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高校輔導員制度化建設

2016-02-15 09:33山東王曉晨
作文教學研究 2016年5期
關鍵詞:制度化輔導員思想

山東 王曉晨

論高校輔導員制度化建設

山東 王曉晨

輔導員隊伍建設是高校戰略發展的重要有機組成部分,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現代化服務管理的骨干力量。圍繞輔導員工作制度化建設、輔導員綜合素質建設深入分析了高校輔導員隊伍制度化建設方向,同時闡述了輔導員發展困境并提出完善對策。

高校輔導員 思想政治教育 制度化建設

1953年清華大學建立學生政治輔導員制度以來,輔導員成為我國高校中新角色,自此,高校輔導員制度成為我國高等教育體制中一項具有中國特色的學生教育管理制度,其制度化建設伴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

一、高校輔導員工作制度化建設

(一)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和工作本質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加深,新形勢的不斷發展,處于時代變革前沿的高校也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從以前的“產品培育”模式為主的精英教育逐漸演變成當前的“以人為本”的大眾化教育,高校輔導員的工作職責也由“教育和管理”演變成現在的“教育、管理和服務”三位一體的工作體系和要求。在當下處處凸顯“以人為本”的時代,高校輔導員工作的實質就是為學生服務、為學校的辦學目標服務。

(二)高校輔導員的工作任務和內容

黨的教育方針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對高校輔導員工作的任務和內容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同時這也是對高校人才培養的性質和目標的方向性、原則性的規定。

二、高校輔導員必備素質建設

(一)較高的思想素質。用自己正確的思想,優良的品德,良好的行為,淵博的學識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另外,作為高校輔導員不僅要加強對政治理論知識的熟悉掌握,而且要諳熟心理學、倫理學、社會學、法學等相關知識,成為一專多能的專家。

(二)具有良好的溝通交際能力。在開展學生工作中,是否具有良好的溝通交際能力是對高校輔導員的職業素質進行衡量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對作為輔導員應試具備的基本要求之一。輔導員與學生在交談過程中能否讓學生感到親切和信任,把輔導員當做自己的知心朋友,敞開心扉地把自己想法告訴他們,體現了一個輔導員的溝通交際能力的強弱和溝通交際水平的高低,這種能力在處理危機情況中尤其顯得重要。

(三)具有勇于奉獻的愛崗敬業精神。輔導員每天接觸的都是與學生有關的事務性工作,面是相當大的,而他們所面對的工作對象—學生的思想也是日趨復雜的,如今在校大學生大多是90后,個性特點較為突出,思想觀念比較前衛,容易出現極端分子,這就要求輔導員,平時應細心觀察學生的言行,主動關心、親近學生,與他們進行必要的交心談心,及時進行疏導,對有可能出現的不穩定因素進行掌控并采取措施予以制止。

三、當前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困境與完善

(一)當前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困境

1.背負過高的社會期望

根據教育部規定,高校專職輔導員要按1:200的比例配備,但是現在大部分高校的師生比例都超過這個規定,有的甚至達到1:400。在當前人們越來越關注大學生群體的思想、管理、安全等方面工作,全都由輔導員來負責,他們所要背負的社會期望太高。面對政出多門的學校,輔導員要扮演“政策執行者”的角色,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學校各部門布置的任務;面對思想活動、個性十足的學生,輔導員在充分尊重他們的同時,對他們嚴加約束,保證所有的學生不出意外,不越“雷池一步”。輔導員在扮演著不同角色時都要被賦予很高的期望,隨著期望越來越大,輔導員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最終達成目標,但卻付出了大量的心血,長此以往,身心疲憊。

2.思想教育主力軍變勤雜工

輔導員是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但由于輔導員沒有明確的硬性任務指標,高校一些人便把他們當作“閑人”或稱為三不像“不像教師,不像行政,更不像學者”。學校機構精簡后,幾乎所有行政后勤機關都不直接對學生服務,各類煩瑣事務統統往輔導員身上壓。

(二)改善高校輔導員現狀的對策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國家有關領導對加強和改進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也有了新的認識和要求。

1.改善社會環境,提高輔導員待遇。學校等有關部門應該引導社會對高校輔導員的定位不能過于簡單或高不可攀。輔導員就是輔導員,他們只能扮演著輔導員的角色,承擔著輔導員應該做的本職工作。只有社會給予高校輔導員正確的職業定位,他們才能把這份能夠承受得住的社會期望變成工作動力而非壓力,只有在動力的前提下的激勵,才能使社會期望變為現實的回歸。

2.返本還原,回歸輔導員的工作重心。一直以來,高校里事務性工作的糾纏使得輔導員們疲于應付,使他們在高校里被定位為“全職保姆”、“消防員”、“勤務員”的角色,為學生的衣食住行等事務性。日常工作整天忙得暈頭轉向,花費了全部精力,根本沒有時間顧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談不上對自我進行充電學習,長此以往,勢必使輔導員對這些工作產生厭倦情緒。因此,教育主管部門及高校應調整相關政策、改革相關制度,給輔導員以工作上的減負,安排相關部門和人員分擔日常的學生管理工作,給輔導員騰出點時間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還原輔導員的工作重心。

[1]喬娟.論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所面臨問題及對策[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

[2]季宜敬.自我效能感對高校輔導員工作影響的研究[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1,(2).

[3]王松.對高校輔導員職業定位的探討[J].經濟師,2011,(2).

(作者單位:山東省交通職業學院科學與人文學院)

王曉晨(1987-),女,山東高密市人,山東交通職業學院科學與人文學院教師。

猜你喜歡
制度化輔導員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思想與“劍”
1+1我們這樣學隊章:我們的輔導員
推動以案促改工作常態化、制度化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思想是什么”
關于高職學生管理制度化與人性化的探討
以人為本做好輔導員工作
法治視野中的非制度化生存論析
我國多黨合作制度化規范化的歷史演進與發展趨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