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的改善策略

2015-12-23 01:25王春杰
魅力中國 2015年17期
關鍵詞:農村高中健康體育教學

王春杰

摘要:高中階段是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也是塑造健全的人格、培養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重要時期,因此必須得到重視。體育鍛煉對于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來說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學生多參加體育鍛煉有利于增強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然而農村地區不少高中學校存在教學條件差、體育設施缺失等情況,且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不夠重視,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為了改善這種情況,農村高中學校應當開設健康教育,創造健康氛圍,按照體育鍛煉的特點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和諧的氛圍中鍛煉身體,獲得知識與技能,培養終身體育意識,促進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關鍵詞:農村高中 體育教學 健康

一、體育教學與心理健康的關系

1、有助于改善學生的情緒

情緒是由人的需求是否得到滿足而引發的自然反應,而衡量體育鍛煉對于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最直接的指標就是情緒。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經常會產生緊張、焦慮等情緒反應,例如有些學生可能因為考試的項目太多而產生焦慮情緒,且同學間的相互競爭也可能引發學生的焦慮情緒。體育鍛煉能夠有效轉移或化解學生的負面情緒,使學生增強自信,不畏困難;

2、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

學生在參與體育鍛煉時,為了實現鍛煉目標,需要克服困難(如身心的疲倦),集中注意力,且肌肉也需要保持緊張,這一過程自然會考驗與錘煉學生的意志品質。而且堅持體育鍛煉能促進學生積極情緒的產生,有助于他們將從鍛煉中培養起來的堅強意志逐漸遷移到日常生活中。

3、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很多學生在開始集體生活時顯得束手無策,不善與人交往,而體育會改善這種情況。這是因為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既需要與同伴交往合作,又需要相互競爭。在體育活動環境中,學生可以更加直接、生動的方式與同伴接觸,這種體驗與社會交往中的包容、角色轉換等相似。研究表明,長期參與體育活動的學生更能適應競爭的環境,同時也能更好地理解交往與合作的意義,自然有助于發展合作精神。

二、體育運動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結合的策略

1、營造寬松的體育課堂心理環境

在體育教學中,創設寬松的心理環境,能夠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減輕心理負擔。體育教師的教學方法影響著體育課堂的氛圍,那么在教學中,怎樣消除學生的心理壓力,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呢?其一,教師可借助幽默的肢體動作與詼諧的語言為學生創造寬松的心理環境,幫助學生放松自己,消除緊張的情緒,以積極的心態參與到體育鍛煉中,提高鍛煉的效果。其二,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對學生鍛煉的過程要給予肯定。尤其是對于那些體質差或運動能力偏差的學生,教師應當多鼓勵,少批評,如此便可幫助學生克服自卑心理,并獲得積極的情緒體驗。其三,教師應當精心設計與組織體育鍛煉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展示自己的體育才能。如在開展籃球教學時,可組織籃球游戲賽,既能夠幫助學生熟悉傳球、投球以及帶球等運動技巧,還可充分調動學生的運動熱情。在籃球賽時,熱烈的呼喊以及隊友間的默契,能夠營造出一種振奮的氛圍,使每位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其中,心理壓力在此過程中能夠得到充分的緩解。

2、采取靈活的教學手段

興趣對于任意一種學習活動來說都會產生積極影響,興趣既可源自天性(如小孩愛玩),也可由后期培養。針對興趣的這一特點,教師就可采用靈活的教學手段來培養學生興趣。例如高中體育課中的中長跑項目,從運動形式方面看,長距離的跑步確實較為枯燥,因為一直簡單地循環重復(校園中學生一般都是繞著跑道跑步),且技術含量較少(指與球類等運動相比),因此很多學生都覺得非常無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嘗試通過一些小創意,將無趣的長跑鍛煉變為有趣的活動。例如教師可將長跑分為一些短距離跑,如將1000米分為4個250米,在每個250米處安插一個旗幟,這樣能夠給學生一定的心理激勵。由于學生每段跑步的距離都不太長,每跑過一個階段,就離終點更近一些,如此便可減少學生對長跑的恐懼。此外,教師還可在操場上播放一些較為歡快的音樂陪伴學生。歡快的音樂能夠轉移學生的注意力,減少學生因對單調跑步的過度關注而產生疲倦感,而且在舒緩學生情緒或協調學生運動節奏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作用。除此之外,教師還可改變跑步的形式,假如條件允許,教師可帶領學生去校外跑步,與單純圍繞跑道的跑步相比更有趣??傮w來說,教師應當多嘗試,多創新,由此提升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

3、合理運用激勵手段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當多多鼓勵學生,多一點肯定,少一些批評。應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過程以及鍛煉結果進行肯定,由此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尤其是對于一些運動能力較差的學生,哪怕是一點小進步,教師也應充分鼓勵,給予及時而恰當的評價。這對于指導學生改正錯誤來說可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并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使學生始終保持鍛煉的動力與激情,如果學生能夠不斷得到教師的鼓勵,就會產生運動興趣,積極參與到體育鍛煉中。教師激勵學生的方式很多,如形象激勵、語言激勵以及評價激勵等,針對體育教學來說,最為關鍵的是語言激勵。在課堂上,如果教師對學生說“你快點跑,怎么這么慢,你看看其他同學”這類的話,則會使學生降低自信,甚至失去運動興趣。而運用“快,再加把勁!”“我相信你一定能行!”“好樣的!”等這些正向激勵的語言時,就能夠給學生傳遞勇氣,增強學生克服困難的信心??梢?,及時的語言評價與鼓勵對于激發學生運動動機非常重要。此外,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當恰當借助教學平臺,給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同時鼓勵所有的學生一起進步,培養學生自我欣賞的能力。通過多元的評價,可使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越來越高,體能也可得到不斷增強。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應通過創造和諧的氛圍,培養學生的自信,重視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時,教師應不斷改革教學方法,展開針對性訓練,在增強學生體質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幫助學生養成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好習慣。

參考文獻

[1]馬永江.淺談高中生的心理[J].課程教育研究,2013 (01).

[2]蔡小明,農村高中生心理與家庭教育策略研究[J],吉林教育,2014 (10).

猜你喜歡
農村高中健康體育教學
還需完善的農村高中語文教學
游戲融入教學建構靈動式體育課堂研究
優化體育教學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研究
體育教學中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研究
體育教學中的競爭意識培養探究
獨立學院大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因素分析
淺談農村高中班主任管理
如何打造農村高中化學教學有效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