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波小微企業的培育和發展研究

2015-12-17 08:38陸海龍
企業導報 2015年23期
關鍵詞:小微企業現狀發展

陸海龍

摘 ?要:本文利用基本單位名錄庫以及第三次經濟普查數據資料,分析了寧波小微企業發展的基本情況、主要特征和制約因素,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培育和發展小微企業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小微企業;現狀;發展

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家創業成長的基礎平臺,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吸納就業、增加居民收入、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近年來,面對異常嚴峻和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小微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內外需求低迷,勞動力成本大幅提高,融資難、融資貴,生產經營壓力明顯加大。當前寧波市各級政府以及相關部門對小微企業進行了密集調研,多次部署小微企業扶持政策,旨在推進小微企業的健康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寧波小微企業的基本情況

(一)小微企業基本構成

根據2011年7月工信部等四部委制定出臺《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至2014年末,寧波現有小微企業15.18萬家,占企業總數的97.2%。其中,小型企業3.46萬家,占比為22.8%;微型企業家數為11.72 萬家,占比為77.2%。從產業分布看,小微企業多數分布于二、三產業,占比分別為49.5%和47.5%。

從不同角度觀察小微企業的分布,表現出行業、區域、經濟類型三集中的特點。(1)小微企業主要集中在傳統行業。從行業分布看,工業小微企業數量居前三位的依次是通用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其小微企業占工業小微企業的比重分別為15.4%、11.3%和10.8%;服務業小微企業數量居前三位的依次是批發和零售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其小微企業占服務業小微企業的比重分別為57.5%、15.8%和5.4%。(2)小微企業主體多為私營企業。從經濟類型看,小微企業中私營企業占比達到89.6%。其中,小型企業中私營企業占比為81.6%;微型企業中私營企業占比為91.9%。(3)小微企業北三縣分布較密。從各縣(市)區看,小微企業主要分布在鄞州、慈溪、余姚等地,其小微企業分別占全市總量的23.4%、14.4%和9.7%。

(二)小微企業發展的積極效應

(1)吸納全市企業六成的從業人員。2014年末,小微企業共吸納從業人員268.1萬人,占所有企業從業人員的61.9%。其中,小型、微型企業分別吸納從業人員189.0萬人和79.1萬人,占比分別為70.5%和29.5%。小微企業戶均從業人員18人,其中小型企業55人,微型企業7人;分行業來看,建筑業戶均從業人員最多,達到36人,制造業小微企業戶均從業人員為25人,批發和零售業小微企業戶均從業人員最少,只有6人。(2)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度提升。據測算,2014年小微型企業實現的增加值約占全部企業創造增加值的46.2%,比重比上年度提高1.4個百分點;全部工業總產值中,小微型企業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45.7%,比重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3)小微企業的經濟總量領先全省。2014年,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為955.2億元,占全省的比重為17.8%,居全省各地市首位,比居二、三位的溫州、紹興分別高出3.9和5.1個百分點。

二、小微企業的“短板”實況

盡管寧波小微企業數量眾多,但總體來看,其規模小、產業層次低、盈利水平低、競爭力弱的特征并未發生根本轉變,多數企業處于產業鏈的末端,抵御風險能力較弱,受經濟波動影響較大。

(一)規模相對較小

2014年寧波小微工業企業戶均工業總產值和戶均資產分別為1592萬元和1107萬元,與2010年相比分別增長30%和14.5%,但與大中型企業戶均產值(7.8億元)、戶均資產(6.2億元)相比,分別僅為2%和1.7%。至2014年末,限額以上6800余家服務業企業中,小微企業數量占比高達77.5%,但資產占比卻只有14.5%,戶均資產規模僅為大中型企業的5%。

(二)產業層次較低

2014年,限額以上服務業企業中,小微企業增加值率為29.9%,分別比大型、中型企業低8.8和11.1個百分點;小微企業勞動生產率為10.8萬元/人,不到大中型企業的一半。大多數小微企業依然從事著傳統的勞動密集型行業,依靠資源大量投入,其增加值的增長更多依賴于要素投入而非自身盈利能力。

(三)盈利水平低下

限額以上服務業小微企業的營業利潤率普遍不足4.5%,與大型企業14%以上的營業利潤率相去甚遠;成本費用利潤率普遍不到5%,而大型企業則超過16%。從增加值的構成看,2014年服務業限額以上小微企業勞動者報酬和營業盈余分別占其增加值的56.1%和16.5%,說明小微企業的勞動者報酬占據主導地位,隨著用工成本的攀升,其成長性將面臨考驗。

三、小微企業當前面臨的主要困難

(一)勞動力素質的制約

勞動力素質一般包括道德素質、身體素質、文化素質和技能素質。從文化素質看,小微企業高學歷人員配備情況與大中型企業有較大差距。根據第三次經濟普查數據,規模以上企業中,小微企業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員、大專學歷人員分別占企業年末從業人員總數的6.5%和12.0%,均低于大中型企業。

從技能素質看,小微企業從業人員的技術職稱和職業技術等級情況也是全面差于大中型企業。小微企業從業人員中有0.5%的從業人員擁有高級技術職稱,有1.9%擁有中級技術職稱,比重均低于大中型企業。在職業技術等級方面,小微企業從業人員中僅0.3%的從業人員是高級技師,0.7%的技師和0.8%的高級工,這三項指標也都與大中型企業也顯存差距。

