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立閱讀自主評點培養思維的創造性品質
——評點批注法簡介及案例分析

2016-02-15 19:15李玉麟
終身教育與培訓研究 2016年5期
關鍵詞:評點評語思維

李玉麟

(望都中學,河北望都0000000)

李白

獨立閱讀自主評點培養思維的創造性品質
——評點批注法簡介及案例分析

李玉麟

(望都中學,河北望都0000000)

[特級教師談教學]

編前語:很多人都熟悉江澤民的名言:“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不竭的動力”,很多人都知道21世紀是以創新為特征的世紀,很多人都懂得創新人才的培養關系到民族復興大業,可是,在當今校園,我們感受不到濃濃的創新教育的氛圍,相反,教學練習化,教學考試化,課型永遠是做題、講題的循環。我們不必諱言,應試教育依然是當今課堂“垂簾聽政”的太后。

創新有障礙,其中,功能固著是重要思維障礙之一。功能固著即個人在知覺上受到問題情境中經驗功能的局限。當今教學實施超強度的模擬題訓練,恰恰是強化功能固著,抑制創新意識。

李玉麟老師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逆著應試之風,摸索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課型,他確立了一種古老而新穎的閱讀課型——評點批注教學法。這種課型最大特點是取消“導讀”,在學生研究文本期間,教師不作“指導”,不將學生的思維引入或強行納入自己提前設好的軌道,而是大膽放手,讓學生獨立閱讀,自主研究,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得知識(布魯納語),然后充分交流閱讀心得,互為啟迪,共同提高。行家一看即知,這種課型沒有應試色彩,非常符合新課程理念,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思維的創造性品質和批判性品質,對于削弱學生的功能固著,對于從應試教育中“突圍”,都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評點批注教學法是一縷春風,愿中華杏壇春風駘蕩。

一、小人物給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動大手術

在中學語文教壇上,我是一個芥子一樣的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可是許多年前,這個小人物膽大包天,給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做了個大手術。

封建時代,語文課堂教學模式主要是講讀(“滿堂灌”),到了上世紀80年代初,上海的錢夢龍老師創立“導讀”法,以教師預設的導讀題引導學生學習課文,很快風行全國,成為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的主導模式。1986年我參加工作后,成了錢氏的私淑弟子和錢氏教學理論的實踐者,心無旁騖,兀兀窮年,下大氣力研究導讀法。導讀法使我和我的學生獲益良深,可是在實踐中,我逐漸發現了導讀法的弊端,即教師的“導”束縛了學生思維的雙翼,不利于學生創新精神和思維的創造性品質的培養。我的這一思想集中體現在我的一篇題為《辛苦莫育可憐花》(后來發表于《北京教育》2001年第9期)的文章中,摘引如下:

我們的課堂教學,由“灌”而“導”,的確是前進了一大步,但也不過是由類人猿而至類猿人。倘若把教學比做過河,那么,“灌”是背過去,“導”則是拉過去。其做法都是由老師確立目標,制定路線,調控進度,也就是說,事事按照教師的“設計”運行。這樣的模式當然保險,不出岔子,沒有意外,令人放心??墒菍W生的獨立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就在這放心的微笑中漸漸消盡了。創造學家們認為,個性是創造的基礎,而長期服從的人只有奴性,根本不會有創造性。創造性思維若想得到發展,必須給學生一個獨立探索、自主研究的空間。因此,課堂教學必須向更高階段——學生自主探究式(即摸索著過河)躍進。

1998年至2000年,我摸索了三年,給現行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動了個大手術。什么手術?答曰:取消教師“導讀”這一環節。

二、評點批注教學法簡介

取消教師導讀,語文課怎么上?難道又回到“滿堂灌”的老模式?破導讀法,立什么法?

我立的是評點批注教學法,簡稱評點法。作為文學鑒賞樣式,評點法古老之至,出現在公元八世紀(唐代),可是作為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卻是我的獨自摸索出來的。下面我從如下諸方面對評點法予以介紹。

(一)何為評點批注教學法

“評”是寫出評語,“點”是圈點勾畫重要詞句。評點批注教學法即是教師引導學生獨立閱讀文本,以發散的視角、用評語和圈點勾畫的形式外顯閱讀心得的一種教學方法。

(二)評點的形式

評點的形式大略有:圈點勾畫、旁批、夾批、眉批、總評等。我指導學生評點,多采用旁批形式,且分條陳列,稱之為條述旁批,或旁批條述。

(三)評點時的精神狀態

力除蜻蜓點水、走馬觀花式的閱讀舊習,沉下心來,“十目一行”,反復閱讀,深入研究,心文相融,“入在里面,猛滾一番,——如酷吏治獄,直是推勘到底,決是不恕他”(朱熹語),不寫出精彩批語(體現自己閱讀能力最大值的批語),決不罷休。

(四)評點的關鍵

評點的關鍵是反復閱讀,深入思考。古語說:“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通,鬼神將通之?!彼贾翗O處,如有神助,創見新解,如泉之出??v無甚見解,思索成習慣,思維亦逐日強健,從而成為一位思考力發達的智者。

國外有一些企業總裁,時常將自己關在空屋內。一小時過去了,兩小時過去了,有人來訪,門口侍衛攔住,說:“老總正在思考,任何人不得打擾?!逼髽I管理者都專時專地進行深入思考,何況閱讀者?何況運用評點法,深入研讀文本的學生?

