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輔導員開展學風建設的重要性和途徑探析—— 從大學一年級的學風工作談起

2015-12-02 02:54郭健明
文教資料 2015年21期
關鍵詞:學風學習態度輔導員

郭健明

(南京工業大學,江蘇 南京 211800)

高校的學風建設關系到人才的培養質量及學生的成長成才,影響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目前學術界關于學風建設研究有很多,多從學風的內涵、意義或者我國高校學風的現狀、解決對策出發,對高校的學風建設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但這些研究很少涉及某一年級或者某一學習階段的學風建設。大一新生來到新的學習環境,面對陌生的專業,不易找到學習目標,缺乏學習動力,久而久之一些人便會意志消沉,荒廢學業。輔導員在平時的工作中與學生接觸得最多,不但是學生的管理者和服務者,而且是教育者,擔負著引導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重任。因此,輔導員在學風建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輔導員在大一年級通過各種形式開展學風建設,幫助學生尋找新目標、新動力,將為今后三年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一、大學一年級學風建設的重要性

學風,從字面意思看即學生的學習風氣。事實上,不同的學者對學風有不同的定義。一般來說,學風既包括學校里學生的學風,又包括學術界的學風,即一切與學習活動有關的風氣。就高校而言,學風往往是指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具有穩定性和持續性的心理傾向和學習習慣。

在高校中開展并加強學風建設不但是高校幫助學生成長成才和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有利于提高高校的辦學質量,從而推動我國教育事業和整個社會的進步。

首先,學風直接影響學生個體的全面發展。從高中進入大學,缺少了高考的指揮棒,學生往往會迷失方向,不知道為何而學。此時,在大學新生中開展學風建設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新的學習目標,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引導他們端正學習態度,找到科學的學習方法。學風對學生的作用是潛移默化的,優良的學風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業水平,還能磨煉學生的意志,幫助他們形成積極主動的人生態度,有利于其今后的發展。

其次,一所高校學風的好壞關系到這所學校的聲譽和發展。學風是學校校風和大學精神的縮影,既能體現該校的文化積淀,又能反映其辦學理念,對學校的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學風的改善可以提高一所學校的社會聲譽和知名度,有利于其在日趨激烈的高校競爭中站穩腳跟,得以長久的發展。

再者,從恢復高考制度至今,我國的高考錄取率已由恢復之初的4.8%攀升至75%左右,部分省份已突破90%,我國的高等教育已進入大眾化時代。與改革開放之初相比,高校將承擔更多的人才培養任務,而學風的好壞將直接影響人才質量的高低,從而影響我國高等教育的質量。另外,大學生的學習風氣能夠對社會風氣的改善產生積極的影響,有利于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有利于推動社會文明的整體提高和進步。

學風建設應當始終貫穿學生四年的大學生活,但是由于大一新生的特殊性,在大一年級加強學風建設有著舉足輕重的特殊意義,關系著學生今后大學學習的質量及學生的全面成長成才。

二、大學一年級學風存在的問題

學風建設的內容主要包括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端正學習態度等方面。而一些大一新生學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也是來自于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生三年的高中生活,甚至整個十二年的基礎教育階段,他們所有的學習目標非常明確,即通過高考決定自己的命運。然而進入大學后一些學生不知道四年后大學畢業時自己能做些什么。另外,由于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填報專業時都是父母或者老師做主,甚至是學校調劑,自己對所學專業缺乏必要的了解,也沒有興趣,不知道所學專業有哪些發展方向,今后會從事什么行業。這些因素共同導致大一新生入校后找不到新的學習目標,從而感到迷茫、焦慮,找不到方向。