(二)科技創新能力的制約

對于一個地區而言,只有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才能使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不斷邁上新的臺階。對于一個企業而言,科技創新亦是企業永葆生機、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企業用于R&D的經費支出多寡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該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據初步統計,2014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大中企業戶均R&D經費支出為879.7萬元,同比增長15.4%,而小微企業戶均R&D經費支出僅103.1萬元,同比僅增長7.8%,小微企業研發經費支出不僅總量遠低于大中型企業,增速也僅為大中型企業的一半。

(三)要素配置的制約

與規模以上企業發展條件相比,小微企業受融資、土地等要素配置制約明顯,在激烈市場競爭中處于明顯的劣勢。一是融資問題突出,企業正常運轉需要穩定的資金鏈,處于成長階段的小微企業,在擴大生產規模的過程中,更需要資金的支撐,而小微企業本身又缺乏優質的資產做抵押,金融部門時常出現“惜貸”的現象,融資渠道狹窄,融資成本高,限制了小微企業的發展。二是用地供需矛盾突出,小微企業擴大規模、技術改造等所需土地幾乎無法在有限的工業供地計劃中獲得,進入工業園區的門檻較高,“面積大了買不起,面積小了不讓進”,小微企業發展缺乏必要的發展平臺支撐。

四、為小微企業健康成長創設良好的發展環境

隨著中央、省、市政府在融資和減輕企業負擔上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的逐步顯效,在幫助小微企業化解困境、提振企業發展信心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健全完善結構性扶持政策

抓住寧波現階段海洋經濟上升為國家戰略及各項綜合配套改革的發展契機,根據不同行業和企業特點,研究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出臺具體實施方案,并有序推進落實。一是要注重引領企業進軍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領域,破除影響民間投資的體制障礙,鼓勵小微企業積極有為。二是以創新財稅政策為切入點減輕業主負擔,處理好短期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實施“減、獎、扶”的政策,能減則減、能免則免,適時獎勵,過渡性扶持市場主體的轉型升級。三是在做好市場主體“抓大”工作的同時,也要注重“活小”工作,積極推進“個轉企”、“規下、限下企業升為規上、限上企業”,促進主體長遠發展,增強市場競爭力,優化產業業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二)切實加大面向小微企業的行政服務力度

中小企業劃分標準的變化,表明了政府意識的轉變,已經在由過去的“抓大放小”向同時注重中小企業發展的轉變。這樣,有利于明確重點,出臺更有針對性的優惠政策以增強政策的針對性和時效性,解決今后小型和微型企業扶持政策落實不到位的問題。一是有關部門要做好政策宣傳工作,落實好國務院和省、市政府出臺的扶持小微企業的金融、財稅政策,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有效幫助企業化解“融資難”和“招工難”問題,進一步為企業營造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為進一步挖掘經濟發展潛力做好“保駕護航”工作。二是以簡化審批手續為突破口,進一步強化對個體經濟和小微企業轉型提升的服務支持,為企業“松綁減負”,促進有效投資和要素保障落實到位。三是進一步完善部門聯動機制,充分發揮基層優勢,主動做好政策宣傳工作,主動提供優質服務,為小微企業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

(三)組織實施加快小微企業轉型升級步伐的實事工程

做好面大量廣的小微企業轉型升級,不僅關系到企業今后有效創業創新發展,更關系到未來寧波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由于寧波多數小微企業產品技術含量不高,核心競爭力不強,要素配置不佳,品牌意識較弱,亟需制定實施相關措施,加快小微企業轉型實際步伐。一是為小微企業提供有效的運營平臺,幫助其克服要素瓶頸制約,可參考溫州的小企業集聚區模式,集中建設標準化廠房,吸引創新型小企業落戶園區,采用租賃式生產經營,減輕企業首投成本。二是研制出臺在政策利用、技術支持、科技投資等方面的傾斜措施,加強引導,遵循發展規律,鼓勵企業走“專精特新”的發展道路,進一步增強企業轉型提升的內在動力,為小微企業研發和生產經營提供通用性技術支撐。三是優化人力資源保障,由政府建立科技專家人才庫,由企業按項目提出專家咨詢或指導申請,建立小微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服務平臺,強化校企合作,協助小微企業引進招收技能人才;多層次、多渠道滿足小微企業人力資源需求。此外,要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加大落后產能的淘汰力度,嚴格生態環保準入性監管,幫助企業有效實施轉型升級,實現產業結構的科學調整和優化升級。

參考文獻:

[1] 王俊峰,王巖. 我國小微企業發展問題研究[J]. 商業研究,2012(09).

[2] 金汝斌. 進一步支持小微企業發展[J]. 浙江經濟, 2012(07)

[3] 李麗輝.進一步支持小微企業發展[N]. 人民日報, 2012-4-27.

[4] 褚靜濤. 關于支持小微企業轉型發展的思考[J]. 吉林金融研究, 2012(01).

猜你喜歡
小微企業現狀發展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溫州小微企業融資環境及能力分析
“營改增”對小微企業的影響分析
小微企業中員工激勵制度及流失管理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