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新舊導則對比

2016-02-08 08:01王茂春潘永寶晁波陽
資源節約與環保 2016年4期
關鍵詞:導則環境影響預測

李 慧 王茂春 潘永寶 馬 瑩 晁波陽

(1陜西省現代建筑設計研究院陜西西安7100482西安新高礦山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陜西西安710018)

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新舊導則對比

李慧1王茂春2潘永寶1馬瑩1晁波陽1

(1陜西省現代建筑設計研究院陜西西安7100482西安新高礦山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陜西西安710018)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610-2016)于2016年1月7日起實施,是當前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的主要依據,本文對新舊地下水導則變化之處進行分析和探討,以期能夠提高導則的可操作性和指導意義。

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導則

地下水導則(HJ610-2011)開啟了全面保護地下水環境的新局面,但其部分內容已經難以適應當前環境管理和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具體要求,因此環保部2016年1月7日發布了新導則(HJ610-2016)[1]正式稿,同時廢除了舊導則(HJ610-2011)[2]。為了更快熟悉新導則,本文將新舊導則進行對比,分析和探討不同之處,提高其可操作性。

1 概況

新導則調整、補充和規范了相關術語和定義,調整了地下水流場和地下水位調查內容、評價工作等級分級判定依據、環境現狀調查范圍的確定方法,簡化了現狀監測要求,強化并明確了地下水環境保護措施與對策的相關要求,刪除了專題文件編寫的要求,增加了評價結論章節,修訂了附錄。

2 具體修訂內容

2.1適用范圍

舊導則刪除了以地下水作為供水水源的建設項目,認為涉及供水水源的建設項目不會對環境水質直接影響,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可不關注。新導則剝離了屬水利部門管理的水資源、水位、地下水流場等內容,保留了建設項目水質的直接影響部分。

2.2結構框架

新導則總體保持舊導則的結構和框架,基本維持舊導則一級目錄內容,二級目錄略作修改。刪除了舊導則專題文件編寫要求章節,增加了評價結論章節。

2.3術語和定義

調整了地下水的定義,舊導則包括包氣帶和飽水帶中的水,新導則不包括包氣帶水;補充了6個術語,包括水文地質條件、分散式飲用水水源地、地下水環境現狀值、正常狀況、非正常狀況和地下水環境保護目標;刪除了2個術語,即地下水背景值和環境水文地質問題;規范了6個術語,包括包氣帶、飽水帶、地下水補給區、地下水排泄區、地下水徑流區和集中式飲用水源。

2.4總則

2.4.1一般性原則

刪除了舊導則中建設項目分類,更改為一般性原則。舊導則根據項目對地下水影響的特征,將建設項目分為三類;新導則根據項目對地下水影響的程度,結合《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將建設項目分為四類,其中Ⅳ類項目不開展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

刪除了舊導則中“引起地下水量、水位或地下水流場變化的建設項目的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只保留關注對地下水水質可能造成的直接(不良)影響。

2.4.2評價基本任務

刪除了“地下水位和流場”相應的評價任務要求,增加了“制定地下水環境影響跟蹤監測計劃和應急預案”的規定。

2.4.3工作程序

將“報告編寫階段”調整為“結論階段”,并對各階段的內容和工作順序進行了調整。

準備階段刪除了“編制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方案”的要求;現狀調查與評價階段刪除了環境水文地質問題調查;影響預測與評價階段新增了預測情景設定;結論階段刪除了編制專題報告,理由是其他環評要素類導則沒有該要求,與其他導則一致。

2.5地下水環境影響識別

舊導則為識別“正?!焙汀笆鹿省睜顩r下的環境影響,新導則明確為識別“正常狀況”和“非正常狀況”下的環境影響。

識別方法由舊導則中的“矩陣法”規范為“先識別項目所屬的行業類別,再根據其地下水環境敏感特征,識別其敏感程度?!?/p>

增加了具體識別內容。

2.6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

新導則對評價工作等級的劃分方法改動較大,調整為:應依據建設項目行業分類和地下水環境敏感程度分級兩項進行判定,并列出三類特殊情況下的等級判定規定。

2.7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要求

增加了原則性要求。強調了以資料收集為主,在資料不能夠滿足相應評價要求時補充調查,必要時進行補充勘察與試驗。

各級評價工作增加制定“地下水環境影響跟蹤監測計劃”的規定。一級評價不再硬性要求必須采取數值法預測與評價,增加了制定“污染事故應急預案”的規定;三級評價調整為采用解析法或類比分析法進行影響分析與評價。

