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主探究,讓初中數學教學更精彩

2016-01-31 11:18周桂杰
學周刊·下旬刊 2016年3期
關鍵詞:互動探究激活思維和諧關系

周桂杰

摘要:自主探究性學習是基于現代建構主義學說下的學習方法與教學模式,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焦點和主題。它改變了以往學生的次要地位與機械接收,而是以主體身份來展開探究,實現由被動參與與主體參與,由被動接收到主動構建的轉變,讓學生樂于參與、勤于思考,讓數學教學更加活躍而精彩。

關鍵詞:自主探究 ? 和諧關系 ? 互動探究 ?激活思維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9.220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實現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成為廣大教師的共同追求。我們所追求的課堂教學是建立在學生主體參與與主動探究的基礎之上,是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全面發展,是學生身心的全面和諧發展。自主探究改變了以往學生被動參與,機械接受的附屬狀態,而是讓學生以主體身份來展開主動探究,學生不再是教學的附屬,而是課堂的主人,不是現成結論型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知識的主動構建者,不再是在教師壓制下繁重而勞累的學習,而是在積極情緒影響下快樂而主動的探究,學生想學、愛學、樂學、會學??梢哉f自主探究性學習讓學生的學習成為愉悅的旅行,讓學生成為快樂的學習者,更加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得原本枯燥而單調的數學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更加精彩。

一、改善師生關系,營造愉悅而和諧的教學氛圍

師生關系直接影響著學習氛圍,影響著學生對教師所任教學科的學習態度。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只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營造出愉悅而和諧的教學氛圍,才能激起學生對教師的尊重、對學科的喜愛,使學生帶著積極的情感與情感來展開快樂而主動的探究。自主探究性學習是以學生為中心所展開的一系列主體探究活動,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探究的主體,學生與教師之間不再是講與記、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不再處于教師的壓制下,只是在機械地執行教師的指令,被動地接收傳遞的信息,而是以主體身份通過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來全程參與教學過程,經歷知識的形成與發展,學生與教師之間是平等的關系,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為中心所展開的自主探究活動。這樣自然就可以營造出一種愉悅、和諧而融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輕松與自在,進而激起學生內心想學、樂學的主觀意愿,使學生展開快樂的學習。有了內在的學習動機,學生的學習自然快樂而輕松,會將學習當作一種樂趣,能夠以更強的信心與勇氣來克服學習中所遇到的各種困難,真切地享受著數學探究性學習所帶來的喜悅與樂趣??梢哉f在自主探究性學習中,教師與學生之間是平等的,教師充當的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與領路者。

如在學習“軸對稱”時,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充當傳授者,學生只是接收者,教師照本宣科,只是機械地告訴學生什么是軸對稱,如何來畫軸對稱,教學枯燥,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知識抽象,學生理解程度不高。而通過開展自主探究性學習,改變了師生在教學中的地位與角色,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知識的自主構建者,教師則以組織者、參與者與指導者的身份與學生一起來展開探究。學生擁有更多自主參與探究的時間與空間,師生關系更為和諧,教學氛圍更為活躍,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更高,思維更靈活,學生學起來更有興趣,更加主動,自然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搭建互動平臺,在師生、生生之間展開交流

傳統教學只重教師的教,而忽視學生的學?,F代教學更加重視學生的學,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自主探究性學習的重點在于學生如何學,而非教師如何教。這真正體現了新課改所提出的以學定教,教要讓步于學的教學理念。開展自主探究性學習,將學習的主動探究權還給學生,更能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與主動性,讓學生以主體身份來展開主動探究,在探究中交流與合作,改變以往以教師為中心的知識單向傳遞的灌輸式教學,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師生互動的啟發式教學,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知識、技能與能力的全面發展。

如在學習“多邊形內角和”這一內容時,如果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生所記住的就只是一個公式,而對于推導的過程,知識的形成、發展與運用都是一個盲目區,學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能機械地套用公式,但當題目稍有變化,學生依舊茫然不知所措。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更加靈活地運用,就必須要讓學生展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為學生搭建互動平臺,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展開互動,實現知識的多向交流與互動,這樣學生才能深入知識的本質加以理解,才能靈活地加以運用。首先,讓學生親自動手來剪切幾個正方形、長方形,學生通過所學知識認識到長方形與正方形是特殊的四邊形,它們的四個角都是直角,因而它們的內角和是360度。那么對于一般的四邊形來說呢,接著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剪切、拼接等方式來展開自主探究。學生通過測量相加、畫對角線分割成三角形等得出四邊形內角和是360度的規律性認知。在此探究的過程中向學生滲透分割轉化的數學思想。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來探究五邊形、六邊形以及n邊形的內角和。這樣學生通過探究就可以總結出n邊形可以從一個頂點引出n-3條對角線,分成n-2個三角形,所以n邊形的內角和就是(n-2)*180度。這樣就可以達到學生的深刻理解。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出示相關的習題來幫助學生鞏固對這一定理的掌握情況。

三、激活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讓學生在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定理的同時,學會數學思維,培強創新意識,這是新課改下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而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就必須要為學生提供一個寬廣的平臺,讓學生可以展開獨立而積極的思考與思維活動。否則就只能將學生的思維限定在固定的條框內,扼殺學生的個性,束縛學生的思想,只能讓學生成為知識的機械記憶者與運用者。而采用探究性學習,實現了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讓學生有更多獨立思考的時間與探究的空間,學生可以依據自己的數學知識,結合生活經驗,展現自己的個性,來展開富有個性化的學習。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才能閃現智慧與創新的火花,學生才能擺脫以往的機械接收,而是能夠深入知識本質的理解,這樣學生才能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同時,學會基本的數學思想與方法,真正學會數學思維,學會自主探究,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顏蘭花.自主探究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J].探討數學學習與研究,2013(14).

[2]傅乃彬.初中數學自主探究式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3).

[3]鄭天莉.初中數學自主探究式教學的策略[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4(8).

(責編 ? 張景賢)

猜你喜歡
互動探究激活思維和諧關系
“互動探究”教學模式在英語教學中的實踐
淺談教育創新在數學課堂的實施
小學班主任管理中與學生構建和諧關系的方式研究
讓有效提問開啟學生思維之門
法律視角下民辦高校師生和諧關系建設
電子白板“互動探究”教學模式在低年級教學中的運用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