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新時期體育媒體促進社會體育發展的策略①

2015-11-29 16:24張曉初
當代體育科技 2015年27期
關鍵詞:人文精神體育發展

張曉初

(東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吉林長春 130024)

試論新時期體育媒體促進社會體育發展的策略①

張曉初

(東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吉林長春 130024)

體育媒體對社會體育的發展具有引導、促進和提出技術保障等重要作用,是促進社會體育健康、可持續向前發展的重要因素。當前中國體育媒體對社會體育報道信息量少,缺乏體育人文精神和創新型以社會體育為題材的報道欄目,依然停留在關注大型賽事,倡導“向金牌看齊”的階段,這些現象不利于中國社會體育全面發展。本文提出“深化和提升體育媒體報道的業務和實力”,“運用宏觀調控重視媒體報道體育人文精神”,“體育媒體開設創新型社會體育欄目”等幾點策略,希望社會體育能夠同競技體育一樣得到媒體輿論的寵愛,推進全民健身工程可持續向前發展。

體育媒體 社會體育 策略 新時期

隨著新時期網絡技術的不斷發達完善,和人們對體育信息傳播速度和傳輸量的要求不斷提高,體育媒體應運而生。體育媒體是向社會大眾傳播體育信息的專業化媒介組織和信息載體,主要包括電視、電臺、報紙等傳統媒體以及網絡、分眾等新興媒體,從目前的狀況來看,電視依然占據了相當大的報道比例,且權威性較高,但網絡媒體發展迅猛,且利用電腦、手機等豐富的終端不斷爭取話語權。體育媒體所產生和報道的信息能夠宣傳體育精神,向全世界傳播體育財富和價值,其中弘揚和傳播體育精神也是體育媒體工作者的責任;體育媒體是從傳統承載體育信息手段中發展出來的新媒體,在激烈的市場化和商業化競爭中具有獨有的優勢;體育媒體在傳播體育信息中具有信息量大和快速傳播發展,能夠對各類體育事業的發展均能報道和傳播,對傳播體育信息事業發展具有信息導航的作用。

社會體育是體育門類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稱“大眾體育”和“群眾體育”;社會體育主要開展對象為廣大人民群眾,為增強體質、身心健康和預防、提高身體抵抗力和儲備國家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為主的社會體育活動的總稱。積極開展社會體育運動是持續推進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重要手段。在我國,影響社會體育發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政府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群眾的參與熱度是重點,媒體則起到了傳播國家政策,提高群眾熱情的關鍵作用。伴隨著當前中國體育事業蓬勃發展,體育媒體發展已初具規模,但體系尚未健全,存在明顯的“重競技、輕群眾”的現象。應該說,體育媒體與社會體育二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媒體對社會體育的大量報道有利于提高群眾的積極性,更好的開展民間運動;同時,豐富多彩的社會體育也會吸引更多的媒體參與報道,提升關注度。

1 新時期中國體育媒體發展現狀

中國體育媒體迎來發展的新時期是在2001年中國成功獲得申辦第29屆夏季奧運會的主辦權開始的。為圓滿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從2001年到2008年奧運會開幕這段期間,中國體育媒體呈現全媒體、專業化、集團化方向發展,從此踏上了發展的快車道,對社會體育的報道也逐漸多了起來。在北京奧運會舉辦期間,北京奧運會的全球收視人數突破40億人次,創造了新的紀錄。此外,北京奧運會首次通過互聯網、手機等新媒體平臺轉播,為全球觀眾觀看奧運比賽提供了更有利的條件。新傳寬頻體育與2006年初正式運營,是國內最早做專業正版網絡視頻服務的網站之一,2008年6月新傳寬頻合法取得國家廣電總局頒發的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009年年末,中國網絡電視臺(CNTV)依托中央電視臺正式開播,其分支之一的體育臺,充分整合電視和網絡媒體兩大優勢,全天24小時為網友提供大量體育視屏、咨詢和圖文等服務。當前中國體育媒體發展呈現專業體育報刊、專業體育電視、體育網站、體育廣播、手機體育媒體和網絡體育媒體等多元化發展,當前體育媒體呈現娛樂化的發展趨勢,同時結合跨行業、跨媒介的融合和創新。