(五)評點批注教學法的課堂操作程序

在起始階段,評點法按如下五個步驟操作:(1)教師分析古今大師的評點范例;(2)教師以文本的第一部分為例作評點示范;(3)學生獨立研究,圈點佳句,寫出評語;(4)交流閱讀心得:學生輪流上講臺,或說或寫,呈示評語,教師隨機插語,對學生的評點進行評點,而后教師以“平等中的首席”身份參與交流;(5)進行二次評點,修正、補充、完善自己的評語。

(六)評點的角度

評點法是開放型教學模式,要求學生獨立閱讀,發散評點,故對于評點理論不宜過多介紹。不過在初始階段,為了便于學生入門,教師作評點閱讀示范之時,可適當介紹一些評點的角度,如劉勰的六觀法,呂祖謙的四看法,葉朗的四讀法等,但必須叮囑學生,介紹評點角度,是為了打開評點思路,萬不可為其所縛。最好的評點理論是學生在閱讀實踐中不斷摸索、自己總結出來的“經驗”。

(七)評點法的特點

評點法的最大特點是在學生研究文本期間,教師不作“指導”,不將學生的思維引入或強行納入自己提前設好的軌道,而是大膽放手,讓學生獨立閱讀,自主研究,“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得知識”(布魯納語),然后充分交流閱讀心得,互為啟迪,共同提高。教師不再是“導演”,而是學友、學長,以“平等中的首席”身份參與交流。

(八)關于評點中的“獨得之見”

我有一首順口溜:“閱讀之法,成百上千,我最推崇,批注評點。師不導引,獨立鉆研,以自己腦,探求發現,旁批條述,獨得之見。交流評語,人人‘參戰’,師為‘首席’,《參》亦一員?;蜉喠髡f,或相與傳,或登臺講,或筆諸板,思維火花,愈撞愈艷。交流課罷,閱讀未完,須再搦管,二次評點?!逼渲械摹蔼毜弥姟?,并非僅指首創,主要是指“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得知識”(布魯納語)。評語肯定有與他人見解“暗合”之處,與同學的見解“暗合”,與老師的見解“暗合”,與當代專家學者的見解“暗合”,與古代批評家的見解“暗合”。由于學生在閱讀前、閱讀中并未接受他人的指導點撥,評語完全是自己心智心力之所得,體悟源于自我,見解萌于本心,故即便評語無多,言拙意淺,屢與他人見解暗合,也是獨得之見,是創造的結晶。(注:順口溜中的《參》指教學參考書)

(九)關于評點成效

以評點法閱讀,收獲大小,不全在評語之多寡,主要在于閱讀的深淺,思考的深淺。只要真讀,即便評語簡略泛泛,也是成功的閱讀,只要深入思考,即便沒有評語,也是大收獲,堪稱成效顯著,因為思維得到了鍛煉。長期堅持下去,思維會日趨發達,思考力會逐日提升,甚至逐漸成為一個思想的巨人。到那時,大任都能擔當,何況文章閱讀?

毛澤東“不動筆墨不讀書”,評點過大量的文史古籍。毛澤東的評語簡略之至,浮泛之至。如對于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州》,他評了一個字:“好!”對于孟浩然的《早寒有懷》,批了兩個字:“略好?!睂畎椎摹秾⑦M酒》,批了兩個字:“好詩!”評《新唐書·田弘正傳》,批語為:“田弘正,好將軍?!痹u《新唐書·康承訓傳》,批語為:“內部分裂,因而敗亡?!痹u《新五代史·王彥章傳》,批語為:“殺降不可,殺俘尤不可?!眴慰催@些批語,并無多少學術價值,然由于毛澤東讀書專注,思考深入,年年歲歲,手不釋卷,他的思維較常人發達得多,讀書雖評語寥寥,但閱讀能力、鑒賞能力并不遜色于大學者。

以評點法讀書,對于閱讀成效,我立了三項標準:(1)讀得真;(2)思得深;(3)批語精當。這三項是層遞關系,后者高于前者,且包含前者。

從培養獨立精神、培養思維品質、培養讀書習慣等方面看,評點法有著講讀法和導讀法所不具備的優勢。學生獨立閱讀,哪怕只寫出幾條批語,其收獲都勝過老師“導”半天。這是我在反復進行導讀法實踐和評點法實踐對比的基礎上得出的結論,但也許是一種偏見,歡迎老師們批評指正。

(十)關于評語交流

交流是評點批注教學法的一個重要環節,主要目的是令閱讀者互為啟發。從這個意義上說,交流閱讀心得亦是一種啟發式教學。

交流可以開闊自己的視野,可以查找自己的不足,可以汲取他人的營養,可以激發自己奮斗的興趣,但必須明白,真正提升閱讀能力、鑒賞能力的關鍵不在交流,而在閱讀與評點。交流僅是思維火花的碰撞,要想強健思維,只有靠自己思考。切磋武藝,肯定大長見識,但無法提高功力。因此,我一直認為,能力無法教,能教的只是提升能力的操作程序。

