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細節做起,成就孩子絢麗人生

2016-01-15 14:56趙紅
關鍵詞:健康成長細節

趙紅

摘要:愛在細節,教師要學會愛,愛在細節,因為教育就是一堆細節。老子說:“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边@尤其適合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孩子不會一夜之間突然長大,教育也不會一蹴而就。孩子成長的過程是一個“量”的積累過程,是由一個個細節、一件件小事對孩子的影響作用組成的。孩子年齡小的時候,彼此差別并不大,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間的差距日益明顯,主要是由于對孩子細節教育上的影響所帶來的差異。這里既有家長對孩子的影響,也有老師對學生的影響。

關鍵詞:細節;健康;成長

一、案例回放

第一幕:

下午放學孩子剛離開路隊,見到家長,就要小解,家長隨意讓孩子在路旁就地解決,旁若無人??梢韵胂?,這樣的事情次數多了,細節就會變成大節,孩子就會成為一個缺乏公德意識的人。這就說明我們的家長沒有注意教育孩子的細節。

第二幕:

校園甬路邊有一個垃圾袋,來來回回很多師生經過,竟沒有人去理會。其實這是一個很好的德育素材,老師沒有發現學生身邊的教育資源。這說明老師需要關注教育學生的細節。

這兩件事的確很小,或許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影響甚微,但這樣的“小”多了,就會由微而著,小疾成大病,成為影響孩子長遠發展的障礙。我們應該做到“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把握育人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

二、什么是細節

顧名思義,細節就是細小而又具體的事物、事情、環節或情節;細節是哲學意義上的“量”,量的積累達到了一定的度就會實現質的飛躍;細節是一種習慣,是一種積累,也是一種眼光,一種智慧。細節影響品質,細節體現品位,細節顯示差異。

細節是教師的言談舉止,舉手投足;細節是家長的待人接物,一言一行。細節是升國旗時凝重的目光,是師生間一句簡單的問候,是看見地面紙屑時一個彎腰……

教育無小事,必作于細。對孩子而言,細節是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

三、德育工作面臨的兩個主要問題:

1、現在我們的德育工作以灌輸為主要方式,缺乏學生的主動參與和親身體驗。雖然德育離不開灌輸,但是我們只是一味的灌輸,忽視了學生的主動參與,其實這樣很難達到我們的教育目的?,F在的德育和過去的學科教學一樣,教師是演講者,學生是聽眾。雖然我們也不止一次的強調要把老師講過的道理記在心理,并要求學生要應用到實際行動中,然而,學生可能是記住理論了,但應用到實際行動中的又有幾人呢?很多學生在老師面前是“乖乖兒”,而回到家里卻成了“小皇帝”“小公主”。這樣的現象歸根結底就是因為我們把德育工作簡單化了,簡單的你給我收式似乎已成為德育教育的主要手段,教師告訴學生多少,學生接受多少,但學生一旦離開教師,就會喪失辨別能力,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根本不管老師講過什么,一切都按自己的意愿來做。還有的學生對老師所講的德育理論常常是“左耳進右耳出”、“今天說了明天又忘記了”的現象。老師說了一遍又一遍,但學生卻是一次又一次地犯錯誤。

2、以說教為主,缺乏德育實踐。我們對“實踐出真知”這句話并不陌生,“實踐”在學科教學中以被廣泛運用,而且有極好收效,然而,德育教育更需要實踐活動,而且需要不斷的創新的實踐活動。但是,我們在工作中往往把德育實踐簡單化,覺得看看展覽、做個宣傳欄,或搞一次義務勞動就能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而真正意義上的德育實踐應該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己發現和提出問題,并且自己通過一定的途徑去感悟,以達到一定的德育目的。而我們現在只是告訴學生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說教完全代替了德育實踐。這樣,學生就不會不重視德育教育,我們也根本沒有教會學生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想象,這樣的學生走上社會,一旦受到社會不良習俗的沖擊,還會記得我們的德育教育嗎?

四、從細節上做孩子的榜樣

我的腦海里時常浮現一幅公益廣告畫面:勞累一天的媽媽下班后,親手為奶奶洗腳,說這樣有益于健康。這一溫馨感人的生活細節被孩子看到了,他也踉踉蹌蹌地端來一盆水,要給媽媽洗洗腳。于是,“孝敬老人”的美德就這樣被媽媽很好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教”給了孩子。這就是細節的力量。真實的德育就是這樣“靜悄悄”的,它融于家庭的日常生活、人際交往、家庭勞動、學習和家人共同活動之中,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力就體現在這樣一種不聲不響的言行之中。家長每說一句話,每做一件事,都要顧及到孩子的反應,給孩子以表率作用,比如:與孩子一起散步時,撿到東西主動去找失主;遇到了迷路的人打聽某個地址,碰巧你又知道,就主動告訴一聲;下雨下雪的時候、天冷的傍晚或者是雪天的傍晚,和孩子一起上街,遇到賣菜的、賣水果的、賣報紙的,剩的不多又不能回家,能買就買一些,好讓人早點回家;和孩子一起乘公交車,遇到老弱病殘、孕婦,主動站起來讓座,并用身體擋住其他人,留出空位子給需要的人,然后裝作下車走遠點等等,這些細小的舉動,都能給孩子以無聲的教育。