2 當前體育媒體存在忽視社會體育發展的問題

無論在何種社會形態下,媒體都牢牢掌握著輿論的走向,區別僅僅在于不同媒體的影響力不同而已。當前體育媒體主要對競技體育方面的關注度高,報道信息量大,關于社會體育方面則表現為報道信息量少,缺乏體育的人文精神,在體育節目中缺乏集中體現社會體育方面的欄目。據中央電視臺2013年統計數據顯示,全年有關社會體育的報道僅占到總數的23%,且程序化較為明顯,缺乏新意,很難吸引更多群眾關注??梢?,當前體育媒體存在發展不協調,忽視社會體育發展的問題。

2.1 體育媒體對社會體育報道信息量少

隨著中國經濟不斷持續穩定向前發展,廣大人民物質生活獲得滿足的同時,開始更加關注綜合幸福指數,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強健的體魄日益成為廣大人民群眾關注和追逐的熱點,社區體育健身、廣場舞、健身俱樂部以及農村體育器材的廣泛安裝,都能夠體現群眾體育在不斷的蓬勃發展?!度珖青l居民群眾體育參與情況的調查》結果表明,因看體育新聞、體育讀物而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分別為總人數的36.3%和21.1%,這足以說明大眾傳媒對人們態度、行為的重要影響。然而,當前在中國體育媒體的報道中可以發現,關于競技體育的報道和信息傳播量明顯高于社會體育?;@球、足球、網球、乒乓球等風靡全球的賽事占據了大眾傳媒的絕大部分版面,相比于國外媒體豐富多彩的民間體育報道,我國體育報道中很少能夠看到關于群眾體育健身類的報道和相關的欄目題材,常常很久觀眾都看不到一條關于社會體育相關信息的新聞,社會體育在體育媒體的信息城堡中,已經被忽視很久了。這一方面是由于我國全民體育開展程度低,沒有達到規?;?、常態化;另一方面是由于社會體育相對于競技體育來說新聞價值較差,主流媒體缺乏持續報道的動力。

2.2 體育報道中缺乏體育人文精神

所謂體育人文精神,是由“體育、人文、精神”三個子概念構成,體現了人與其他生物在運動表現上的根本區別,將身體運動拓展到了人類內心世界,以體育為載體,達到提升品質的目的?!坝颜x第一,比賽第二、武德”等都是體育人文精神的表現。體育人文精神的核心價值在于能夠主動展示體育對人類生存的意義和價值。人類進入21世紀的今天,更加要注重和呼喚體育的人文精神,共建以人為本的體育世界。當前全世界比較公認的體育分類表現在:學校體育、社會體育和競技體育。每類體育都應該擁有其體育人文精神,競技體育以其獨有的魅力得到全世界人民的熱捧,形成互相理解、公平競爭、團結一致和友誼長久的奧林匹克精神,體育媒體是承載和傳播體育人文精神的重要載體;然而當前體育媒體所報道的體育新聞往往受商業利益的影響,對體育比賽的勝敗關注度明顯,而忽視對體育項目健身優勢和優秀運動員帶給大家正能量的報道,體育媒體是服務于社會體育,擁有傳播體育人文精神的義務和責任,體育媒體報道中的體育人文精神對廣大人民群眾樹立終身體育健身意識和體育健身專業知識等具有積極的導向作用。

2.3 缺乏積極引導社會體育發展節目

社會體育類節目更加注重廣大群眾的參與程度,對群眾體育科學、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很重要的導向作用,對促進社會體育蓬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009年8月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推出力爭“還原真實武林和傳承功夫精髓”的《武林大會》節目,節目以中國國粹—“武術”為核心,能夠更好的展現民族魅力和提高武術在國民心目中的影響力,能夠更好的傳承中華武術精神?!段淞执髸肥巧鐣w育節目發展的典范和成功樣板,當前在體育媒體發展中,缺乏以社會體育為題材的媒體信息,這樣不利于社會體育在各個體育項目領域中蓬勃發展,和為中國競技體育運動項目培養后備人才。

3 體育媒體促進社會體育進步的策略分析

我國體育事業正面臨著較為嚴重的“頭重腳輕”現象,在國際大賽上頻頻摘金奪銀,而群眾的身體素質卻逐年下降,要使這種趨勢得到遏制,體育媒體的適時策略轉變是必不可少的,總起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3.1 深化和提升體育媒體報道的業務和實力