交流時必然會遇到與自己意見相左的看法,交流者如若情緒過分激動,交流就會變成爭論。讀多了學者逸事之類的書,我逐漸發現,學術見解的分歧,靠爭執,靠辯論,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錢理群先生的學生追到錢先生家里去辯論,熊十力先生和廢名先生因意見不同,揮拳相向,滾到地上扭打,雖被傳為雅事,但最終誰也沒有說服誰。我認為,最好的解決辦法,是雙方都冷靜下來,從對方見解角度,從自己見解角度,對文本再次進行全面審視和思索。心中明了誰是正解即可,不必非要從面子上爭個高低上下。

(十一)關于閱讀的誤解與不解問題

金克木先生說:閱讀有正解、誤解與不解之分。在對待學生的誤解與不解問題上,評點批注教學法與講讀法、導讀法等教學模式是有很大差異的。

當學生閱讀出現誤解與不解問題時,講讀法是“講”,把自己的正解講給學生,導讀法是“導”,將學生的思維導向正解方向,而評點法是在交流的基礎上,令學生二次思考,自己修正自己的誤解,自己“透過”原先的不解之處。一時修正不了,一時解不出,便先擱置起來,留待閱讀力鑒賞力提高后再解。因為要想獲得真正的正解,必須靠閱讀者自己,他人的導讀或講解,只是令人“半懂”,故我在與學生進行交流時,看到其誤解之處,我只是告訴他我不同意他的觀點,我們需要再思考,再評點,并不強行“糾錯”,看到學生不解的問題,一方面呈示給全班,讓大家共同思考,一方面叮囑有不解問題的學生重新研讀文本,以備再次交流,老師不輕易“答疑”。

(十二)關于教師在評點批注教學法中的作用

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钡谖业脑u點批注教學法中,教師的作用卻有了新的定位。

(1)以民主方式傳道,不板著面孔搞說教,沒有夫子氣、道學氣。傳道的最佳境界是:與學生共同求“道”,一起修德潤身。(2)授業時揚棄了傳統的師授生受式,與學生共同研究學業,共同交流心得。(3)解惑的方式不再是“生問師答”,而是師生共同再反思,再交流。

在評點批注教學法中,教師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師”,而是學長、學友,是學生的特殊身份的學習伙伴,其主要作用是:“開示”、示范、交流、促行。

(十三)關于教學參考書在評點批注教學法中的作用

在評點批注教學法中,教參的主要作用有三:(1)同教師、學生一樣,參與評點后的交流;(2)印證學生與之“暗合”的評語;(3)當學生閱讀出現誤解時,以教參相關分析與之交流。

(十四)評點與閱讀的關系

閱讀是評點的前提、基礎,評點是閱讀的深化、提高,沒有閱讀,就沒有評點,沒有評點,閱讀便難以深入,因此要讀評并重,不可偏廢。

(十五)評點法與講讀法、導讀法的主要區別

講讀法是直接向學生贈送結果,導讀法是預設通向結果的軌道與橋梁,評點批注教學法是讓學生自己找結果。因此,評點批注教學法在學生閱讀之前不設計問題,在學生閱讀中不予以扶助(扶助,于求知是幫助,于思考則是干擾),讓學生安安靜靜地在文本中沉潛,只是在學生閱讀之后,才進行充分交流。

(十六)評點法與創新教育

松下幸之助說:今日的世界,并不是武力統治而是創新支配?!币虼?,世界各國都注重創新教育。創造學家認為,人的創新性包括創造意識、創造精神、創造思維、創造品德、創造美感和創造技能等;學校進行創新教育,不能窄化為一種創新技能訓練,而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培養創新精神,首先要培養獨立性,因為獨立性是創新的前提,是創新精神的重要構成成分,一個缺乏獨立意識和自主能力的人,不可能具備創造精神和創造能力;而獨立性培養的前提是自主空間。評點法抽掉教師導讀的環節,讓學生獨立閱讀,自主評點,這就給學生提供了獨立思考的廣闊天地,為他們提供了“自己發現事物的機會”(波利亞語)。這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創新精神,又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梢赃@樣說,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方面,評點法有著其它中學語文教學模式所不具備的優勢。

固然,評點法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思維的獨創性品質為指歸,但由于思維的五種品質(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獨創性和批判性)是完整的思維品質的組成因素,它們之間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林崇德語),所以思維的獨創性品質培養起來了,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批判性品質也會隨之得以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創新不能離開求真。創見新解應是正解,是在正解基礎上的新解,不能為“新”為“獨”而不顧“真”。

(十七)評點法與研究精神培養

北師大的肖川博士將思考分為三個層級:想、思考、研究。在導讀課堂上,大部分時間被老師的提問和歸納總結占用了,學生無暇用自己的頭腦深入思考,更談不上研究。評點法將“學生獨立研究,圈點佳句,寫出評語”設為首要教學環節,這樣就能將學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到達研究層面,使學生的思維逐漸變得深刻、廣闊,富于批判性。

(十八)評點批注教學法對教師素質的要求

(1)豐厚的文化素養;

(2)卓越的文學鑒賞能力;

(3)思維的獨創性品質;

(4)思維的批判性品質;

(5)良好的學術交流能力。

(十九)評點法的優點與弊端

評點法有三大優點:(1)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獨創性、深刻性、廣闊性、批判性品質,使學生思維的骨骼日益強??;(2)有利于培養學生深思熟慮,交流有據(而不是浮光掠影、信口而說)的嚴謹學風;(3)課堂交流帶有學術氣息,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治學”情趣。