學校生活中,同樣需要老師在細節上做孩子的榜樣。如果老師在學生面前灰塵滿面,摳鼻孔、掏耳朵、搔頭皮、剪指甲,隨意亂扔垃圾等,老師的形象就難以在學生心目中建立起來,學生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則不易養成。

細節因為“細”,更容易滲透,潛移默化的作用更明顯。由于孩子模仿能力強,教師、家長一個細小的動作,一個細微的表現,一個不經意的處理過程,一句漫不經心的話,都會留給孩子揮之不去的印痕。習慣是細節的日積月累,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教師、家長應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在細節中體現自己的修養,在細節上為孩子做表率、做榜樣,這是為人師長的首要原則。

五、用心發現教育細節

真正的教育是走進孩子心靈的教育,是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是教師不經意的一次提醒,一個寬容的微笑,一個會心的眼神,一個無意的舉動,一個無聲的示范……教育必須關注細節,細節只有用心才能發現。教師要善于從學生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次發言等細節中發現教育的契機,創造真實感人的教育情境,撩撥學生豐富多彩而又異常敏感的心靈世界,從而挖掘學生自我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還要將德育工作滲透在學科的教學過程中。課堂滲透可以說是學校德育的主陣地,每一個教師都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雙重責任,無論你任教什么學科,都應該將專業知識的教學與德育工作有機結合起來,積極利用課堂上一切可以利用的時機,讓學生直接或間接地接受品德教育。細節悄無聲息地隱藏于各個教學環節中,又隨時隨地在教學環節中產生與消融,任何正確的教學活動,都能使學生沉浸在教師創造的審美情境里,受到美的感染和激動。教師要用一雙慧眼去觀察不易察覺的教育細節,去發現一個個瞬間的細節中蘊含的教育真諦,握好德育滲透的度,讓學生在每一個教學細節中努力尋求成功的快樂、收獲的樂趣。

家長作為孩子的天然的第一任老師,更要從細節上認識孩子,了解孩子,在細微之處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從一件具體生活、學習細節,贊揚孩子、肯定孩子。同時在贊美的過程中,注意時機、地點、語調、方式、程度等細節。這是父母施愛的一種技巧,也是父母履行愛的責任的一種技巧。晚上陪孩子說說話,聊聊天;不經意地在家里的茶幾、床頭、衛生間放本書,為孩子營造一個和諧、上進的家庭氛圍,家庭溫馨、鄰里和睦,使孩子在生活中不知不覺的得到良好的熏陶,形成良好的品德,會讓孩子受用一生,終身難忘。

六、在細節上開展家校合作

細節因為“小”,孩子更容易做到,更容易感受到自己的變化、進步和成長,增強孩子的自信心。細節因為具體,更容易落實,立竿見影。如果家校合作過程中有更多的細節被關注,雙方都懂得如何在細節中提升自我,教育孩子,善于抓住和利用每一次教育契機,那么成功的家校合作就會更具實效。

今天移動公司的家?;訕I務,為家校交流提供了非常便捷的平臺。孩子一次優秀的作業,一個精彩的回答,一個有價值的問題,一個熱心助人的鏡頭,一次彎腰撿紙的動作都可以通過校訊通平臺與家長交流;而孩子在家一句溫馨的問候,一次幫媽媽做家務的活動,一次誠實的認錯等也會給老師帶來無盡的欣慰。另外,家訪、家長教師協會都是家校溝通的重要方式。在家校溝通過程中,教師、家長注意孩子成長中的細節,共同尋找適合孩子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孩子能接受的、能參與的具體事,在細節上發現孩子的問題,提出具體、細致的要求和措施,更好的形成合力,從細節抓起,盡早抓,堅持抓,孩子就會擁有一串串寫滿優秀的細節。

在企業界的運行規則里,有一句較為經典的話叫“細節決定成敗?!边@同樣適用教育。甘于平淡,認真做好每個細節,偉大總將不期而至。這就是細節的魅力,是水到渠成后的驚喜?!疤煜码y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背晒Φ慕逃加诩毠?。教育孩子要從細節做起,把每一個細節連在一起,就成了孩子的習慣,正是這些習慣,將成就孩子絢麗的人生。

參考文獻:

[1] ?作 者: 史德志等主編 ?《小學生優良習慣與培養》 出版社:新時代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5年1月日。

[2] ?作 者:安永照 ?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良好習慣》 ?出版社:希望月報編輯部 ?希望月報.上半月2007年第7期

[3] ?高謙民 ? 《今天,我們怎樣做班主任》 ?出版社: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8.12

[4] ?作 者: 阿姆 ? 《簡談小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 ?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第02期。

猜你喜歡
健康成長細節
關注48個生活細節
細節取勝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長
煤企關注大學生員工心理成長的現實意義
班級管理問題與應對策略研究
優化體育教學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研究
時尚細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