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生性別意識現狀及教育反思

2016-01-15 21:05李曉彤
關鍵詞:小學生

李曉彤

摘要:通過對104名小學生進行性別意識情況的調查,探討小學生性別意識現狀并以結果為依托,反思教學中的不足。采用《國小中高年級學童性別意識與圖像性別表征之調查研究》中的“國小學童性別意識量表”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對于石景山古城第二小學的小學生群體而言,其整體性別意識較弱。其中,各個學段的學生其性別平等意識較強,高于臨界值;性別特性、性別認同、性別角色和性別理想意識較弱。以四年級學生為代表的中段學生性別意識最強,女生的性別意識顯著強于男生。

關鍵詞:小學生;性別意識;性別教育;性別刻板印象

對男女兩性在社會中的關系、地位、價值、權利、責任、使命的一種認識和評價。其核心是兩性關系,即從兩性關系的角度去觀察社會、了解社會,去尋找男女兩性的位置和價值1。也有學者提出,性別意識就是男女平等的意識2。其中 “追求兩性平等” 是性別意識的內核。

關于個體性別意識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社會學領域,從心理學和教育學角度出發進行的研究較少,現有的研究也較少的從整體層面上探討性別意識,已有的研究中,性別意識對性別的分析和規劃,主要從性別特質、性別角色方面進行。性別特質是社會文化所認可的性別特征,包括不同性別的表象、行為和人格等;性別角色指社會基于性別的不同,賦予兩性不同的行為期望與行為規范的總和。

1.2 性別意識研究的主要理論背景

從學校教育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我們的研究主要基于發展心理學家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理論。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學說考慮到生物學的影響,也考慮到了文化和社會的影響。他認為個人成長過程中經歷著生理的、心理的和社會的事件的影響,個人與周圍環境的互動在人格發展中起著主導作用,他將人的發展分為八個階段,其中青少年期是自我同一性發展的重要階段,他認為如果個體的生理身份與社會身份矛盾會帶來同一性混亂,當事人就會產生“性別焦慮”,有嚴重的心理不安感和各種混亂的感覺,影響個體心理健康和社會功能,這一時期他們需要確定自己要承擔的角色,把自己認為自己是什么樣的人與自己在別人眼中是什么樣的人統一起來,所以說青少年時期是自我發展的最關鍵環節,這個時期也是青少年性別意識形成的關鍵環節,個人認同的性別意識的形成對于人格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3 學校中的性別意識教育及其局限

性別意識是一個社會問題。傳統的性別意識依然嚴重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和行為,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普遍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性別歧視。在學校教育的多個不同側面、不同環節,如學校系統的性別角色劃分、學生學習的教材所表現出的性別模式、學校的教育氛圍以及教師的教育行為和思想,長期以來卻一直顯性或者隱性地存在著種種性別偏斜和性別刻板印象。盡管這些現象往往為人們所忽視,但卻始終對男女學生,尤其是對女生的成才和發展,構成直接的或潛在的阻力,并妨礙了教育平等的實現。

Bigler(1995)3的“性別教室”實驗中發現,性別教室組與無性別教室組(對照組)的孩子在四周之后,“性別教室”組中6-10歲的孩子比對照組更認同性別刻板印象。他們對同性別群體持有更加正面的評價,對不同性別的群體持有更加負面的評價??梢?,對男生和女生進行區別化對待導致了兩性對于自己性別的不同認知,以及對同性和異性的不同評價。性別刻板印象使得兒童將許多活動、個性特點等與性別聯系在了一起,導致他們僵化地認為某些活動只屬于女孩,某些活動只屬于男孩 。特別是在學齡初期,兒童還沒有掌握復雜分類技能,這樣的性別歸類增加了兒童的性別偏向思維,阻礙他們對所有潛能的探索和全面發展。

袁莉(2012)4的研究中發現,小學生的性別刻板印象不僅影響他們的學習成績,同時也對小學生的心理和行為產生著較大的影響。男生和女生受到自己性別刻板印象的限制,在選擇玩具和期待未來的職業時,都表現出了明顯的性別烙印。學生們的對成功與失敗的歸因方式也受到了自己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女生的成功更可能被歸因為運氣,而男生的失敗則會被歸因為外部的、非個人的原因。性別的刻板印象更會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男生更不被允許輕易表露自己的情緒,且外界對他們在學業和工作上的要求更高,使得他們的壓力更大(Cleary PD Mechnic, 1983)5。