評點法的弊端主要是:(1)條目式的評點,瑣碎而不系統;(2)“被機”不廣,不是所有的老師和學生都能運用。(“被機”的“被”字義為“覆蓋”,“機”字指“根機、根性”)

(二十)評點法所“暗合”的教育教學理論

1998年,筆者開始以評點法引領學生閱讀。起初,不少同仁認為這種做法怪異,不導讀要老師干嗎?我曾一度苦悶,后來隨著閱讀視野的擴展,我發現自己并不孤獨,評點法與好多著名的教育理論見解“暗合”,如羅杰斯的“非指導性教學思想”、山本光明的耐斯康教學法、李鎮西的“干凈的閱讀”、洋思中學的“先學后教”,另外,與2002年版的最新語文教學大綱也是精神相通,不謀而合。

三、評點范例分析

下面介紹一些評點范例,以使我們借鑒前人評點經驗,為自己的評點實踐做好準備。

(一)金圣嘆評點范例

清代金圣嘆是評點大家,下面介紹并分析幾則金氏對《水滸》經典評點。

1.眾所周知,《水滸》是為一百單八將作傳,可小說開頭未寫一百零八將,卻先寫高俅。對此,金圣嘆批道:“不寫高俅便寫一百八人,則亂自下生也,不寫一百八人,先寫高俅,則亂自上作也?!?/p>

[分析]寥寥數語,道破了《水滸》以高俅開篇的意圖,即表明農民起義的根源在于上層統治者的壓迫,一百單八將上梁山,是逼上梁山。這樣就肯定了農民起義的正義性,又鞭撻了上層統治者的荒淫殘暴。讀過《水滸》的人“?!绷巳チ?,可對作品開局的妙處有如此認識的,只有金圣嘆一人,這才叫獨具只眼。

2.對高俅改名,金圣嘆亦有獨到的見解。高俅原來叫高毬,“后來發跡,便將氣毬那毬字,去掉毛旁,添作立人,便改作姓高,名俅?!睂Υ?,金圣嘆評道:“毛旁者何物也,而居人自以為立人。蓋當時諸公袞袞者,皆是也?!?/p>

[分析]金圣嘆由高俅改名一事,看出了《水滸》作者對高俅等達官貴人深惡痛絕的態度,認為他們是禽獸充人。施耐庵的諷刺可謂入木三分,不過這樣的“春秋筆法”,也只有金圣嘆的“法眼”才看的出來。

3.武松打虎,是《水滸》中經典章回,對于小說描寫的精妙,每位讀者都能體會到,可是金圣嘆能見人所未見:“讀打虎一篇,而嘆人是神人,虎是怒虎,固已妙不容說矣,乃其尤妙者,則又如讀廟門榜文后,欲待轉身回來一段,風過虎來時,叫聲‘啊呀’翻下青石來一段……皆是寫極駭人之事,卻盡用極近人之筆?!?/p>

[分析]金圣嘆認為武松打虎一節,最妙的不是斗虎伏虎之處,而是描寫武松聞虎心驚見虎色變的地方。如武松喝醉了酒,要過景陽岡,店家阻止,說岡上有虎,武松認為是欺騙,以使自己留下住店,待到讀了廟門上的公文,這才知道真有老虎。此時武松并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而是心生恐懼,要轉身回來。老虎出現了,武松也不是嘴角現出輕蔑的冷笑,道聲“來得好”,而是叫聲“啊呀”,翻下了青石。這樣描寫,乍看武松不夠英雄,細想卻合情合理,武松不是哪吒之類的神仙,而是凡胎肉身,他對虎有著本能的畏懼,這樣寫,顯得非常真實,從而也就更顯出武松的英雄:是有著凡身凡情的人用拳頭打死了兇猛的老虎,而不是神仙用法器戰勝老虎。金圣嘆在極富傳奇色彩的文字中,看到了其現實主義的特點,真是了不起的發現,不愧為評點圣手。

4.《水滸》第五十二回,寫戴宗、李逵去請公孫勝,約定路上只許吃素??墒堑搅丝偷?,李逵給戴宗端來素飯菜湯,自己卻走掉了。戴宗悄悄到后面張望,“只見李逵討兩角酒,一盤牛肉,立著在那里亂吃?!睂铄油党跃迫獾拿鑼?,金圣嘆批道:“妙處乃在‘亂吃’字與‘立著’,活寫出鐵牛饑腸饞吻又心慌智亂也?!?/p>

[分析]這里,金圣嘆評的是修飾語的表現力?!皝y”與“立著”,是極常見的詞語,可是用在此處十分貼切,極為傳神,活現出李逵饑餓嘴饞之至的狀態和慌急不安的心理。

5.《水滸》第八回(《柴進門招天下客,林沖棒打洪教頭》)開頭,寫魯智深大鬧野豬林。對于魯智深的出場,金圣嘆既有夾批,又有旁批:

