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業減負呼喚教育理性的回歸

2016-03-01 23:44龐寧張歌
新課程 2016年12期
關鍵詞:課業課業負擔行政部門

龐寧,張歌

(1.浙江省金華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2.遼寧省朝陽長青路小學)

課業減負呼喚教育理性的回歸

龐寧1,張歌2

(1.浙江省金華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2.遼寧省朝陽長青路小學)

在當前以升學考試成績為依據的評價體系下,中小學教育往往基于生存理性過分重視高負擔課業任務帶來的短期利益,而偏離教育理性。因此,要立足生本教育理念,重構教育評價體系,學校及家長就應回歸教育理性,轉變育人思想,真正實現中小學課業減負,實現素質教育。

教育理性;課業負擔;學生發展性評價體系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減輕中小學課業負擔”。但如何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仍然是困擾教育界的一大難題。雖然許多省市通過制定相關規定對作業時長作了具體限定,但收效甚微。許多學者也進行了調查研究和思辨分析,將課業負擔重的原因歸結為個三方面:一是教師素質低或者教師教學觀念落后。二是我國當前的教育評價標準單純以成績來區分學校、教師、學生,忽視教育的根本目的,應試教育導致學生負擔過重。三是“學而優則仕”的傳統文化思想提倡苦讀加大學生的學習強度。但鮮有深入研究為何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和家庭都要求減輕課業負擔卻減而不少的原因,更鮮有探索減輕課業負擔的實踐經驗。

一、教育理性共識的缺位導致課業負擔難減

目前,在中小學階段的既定評價體系是由區縣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組織的考試評比,其是衡量一個學校升學率和教學質量的唯一手段,這樣就會形成一種無形的壓力。這種以考試成績為中心依據來評價學校教學水平和篩選學生接受更高教育的評價體系為繁重課業負擔的存在提供了存在的理由。學校及家長為了獲得更高的學習成績,必然重視對學生在升學競爭中有利的短期利益,而忽視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內在需求,從而偏離教育規律和教育理性。

中小學生的課業學習作為一種工具,在教育競爭中成為獲得更高教育機會的途徑,因此學校、家庭,甚至學生為了避免在社會資源的競爭中失利都愿意承受課業負擔。這實質上是一種功利的生存理性,對課業負擔的認可是基于教育競爭和社會競爭,而并非從教育理性出發,基于學生也心智發展和個體的社會化需求設置課業學習內容。雖然兩種理性都旨在促進學生成長,但兩者存在的基礎和出發點是完全不同的,最終觀念指向及教育結果將有天壤之別。

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及家庭都在呼吁減輕課業負擔,但又不得已承受課業負擔,為何會存在如此矛盾的狀況呢?首先,從教育主體角度分析,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家庭各自都具有一定的教育理性,但當其中一方主體秉承教育理性預減輕課業負擔時,卻無法確認其他方主體是否會基于生存理性繼續承受課業負擔,也就是說,教育主體之間缺乏教育理性的共識。那么,在這種不確認的狀態下,各方主體只能選擇依舊屈從與生存理性,以免在教育競爭和社會競爭中被淘汰。其次,從教育評價體系角度分析,現行的教育評價制度以生存理性為主要的運行邏輯,我國尚未構建起符合教育理性的評價制度,因此,“減輕課業負擔”就陷入了一個死循環,即使教育行政部門出臺再多的減負規定,學校及家庭愿意給學生減負,最終還是會屈從于現有教育評價體系,回歸到生存理性。

二、回歸教育理性,構建學生發展性評價體系

既然中小學生課業減負難的原因在于教育理性的缺乏,那么就必須重新構建教育理性的共識,重新審視和反思既定教育評價體系,由國家教育行政部門主導,推動改變以成績評價為主的評價體系,重新構建以學生發展性為目標的評價體系,使中小學教育突破現有“減負難”的窘境。

既然現行教育評價體系是課業減負難的癥結所在,那么教育行政部門作為教育改革的推動主體,首先應通過制度形式確定學生發展性評價體系,確保各層級學校都依據該體系考核和選拔學生,從而保持制度性的統一,為達成教育理性共識提供前提;其次應鼓勵學校及其他教育者積極探索與學生發展性評價體系相匹配的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找到有效地減輕課業負擔的途徑;再次應建立行之有效的學生發展性考核方式及小升初升學制度,既重視評價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又注重評價學生的個性發展及進步。

三、充分承認學校的自主權利,讓學校和家長主動走出生存理性誤區

中小學生的課業負擔主要來源于學校和家長,讓學校和家長主動減輕中小學生的課業負擔是減負工程的核心。當教育行政部門不再僅僅依靠成績來考評學校教學水平及選拔學生時,學校和家長就會達成教育理性的共識;當教育行政部門充分承認學校的自主辦學地位,學校就會積極探索減輕課業負擔的途徑,既保證學生知識的增長,又能實現全方面多規格的人才培養目標。

教育的本質不是讓學生學會多少知識,而是激發學習興趣,挖掘學生潛質,因材施教,實施個性化教育,培養學生持續學習的能力。在全社會呼吁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的今天,讓教育理性真正回歸,構建學生發展性評價體系是一項系統的工程,需要社會各界達成共識,鼎力共建。

[1]中國農工上海市委員會課題組.中小學過重學業負擔的綜合分析與研究[J].教育發展研究,2006(1B):47-52.

[2]沈玉順.中小學生學業負擔過重問題的評價學分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0(6):28-31.

[3]李曉棟.生本教育理念下減輕我國中中小學課業負擔的思考[J].教學研究,2016(5):113-116.

·編輯 段麗君

龐寧(1980—),女,遼寧朝陽人,就職于浙江省金華市金華職業技術學院。

張歌(1986—),女,遼寧朝陽人,就職于遼寧省朝陽市長青路小學。

猜你喜歡
課業課業負擔行政部門
游樂園
《電氣控制與PLC》課業探索與實踐
行政部門辦公自動化系統的構建及實現研究
江蘇:對虛假鑒定“零容忍”
試論企業行政部門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如何使用信息技術減輕高二數學課業負擔
學生課業負擔測評模型的構建研究?
——以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為例
杭州市中職德育課“1+X”課業評價的設計與實踐
平衡計分卡在高職行政部門績效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新課標下中小學英語交互課業設計與優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