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自媒體對于大學生意識形態教育的影響*

2016-03-03 16:00李云濤于曉平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6年11期
關鍵詞:思想大學生信息

李云濤 韋 柳 于曉平

(河池學院 廣西宜州 546300)

淺析自媒體對于大學生意識形態教育的影響*

李云濤 韋 柳 于曉平

(河池學院 廣西宜州 546300)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黨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和主導權, 堅持正確導向, 提高引導能力,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的新使命。面對新媒體的興起,高校需搶抓發展機遇,積極應對挑戰,開啟自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模式。本文著重探討自媒體對于高校大學生意識形態教育的影響以及在這種影響下的一些思考和啟發。

自媒體 大學生 意識形態 影響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黨要“ 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和主導權, 堅持正確導向, 提高引導能力,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的新使命,而大學生群體是社會發展的生力軍,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堅力量,因此,對于大學生群體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由于大學生身心發展的階段性等特點,以及是自媒體的盛行,對于新形勢下大學生的意識形態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和挑戰。相比較于傳統媒體時代下的高校意識形態教育而言,自媒體這種新型信息發布、傳播媒介的出現,其實是一把雙刃劍,機遇與挑戰并存,因此研究自媒體對于大學生意思形態教育的影響就顯得尤為重要了?!秾O子·謀攻篇》:"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彼哉嬲牧私庾悦襟w,了解其對于大學生思想的影響有著重要的基礎性研究的意義,跟上時代步,為踏實、有效的做好大學生意思形態教育的轉型與發展有著極大的借鑒和推動意義。[1]

一、認識自媒體

2003年7月美國學者謝因波曼與克里斯威理斯率先提出了“ W e Media ”( 自媒體)的概念,隨著國內學者各種研究的展開,自媒體進入大眾視野,通俗來說自媒體是隨著互聯網等新技術產生的一種交互性媒體報道方式 ,它突破了傳統媒體的供稿方式,綜合了不同層次、不同內容,打破了傳統的媒體供稿發布模式,其實更像是一種共享與討論模式,人人都可以作為新聞的發布主體,大家都可以參與其中,這種形式又被形象的稱為”公民媒體”或”個人媒體”,自媒體具有多樣化、平民化、普泛化等眾多特點,而自媒體平臺也十分廣泛,這其中包括我們都很熟悉的微博、微信、QQ、百度貼吧等等眾多網絡社交類工具或貼吧、論壇等。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大家都成為了媒體以及信息的而傳播者,不再僅僅是讀者,它也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是在自媒體蓬勃發展,大幅度擠占傳統媒體發聲權的同時,由于信息來源復雜和數量龐大,監管難度大。在讓個體思想和言論自由發揮的同時,勢必會有一些與主流價值觀、社會道德相悖商業的信息或聲音得以傳播,這些信息里既有唯利是圖的不良商業、廣告信息,也有不健康的小廣告還有更為嚴重的是這里面還夾雜著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核心價值觀等主流意思形態相悖的言論出現。這些言論的出現對于大學生,特別是處于青春期末期,身心還在逐步成熟且社會經驗不足的大學生群體來說有著巨大的毒害作用。

二、大學生群體的身心特點

大學生是一個十分特殊的群體,他們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思想比較活躍,接受和學習能力都很強,他們充滿激情卻又容易激動,有著遠大的理想卻又容易迷茫、困惑,他們處于三觀形成的一個關鍵階段,缺乏社會經驗和人生閱歷的他們有時候很容易迷失自我,所 以需要我們進行積極的引導和糾正。通過相關的文獻資料以及調查數據的分析,大學生的群體主流信仰是積極、向上的,但是在主流驅使之下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首先,大部分學生都有著主流的政治意識和愛國情感,但是因為他們涉世未深,需要進行相關的教育和積極引導,避免被利用。

在調查和學生接觸的過程中,我發現絕大部分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愛國意識都還是比較飽滿和積極的,但是由于長期處于校園這個象牙塔,知識結構相對單一且部分同學不關注時事,政治覺悟相對較低,對于某些問題容易被表象多迷惑,產生偏執或者狹隘的看法,這種情況下如果外來的錯誤信息的大量涌入,對于缺乏分析和篩選能力的學生來說,不僅會造成他們的認知混亂,更嚴重的是形成錯誤的認識觀,造成不良結果,十分不利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2]

