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健康教育角度進行學生學習評價的探索

2016-01-15 05:22曲延麗
關鍵詞:評價研究心理學生

曲延麗

摘要:恰如其分的評價與反饋,能給學生以心理上的滿足感或有力鞭策,從而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激勵學生不斷進取。在中小學各學科及實踐課程中,從心理健康教育角度對學生學習進行有效評價,并不斷探索,關注學生的參與度,對學生學習過程中方方面面、點點滴滴的努力與進步進行有效評價,實現學生認識自我、主動學習和積極參與,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為例,心理健康教育角度進行進行學生學習評價的探索,不但注重整體評價、突出多元評價,而且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兼顧結果,以達到全面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中文關鍵詞: 學生 心理 評價研究

綜合實踐活動以“活動”為主要開展形式,以“實踐學習”為主要特征。通過引導學生親身經歷各種實踐的學習方式,積極參與各項社會實踐活動,在“調查”、“考察”、“實驗”、“探究”、“設計”、“操作”、“制作”、“服務”等一系列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積累和豐富經驗,自主獲取知識,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發展。判斷學生活動效果如何,其中重要的一步是要通過對學生的科學評價來實現。如何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對學生學習進行評價呢?筆者根據《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關于評價的三原則進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注重整體評價

以小學《研究性學習指導》為例,逐校調研過程中發現很多教師偏愛第一課時的教學,輕視研究結果匯報的第二課時。究其原因種種。其中原因之一是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沒能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科學評價。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盧姆認為,反饋信息是通過評價發出的,只有科學反饋,才能有效地控制教學。一般情況下,被評價的無論是學生個人還是小組學習,都有獲得較高評價和實現自身價值的愿望,這是人類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趨向。如何激發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積極的參與研究性學習的整個過程呢?綜合實踐活動評價注重對學生進行整體評價顯得尤為重要。怎樣評價學生研究性學習取得的進步和收獲?那就要求綜合實踐學科教師對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評價要貫穿于全過程,評價中特別要關注學生的參與態度、體驗感受,要求教師不斷探索研究性學習活動中學生的評價方式。綜合實踐活動評價應注重對學生進行整體評價。一方面,注重對學生在活動的各個環節進行綜合評價,將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和活動產品(如研究報告、作品等)作為評價學生發展狀況的依據;另一方面,強調把評價作為師生共同學習的機會。恰如其分的評價與反饋,能給學生以心理上的滿足感或有力鞭策,從而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激勵學生不斷進取。作為教師要認可學生點點滴滴的努力。如果值得學習,就值得我們為此慶祝。教師在進行集體備課過程中應該根據所備課節的具體內容,設計制定本節課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科學評價的標準及方法。

二、突出多元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強調多元評價。首先,評價主體多元。對學生發展的評價不僅由指導教師來完成,還應積極鼓勵學生自主評價、相互評價,有效利用學生家長的評價、社會有關人員的評價等。例如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職業教育室及內蒙古自治區教學研究室共同編著的小學三年級上冊《研究性學習指導》教材中第一課《家鄉名人知多少》中設計了“我真不錯”環節?!罢f一說,我從哪收集的資料;數一數,我收集的資料有多少份;議一議,我收集的資料內容合適嗎;評一評,我們小組合作得好嗎;”這些都是實施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生評價。我們還可以在小學的高年級設計類似問題,讓學生能夠自主評價。例如:我在小組中擔任什么角色?我在活動中的具體任務是什么?我完成了哪些任務?我沒有完成哪些任務?哪些任務我認為完成的比較出色?說明理由。哪些任務我個人認為還需努力?努力方向在哪里?我在活動中與誰合作得最好?最愿與誰合作?說明理由。我在活動中與誰合作得不好?最不愿意與誰合作?我自己應該承擔什么責任?我在活動中積累了哪些資料?哪些資料比較充實?哪些材料比較單???我在某某課主題活動中有哪些收獲?筆者主張應該根據不同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主題內容,設計不同的評價目標、標準、指標及其權重。這樣才能引導學生朝著預設目標努力,收到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第二,評價標準靈活。不僅允許對問題的解決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呈現自己所學的形式也可以豐富多樣,不以“科學參照”為評價標準,注重學生“自我參照”為評價標準,以發展性評價為主要標準,充分肯定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和收獲,實事求是地指出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例如,在交流與評價環節可以讓學生自評我在活動中的表現。如下表:

在教師評價方面,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按照課前準備、課堂參與度、勤奮程度、作業完成、平時表現等多項指標,對每小組及小組成員進行積分考核評價,并提出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和目標。第三,評價方式多樣。學生能理解的語言描述學生的表現,避免將評價簡化為分數或等級。學生評價的途徑主要有成果展示、研討答辯、訪談觀察、成長記錄等。通過各種途徑來對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態度、情感和價值觀進行綜合評價。教師在運用這些方法時要注意用文字說明學生活動令人滿意或需要改進的地方。以學生成長記錄作為評價方式為例:學生綜合實踐成長記錄袋中可以記錄學生每次開展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展示學習成果的內容??梢允钦{查報告、文字資料、視頻資料網址、實物、講故事資料、體驗日記、圖片、統計圖表、其他等。教師要鼓勵每個學生建立自己的綜合實踐活動檔案,以便使學生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與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體會以及進步的喜悅。

三、關注過程,兼顧結果

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應處理好過程與結果的關系,重視過程,兼顧結果。要重視學生活動過程的評價,突出對學生活動體驗和收獲的評價;應注重評價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以及他們是如何解決問題的,而不僅是針對他們得出的結論,重視方法、態度和體驗的評價。即使最后結果按計劃來說是失敗的,也應從學生獲得了寶貴經驗的角度視之為重要成果,肯定其活動價值,營造其體驗成功的情境。例如,如下評分表的設計:

我們可以根據在整個研究主題活動中學生的參與程度、表現態度、體驗感受、潛能發揮、能力水平、收獲體會、自我發展等方面引導學生自主評價、相互評價,有效利用學生家長的評價、社會有關人員的評價。例如:是否認真參加每一次活動,是否認真努力地完成自己所承擔的任務,是否做好資料積累和分析處理工作,是否主動提出研究和工作設想、建議,能否與他人合作,采納他人的意見,研究結果的表達與交流等。以家長評價為例:

綜合實踐活動開展過程中很多是小組合作的形式,可以經常性地評價最佳活動小組,可以推出每個小組的“最佳發言人”,激勵所有成員主動承擔責任,使小組內出現互動、互助、互勉、互進局面,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使每位學生都得到發展。

綜合實踐活動并不是局限于賦予了學生基礎知識,而是基本技能知識、基本態度、基本經驗,獲得豐富的人生體驗。關于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學生學習評價只是進行了初步的探索,如何完善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生發展評價體系,還要進一步研究與探索。

參 考 文 獻:

【1】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解讀/ 林崇德,俞國良主編,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4

【2】郭元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教學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4

猜你喜歡
評價研究心理學生
心理小測試
心理感受
趕不走的學生
學生寫話
建筑業綜合競爭力評價研究
高校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工作評價研究
心理小測試
聰明的學生等
炒股心理錯覺一二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