性別意識的偏差和失衡對學生人格發展、職業規劃、身心健康、學業成就的影響都是巨大的,而基于埃里克森人格發展理論,大多數的研究者都將研究的重點放在青少年身上。6-12歲的小學階段是兒童人格發展的雛形期和基礎奠定期,也是性別意識形成的關鍵期,巢昕和李娟(2007)6的研究中就發現,7~8 歲的時候兒童的性別角色適應性得到顯著的增長。這一時期兒童性別意識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青少年期學生的人格特質,以及對于自我性別相關問題的認知,從而影響兒童其他方面的發展。

隨著學校性教育課程的開設、家庭性教育的逐步跟進以及社交媒體中性教育相關內容的傳播,目前正處于小學階段的00后兒童其性別意識現狀如何,是本研究主要關注的問題。了解了小學生的性別意識現狀,能更好的為學校和家庭性別教育提供參考和指明方向。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工具

參照臺灣黃鳳娟(2013)《國小中高年級學童性別意識與圖像性別表征之調查研究》8中的“國小學童性別意識量表”。該量表包含性別認同、性別理想、性別特質、性別角色、性別平等五個分量表,共計36個項目,釆用五點評分。1~5分別代表“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得分越高表明“性別意識”越強。

2.2 研究被試:

為考察小學生的性別意識情況,共收集了104名小學生的數據,其中二年級(小學低段)共38人,其中女生19名,男生19名,平均年齡為7.39 ± 0.60歲;四年級(小學中段)共34人,其中男生16名,女生18名,平均年齡為9.33±0.60歲;六年級(小學高段)共32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18人,平均年齡為11.07±0.45歲。

2.3 數據整理與分析:

采用SPSS18.0 for windows 軟件進行數據的錄入和分析,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統計、方差分析、多重比較等。

3 研究結果:

3.1 小學生性別意識情況分析

為考察小學生的性別意識狀況,我們對104名學生在性別意識各個分量表中的得分進行了平均數及標準差的統計,同時也對不同學段的學生其性別意識情況進行了統計。其中,低段樣本共38名學生,占總樣本量的36.5%,中段共34名學生,占總樣本量的32.7%,高段共32名學生,占總樣本量的30.8%。量表采用5點計分,最高分為5分,最低分為1分,中等臨界值為3分,統計結果見表1:

從表1中可以看出,小學生性別意識的總體平均分為2.77,略低于臨界值(3),說明小學生的性別意識處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中,性別平等分量表得分高于中等臨界值,說明我校小學生性別平等意識較強;性別認同、性別理想、性別特質、性別角色分量表的平均分略低于臨界值,說明小學生在這四個性別意識維度上的水平較低。

3.2 不同性別、不同學段小學生性別意識情況分析

采用ANOVA對不同性別的小學生在性別意識的五個維度上的差異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從性別層面來看,男生和女生在性別認同(p<0.01)、性別特質(p<0.01)、性別角色(p<0.01)、性別平等(p<0.05)四個維度均存在顯著的差異,女生在這四個維度上的性別意識顯著強于男生。

如表2,從學段層面來看,三個學段的學生在性別意識五個維度上的得分存在邊緣顯著的差異(p=0.06),多重比較后發現,低段學生在性別意識五個維度上的得分顯著低于中段和高段學生;中段和高段的學生在性別意識五個維度上的得分無顯著的差異??傮w的性別意識,低年級的學生的得分顯著低于中、高年級,中、高年級之間并無顯著的差異。

4 討論:

4.1 針對不同學段的學生,性健康教育的主題、內容和目標不同

對于小學低段的學生而言,無論是整體的性別意識,還是性別認同、性別理想、性別特質、性別角色、性別平等意識都低于中段和高段學生,這是由低段學生心理和生理發育特點所決定的,是客觀的發展現象。橫向比較結果顯示,低段學生的性別理想比他們其他的四種性別意識均低。低段的學生對于自我性別的認識僅僅停留在生理層面,整體而言,性別意識較為模糊。據此,我們應該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育特點,制定具體的、針對不同學段學生的性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和目標。