2.8地下水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

2.8.1調查與評價基本原則

一、二級改擴建項目評價,由“必要時監測范圍還應擴展到包氣帶”調整為“應開展現有工業場地的包氣帶污染現狀調查”。

長輸油品、化學品管線等線性工程,調查評價工作重點為站場、服務站。

2.8.2調查評價范圍確定

此處為重大變化。全導則僅此部分提到了“地下水流場”。評價范圍具體有三種方法:公式計算法、查表法和自定義法。原參考表作為評價范圍的下限,要求過嚴,新導則做出新的調整,原來的下限改為目前的上限。并對線性工程做出了新的規定。

2.8.3調查內容與要求

刪除了“環境水文地質問題調查”。因環境水文地質問題在建設項目的地質災害評估中會進行專門分析,因而刪除了相關調查內容。

“地下水污染源調查”敘述上大為簡化,強調排放同種特征因子的地下水污染源調查,改擴建項目強化包氣帶污染調查與分析。

“地下水環境現狀監測”新增了掌握或了解評價區地下水水質現狀及地下水流場、污染場地修復工程項目的地下水環境現狀監測參照HJ 25.2、現狀監測井的布設應兼顧地下水環境影響跟蹤監測計劃等;刪除了地下水化學組分、Ⅰ類、Ⅱ類項目監測要求;調整了監測層位和點數、取樣點深度要求和監測頻率,二級及以下不再要求必須開展監測。

“環境水文地質勘察與試驗”刪除了彌散實驗、流速試驗(連通試驗)和地下含水層儲能試驗。

2.8.4環境現狀評價

刪除了“污染源整理與分析”和“環境水文地質問題的分析”;調整了“包氣帶環境現狀分析”的項目范圍:對于污染場地修復工程項目和評價工作等級為一、二級的改、擴建項目,應開展包氣帶污染現狀調查,分析包氣帶污染狀況;新增了“《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和有關法規及當地的環保要求是地下水環境現狀評價的基本依據”。

2.9地下水環境影響預測

預測原則:預測對象重大變化,明確僅為地下水水質的直接影響;預測重點:新導則調整為“對地下水環境保護目標的影響”,舊導則“為地下水水質、水位、水量動態變化的影響及由此而產生的主要環境水文地質問題”。

預測范圍:調整為現狀調查、預測、評價三者范圍一致。

預測時段:新導則調整為“地下水環境影響預測時段應選取可能產生地下水污染的關鍵時段,至少包括污染發生后100d、1000d,服務年限或能反映特征因子遷移規律的其他重要的時間節點”;舊導則為“預測時段應包括建設項目建設、生產運行和服務期滿后三個階段”。

新增“情景設置”(正常和非正常狀況);規范了預測因子,刪除了與水量、水位、水文地質問題等相關的預測要求;增加預測源強確定的規定;三級預測方法種類減少;預測模型略有變化;新增預測內容。

2.10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

評價原則的變化同預測部分;評價范圍調整為現狀調查、預測、評價三者范圍一致;評價方法刪除了“Ⅰ類、Ⅱ類項目類別的相應技術要求”,增加了“對屬于GB/T14848水質指標的評價因子,應按其規定的水質分類標準值進行評價,對于不屬于GB/T14848水質指標的評價因子,可參照國家(行業、地方)相關標準的水質標準值進行評價?!?/p>

2.11地下水環境保護措施與對策

發生重大變化,重在“地下水污染防控,強化環境監測與管理、制定地下水環境跟蹤監測與信息公開計劃、制定地下水污染應急響應預案”。

2.12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刪除了“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專題文件的編寫”,修改為“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結論”。主要內容為環境水文地質現狀、地下水環境影響、地下水環境污染防控措施、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結論等內容。

3 結語

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導則對于保護地下水環境、防治地下水污染具有重大意義,必須嚴格執行。但鑒于目前依據評價導則開展工作過程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建議在評價工作等級劃分、地下水環境現狀監測評價等方面,通過充分調查論證,進一步完善導則,使其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和指導意義,促使今后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能夠更好地開展。

[1]環境保護部.HJ 610-2016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S].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6.

[2]環境保護部.HJ 610-2011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S].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1.

李慧(1989—),女,漢族,陜西榆林人,碩士研究生,環評工程師,主要從事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

猜你喜歡
導則環境影響預測
無可預測
選修2-2期中考試預測卷(A卷)
選修2-2期中考試預測卷(B卷)
選修2—2期中考試預測卷(A卷)
《環境影響評價》征稿訂閱及廣告征集啟事
《環境影響評價》征稿訂閱及廣告征集啟事
“三線一單”與環境影響評價銜接研析
洙趙新河擴大治理環境影響分析
工程項目管理導則(十一)
工程項目管理導則(十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