其次,部分同學對于國家政治生活和意識形態問題的關注度不高,這部分同學大都沒有認識到這部分問題的重要性,或者出于學習等各方面原因,暫時忽略這個問題,另外,還有一種現象是對意識形態教育的態度不夠端正也不夠積極。

通過初期的調查研究發現,很多同學對于時事的關注程度不高,相比時事,電影和娛樂新聞具有更高的吸引力,但是這些娛樂類新聞很多為了博取眼球和點擊量,會摻雜很多錯誤或者不好的信息,而這些信息很多時會對學生產生誤導作用,更不要說有的發布者別有用心了。另外,有小部分同學對于時事,政治方面態度不夠端正,認為與自己沒有多大關系,關注了也沒太多用處,對于意識形態也不太重視,只關注自身的發展等方面問題。[3]

三、自媒體對于大學生意識形態教育的影響

通過以上對自媒體和大學生身心特點的研究,我們可以清楚的認識到自媒體時代的到來對于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別是意識形態教育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自媒體就像一把雙刃劍,即開拓了大學生的視野,增加了他們獲取信息、表達看法的渠道,另一方面也對高校意識形態教育帶來了挑戰,提出了新的要求,這些存在的挑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自媒體對大學意思形態教育主體形成沖擊,自媒體時代下人人都可以作為信息發布者和傳播者,大量的信息涌入,這些信息良莠不齊,雖然國家相關部門一再加大監控力度,但是由于自媒體信息發布的分散性和發布的隨意性以及信息量過于龐大,加大監管的難度,在這種情況下,就滋生出大量垃圾甚至是有害信息。某些自媒體發布者或者公司,缺乏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地位的認識,為了追求點擊量和廣告效益,一味迎合公眾的獵奇心理,拋棄自身的責任意識,法律意識淡薄,虛假報道甚至夸大、虛構負面信息,歪曲事實,污蔑造謠,特別是有部分攻擊、抹黑共產黨人以及英雄人物,情景十分惡劣,在社會上造成了及其壞的影響。而大學生群體的精力旺盛、好奇心重,接受能力強,但是社會閱歷和政治意識不夠豐富,在這種情況下,相比與傳統媒體時代,自媒體對于大學生的思想影響更為廣泛。

其次,削弱對于大學生的意思形態教育效果,相比較于傳統媒體時代,學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十分廣泛,而就像之前說的,這些魚龍混雜的信息,有時候對于涉世不深,卻意氣風發大學生來說可能就是個定時炸彈,作為輔導員就曾遇到過有的學生隨手轉發一些惡俗甚至過激的小新聞或者話語,他們并未意識到問題的復雜和敏感性,在和他們深入交談后他們都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能認識到自己的“幼稚”,但是不能忽視的是這些鋪天蓋地而來的信息,在我們進行主流意思形態和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今天而言,的確攪亂甚至造成了部分大學生群體的思想的混亂,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的確是消弱了大學意識形態教育的效果。

結語

自媒體時代的到來,給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別是意思形態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也造成了一些干擾,同時也為高校大學生意識形態教育提出了新的課題,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十三次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會議上強調, 高校肩負著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在2016年12月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會議上習總書記強調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大學生的思想具有不成熟偏激等特點,且大學生處于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思辨和判斷能力相對薄弱嗎,因此就對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別是意識形態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要充分認識到自媒體對于大學生的影響,對于高校意思形態教育的沖擊,在知己知彼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自媒體的優點和長處,揚長避短,把自媒體打造成高校宣傳的新利器,成為高校宣傳的新載體、新媒介,打造高校傳統與當代相結合的立體化的宣傳和教育體系,切實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別是意識形態教育方式的創新與發展。

[1].胡剛. 自媒體時代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探析 [J]. 廣西社會科學 , 2015, (1): 11-14

[2].郭麗萍. 論大學生新媒體素養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J].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 2012, (6): 64-67

[3].魏建國. 微媒體時代主流意識形態建設問題研究[J]. 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2014, (3): 21-23

李云濤(1987-),女,廣西桂林人,碩士,研究方向:中國現當代文學;通訊作者:韋柳(1981-),女,廣西柳江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高校黨建;于曉平(1987-)男,山東煙臺人,碩士,研究方向:中國畫工筆;

本文系2016年河池學院校級青年科研課題立項項目《自媒體下的大學生意識形態教育研究》(項目編號為XJ2016QN017)階段性成果:2016年度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青年教師基礎能力提升立項項目(項目編號為KY2016LX276)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思想大學生信息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思想與“劍”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思想是什么”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訂閱信息
展會信息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