4.2轉變觀念,培養集兩性優勢于一身的學生

調查中我們發現,小學生的性別特質意識比較薄弱,這給我們的教育提供了機遇卻同時也是挑戰。小學開展科學、適宜的性別教育,就要克服傳統的性別教育觀和刻板的教養方式。雙性化人格理論7認為,理想的“雙性化”性別模式體現為男性以陽剛為主,剛中有柔;女性則以陰柔為主,柔中見剛。Girbert ( 1978)研究表明 , 男女被試更多地認為雙性化的人是更 典型的、有吸引力的、理想的女人和男人模式 。對于一個學生來講,既具有男女之共性,也具有男女之個性,既可以擺脫性別角色標準的束縛,又不失自己的性別本色。在反思傳統的性別觀念時,我們在承認男女有別的基礎上,培養集男女兩性優勢于一體的學生,給學生多提供一些社會自由度,使得學生獲得多種社會角色體驗,讓他們對男女優秀的人格品質“兼收并蓄”,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全面發展。

4.3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結合

家庭是兒童接觸和識別性別差異的重要場所,更是兒童接受性教育的重要來源。家庭在性教育活動中具有學校不可替代的優勢。開展家庭性教育活動利于兒童性別角色的培養,為青春期性教育奠定良好基礎。孩子進入小學以后,他們才真正開始懂得性別的含義實際上開始小學生活的兒童,他們的性別角色認同除了受到學校和社會的影響,更多的受到家庭的影響。所以要促進家庭性教育與學校性教育的結合與互補。

在我們的調查中發現,對于三個學段的學生而言,性別特質和性別理想意識比其他幾種性別意識更弱。而就這兩種意識的培養,家庭中的同性父母是最好的榜樣和教科書。兒童可以通過對自己同性和異性父母的觀察與學習,從而了解男性和女性各自的性別特質,從而樹立自己的性別理想。比如想要成長為像媽媽一樣漂亮、溫柔的女人,或者像爸爸一樣有力量、有責任感的男人。

4.4 四年級是性健康教育的關鍵期

從我們的調查中發現,四年級學生的性別意識比其他兩個學段的學生都強烈。這與已有的研究一致,繆周芬(2007)8發現兒童的性別認同關鍵期在四年級。其研究中發現小學四年級學生已經能夠很明確的意識到自己的性別以及明確怎樣的性格和行為才是符合自身生理性別的。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一個較為重要的現象,小學四年級的女生可能正處于性別角色較為混亂的時期,她們對于典型的女性化的行為特征、性格特征沒有什么具體的認識,對這些女性化的行為和性格也并不全都表示贊同和喜愛,或者并不認為自己具有這些特征。但是小學四年級男學生則并沒有出現性別角色混亂,有相對明確的性別觀念。

我們的調查受樣本所限沒有進行具體的性別差異的分析,但從我們的調查中可以看出,對于四年級的學生而言,性別特性和性別理想意識較其他幾種性別意識更弱。這與上述的研究存在相似之處。因此我們在未來的教學工作中,需要對四年級學生著重進行性別意識教育,尤其是引導其樹立健康、陽光的性別理想,幫助其認識同性和異性的性別特質。

4.5 通過性教育指導學生進行合理的異性交往

從我們的調查中發現,無論低學段還是高學段的兒童,其性別平等的意識是較為強烈的。這與當下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環境有關。性別的平等意識有利于異性學生之間的互相尊重,但異性沖突、異性合作和異性競爭也是存在的問題,在小學中高學段會逐漸出現。因此如何引導異性學生規避沖突、增加合作、良性競爭也是在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5 參考文獻

[1] 李國華. (1999). 人類性別意識的演變及趨勢. 中華女子學院學報, 3, 37.

[2] 張曉玲. (1996). 性別意識與參政決策 [N] (Doctoral dissertation).

[3] Bigler, R. S. (1995). The role of classification skill in moderating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children's gender stereotyping: A study of the functional use of gender in the classroom. Child Development, 66(4), 1072-1087.

[4] 袁莉. (2012). 性別角色刻板觀念對小學生學習影響的研究 (Master's thesis, 天津師范大學).

[5] Cleary, P. D., & Mechanic, D. (1983). Sex differences in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mong married people.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111-121.

[6] 巢昕, & 李娟. (2007). 兒童性別角色認知的研究述評. 湘潭師范學院學報: 自然科學版, 29(1), 130-133.

[7] Ashmore, R. D., & Sewell, A. D. (1998). Sex/gender and the individual. InAdvanced personality (pp. 377-408). Springer US.

[8] 繆周芬. (2006). 小學兒童性別認同與異性交往發展 (Doctoral dissertation, 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學系).

猜你喜歡
小學生
小學生迪克比
小學生迪克比
小學生迪克比
小學生迷惑行為鑒賞
如何成為泳池里最搶鏡的小學生
編輯部的一群小學生
他是一個了不起的小學生
我是小學生
美國小學生YY的暑假生活
非常小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