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水環境監測現狀及改善對策

2016-02-08 08:01王青云
資源節約與環保 2016年4期
關鍵詞:環境監測水資源監測

王青云

(山西省沁源縣環境監測站山西長治046500)

我國水環境監測現狀及改善對策

王青云

(山西省沁源縣環境監測站山西長治046500)

水資源在社會和經濟發展中具有戰略性意義,是重要的基礎資源。環境監測作為了解和掌握流域水環境質量及水污染源排放的主要途徑和手段,其結果是水體污染控制和環境管理決策的重要依據之一。本文主要分析我國水環境監測現狀及改善對策,為我國水環境監測質量的改善提供參考。

水環境;監測體系;改善對策

隨著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社會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為了合理開發、利用有限的水資源,并對水資源、水環境進行管理,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促進社會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我國水環境監測部門要不斷完善水環境監測體系,實現水環境監測的分析方法標準化、質量管理規范化、數據平臺信息化、設備先進化,為我國水污染的防治和環境管理部門決策提供重要技術支持。

1 我國水環境監測現狀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大量的工業用水、居民用水和其他形式的水資源消耗給我國水環境帶來巨大沖擊,并且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造成的水資源污染現象嚴重,這給我國水環境監測帶來壓力和挑戰。目前,我國水資源仍然處于匱乏狀態,水資源的分布呈現不平衡的特點,西北部地區水資源緊張,南方地區水資源較為豐富,水環境監測水平的高低也影響著我國不同地區的合理用水。相比與西方發達國家,我國水環境監測工作開展起步晚、發展慢,但經歷30多年的發展在我國水資源管理中取得顯著成效,已經成為我國水資源管理的重要工具。

我國積極引進西方先進的環境監測技術和管理方法,完善水環境監測水段,已經成為能夠覆蓋到國內大江、大河和湖泊等水源區的全方位水環境監測網絡,并且已經形成較為科學、規范、詳實的水環境監測技術,尤其是在監測區域的布置、水樣采集、運輸、質量分析、研究報告等方面的技術已經達到先進水平,除此以外,我國一些重要的水源區已經采用自動化的水環境監測系統,實現水環境的現代化監測和控制。我國水環境監測的形式是輻射式,核心是水環境監測,以節點為監測站點,運用先進的網絡技術建立覆蓋全國的水資源監測網絡,目前已經運行200多個水資源監測中心,2800多個水資源監測站點,其中實現長期運行的監測站點達到80%以上[1],形成國家級、省級、地級、縣級自下而上的監測體系。我國水資源監測網絡主要監測國內的地表水、地下水、廢物、污水等水類型,以不同流域地區為監測單元,實現實時動態監測,對流域的水類采取定點采樣和移動采樣的方式進行實驗室分析,堅持常規監測與應急監測相結合,形成完善、系統、全面的檢測機制。

2 我國水環境監測存在的問題

2.1缺乏有效地監測分析手段

水環境監測中制定的不同水類監測指標是不同的,例如水的有機質、無機物、微量元素、微生物、重金屬等多種指標,但對于工業用水、居民用水等監測指標也不盡相同,其中對工業廢水的監測指標有100多項[2]。我國水環境監測網絡雖然逐漸發展成熟和完善,但在監測水段上無法滿足一些水類監測中多項指標的同時監測,主要是由于現有的監測手段效率不高,沒有按照監測分析標準的最低要求進行水類的監測,運用這種簡單的監測手段和較低的監測速度,無法實現對突發性水環境的有效監測,再加上配套是設施并不完善,監測人員的綜合素質有待提高等問題影響了水環境監測分析手段的完善。

2.2缺乏完善的水環境預警

完善水環境預警體系有利于動態獲取水環境信息,是及時處理各項突發性事件的依據,但是建立完善的水環境預警系統需要強大的數據支持,運用計算機網絡系統完成自動化信息采集、數據分析、預警控制等自動化控制過程。但目前我國地方水環境監測系統還沒有完全達到自動化水平,先進儀器和設備的引進還不充分,無法真正實現自動預警系統;預警系統的建立需要監測內部各部門的配合,但監測部門內部依舊存在職責分工不明、管理不善等問題,大大影響了各部門之間的合作,不利于為水環境預警系統提供完善的數據。

2.3缺乏完善的評估指標

我國水資源種類豐富,例如地表水、地下水、污水、廢水等不同類型,盡管我國已經建立并運行了水環境監測系統,但不同類型的水資源的監測評估指標還不完善,不同水質的檢測指標沒有進行細化分類,影響水環境的監測質量。例如地表水包括水庫、渠道、運河等不同水資源形式,但地表水的監測指標過于籠統,沒有細化這幾種地表水的具體監測指標,在水環境監測運行的過程中出現混淆的現象,影響監測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2.4缺乏科學的監測管理體系