學習目標的缺失一方面使得學生對自己四年的大學生活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劃,一些人便形成“讀大學就是為了混一張本科文憑的”錯誤觀念。另一方面造成學生做任何事情都缺乏積極性。通過觀察可以發現,一些學生進入大學后沒有明確目標和規劃的學生幾乎很少參加集體活動,對于學?;蛘邔W院組織的比賽、主題班會完全沒有興趣。這不僅會導致班級缺乏凝聚力,使得班風松散,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學生個人健全人格的養成及綜合能力的提高,有礙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第二,學習態度不端正,紀律散漫。某些高中老師為了鼓勵學生努力拼搏學習,常常會告訴學生只要高中三年好好努力,考上大學以后就可以很輕松、很舒服地享受大學生活。應該說這些老師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在某種程度上對學生造成一定的誤導,使其對大學生活形成錯誤的觀念。由于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一些學生進了大學以后就懶散下來,把大學老師的忠告認為是危言聳聽。另一方面,由于高中階段長期的壓抑,某些學生離開父母的監督和管束,來到完全陌生又新鮮的環境,缺乏必要的自律能力,開始沉迷于手機上網或者是網絡游戲。某些學生反映,他們上課分神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用手機上網聊天、看新聞、玩游戲。

懶散的學習態度及散漫的課堂紀律不僅嚴重影響了學生個人的聽課效率和學習成績,使其荒廢學業,而且會給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另外,這種不認真的態度會遷移到學生生活的其他方面,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不利。

第三,學習方法不科學,缺乏主觀能動性。由于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及對所學專業缺乏必要的認知和了解,某些學生找不到本專業的正確科學的學習方法,而是沿用高中時的學習方法,如死記硬背、完全依賴老師教授等。學習缺乏主動性,某些學生反映自己課前不預習、課后不復習,也不會利用圖書館、網絡等資源給自己擴展知識,而對于課堂上沒能聽懂的內容課后也沒有及時找老師和學生溝通。還有一部分學生聽課完全憑自己的興趣,有興趣的就認真聽,不感興趣的就不聽。很多學生習慣被動地接受知識,不知道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缺乏對知識的渴望和激情及探索求真的學習精神。

學習方法不當的另一個表現是不能合理有效地分配時間。大學是一個幫助學生全面發展的地方,大學生不但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有較全面的綜合能力,而參加學校的各種社團正是培養和提高能力的好機會。然而有些學生入學后不顧實際情況,加入多個學生組織和社團,這些組織或社團的各種活動和例會占用大量的時間,嚴重影響學習。同時,學校也不斷舉辦各種各樣的活動,有的學生甚至會請假參加這些活動,從而分散學習的精力,久而久之便再無心學習。

三、大學一年級學風建設的主要途徑

高校大學生的學風建設需要學生、老師、學校乃至社會等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努力,其中大學生的直接教育者、管理者、服務者—高校輔導員,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將重點討論高校輔導員如何在大一新生中加強學風建設。

第一,引導學生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目標是學風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學風建設的前提與關鍵。學習目標是否明確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態度是否端正及學習方法是否科學。因此,高校輔導員要把幫助和引導學生形成明確的學習目標作為大一階段學風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新生輔導員可以從以下三個步驟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目標。第一步,幫助學生進行自我認知和角色轉換。正如前文所述,大一新生進校后由于對新環境和所學專業的陌生,容易感到迷茫甚至是迷失自我。在入學初期,輔導員要通過班會、走訪宿舍等形式增進對學生的了解,多與學生溝通和交流,了解他們的想法,從而爭取到學生的信任。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逐步實現從高中生到大學生的角色轉變。同時明確自己的特長和不足及性格特點,從而揚長避短。第二步,輔導員要聯系多方面力量幫助學生進行專業前景認知。在學生軍訓開始前及軍訓期間,輔導員可以邀請學院領導或者專業負責人與學生開一次班會或者座談會,向學生介紹本專業的就業方向,比如往屆畢業生主要分布在哪些行業,或者可以考取哪些專業的研究生,使學生對本專業有一個初步的認知和了解;同時,可以在高年級或者研究生中選取一些成績優異、各方面表現突出的學生擔任輔導員助理或者“小班”,平時通過各種渠道多與學生溝通,解答他們的疑惑,從學生的視角為他們傳授經驗。第三步,在學生對本專業有了一定的認知之后,可要求學生結合自身情況,制定一份相對具體的職業生涯規劃,這份規劃主要包括大學四年的學習計劃及對自己畢業后就業的初步設想兩個方面。在制定規劃的過程中,鼓勵學生自己搜集信息,增強他們對本專業的認同感和興趣。