話說當時薛霸雙手舉起棍來,望林沖腦袋上便劈下來。說時遲,那時快,薛霸的棍恰舉起來,只見松樹背后雷鳴也似一聲,那條鐵禪杖飛將來,(第一段,單飛出禪杖,卻未見人)把這水火棍一隔,丟去九霄云外,跳出一個胖大和尚來,(第二段,單跳出和尚,卻未曾看得仔細)喝道:“灑家在林子里聽你多時!”兩個公人看那和尚時,穿一領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著禪杖,輪起來打兩個公人。(第三段,方看得仔細,卻未知和尚是誰)林沖方才閃開眼看時,認得是魯智深。(第四段,方出魯智深姓名,弄奇作怪,于斯極矣)林沖連忙叫道:“師兄,不可下手,我有話說?!保O急時下語不及,只此四字,妙妙)

此段突然寫魯智深來,卻變作四段:第一段,飛出一條禪杖隔去水火棍;第二段水火棍丟了,方看見一個胖和尚,卻未及看其打扮;第三段方看見其皂布直裰,跨戒刀,輪禪杖,卻未知其姓名;第四段直待林沖眼開,方出智深名字,奇文奇筆,遂至于此。

[分析]董超薛霸在野豬林要結果林沖性命,魯智深來救。對于魯智深出現的描寫,金圣嘆推崇備至,不僅有夾批,旁批,還有回前總評:“松林棍起,智深來救,大師此來,從天而降固也,乃今觀其敘述之法,又何其詭譎變幻,一至于是乎!第一段先飛出禪杖,第二段方跳出胖大和尚,第三段再詳其皂布直裰與禪杖戒刀,第四段始知其為智深。若以《公》《榖》《大戴》體釋之,則曰:先言禪杖而后言和尚者,并未見有和尚,突然水火棍被物隔去,則一條禪杖早飛到面前也;先言胖大而后言皂布直裰者,驚心駭目之中,但見其為胖大,未及詳其腳色也;先寫裝束而后出姓名者,公人驚駭稍定,見其如此打扮,卻不認為何人,而又不敢問也。蓋如是手筆,實惟史遷有之,而《水滸傳》乃獨與之并驅也?!钡拇_,關于魯智深救林沖的描寫,層次分明,脈絡清晰,曲折跌宕,引人入勝,頗具匠心。

金圣嘆是評點的奇才怪杰,像這樣精彩的評點在《水滸》中比比皆是,大家若能搞到金批《水滸》,可下功夫研究一番,這對于提高大家的文學欣賞能力大有裨益。

(二)李玉麟評點范例

[例1]

早發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評語]

1.“彩云間”,見出白帝城地勢之高,為“一日還”伏筆;“彩云”,應“朝辭”,“彩”字透出詩人遇赦后的喜悅之情。

2.“千里”、“一日”,對比強烈,極寫船行之速。

3.描寫猿啼,多寓悲情,如《水經注》:“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此詩卻是表現喜悅之情。

4.“輕”字狀舟,亦寫心境。

5.“千”、“一”、“兩”、“萬”,數字使用貼切自然,妙不露痕,遠勝“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之類。

6.“猿啼”繪聲,“彩云”繪色,描寫兼及聽覺視覺,令人如聞如見。

7.“千里江陵一日還”,以敘述之文字,言船行之速,“輕舟已過萬重山”,以描寫之筆墨,狀舟馳之疾。

[分析]這是我對李白名作《早發白帝城》所作的評點。評語思路開闊,鑒賞角度涉及主旨、辭格、描寫角度、表達方式等諸多方面;文字從心底涌出,不是“借鑒”,不是“下載”,而是獨立閱讀、自主研究的結晶,是名副其實的“心得”;表述準確、典雅,語句整飭、古樸。

[例2]對毛澤東《沁園春·長沙》上闋的評點

獨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

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

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

魚翔淺底,

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

問蒼茫大地,

誰主沉???

[評語]

1.“獨立”見出詩人頂天立地的英雄氣概。

2.心如湘水,翻騰不已。

3.以“遍”“盡”二字,極寫秋色之濃。

4.“擊”字傳神,畫出鷹之雄姿猛態,“翔”字生動,畫出魚之輕快如飛。

5.“鷹”“魚”是具體描寫,“萬類”是概括描寫。

6.“悵廖廓”,意為面對廣闊的宇宙思緒萬千。

7.“誰主沉浮”之問,見出詩人不凡的胸襟與氣度。令人想到作者的兩首舊作。一是“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處處有青山?!倍恰蔼氉靥寥缁⒕?,綠楊樹下養精神。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p>

[例3]對曹雪芹《林黛玉進賈府》的評點

一語未了,只聽后院中有人笑聲,說:“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黛玉納罕道:“這些人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如此,這來者系誰,這樣放誕無禮?”心下想時,只見一群媳婦丫鬟圍擁著一個人從后房門進來。這個人打扮與眾姑娘不同,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戴著赤金盤螭瓔珞圈,裙邊系著豆綠宮絳,雙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裉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黛玉連忙起身接見。賈母笑道,“你不認得他,他是我們這里有名的一個潑皮破落戶兒,南省俗謂作‘辣子’,你只叫他‘鳳辣子’就是了?!摈煊裾恢院畏Q呼,只見眾姊妹都忙告訴他道:“這是璉嫂子?!摈煊耠m不識,也曾聽見母親說過,大舅賈赦之子賈璉,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內侄女,自幼假充男兒教養的,學名王熙鳳。黛玉忙陪笑見禮,以“嫂”呼之。這熙鳳攜著黛玉的手,上下細細打諒了一回,仍送至賈母身邊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只可憐我這妹妹這樣命苦,怎么姑媽偏就去世了!”說著,便用帕拭淚。賈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來招我。你妹妹遠路才來,身子又弱,也才勸住了,快再休提前話?!边@熙鳳聽了,忙轉悲為喜道:“正是呢!我一見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歡,又是傷心,竟忘記了老祖宗。該打,該打!”又忙攜黛玉之手,問:“妹妹幾歲了?可也上過學?現吃什么藥?在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訴我,丫頭老婆們不好了,也只管告訴我?!币幻嬗謫柶抛觽儯骸傲止媚锏男欣顤|西可搬進來了?帶了幾個人來?你們趕早打掃兩間下房,讓他們去歇歇?!保ㄈ私贪娓咧姓Z文教材第四冊《林黛玉進賈府》)