提升體育媒體報道的業務實力,需要從以下幾方面積極改進。積極響應黨和國家所提倡的全民健身,提高普通民眾身體素質的號召,適當向社會體育層面傾斜媒體資源,努力借鑒國外先進媒體經驗,增加媒體報道的深度和廣度,大量培養和引進體育媒體人才,學習先進的媒體理論,以便增強整體業務和實力。據國家新聞總局統計資料顯示,截止到2014年末,我國共有從事體育類報道記者及相關人員共計1372人,較2013年增長了15%,這與我國快速發展的大眾體育對人才的需求是分不開的。體育媒體不應僅僅把傳播報道的重點放在競技體育方面,同時還應該兼顧社會體育和學校體育的發展,社會體育自身擁有豐富多彩的新聞資源,更具靈活性和廣泛性,更容易走進百姓生活中,更加容易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關注。體育媒體應該掌握社會體育發展規律和模式,豐富自身搜集新聞資源的方式和手段,在報道社會體育信息過程中,注重宣傳體育人文精神和科學進行全民健身的方式和方法,帶動全民健身的熱情,增強國民體質,推動全民健身事業不斷發展。

3.2 運用宏觀調控重視媒體報道體育人文精神

體育媒體在同企業進行合作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更應該注重體育項目本身的體育人文精神,國家廣電總局應該積極引導和鼓勵體育媒體重視體育人文精神的報道,可以憑借體育媒體對體育人文精神相關報道為依據,對其進行評級考核。黨和政府對媒體提出了“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三貼近”原則,這是媒體不可回避的重要工作原則和方法。2014年,從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等國家綜合媒體,到各省級電視報紙網站,累計報道群眾體育項目3000多項,極大的促進了體育人文精神的弘揚,加強了群眾理解和認知,對全民健身運動的普及營造了十分優異的環境。

3.3 體育媒體開設創新型社會體育欄目

體育媒體應該掌握社會體育發展規律,認識社會體育分類,針對當前廣大群眾所從事社會體育的大眾項目,本著傳承中華體育文明和體育人文精神,開設創新性的體育欄目,社會體育欄目可以本著地方體育項目特色,更加貼近群眾百姓生活,對社會體育運動項目進行科學的健身指導,在節目中和節目外建立討論交流群,對群眾反映多的健身問題,節目可聘請相關專家給予科學、及時的解答。如湖南衛視的《奧運大沖關》、山東衛視的《快樂向前沖》、河北衛視的《激情大沖關》等將娛樂性與體育完美結合起來,開創了大眾體育節目的新形式,新氣象,不僅使群眾鍛煉了身體,而且收獲了快樂,且創造了收視率奇跡,可謂一舉多得。在其他一些體育節目中,如《NBA大篷車》等,搭建明星與群眾零距離接觸的平臺,點燃了普通籃球愛好者追逐夢想的激情,同時開發了體育消費領域的新市場,以大眾體育媒體作為代言人的體育用品更能得到質量上的保障,且實時引導社會潮流,從長遠角度來看,媒體所帶動的體育消費市場具有持久性、廣泛性和延續性等特點,且對全民健身運動貢獻極大,受到群眾的熱愛和追捧。

[1]江和平,張海潮,阮偉,等.中國體育產業發展報告(2008-2010)[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517.

[2]任繼志,劉有聲.體育媒體與社會體育[J].科技信息,2008(32):231.

[3]易劍東.體育媒體的責任、義務和使命[N].中國體育報,2005-11-26.

[4]劉龍,趙彥豪.從《舞林大會》看社會體育類節目的發展策略[J].運動,2011(3):32.

[5]張德勝,我國體育媒體的發展趨勢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0( 7):1 6.

[6]付麗,新中國體育媒體發展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0.

Strategy of New Era Sports Media to Promote Social Sports Development

Zhang Xiaochu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Changchun Jilin,130024,China)

Sports media play a important role on social sports with a function of guide,promote and put forward technical support,i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promoting social sports health,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current Chinese sports media lack of information,sports humanistic spirit and innovative to social sports for social sports reported,it is still remain in the focus on large events,advocate“to the gold line”. These are not conducive to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al sport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relevant strategies,hope that social sports can get media favor like competition sports,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fitness project.

Sports media;Social sports;Strategy Inthe new period

G80-05

A

2095-2813(2015)09(c)-015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7.152

張曉初(1991,3—),女,滿族,遼寧沈陽人,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

猜你喜歡
人文精神體育發展
醫學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課的實施路徑研究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醫學生科研能力培養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白金十分鐘自救互救實踐創新展現新時代人文精神價值
國企發展如何提高“質感”——以陜汽黨建引領發展為例
人文精神是一種文化的自信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我們的“體育夢”
教師發展
體育一家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