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三角形面積的計算》一課

2016-03-02 05:50王雅琴金松花張俊玲
新課程 2016年2期
關鍵詞:反例計算公式王老師

王雅琴 金松花 張俊玲

(吉林省吉林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小學)

評《三角形面積的計算》一課

王雅琴金松花張俊玲

(吉林省吉林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小學)

我們有幸聽了王秀艷老師所上的《三角形面積的計算》一課,比較成功地體現了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我想用“明、巧、新、好”四個字來對這節課作以評價。

一、明:教學目標明

王老師認真鉆研教材,對照大綱要求,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2)能運用公式正確地解答有關問題;(3)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巧:教學結構巧

推導三角形面積公式,整個操作過程分為兩個層次。

1.指導操作,化新為舊,學會思維

在這節教學中,王老師抓住了知識的生長點、連接點,尋找出解決問題的新途徑。

2.借助操作,揭示規律,活躍思維

通過操作活動,使學生身臨其境,手腦并用,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學生的思維,而且也逐步發展了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三、新:教學手段新

本節課重視將現代教學媒體與傳統數學媒體有機結合,優化了課堂教學。

1.利用觸控一體機理解新知識

在推導“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時,王老師在學生動手操作得出“長方形的面積是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積的2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積的2倍”的基礎上,利用觸控一體機及版貼圖形演示了這一操作過程,進一步證實了這一規律: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加深了學生對這一公式的理解。

2.利用綜合片鞏固運用知識

習題設計有梯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對本節課內容“吃好”“吃飽”,并能消化得了。

3.利用學具化抽象為具體

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通過學具給學生大量動手、動腦、動口進行實際操作的機會,如擺一擺、拼一拼、剪一剪、量一量等練習,讓學生感到學習數學是一種輕松愉快、具有無限樂趣的事情。

四、好:習題設計好

1.精心設計鋪墊

2.精心設計反饋練習

五、這節課的不足之處

1.數學教師也要咬文嚼字

在這節課上,王老師出現了兩次不嚴謹、不規范、隨意性語言。

如,有一位學生答:“這個陰影部分的三角形是這個空白三角形的一半?!蓖趵蠋熣f:“回答得不準確?!蔽艺J為應該說:“回答得不正確?!币驗閮蓚€三角形的面積完全相等,這個學生答錯了。

2.要重視反例的作用

在推導出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后,教師問:“求三角形的面積如何列式?”我認為前一個學生的問題暴露得很好,因為這是本課的難點,允許學生出現問題。教師就應該恰當、及時地運用這一反例,讓學生自己去判斷,讓他自己糾正錯誤。

·編輯張珍珍

猜你喜歡
反例計算公式王老師
電機溫升計算公式的推導和應用
幾個存在反例的數學猜想
奇妙的旅行
有趣的動物
2019離職補償金計算公式一覽表
我喜歡的一堂課
活用反例擴大教學成果
談擬柱體的體積
利用學具構造一道幾何反例圖形
關于節能評估中n值計算公式及修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