”的癥狀,即沒有手機在身邊就會感覺極度的不安和煩躁,并影響了他們的身體健康和日常學習生活。本研究旨在調查大學生手機依賴行為狀況,并提出相應對策。

二、研究工具

(一)手機依賴問卷

手機依賴問卷采用的是韓永佳(2012)編制的大學生手機依賴問卷,該問卷由強迫性、戒斷性、沖突性等三個維度構成,共13個項目,累積貢獻率為63.27%。在本次調查研究中,該問卷的α系數為0.84,各維度的α系數在0.70~0.81之間。

(二)一般手機使用行為調查問卷

該問卷主要涉及對手機用戶在手機使用時間、月度消費以及手機功能偏好等一般手機使用行為的調查。

三、研究過程

隨機選擇六所高校的1800名大學生作為本次調查研究對象,收回問卷1520份,剔除作答不規范等原因導致的無效問卷后,最終獲得有效問卷1497份。其中男生418人,女生1010人,性別信息缺失69人,平均年齡為20.89歲,標準差為1.44。

四、研究結果

(一)大學生一般手機使用行為分析

1.大學生一般手機使用狀況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手機使用情況存在以下特點:(1)手機使用時間長,且存在異質性。大學生平均每天使用手機時間為M=6.7小時,SD=4. 45,超過36%的大學生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超過8小時,近25%的學生報告期每天手機使用時間超過10小時(圖1-1);(2)使用手機導致的花費高,且異質性高。調查顯示大學生每月手機使用導致的平均開支為M=68. 59元,SD=38(圖1-2);課堂上使用手機現象具有普遍性,僅0.2%的調查對象表示課上從不使用手機,超過44%的大學生表示經?;蚩偸窃谡n上使用手機。

2.不同性別大學生與一般手機使用行為分析

2.1 不同性別大學生一般手機使用行為描述性統計分析

不同性別大學生手機依賴行為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見表2-1。

表2-1 不同性別大學生一般手機使用行為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

2.2 不同性別大學生一般手機使用行為差異分析

男生與女生在每天手機使用時間方面差異顯著,t=-3.536,df=1328,ps<0.0005,同男生(6.04h)相比,女生每天手機使用時間(6.98h)更長。在使用頻率與花費方面差異不顯著,ps>0.05。

在手機功能使用偏好方面,男生與女生在打電話、發短信、微信和微博方面差異顯著ps<=0.05,相對于男生而言,女生更偏好使用手機打電話(男生:M=0.65,SD=0.48 VS女生:M=0.71,SD=0.46)、發短信(男生:M=. 56,SD=0.50 VS女生:M=.66,SD=0.47)、微信(男生:M=0.57,SD=0.50 VS女生:M=0.77,SD=0.42)和微博(男生:M=0.54,SD=0.50 VS女生:M=0.68,SD=0.47)。在使用手機玩游戲、QQ聊天、網頁查詢方面差異不顯著,ps>0.05。

表2-2 不同性別大學生一般手機使用行為差異分析

打電話-2.034696.515.042-.06發短信-3.401695.905.001-.10QQ .648 1368.517.02微信-6.810636.840.000-.19微博-4.755686.242.000-.14手機游戲.4591367.646.01網頁.2211367.825.01

(二)不同性別大學生手機依賴行為差異分析

2.1 不同性別大學生手機依賴行為描述性統計分析

不同性別大學生手機依賴行為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見表3-1。

表2-1 不同性別大學生手機依賴行為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

結果顯示,男生與女生對手機的依賴以及在強迫性、戒斷性和沖突性等維度得分均差異顯著,ps<0.01,同男生相比,女生對手機的依賴程度更高(表3-2)。這表明女生更難以控制自己使用手機,在不能使用手機時,會體驗到更強烈的戒斷癥狀,并在手機使用與不使用的決定博弈中存在更強的內心沖突。

表2-2 不同性別大學生手機依賴行為差異分析結果

五、討論

本研究發現,大學生手機普遍存在手機過度使用的情況,這與以往大量相關研究的結論一致。因此可以確認手機依賴在青少年中發生率較高是毋庸置疑的事實。青少年好奇心強,而行為的控制能力相對較弱,過度沉溺會導致許多心理問題,對其社會功能也會產生較大影響。

本次調查研究還發現女生更難以控制自己使用手機,在不能使用手機時,會體驗到更強烈的戒斷癥狀,并在手機使用與否的博弈中存在更強的內心沖突。有研究發現低自尊個體為了獲得歸屬感,期望得到更多人的認可,更希望通過手機紐帶來實現。鑒于女生在使用手機的通訊功能如打電話,發短信、微博和微信等方面顯著高于男生這一結果。筆者推測女性大學生也可能是為獲得與低自尊手機使用者類似于的心理體驗,而過度使用手機。

手機依賴者難以控制使用手機的時間,在完成其他任務時會因使用手機行為而分心,并且產生更多的人際沖突,進而有可能影響其社會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實踐過程中,應加強對學生使用移動智能終端如手機的引導,以及社交技能的培養,并對于嚴重手機依賴行為及癥狀的學生進行及時的心理干預。

六、結論

綜上所述,本研究發現不同性別大學生在手機使用偏好以及手機依賴狀況方面差異顯著。相對于男生,女生更偏向于將手機作為社交媒介,且對手機存在更高的依賴度。

[1]賀金波,陳昌潤,鮑遠純,雷玉菊.青少年手機依賴的測量、危害和發生機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2,6(20):922-925.

[2]周喜華.大學生手機成癮癥的探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24(4):16-19

[3]王小運,伍安春.大學生手機成癮行為的成因及其對策[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2012,24(1):40-43

[4]陳慶賓,江志玉.問題性手機使用行為研究述評[J].科技信息. 2011.33:221

[5]韓永佳.大學生手機依賴與自尊、社會支持的關系及干預研究[D].漳州師范學院碩士論文.2012

猜你喜歡
描述性問卷差異
相似與差異
虛構人名的內涵意義分析*——描述性理論面臨的挑戰和反駁
找句子差異
生物為什么會有差異?
問卷網
淺析獨立主格結構在大學英語四六級段落翻譯中的運用
一種基于英文網頁描述性信息的摘要算法
問卷大調查
M1型、M2型巨噬細胞及腫瘤相關巨噬細胞中miR-146a表達的差異
問卷你做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