1.未見其人,先聞其聲。他人斂聲屏氣,熙鳳放誕無禮,從對比中顯示她特殊的身份、地位、權勢。

2.鳳姐的肖像描寫,不僅描繪了外形,更揭示了其個性特征:惡辣狠毒(“三角眼”、“吊梢眉”),笑里藏刀(“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

3.賈母的玩笑話,一、揭示鳳姐潑辣性格(“辣子”),二、表明鳳姐深得賈母之寵。

4.熙鳳言行,皆不由衷(“笑道”;“說著,便用帕拭淚”;“忙轉悲為喜”;“又忙攜黛玉之手”),討好賈母(“這通身的氣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機變逢迎。

(三)學生評點范例

[例1]望都中學黃佳禾同學對李白《峨眉山月歌》的評點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青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1.以“半輪秋”寫“峨眉山月”,一是點明時令(秋季月夜),二是渲染淡淡的清冷的氛圍(“秋”字給人以清涼之感),三是照應題目。

[老師批語]從三個角度評“半輪秋”的妙用,見出你思維的廣闊性品質良好,吾心甚慰!

2.全詩僅四句,28個字,卻用10個字交代五個地名。不過讀來并無堆砌生硬之感,這是因為詩人用景物及動作將其連接,故仍顯得清新自然,渾然天成,無刻意雕琢之痕,讓人嘆服。同時又用地名將作者行蹤顯示出來,手法高明。

[老師批語]對五個地名的評點與專家學者的見解“暗合”,顯示出你高超的鑒賞能力,對雖用五個地名卻不失自然的原因的分析,見他人所未見,發他人所未發,顯示出你非凡的“獨到發現”的能力。

3.全詩四句,過渡巧妙自然。第一句寫月,第二句寫月影,由月影轉入寫江水,第三句由江水轉入寫行船(“夜發”),從青溪向三峽,為第四句直抒“思君”之情做好了鋪墊。

[老師批語]此評亦是發他人所未發,可謂獨具只眼。佳禾,你的創造性思維真發達。

4.此詩乃真情流露之作。

5.第三句中“夜發”寫出作者回鄉心切,日夜兼程,即使路經三峽,也要回家趕時間。

[老師批語]佳禾,此評有誤。李白的故鄉是蜀地四川(李白雖出生在碎葉,但在四川長大,故常稱四川為故鄉),亦即峨眉山所在地。此詩是離鄉(由“青溪向三峽”表明即將出蜀)時所作,所以你將“夜發”的目的說成是“回鄉心切”,“回家趕時間”,這樣分析是不正確的。之所以有此誤評,是因為你地理知識儲備不足??磥?,知識僅僅“(”是不夠的,還要“博”,再多讀些書吧!

[例2]望都中學李暖同學對孫犁《荷花淀》的評點

月亮升起來,院子里涼爽得很,干凈得很。白天破好的葦眉子濕潤潤的,正好編席。女人坐在小院當中,手指上纏絞著柔滑修長的葦眉子。葦眉子又薄又細,在她懷里跳躍著。

要問白洋淀有多少葦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葦子,也不知道。只曉得每年蘆花飄飛葦葉黃的時候,全淀的蘆葦收割,垛起垛來,在白洋淀周圍的廣場上,就成了一條葦子的長城。女人們在場里院里編著席。編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漲滿,有無數的船只運輸銀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莊就全有了花紋又密又細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爭著買:“好席子,白洋淀席?!?/p>

這女人編著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銀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1.第一段中“跳躍”一詞準確、生動,寫出了水生嫂的心靈手巧,渲染了歡快的氣氛。

2.第二段表現白洋淀物產豐富和人民勤勞智慧。如此優秀的兒女,豈能坐視日寇的鐵蹄踐踏如此富饒之地?這就為后文寫水生參軍和荷花淀伏擊戰做好了鋪墊,為揭示主旨做好了準備。

3.第三段寫景,先寫視覺,再寫嗅覺,有色有香,充滿詩情畫意,展示了白洋淀特有的風光和風情。寫水生嫂編席,連用兩個“潔白”(“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象征了水生嫂品行的高潔。

[老師批語]李暖,你之所評皆為文章關鍵所在,分析切中肯綮,準確無誤,術語專業,洋溢著濃厚的學術氣息。好極!

[例3]望都中學黃利偉同學對王實甫《西廂記·長亭送別》(片段)的評點

恨相見得遲,怨歸去得疾。柳絲長玉驄難系,恨不倩疏林掛住斜暉。馬兒迍迍的行,車兒快快的隨,卻告了相思回避,破題兒又早別離。聽得道一聲“去也”,松了金釧;遙望見十里長亭,減了玉?。捍撕拚l知?

