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

2016-01-27 22:47湯琳
新課程·上旬 2015年12期
關鍵詞:自理能力

湯琳

摘 要:自理簡單而言就是需要培養孩子的自我照顧的生存技能。因為孩子的自理能力可直接影響其今后的學習以及生活,但是如今的社會中教師和家長的過多保護和幫助卻阻礙了孩子的成長。所以教師和家長必須重視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讓孩子可以盡快適應現代社會的生活。因此,就幼兒園學生自理技能的有效培養開展研究。

關鍵詞:自理能力;生存自能;接受能力

幼兒園的學生大多是在3~5歲這一年齡階層,而在這一階層多數的孩子都需要親人的照料,但是至今為止,科學研究表明3~6歲這一年齡階段的孩子是最容易學習新知識的時期。然而現今很多孩子的家長都是把自己的孩子作為心肝寶貝,致使幼兒受到家長的過分保護,甚至于多數的幼兒在6歲,或者小學都不能夠自己照顧自己。所以在幼兒時期,教師與家長應共同構建培養自理能力的環境,從而幫助幼兒學會自理,使孩子在今后遠離親人而獨立生活。

一、教師需學會鼓勵孩子學習生存技能

教導孩子的一個重要秘訣就是鼓勵。因為幼兒在3~5歲這一年齡階層的求知欲是最高的,并且對任何事物都具備好奇之心。所以教師就要在此年齡階層鼓勵幼兒學習新事物,認識新事物,并且在此年齡階段教師不能過分打擊幼兒學習事物的積極性。這幼師應深知在此年齡階層中的幼兒自控能力較差,所以教師就會鼓勵幼兒去幫助自己的父母或者親人清掃臥室,并與其父母約定給予自己的孩子一些肯定。

二、教師需要正確地引導幼兒學習自理的技能

孩子在幼兒時期的接受能力比較差,但是幼兒對周圍的感情卻比較細膩,所以教師與家長可以依據幼兒在此年齡階段的心理活動而交予幼兒能夠輕松完成的事情,如:自己動用小手疊衣服、吃飯等。例如:某校幼師要求幼兒觀察父母親是如何刷牙的,并讓幼兒自己動手嘗試刷牙。而在幼兒刷完牙之后,家長還需要對孩子進行適當的鼓勵,如:孩子,你真棒。致使孩子能夠在嘗試中體驗成功所帶來的喜悅,從而克服對事物學習的恐懼之感。

總而言之,培養孩子的訣竅就是自立自強。所以教師與幼兒的家長應讓孩子嘗試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從而讓孩子在嘗試中體驗成功所帶來的喜悅,從而克服對事物學習的恐懼之感。

參考文獻:

冷淑珍.怎樣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J].新課程學習:下,2013(12).

編輯 段麗君

猜你喜歡
自理能力
論幼兒園小班兒童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方法
孩子,我們慢慢來
優化小班幼兒生活護理的指導策略
簡談小班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
愛子有方
延續性護理干預對產后抑郁患者自理能力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