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標準下構建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探討

2016-02-15 18:15楊樹輝
中學語文 2016年9期
關鍵詞:探究性課程標準探究

楊樹輝

?

新課程標準下構建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探討

楊樹輝

一、《中學語文課程標準》倡導“探究性學習方式”

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而語文教師在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上,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因此,將探究性學習方式引入到課堂教學之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

與探究性學習方式有關的理論主要涉及兩對概念,即“過程”與“結果”、“情境”與“形式”。從探究性行為的角度來說,“過程”是指學生為探索和發展知識所經歷的過程,這一過程通常是在教師的組織和支持下進行的?!敖Y果”則是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所獲得的知識、技能和態度,可以表現為多種不同的形式?!扒榫场敝饕笇W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面對的多種具體問題,“形式”則是指學生對獲得學習結果的形式化描述。因此,我覺得,探究性學習可以理解為學生在特定學習情景中,通過發現問題、調查研究、動手操作、表達與交流等探究性活動,從而獲得知識、技能和態度的學習方式和過程。

二、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的策略

基于《中學語文課程標準》對中學語文教學的要求,作為中學語文教師必須在從下幾方面進行探究式教學,從而構建語文教學的高效課堂:

首先,教師的教學行為應當轉變

教師應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變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改變傳統教學中學生消極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狀態,把教學看成學生通過探究性活動主動建構的過程。改變教師單向傳遞知識的教學行為,樹立以活動促發展的教學觀念,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給學生心理上的支持,注意培養學生自覺、自律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其次,培養學生大膽質疑的習慣

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無數事實證明,“問”是培養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的切入口。有人說,學習的過程是從“無疑”到“有疑”再到“無疑”的過程。只有學生有了疑問,才會產生探究的興趣。因此,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發言,讓學生在探究中尋找答案,這一過程中,教師適當做以點撥和補充,這與老師將現成的答案合盤端出,效果會截然相反。

再次,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評價課堂是否高效

1.打破定勢思維,引導反向思維,讓學生發現問題。要善于指導學生從習慣性思維模式中跳出來,打破思維定勢,試著進行反向思維,引導學生用批判的眼光看事物,從中發現問題。

2.曲設情境,發散思維,啟發學生梳理問題。曲設情境,廣開言路,多向思維,使學生在思維的發散中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在曲設情境時,一定要設計具有開放性的問題,從而引起學生興趣,幫助學生拓寬思路。

3.挖掘難點,探究思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在新課程改革下的語文探究式學習中,教師要善于捉住疑難點,引導學生探究性思維,讓學生去發現和探究疑難、突破疑難。

第四,教學評價中增加學生創新比重

教師評價對學生學習行為的塑造有很大作用。提倡探究性學習方式,就要在教學評價中,要突出學生探究性學習成果的獨創性,最大限度地增加學生創新的比重。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品嘗到探究性學習的甜頭,重視這種學生方式與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第五,教師解放思想,調動廣大學生的積極性,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做到“放權”

首先,下放導語權。每一節語文課的課前三分鐘時間讓學生進行口語交際活動,要求學生設計本課導入語。其次,下放教學字詞權。上新課前,布置學生認真預習課文,借助工具書掃清生字詞障礙。再次,下放提問權。把提問權交給學生,是開啟學生思維、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的一條很好的途徑??梢韵茸寣W生充分熟悉教材,再讓學生提問,這樣,他們提的問題往往會有針對性。

三、改革探索中的反思

新課改調動廣大教師學生的積極性,改革第一步帶來的是思想的變革,思維的轉變不可避免的會帶來些見解偏差,下面一些問題值得反思:

第一,語文課程不能一味地追求活躍而忽視了基礎。新課程以來“課堂氣氛活躍”成了評價一堂課質量的標準,為了避免課堂上出現冷場,我們許多教師在教學時采用多種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們既要看課堂是否活躍,而且還要從基礎知識入手,沒有基礎知識的訓練,語文教學的創新發展也就失去了意義?;钴S的課堂氣氛固然重要,但這并不是最終的目的,我們應把靜態的語言文字訓練轉化為動態的實踐活動,這樣就會使語文訓練與人文精神的熏陶融為一體。

第二,語文課堂上不應過分強調個性而忽視了有價值的合作學習。在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課堂教學,提倡教師發揚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尊重學生的表現。而實際教學中,不少教師過分強調學生的獨特體驗,對學生的回答加大表揚,這樣會扼殺學生的創新思維。我認為課堂上應給學生一些合作學習的機會,讓小組成員積極參與,從而達到真正的學習目的。

第三,語文課堂上不要過分重視討論探索而忽視背誦積累?!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努力將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過去有一階段將背誦閱讀,視為死讀書,讀死書,被課堂所拋出。學生根本就沒有讀背之實,沒有積累就沒有運用,沒用大膽的讀背,就沒有語文素質的提高,我認為只有多讀,多背才能培養語感。

總之,新課程語文教學要以學生發展為本,在探索與實踐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這樣的盲點。關鍵是要不斷地發現問題與不足,不斷地建構高中語文高效課堂,從而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全面的提高。

★作者單位:寧夏彭陽縣第三中學。

猜你喜歡
探究性課程標準探究
落實《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實踐反思
一道探究題的解法及應用
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
立足《課程標準》優化一輪復習
穩中求進,不斷替身
——依托《課程標準》的二輪復習策略
淺析初中化學探究性實驗教學
關于高職課程標準建設的若干思考
探究式學習在國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