水資源成為我國各地區發展中是基礎、重要的資源,但我國一些地區水資源卻十分匱乏緊張,現如今存在各地區水環境監測的各自為政現象,為了最求本地區經濟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各地方水環境監測部門只關注和重點開展流經本地區的水資源管理,缺乏大局意識,造成各地區水環境監測系統無法實現整合,其中職權、職責、利益等方面的劃分和管理難點和重點。這種混亂的水環境監測體系不利于從全局出發,阻礙了水環境監測的長期性和穩定性,制約了水環境監測的運行效率。

3 改善我國水環境監測的對策

3.1構建水環境監測技術方法體系

針對因標準監測方法落后、缺失造成對數據可靠性的影響,并由此產生的環境管理決策困難,我國應不斷完善配套監測方法和典型水污染源的監測方法,增加覆蓋污染物的種類;創新和完善可量化的水環境有機物監測質控指標和合格評判限值,這些限值應覆蓋不同種類的有機物;不斷提高監測方法的靈敏度,積極引進先進技術突破多個項目同時監測的難題,實現水資源中一種污染物能夠應用多種監測方法進行監測;構建流域水環境突發污染事故應急監測技術體系,填補我國水環境應急監測規范的缺陷。

我國現行水環境監測仍以理化分析為主,很難有效地說明日益復雜的水體有毒污染物生態與健康效應問題,應構建水環境污染的綜合毒性和生物監測技術方法體系,例如我國構建的生物種“藻類—浮游/底棲無脊椎動物—魚類”多層次營養級生物測試技術[3],將我國水環境監測中對活體生物監測的技術空白完善清晰,能夠真實反映出流域水環境質量,為后期書污染防治和環境管理部門的決策提供依據。

3.2構建水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系統

我國水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缺乏科學合理的設計和較強的系統性,要構建水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構架,創新質量監管方法和設施設備,保障水環境監測工作的科學性和精準性。監測質量管理系統主要包括制度、技術、評價指標、物質和網絡等構成要素[4],指導我國水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還要嚴格水環境監測人員的管理,監測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為保障水環境的科學監測提供管理手段。將水環境監測體系中的人力資源和設備資源相結合,明確各類人才的崗位職責,建立以質量為最終目標的管理體系,為水環境的監測、預警、考核等打下基礎。

3.3提升水環境監測系統的監測能力

(1)應加強水環境監測系統的動態性,通過加強對先進計算機技術、網絡通信技術、水環境傳感器等先進設備的應用,實現水樣采集、分析處理、評價反饋一體化的目的,實現水環境監測的動態性和持續性。(2)要深入研究水環境預測方面的內容,整合監測系統的監測和預測功能,運用科學合理的監測手段對水資源進行分析和評價,發揮出水環境監測系統在預測方面的功能。(3)要不斷提高監測系統的兼容性,加強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在水環境監測方面的溝通與合作,例如建立統一的水環境監測標準,實施實驗室的共同研究機制,加強信息數據的統一管理等。

3.4加強水環境監測人員的綜合素質

(1)要建立水環境監測的專職隊伍,促進水環境監測人員的專業水平與工作能力的提高。要重視水環境監測專業人員后備人才的選拔和培訓,嚴格制定水環境監測人員的聘用機制,堅持“公開、公平、擇優”的聘用原則,選用具有較高文化水平、綜合素質的專業人才。(2)要加強對水環境監測人員的培訓力度,加強對嚴格監測、規范操作等方面的培訓和教育;加強對水環境監測人員的崗前培訓,熟悉各項水法律法規和監測工作流程,在工作過程中避免因業務不熟造成的矛盾和沖突。(3)水政府機構要積極利用媒體宣傳水環境監測的重要性,轉變對水環境監測工作的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認識,在社會上形成良好的水環境保護氛圍,使社會各個領域配合水環境監測工作的開展。

4 結語

我國水環境監測在發展中不斷完善,但也存在監測分析手段、預警、質量管理、評估等方面的問題,因此要不斷完善各項水環境監測標準和監測方法,積極研究我國水環境監測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采取應對措施實現我國水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水環境管理效率的提高。

[1]郎加卓瑪,晏啟昌,格桑達瓦.環境監測在我國目前的現狀及發展對策探討[J].農技服務,2014(11):165-165.

[2]段淑珍.淺析水環境的監測現狀以及解決措施的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12):115-117.

[3]周旺.我國水環境監測存在的問題及相應對策[J].環境與生活, 2014(4X):5-6.

[4]張嫦.基于城鎮水環境惡化原因及對策的分析[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10):74-75.

猜你喜歡
環境監測水資源監測
《水資源開發與管理》征訂啟事
特色“三四五六”返貧監測幫扶做實做細
2019年河南省水資源公報(摘錄)
環境監測系統的數據分析與處理
加強水文水資源勘測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
水資源配置的現狀及對策初探
環境監測實驗中有害試劑的使用與處理
大氣污染問題的環境監測
網絡安全監測數據分析——2015年12月
網絡安全監測數據分析——2015年11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