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音樂素養評價體系建構策略探討

2016-03-02 22:48姚幸清
新課程 2016年11期
關鍵詞:兒童音樂樂器體系

姚幸清

(江蘇省溧陽市橫澗小學)

兒童音樂素養評價體系建構策略探討

姚幸清

(江蘇省溧陽市橫澗小學)

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中重要的一環,也是實施新課標,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必要內容。所以兒童音樂教學更應該從孩子年齡特點出發,在教學活動中展開能夠廣泛吸引人的教學活動,改革教學模式,拓展教學層面,并發展教育教學新思路,從音樂的教學本質出發,落實與提升兒童音樂素養,構建科學的兒童音樂素養評價體系,從監管到實施,真正創新兒童音樂教學,讓音樂成為成長中不可或缺的養分。以構建兒童音樂素養評價體系為目標,淺談其策略構建方法,望讀者指導。

兒童;音樂素養;評價體系;構建;策略

音樂是一門有感情的藝術課程,其教學的目的就在于培養人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和創造音樂的才能,將音樂作為生活的一部分來調節心情,改變心境。音樂還具有很強的教育功能,特別是在初級教育中,能夠幫助兒童塑造健康人格、開發創造力,培養想象力,提高欣賞能力,提高思維水平,提高小學階段的教育意義。但是要想發揮這些作用,教師就必須重視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根據兒童特點來制定音樂課堂的目標,以發揮音樂功能來制定評價體系,從而提升兒童音樂素養,培養良好的音樂品質。

一、不以兒童音樂成績作為唯一評價標準

傳統的音樂教學課堂,無論是在兒童階段,還是在學生階段,皆采用音樂成績的分數來評定學生的音樂素養,這是極其片面、極其不科學的。首先簡單的一張試卷,或是對一首歌的演唱很難表現出兒童的真正音樂水平,而且兒童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階段,如果通過這樣“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抹殺他們學習音樂的可能性,是很可惜的,也是非常不科學的做法。兒童的音樂是以歡快的形式,以多樣的角度來進行教學的,類似于游戲教學,在學習中可以感受到快樂。那么,就不要用考試的形式來規范音樂學習,這樣容易導致音樂教學和學習的死板特征,更無法充分發揮音樂的魅力,對孩子們的性格產生影響。

二、不以表現優劣來評價兒童的音樂素養

有些兒童可能在課堂中表現得要頑劣一些,這時可能會給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很容易就過渡到學習上來,特別是音樂教學,不容易有統一的評價規范,更容易受到這種心理的影響,導致錯誤評判兒童的音樂素養。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音樂世界,他們往往會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歌聲,教師不要硬性指出錯誤,而更多應該是鼓勵。兒童的聽覺發育不是很完全,表達能力也沒有形成體系,自然在唱歌時不可能像成人那樣對調的把握很準確,所以教師不要因此而推翻孩子的音樂天賦,而要給他們更長的觀察期,用肯定和激勵來表達。

三、要以培養孩子對音樂的熱情作為素養評價體系

兒童處于生理發展時期,他們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和表達能力受到身體限制,所以對其的素養評價不能按照成人的標準。在教學中更需要重視的是兒童對音樂的喜愛,欣賞音樂的能力。這也是作為一項教學標準的,在評價體系中,要重點評價兒童與音樂的互動能力,能否感知音樂的律動,感受音樂的節奏。培養兒童在音樂中擺動身體的能力,用多個部位和音樂接觸,能培養他們更強的音樂感知能力,從而為深層次的音樂奠定基礎。建議在評價兒童的音樂行為時,在課堂中及時評價,記錄兒童的音樂感覺,制訂相應的音樂發展計劃。

四、要以游戲的方式來構建兒童音樂素養的評價體系

音樂考試對于兒童來說太過嚴肅,也不符合音樂活潑、熱情的特征,因此建議采用游戲評價的方式來對兒童的音樂素養進行考查。其考查的方式有很多,例如集體考查,將兒童分為幾個小組,然后對一首歌來進行合唱,或者是根據這首歌的節奏來進行任意的舞蹈,當然也可以是老師教學的舞蹈。這樣兒童能夠感受到彼此之間的“保護”,知道老師不會只看自己,就會變得沒有那么羞澀,盡量展示自己。而老師需要觀察更多的學生,對其音樂表現給予及時記錄。除了集體評價外,游戲評價方式還可以在平時用于教學,并且記錄比賽的分數,作為評價標準之一。例如,讓兒童聽歌曲,猜歌名,或者是填歌詞等,以快樂有趣的方式來代替考試方式,達到了比卷面考試更好的效果。

五、以多樣的樂器教學作為兒童素養評價體系的標準之一

樂器和音樂是分不開的,不能說是樂器創造了音樂,但是樂器是在表現音樂。在兒童音樂素養評價體系中,應該包括對樂器的使用能力。而每個孩子對樂器的喜愛不同,他們表現出來的能力也就不同,不能用同樣的水準來衡量。在教學初期,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樂器,然后組合成小組,例如敲打樂器、吹奏樂器、彈奏樂器等,并且進行分開的教學。訓練一段時間后,可以讓他們共同演繹一段曲目,進行和諧的表演。通過這樣分組教學的方式,讓樂器的選擇能夠多樣化,兒童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來確定,更體現了其教學的主體地位。而且有了樂器的加入,兒童對音樂的感知能力更強,甚至能夠創造音樂。

總之,兒童音樂素養評價體系的構建應該以新課標和素質教育為標桿,以完成其教學目標,達到音樂教學含義為宗旨,盡量體現人性化教學,符合兒童的學習心理,更要突出音樂品德教育功能,使兒童得到全面發展。

[1]連嬰.構建音樂教學評價體系的研究[J].中國音樂教育,2004(6).

[2]于喜婷.探究小學音樂教學方法[J].學周刊,2011(2).

·編輯 孫玲娟

猜你喜歡
兒童音樂樂器體系
學樂器
構建體系,舉一反三
樂器
關于鄉村留守兒童音樂教育的現狀
宋明蒙學中的音樂教育對當代兒童音樂教育的啟示
文化浸潤:兒童音樂教學的審美之維
“曲線運動”知識體系和方法指導
從認知角度看不同年齡段兒童音樂學習能力
“三位一體”德育教育體系評說
奇妙樂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