1.首二句對仗工整,直抒胸臆,寫盡了鶯鶯傷別的心理。

2.“柳絲長玉驄難系,恨不倩疏林掛住斜暉”句,愿望與現實形成反差,運用想像,表現鶯鶯此時的心情;愿時光永駐于此刻。

3.“松了金釧,減了玉肌”,運用夸張手法刻畫鶯鶯的外貌,表現她別時的痛苦,真乃“為伊消得人憔悴”。

4.讀罷此段,我用其他詩詞里的句子拼寫了一段詩,如下:雁過斜陽,煙迷草渚,如今已是愁無數。樓前絲柳,離人方寸。遙想往昔,花似伊,柳似伊,奈何今日,花柳依依人別離。離情相思意難絕,此情誰共說?

[老師批語]利偉,你的評點主要是分析表現手法,如“恨相見”二句的對仗與直抒胸臆,“柳絲長”二句的想像,“松了金釧”二句的夸張,表現手法分析準確,表現意圖評說精當,見出你較高的閱讀能力與鑒賞能力,特別是集句成詩,彰顯了你超出同儕的文化底蘊與才氣,令人稱嘆。

[例4]望都中學趙鳳姣同學對張繼《楓橋夜泊》的評點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第一次遇見它,就莫名地喜歡,所以,很早就熟記心中。

后來,看過《不朽的失眠》,甚至有些許慶幸,多虧當年張繼沒有考中。如果當時他金榜題名,又怎么會有這失意的一吟,這千古的絕唱。落第的他,心中應該充滿了失望、沮喪,他看上去一定十分的頹廢,其實,我們也一樣,都是學生,只不過他早我一千多年參加考試,而明年我將如期赴約。

月亮落了,烏鴉還在啼叫,水鄉的秋夜,彌漫著霜氣,落榜的張繼怎么能夠睡得著?十年寒窗,十年寒窗!如今卻只換來失眠一場。

他愁??!怎么會不愁呢?他的明天是個未知?;剜l后,父老、同窗會怎么看自己?日后,該如何過活?唉!這夜使他更感孤寂、憂愁。半夜,有鐘聲傳到客船,該給他以怎樣的震撼。他一定想到寺廟,想到佛,想到僧人的平和,曠達,超然物外。如此醒人的鐘聲能夠驅散下他心中的愁云嗎?

這首詩動靜結合、繪聲繪色,將這失眠的一夜描寫得歷歷如畫,且景中寓情,真切地表現出了自己的傷痛。

是的,他受傷了,傷得很深,然而“詩窮而后工”,因此,詩史上又多了一篇名作。

[老師批語]鳳姣,你不用條陳旁批形式,而是采用小論文形式進行總評,體現出你思維的系統、周密。對張繼的這首名作,你知人論世,分章析句,鑒賞技法,談自己的體悟,分析其成為杰作的原因,張繼若泉下有知,當高挑大指。

四、法無定法,因“文”制宜

固然,評點法這種語文教學模式是在“破”導讀法的基礎上“立”起來的,但這不等于說評點法能取代導讀法。其實,任何一種課堂教學模式都有利有弊,有功有過。講讀法雖被貶稱為“填鴨式”“滿堂灌”,但絕非一無是處,評點法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思維的獨創性品質方面厥功甚偉,然條目式的旁批瑣碎而不系統,有“見木不見林”之失。古語說:法無定法。俗話說:看菜吃飯,量體裁衣。選擇課型也是如此。要因“文”制宜,根據課文內容而定,不能拘泥于成法和定法。課文內容適合評點則評點,適合導讀則導讀,如果講讀效果最佳,那就不妨來一節“滿堂灌”。

五、課例——《荷塘月色》教案

(一)教學目標

1.德育目標

領略漢語言文字的美妙,激發愛國熱情(梁衡說:“愛國須愛祖國的文化,這是國家、民族的靈魂”);認識作者品格的高潔(張白山認為:“作者不寫別的,偏來歌頌荷花與明月,象征著圣潔”)。

2.思維訓練目標

以開放的自由評點的研究方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借對名家指瑕(“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一句,表意不明,且讀來拗口),開啟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3.文本研究目標

把握景物背后作者的“不寧靜”的心情;鑒賞比喻、通感、擬人、以動寫靜、運用疊音詞等技巧的妙處。

[說明]評點法不是導讀之術,而是獨立研究之法,自由開放,不宜作任何限制,但教師在示范和交流時,暗中須有傾向性,要多呈示體現文本重要內容的評語,教師備課時,仍須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

(二)教材分析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散文中的代表作品,描寫月下荷塘的幽美景色,抒寫作者無法擺脫的“不寧靜”的心情。語言清新華美,技巧圓熟精湛,景中寓情,情景交融,是現代美文的經典作品,非常適合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與文學鑒賞能力。

下面是我以條目式評語的形式,對教材內容所作的具體分析,限于篇幅,僅作部分摘錄。

第五段

1.“月光如流水一般”,以水喻月光,表現其清澈,非常恰切,然俗濫之至。此種比喻,古詩文中觸目皆是,如趙嘏的“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蘇軾的“庭中如積水空明……”

