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鼻內鏡手術結合藥物治療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療效觀察

2016-02-20 22:12譚建成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5期
關鍵詞:鼻內鏡手術慢性鼻竇炎鼻息肉

譚建成

【摘要】 目的 觀察經鼻內鏡手術結合藥物對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70例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患者, 按入診順序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每組35例。對照組采用鼻內鏡手術, 觀察組采用鼻內鏡手術結合藥物治療,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并發癥及復發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治愈率與總有效率分別為77.14%、94.29%, 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42.86%、74.29%,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與復發率分別為5.71%、2.86%, 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7.14%、8.57%,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給予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患者鼻內鏡手術結合藥物治療, 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 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 降低復發率, 可在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慢性鼻竇炎;鼻息肉;鼻內鏡手術;藥物治療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5.136

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是臨床常見感染疾病, 具有病程長、復發率高、難治愈等特點。該病誘因復雜多樣, 多與感冒、鼻腔疾病、鼻竇外傷骨折等有關, 其早期癥狀一般表現為膿涕多、嗅覺消失或減退、鼻塞、精神不振等, 嚴重時可引發多種病癥, 如視神經炎、眼眶骨膜炎、扁桃體炎、顱內合并癥等[1]。目前臨床主要治療方式為鼻內鏡手術, 但部分患者療效不佳。本研究旨在提高該病治療效果, 以本院70例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患者為研究對象, 分別給予不同治療方案, 效果良好, 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4年5月本院確診的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患者中抽取70例為觀察對象, 按入診順序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每組35例。對照組男20例, 女15例;年齡29~40歲, 平均年齡(34.61±3.81)歲;嚴重程度:Ⅰ級10例, Ⅱ級16例, Ⅲ級7例, Ⅳ級2例。觀察組男19例, 女16例;年齡27~41歲, 平均年齡(33.72±4.05)歲;嚴重程度:Ⅰ級9例, Ⅱ級15例, Ⅲ級8例, Ⅳ級3例。所有患者臨床癥狀表現為不同程度的頭昏頭痛、鼻塞、記憶力減退、黏膿涕、嗅覺障礙或減退等。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采用鼻內鏡手術。術前給予患者全身麻醉, 用圈套器與鼻息肉鉗將鼻息肉取出, 參照患者實際病情進行切除鉤突、篩泡, 并于開放前后, 進行額竇、蝶竇、篩竇, 適度使上頜竇擴張。觀察組采用鼻內鏡手術結合藥物治療, 鼻內鏡手術方式與對照組一致, 術前1~2 h給予患者預防性抗菌藥物, 靜脈滴注結束后給予患者口服克拉霉素膠囊(江西普眾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44024314), 0.25 g/次, 1次/d。

1. 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及術后并發癥及復發情況。

1. 4 療效評價標準[2] 治療后患者各項癥狀完全消失且鼻腔內無分泌物為治愈;各項癥狀部分消失且病情逐漸恢復為好轉;各項癥狀均無改善或病情甚至加重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治愈率+好轉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治愈率與總有效率分別為77.14%、94.29%, 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42.86%、74.29%,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及復發率對比 對照組共發生鼻中隔與鼻甲粘連3例(8.57%), 上頜竇開口狹窄2例(5.71%), 眶周瘀血1例(2.86%), 并發癥發生率為17.14%, 復發3例(8.57%);觀察組共發生鼻中隔與鼻甲粘連1例(2.86%), 上頜竇開口狹窄1例(2.86%), 并發癥發生率為5.71%, 復發1例(2.86%)。與對照組相比, 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及復發率均顯著較低,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是一種以黏膿性鼻涕、鼻塞、頭痛、嗅覺減退等為主要癥狀的疾病, 其致病因素復雜多樣, 與鼻竇引流受阻、病菌毒力、變態反應體質、人體抵抗力有關, 該病一般病程較長且復發率高, 嚴重加大了治療難度。

目前臨床尚無理想治療方式, 常見治療手段為鼻內鏡手術。鼻內鏡手術具有視角大、亮度強、分辨率高等特點, 可準確去除病變組織, 使鼻腔鼻竇功能恢復, 有助于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 因此廣泛應用于額竇囊腫、蝶竇病變、上頜竇病變、篩竇炎癥等治療中[3]??死顾啬z囊作為一種大環內酯類藥物, 可有效破壞生物膜的成長, 對炎癥細胞因子與炎癥物質均可起到直接作用, 具有免疫調節作用[4]。

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的治愈率與總有效率分別是77.14%、94.29%, 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42.86%、74.29%,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與復發率分別是5.71%、2.86%, 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7.14%、8.57%,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鼻內鏡手術結合藥物治療應用于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具有顯著優勢, 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 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與復發率。

綜上所述, 鼻內鏡手術結合藥物治療具有療效確切、創傷小、安全性高等特點, 有利于提高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患者的臨床療效, 緩解臨床癥狀, 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 值得臨床借鑒。

參考文獻

[1] 呂龍輝, 黃曉愨, 呂志剛, 等.變應性鼻炎對鼻竇內窺鏡手術療效的影響.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 2015, 32(2):236-237.

[2] 呂凌燕, 王玉芝, 梁建華, 等.慢性鼻竇炎骨炎患者病情程度的危險因素.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 2014, 22(5): 347-349.

[3] 胡珊.鼻內鏡下手術治療非侵襲性真菌性鼻竇炎的臨床觀察. 河南外科學雜志, 2013, 19(1):115.

[4] 陳志鵬, 彭偉, 李文生, 等.鼻內鏡手術對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嗅功能的改善作用.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 2014, 28(4): 388-389.

[收稿日期:2015-10-15]

猜你喜歡
鼻內鏡手術慢性鼻竇炎鼻息肉
鼻內鏡手術聯合藥物治療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的臨床療效
鼻內鏡手術聯合藥物治療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的療效分析
鼻內鏡手術治療老年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療效及安全性探討
謹防鼻息肉術后復發
鼻內鏡下同期行鼻中隔矯正術與鼻竇開放術治療慢性鼻竇炎的臨床效果分析
短期布地奈德混懸液經鼻霧化治療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的療效觀察
全程護理對鼻內鏡手術患者術后康復及滿意度的影響
慢性鼻竇炎患者手術前后黏膜的結構及功能變化
鼻內鏡下治療鼻竇炎對中下鼻甲處理的價值評析
鼻內鏡下鼻腔淚囊吻合術心得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