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作教學:亟待系統規范的獨立教程

2016-02-27 12:14黃助昌
語文教學之友 2016年2期
關鍵詞:模式化作文教學

摘 要:“宿構、套作、模式化、文藝腔”已經成為高考作文的“美學”特征。究其根源,是因為九義階段的寫作教學是瞄準考試的套式訓練。這種訓練造成學生思維僵化,阻礙了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因此,必須建構系統、規范、獨立的寫作教程。

關鍵詞:作文教學;模式化;獨立教程;規范系統

批評容易,建設難。每年高考都會觸發全民激烈的討論,尤其高考作文更是引人關注。然而,專家學者的討論并未得出什么結果。印象式的觀感,即興式的評論,治標不治本,只類似庸僧論禪,隔靴搔癢,都沒有抓住問題的關鍵之處,也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就目前的命題模式而言,無論何人出題,都必將自取其辱,因為中小學的作文教學并非一個獨立而規范的系統。命題不能在規范的系統之中,就只能是隨機的、即興的。而作文教學也因為沒有規范系統的教程,只能仿照高考命題的模式各自去押題、去教、去學,于是,“宿構、套作、模式化、文藝腔”的作文大行其道。

關鍵問題是:這種命題與寫作訓練造成學生思維僵化,不僅阻礙了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而且培養出的學生國際競爭力不強。

著名學者溫儒敏教授指出:“如今中學作文教學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是全線崩潰,全都是瞄準考試的套式訓練,幾乎人人喊打,又人人參與?!盵1]“人人喊打”是因為大家都覺得這樣考下去,“國危矣”;“人人參與”是因為高考就是這么考的,你必須適應它。惡果是“全線崩潰”,歸因是“套式訓練”。溫教授一針見血,深中肯綮。類此洪鐘大呂之音,足以振聾發聵,但教育者找不到一個切實有效的辦法扼殺學生作文的“宿構、套作、模式化、文藝腔”。

事實上,“模式化、文藝腔”已經固化為高考作文的美學特征,固化為閱卷評分者的美學標準,固化為語文教師的美學模板,固化為考生的美學追求。為了能夠在高考中獲得理想分數,學生會讀背“滿分作文”,絕緣名家名篇(高考詩文閱讀的命題也基本如此),就如同《儒林外史》的儒生只讀八股文,不知李杜詩,只此一點,足以讓高考上演“滑鐵盧戰役”的悲劇;讀多了名家名篇,文風張弛自如,極易游離“主題”,只此一點,足以讓“星沉海底當窗見”。過盡千帆,沉舟側畔,有多少傾覆?血的教訓讓語文教師不敢放任學生博覽群書,自由行文。因為有高考作文的“美學”,因為高考作文已經衍變為世界上最為獨特的一種應用文文體——現代的“八股文”。

“高考應用文或八股文”只是在高考考場上才有用,其成績也只限于高考錄取才有用,除此之外,一生中也不需要寫這種文章。這種寫作放之世界,更是一無用處。請參看歷年《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GRE)全球成績報告》,其中中國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分析性寫作”的成績(還有閱讀能力)從來比不過新加坡、加拿大、英、美等國,并且還低于全球平均成績,這也印證了溫儒敏先生的“全線崩潰”說。

是不是中國學生的其它能力也是如此呢?不,中國學生的數學能力就遠遠高于其它國家的學生(GRE只考閱讀、寫作、數學)。這值得中國閱讀和寫作教學借鑒、反省與深思。其實,我們作文沒比數學少練少寫,閱讀習題沒比數學習題少做少講,本人以為之所以中國學生數學成績優異,是因為:一是系統規范的教程,二是嚴謹細化的學考,三是寬廣多元的思維。這三點其實也是新加坡、加拿大、英、美等國的寫作成績優異的原因。其系統性從邁克爾·卡里爾的《中等語言技巧——寫作》可窺見一斑,他明確地規定了一些文體的規范訓練項目:(1)非正式的書信;(2)給材料寫作;(3)描述人物;(4)描述地方和物品;(5)描述過去;(6)比較;(7)邀請;(8)優選;(9)指示;(10)未來的計劃;(11)正式書信;(12)報告;(13)梗概;(14)演講;(15)勸告;(16)說服;(17)描述過程;(18)敘述一則故事;(19)發表贊成或反對意見;(20)辯論。[2]寫作過程應視為是培養學生觀察社會、家庭、自然的能力訓練,是培養學生洞悉自己心靈,表達情感訴求和見地的思維訓練。如美國小學一年級的寫作教程要求:寫簡短的說明文,描述一種體驗;寫簡短的記敘文,描述真實人物和事件的感受細節。美國小學二年級則要求:根據自己的生活和體驗寫簡短的記敘文,給朋友寫信,要有日期、問題、正文、結尾和簽名。