第二,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一方面,營造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氛圍主要是指學生學習的氣氛,包括學習態度、學習風氣、精神風貌、自覺意識和心理狀況等。對于大一年級輔導員來說,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首先是要培養一批得力的學生干部,充分發揮他們的模范帶頭作用。學生干部是否得力直接影響到一個班級的班風和同學之間的凝聚力。其次要建立健全激勵機制,通過獎學金的評比等方法鼓勵學生努力學習,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除此之外,還要注意樹立典型,發揮榜樣的示范作用。當進入大一第二學期時,通過對學生上個學期的學習等各方面的表現,輔導員對學生的情況已經有了比較完整的了解,尤其是學業方面。課程成績突出的,輔導員可以請他對該課程學習較落后的學生進行一對一的輔導,先進帶后進,從而促進整個班級學習氛圍的改善和學習成績的提高。另一方面,要引導與管理相結合,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由于大學生是發展中的人,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自律性。因此,在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上,要以引導為主,必要的監督管理為輔。剛進入大學的學生,由于沒有高考的壓力和高中階段相對嚴格的管理,很多人會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大一年級的輔導員要在開學初向學生強調大學階段學習的重要性,從而端正學習態度。

第三,指導學生養成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生進入大學后,往往還延續著高中時的學習方法,被動地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然而,隨著大學課程的推進,學生將發現這種方法已不再適合大學的學習。大學的學習方法和高中階段的學習方法有本質區別,大學的學習方法具有自主性、開放性、實踐性等特點。一方面,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大學學習中更是如此。大學課堂中,老師講課的進度較快,每堂課覆蓋的知識點很多,如果學生一味依賴老師的講授,課前不預習、課后不復習,課堂的聽課效率就會大打折扣。學生只有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重視自主學習,才能適應大學的學習。另一方面,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全球化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僅僅是課本上的知識不能滿足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需要,學生要學會利用各種途徑獲取課堂以外的信息,從而拓展和豐富自己的知識面。另外,理論知識的學習只是大學學習的一個方面,大學生要注重參加社會實踐,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

大一年級輔導員要在學生入學之初強調大學學習的主動性,并邀請高年級學生向新生傳授一些好的學習方法,同時為學生尋找社會實踐的機會,提高他們的綜合實踐能力。

學習目標、學習態度及學習方法之間是相輔相成的。學習目標是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的基礎,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制定科學合理的大學學習規劃,有利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掌握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而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激發其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從而使得學生更積極主動地關注本專業的發展動向,進一步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目標和規劃。在大學四年的學習生活中,大一階段是基礎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大一時幫助學生找到新的學習目標,端正學習態度,養成與大學學習特點相適應的正確的學習方法,是新生輔導員學風建設工作的重點。

[1]王傳中,朱偉.輔導員工作指南[M].武漢:武漢教育出版社,2009.

[2]徐金芳.試論大學生學習自主權的確立和科學學習方法的培養[J].杭州教育學院學報,2000(5):26-29.

[3]鄭家茂,潘曉卉.關于加強大學生學風建設的思考[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3(4):39-43.

[4]李濱.對大學生學風問題的思考[J].菏澤學院學報,2009(4):99-100.

[5]唐潔.大學生學習策略與學習方法分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5(3):26-27.

猜你喜歡
學風學習態度輔導員
輔導員視角下的“抓學風”
1+1我們這樣學隊章:我們的輔導員
好輔導員這樣煉成
義務教育學生參加課外補習對學習態度的影響研究
你的學習態度怎么樣?
學習態度、學習動機與家庭背景關系的實證調研
陳嘉庚精神與“誠毅”學風的形成
關于改進高校學風的思考
大學學風建設探究
校外輔導員的一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