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前景探討

2015-10-29 22:45代曉娟
科技與創新 2015年20期
關鍵詞:支撐體系環境影響評價科學管理

代曉娟

摘 要:分析了當前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存在的問題,并從幾個方面闡述了完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對策,最后對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前景進行探討。

關鍵詞:環境影響評價;執行體制;支撐體系;科學管理

中圖分類號:X820.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20.031

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是最早實行的環境管理制度之一,是最基本的法律制度,也是環境法科學化的突出表現形式。不斷建立健全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為有效開展環境影響評價活動、推動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1 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存在的問題

1.1 自身的局限性

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對于很多內容的約束力仍然不強,很多政策、法律法規和小部分規劃內容在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中沒有體現出來。除此之外,對環境影響評價條款和技術的規劃和引導比較原則化,可操作性較低;對公共參與體系的構建還不完善,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作為依據;公開信息的時間比較落后,在內容設置上避重就輕;由于公眾參與的方式十分單一,當有突發情況出現時,沒有其他可行性方案代替。

1.2 執行體制不健全

環境監管體制的監管內容是體制不健全的主要表現形式。環保部門在檢查日常管理和驗收項目內容的過程中缺乏有效的監督體系,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不能夠引起相關部門和各個企業的重視,更別提對環境保護竣工驗收制度的有效實行。一些地方在執行環境評價工作時工作效率比較低,環境執法部門沒有盡到應盡的職責,最終造成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沒有被嚴格執行和落實。除此之外,國家頒布的相關政策、法律法規等并未被政府部門貫徹實施,政府部門缺乏科學、系統的控制措施,不能正確認識、規劃環境影響評價與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之間的關系。在實際的工作中,經常會發現一些規劃環評是在所包含項目不被受理的情況下而強行進行編制的,一些規劃環評的內容和范圍并不能滿足相關標準要求。

1.3 支撐體系薄弱

部分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技術人員職業道德修養不高,還存在著“拿錢辦事”的不良風氣。與此同時,相關部門和各個企業對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重視度不夠,更別說及時、有效地完成驗收工作。由于編制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報告質量較差,不能實時地反映出工程的實際情況,再加上一些專家責任意識淡薄,不能與時俱進,沒有及時利用最新的環保技術,造成信息建設網絡仍然停滯不前,不能準確、客觀地評價環評報告。

2 完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對策

2.1 提升環境影響評價的法律地位

提高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是保證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順利開展的關鍵。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現象的日益顯著,人類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日益加劇,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應提高環評在決策部門中的影響力,不斷提高環境影響評價在國家綜合決策部門中的地位,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系統性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確保其能正常開展。另外,應參考環境影響評價的執法力度和落實情況來考核地方官員的政績。

2.2 不斷建立健全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不斷建立健全《環境影響評價法》和《環境保護法》,使制度擴大對公民的約束范圍,增加違法的成本。利用有效方法不斷整合相關的法律法規,始終確保生態環境的完整性。從當前的實際出發,通過制訂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不斷增強環境影響評價的約束力,并經常開展一些社會、經濟影響評價活動,使所有公民都能積極參與進來;加快改革環境管理的步伐,使其朝著全過程控制的方向發展,建立一支基于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環境影響評價科學管理模式。

2.3 整合部門職能,優化機構設置

為了避免或減少地方政府過度干涉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及其審批過程,應積極引入垂直管理的工作模式。政府部門應建立一套全面的評價體系,將推進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和審批環評作為重點工作來做。政府部門可以成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委員會,不斷完善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的監督和審核機制,增加職能部門的工作效率,嚴厲打擊越級審核的現象。

2.4 提升環境影響評價系統的聯動性

不斷完善和建立相關的標準規范,提升環境影響評價的技術依據;不斷優化環境影響評價預測的技術方法,將防治污染和修復生態技術的研究作為重點工作,根據國家和地方的實際情況制訂出不同的環境標準要求,構建基礎資料數據庫;不斷提升環境影響評價從業隊伍和專家隊伍的建設力度,利用多種方法提升技術人員的評估質量和綜合素質。

3 我國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前景

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前景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①主要強調對政策法律等宏觀性、戰略性行為的評價,使環境影響評價成為真正對重大決策產生影響的重要工具。通過評價、對比具體建設項目和宏觀行為可以發現,對具體建設項目進行評價不僅可操作性強,還簡單易行,容易取得成效。對政府宏觀行為進行環境影響評價能取得很好的效果。②通過不斷強調對經濟、社會和環境發展的一體化評價,使環境影響評價成為協調經濟、社會和環境發展的重要手段。對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從開始的采納、執行到最后的發展、立法是各個國家環境立法的重要趨勢,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開端。我國普遍將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看作是把環境和發展納入到政府決策的重要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動我國的可持續發展。③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科學性。國外許多國家普遍認為“綜合運用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社會科學等多學科的方法”在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應該借鑒這一思想,并不斷優化。④在實際工作中,應不斷提升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實效性。通過國外環境影響評價的實踐不難發現,考慮可選方案、協調內部部門、公眾參與是決定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三個基本機制。這三個基本機制在我國環境影響評價的發展政策和計劃上可起到綜合性的預防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楠.淺談我國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1(10).

[2]邵道萍.論我國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中公眾參與機制的完善[J].蘭州學刊,2012(1).

〔編輯:王霞〕

猜你喜歡
支撐體系環境影響評價科學管理
泰羅科學管理思想對社區治理的啟示
社會力量參與公益慈善建設的困境與對策
應用型本科院校五位一體的創業教育支撐體系研究
公眾參與環境影響評價存在的問題及劉策
互聯網+時代以項目引導的環境影響評價課程教學模式的探索
淺談公路養護的科學管理
基于多角度構建高校實驗室安全體系的探索與研究
山西省低熱值燃煤電廠煙塵超低排放工藝技術路線探討
高校教學秘書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我國環境影響評價發展現狀及問題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