反觀中國2015年高考,新課標卷Ⅰ要求考生寫一封信,結果半數以上的考生寫的都不符合書信體的規范格式。由于長期的作文訓練全都是瞄準考試的套式訓練,相當一部分學生連文體要求的變化都不能適應,也不具備書信寫作的基本能力,直接寫成了“標準議論文”——模式化、文藝腔。

其它文體的寫作情況怎么樣?雖然高考要求“文體不限”,但極少有人寫除了“議論文”之外的文體。即使寫了,也往往被低評。這種現狀迫使作文教學不得不趨于模式化、文藝腔,迫使學生不得不“未雨綢繆”——宿構、套作。這種惡習不僅盛行于中國考場,而且還延續到國際考場。但是,國外決不姑息,直接宣布成績無效,且不說明原因。中國的應試作文思維方式(高度雷同,成績“完美”)在重視個性與創意的英美考場上,參與國際競爭時遭遇到了“全線崩潰”。

中小學語文教學沒有獨立的寫作教程,寫作只是依附于語文課本之中。就是這樣也只是一些支離的技法的介紹,而沒有把寫作視為精神方面的修為,沒有科學的系統的寫作理論作指導,因此學生作文普遍呈現“假、大、空”的文風。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學生從小學到高中的寫作從來沒有接受過系統的訓練,基本上都是應付考試,就連依附于教材之中的“寫作教程”也早成了棄兒。因此,作文教學一直處于畸形的訓練之下,學生的表達能力、思維能力、批判能力等全都被遏制于這種固化的應試模式之中,最后的悲劇是只剩下所謂的“記敘文”和“議論文”兩種文體。到了高中,就只剩下“議論文”,因為只有這種文體能夠在考場上快捷地“模式化、套作”,能夠將背誦的“滿分作文”快捷地拼盤,使其“文藝腔”流光溢彩,從而獲取高分。

學生平時的寫作訓練也只有課堂作文、考場作文,學生根本無暇做寫作前的準備、醞釀、深入的思考。在這種機制之下,學生很難寫出獨具匠心的個性文章,只能因襲“滿分作文”的模式,只能拼盤“滿分作文”的內容。我們沒有歐美那種課外作文,那種課題式的長篇著述,那種“田野調查”式的真文章。例如,作文題目為:“為人類服務的動物”;“動物在人類生活中的地位”;“為度假作準備”[3]等。中國學生訓練的只有即興性的感悟短篇,高考作文也不過只要求“800字”?!?00字”的思維訓練,只有在中國考場上能“自娛自樂”,到了國際考場一試水,只有敗北。

作文命題也值得我們深刻地反思:為什么不能貼近生活、貼近自我?如果用上文列舉的幾個作文題目來高考,焉有“宿構、套作、模式化、文藝腔”?翻閱“滿分作文”,愛因斯坦、霍金、陶淵明、李白等“萬能例子”(還有“萬能開頭”以及“萬能結尾”)被無數次地引用,但就是不見“自我”,這樣的作文怎能不“假、大、空”呢?

如何讓學生能具備受用于人生、有國際競爭力的寫作能力呢? 野叟獻曝:

1.研究所有的文體(包括便條之類),從理論到實踐,做出嚴謹細化的界定,制定“寫作內容標準”,形成系統,有計劃有步驟推行于各個學段。每一年級只學且只考某些文體。高考不限。

2.根據各年級寫作要求,編制出系統規范的獨立的寫作教材,通盤統籌,不失序,不重復建構?!皩懽鞑呗耘c運用”操作性強。文體多元,思維多元。

3.設置專職指導寫作的教師,使其專業化,不被其它事務干擾。

4.作文訓練必須貼近生活、貼近自我,且不能固化為某一種模式?!白儭笔浅B,確保思維的多元化。

5.不只有課堂作文,還要有周作文、月作文、學年作文。不只有區區幾百字的短篇作文,還要有扎扎實實的中篇、長篇作文。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6.作文單獨考試。

參考文獻:

[1]溫儒敏.高考語文改革的走向分析及建議[J].教師博覽,2014,(10).

[2]曾祥芹.文章學與語文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84.

[3]曾祥芹.文章學與語文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94.

作者簡介:黃助昌(1962— ),男,江西省萬年中學高級教師,主要從事語文教學及研究。

猜你喜歡
模式化作文教學
透氣感
電視廣告中女性模式化形象分析
中小微企業技術創新信息服務模式化探索與實踐
《侏羅紀公園》系列電影改編模式研究
高中語文個性化作文教學初探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快樂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網絡視域下初中作文教學初探
先寫后教:語文作文教學途徑探微
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探討
探索多媒體在情趣作文教學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