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具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

2016-03-02 05:50汪群芳
新課程 2016年2期
關鍵詞:學具數字小學生

汪群芳

(重慶市萬州區茨竹中心小學)

學具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

汪群芳

(重慶市萬州區茨竹中心小學)

在小學數學教學的新課程改革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被進一步凸顯,而學具的應用顯然更符合這一要求。小學生好玩好動,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當充分利用這一點,構建有利于學生展開數學學習的學具活動,通過這種“玩中學”的動手活動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增強動手能力,改變以往學生被動接受理論知識而沒有實際應用能力的狀況,使數學課堂更加立體,引導學生在學具教學中樹立深入探究與學習的自信心。

小學數學;學習興趣;創造性思維

一、利用學具安排學生動手操作來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小學生有強烈的好奇心,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總是喜歡刨根問底,這一點運用到數學教學中同樣如此。小學數學教學是一門具有理性思維的學科,好奇心理的存在是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重要方式,也是促進邏輯思維不斷完善的重要推動力,教師在教學中要巧妙設計教學方法,將學具的應用科學地融入課堂教學中,使學生能夠真正動手實踐參與到數學課堂中,使小學生從數學學習中獲得愉悅的感受,提高學習興趣。以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材中的“1~5的認識”為例,教師在講解1~5的數字時,不要過于急切地直接進入數字講解的主題,而是應當將小學生好動、好奇的心理考慮在內,引導小學生運用手中與特定數字表達的數量相一致的小棒擺出自己喜歡的圖形,例如學生針對數字“2”可以擺出教師批改作業時的“差號”和“對號”,用3根小棒可以擺出三角形,4根小棒可以擺出四邊形等,在此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提出特定的一個數字提問學生該數字是由哪幾個數字組成的,在學生之間形成一定的競爭,這樣就可以將抽象的分析和學生被動接受理論知識轉化為直觀的操作和學生主動驗證理論知識,無形中調動學生深入學習的欲望,使學生不僅認識了數字本身,更認識到單個數字的組合意義,即每一個數字都可以用其他的數字之和或者數字之差表達出來,為更好地展開加減運算打下基礎。

二、利用學具幫助學生在思維認知上透徹理解新知識

數學理論知識的學習并不是純粹理性化的公式計算,其中也包含思維上的感性認識,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不能夠局限于表面,而是應當在形成感性認識的前提條件下,透過表面現象探究本質內涵,并找出特定的規律性內容。在講解新的知識點時,由于學生是初次接觸,如果直接向學生講述理論知識學生并不能夠完全理解,而在此時運用學具就可以將學生的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巧妙結合,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數學學習。主要有以下兩種學具操作形式:(1)驗證性操作形式,學生通過運用學具來驗證教學中提出的假設性問題是否成立的操作就是驗證性操作形式,在數學教學中最為常見的教學方法就是提出假設,這種假設是對未知知識的一種猜測,而這種猜測正是開展數學學習不可或缺的探究心理的表現,每一項理論知識的誕生都是在猜測中逐漸萌芽并最終成型的,從小學時期開展重視利用學具開發學生的知識探究心理是適應現代教育發展的需要,學具的應用無疑為學生深入理解數學知識提供了良好的觸發點;(2)發散性操作形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發散性操作形式重點突出的就是操作方式的多樣化,運用各種多樣的操作方式來得出一致的結果,并從眾多操作方式中找尋出最佳的操作方式是現代教學開展的重要思路,這樣的操作形式能夠最大限度地幫助學生進行思維的拓展,使學生能夠在擁有自己想法的基礎上直接在實踐中進行操作,推動思維在不斷地操作應用中得以完善。

三、鼓勵學生自制學具,促進創造性思維的形成

小學生與外部世界的事物接觸較少,整體來說,其抽象思維能力相對較弱,數學課程作為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其內容更是具有較高的抽象性,從小學生的角度來說如果不借助外物的輔助和引導,小學生是很難真正理解數學教學中的理論知識的,對于知識的學習最忌諱的就是形成一種固定思維,導致他們對于知識的學習逐漸僵化。在運用學具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制能夠對理解理論知識產生積極作用的學具,使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實踐來將抽象化的理論知識轉化為直觀形象的操作實踐,賦予課堂教學更多的活力,進一步凸顯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以人教版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材中“圖形的變換”為例,教師在講解“軸對稱”和“旋轉”時單純依靠教材,學生不能有效地理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制作能充分表現出“軸對稱”和“旋轉”圖形特征的學具。學生在制作的過程中,就會在腦海中主動根據理論知識的描述形成科學的思維模型,進而落實到學具制作中。在學具制作完成之后,學生再用學具的演示來驗證自己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并加以鞏固,在整個過程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有效發展。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學的開展應當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心理特征,認識到學具在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在進行教學課程設計時有效地結合學具完成教學,將學具的價值充分發揮,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獲得更加深刻的、形象的認識,提高實踐操作的能力,激發創造性思維。

龔林霞.數學教具的適用性探究[J].吉林教育,2010(30).

·編輯李建軍

猜你喜歡
學具數字小學生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自學能力
以低成本學具助力初中生物學教學
答數字
利用學具構造一道幾何反例圖形
數字看G20
我是小學生
小學數學學具在課堂實踐活動中的創新應用
成雙成對
數字變變變
非常小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