2.“籠著輕紗的夢”,妙喻,展示出霧中花葉的朦朧之美。

3.“滿月……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透露出作者的美學思想:美不可一覽無余,要含蓄蘊藉。

4.“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直是繞口令,宜改為短句:楊柳的倩影,彎彎而稀疏。

5.“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名曲”之喻,妙!寫出了月光、月影的和諧之美。

(三)教法與學法

由于本文是美文,不朗讀不能盡味其妙,故在教學方法上,除了用評點法進行深入研究外,還要結合朗讀教學法,反復吟誦。

從學習方法上,學生要獨立閱讀,自主研究,讀評并重,沉潛涵泳。另外,在交流時,不能僅聽不記,對有價值的評語要快速筆錄,以補充自己思維的不足,對于不同見解,要深思熟慮,然后商榷爭鳴。

(四)課堂教學步驟

1.導入

(1)介紹評點法與語文新大綱的相通相合之處,以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

以評點法研究文章,可使學生“養成自學語文的習慣”,“發展獨立閱讀能力”,“發展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發現、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終身發展打好基礎”。(引文均出自最新《語文教學大綱》)

(2)介紹梁衡的“愛國論”,激發學生深入研究文本,品味漢語言文字的魅力。

著名散文家梁衡有這樣一段論述愛國的文字:“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血型。文化是一個國家的魂,是祖國為他的兒子留下的精神基因。不認識祖國的文字,縱然還是黑發黃膚也不能再算是一個中國人了。因為他精神世界中的這條文化之根已被徹底拔掉。愛國須愛祖國的文化,因為這是國家、民族的靈魂?!薄?/p>

(3)介紹評點法對精神狀態的要求。

評點時,精神要高度專注,如朱熹所言:“聳起精神,樹起筋骨,如有刀劍在后一般?!?,“要入在里面猛滾一番”,“如猛將用兵,直是鏖戰一陣;如酷吏治獄,直是推勘到底”。

[說明]上課伊始,先作“開示”,意在激發士氣,使學生進入最佳的精神狀態,為學生研讀教材作精神上的準備。

2.教師以文章一、四段為例,進行評點示范

(1)配樂美讀課文。

(2)結合具體文字,闡釋評語。

附評點示范

第一段

(1)游塘緣起有二:一、“心里頗不寧靜”,二、“滿月”當空。

(2)游塘念起,卻不即刻動身,何故?蓋待夜深人靜,體味獨處之妙。

(3)“月亮漸漸地升高了”諸句,以具象之語描寫夜深,歷歷如畫。文字具象,非僅“傳達”,重在“表現”,此乃文章生動之秘訣,高考滿分作文的作者多深諳此道。

第四段

(1)繪荷塘之景,先靜態,后動態;靜態,先葉后花,花為重點,動態,先花后葉,葉為重點。筆法變化多姿,令人嘆為觀止。

(2)“羞澀地打著朵兒”,狀物傳神,寫盡了荷花嬌羞脈脈的神態。

(3)“正如一粒粒的明珠”三句,以博喻,狀花之光潔。

(4)寫花香,運用通感,表現花香的若有若無,輕淡縹緲,新奇之至。

(5)大量使用疊音詞,使描寫富于表現力,文字富于音樂性。

3.再次配樂美讀課文

[說明]教師配樂美讀,是為了將學生帶到優美的文學情境中,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教師作評點示范,不單是給學生提供依樣畫葫蘆的依據,而是以有限的文字,給學生以無限的啟迪。

3.學生獨立閱讀,圈點妙言佳句,寫出評語。

[說明]讓學生獨立閱讀,是培養學生思維獨創性、深刻性和廣闊性的需要,是培養學生梅菊品格的需要(我對培養學生堅韌品質極為重視,鼓勵他們“誓追梅菊品,不做可憐花”),是落實新大綱精神的需要。

4.交流閱讀心得

(1)學生輪流上講臺,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發言要精要,揀最得意之筆介紹),教師隨機評點學生的發言。

(2)教師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以“平等中的首席”身份參與閱讀交流。

[說明]新大綱要求:“要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如果說獨立閱讀是自主學習,評點批注是探究學習,那么閱讀交流便是合作學習。思維的火花互相碰撞,會發出更加璀璨的光芒。這一環節,雖然有時占用課堂時間較多,但師與生、生與生互為啟迪,共同提高,其益甚溥。

新大綱在“教學內容與要求”中,對“口語交際”非常重視,那么,設置閱讀交流這一環節,就為訓練和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提供了廣闊空間。

5.師生再次研讀文本,修正、補充、完善自己的評語

[說明]封閉的閱讀,對文本的研究不可能徹底、究竟,故在充分交流,受到啟迪以后,應對文本再次挖掘,對自己的閱讀成果進行反思,以修正之、補充之、完善之。

李玉麟,河北省特級教師,模范教師。自1991年在《文苑》發表散文《柿子的故事》后,先后在《語文周報》《創造天地》《北京教育》發表論文多篇,并被《語文周刊》《師道》等雜志轉載)

猜你喜歡
評點評語思維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流沙河語錄及諸家評語
周克芹語錄及諸家評語
教師評語
讓自由評點與專題評點“比翼齊飛”
怎樣為作文寫評語
翻譯擂臺(116)評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