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機制研究

2016-03-03 16:00危光輝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6年11期
關鍵詞:校企院校高職

危光輝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 計算機學院 重慶 401331)

高等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機制研究

危光輝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 計算機學院 重慶 401331)

傳統的高等職業院校在人才培養中普遍存在所教非所用的現象。采用校企合作是解決這類問題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分析了校企合作的必要性,然后從建立校企合作關系,建立“校中廠”“廠中?!蹦J?,培養“雙師型”教師以及政府部門的參與等方式探討了高等職業院校發展校企合作的實施機制。

校企合作 必要性 發展策略

引言

在我國,由于大多數高等職業院校都是由政府主辦,學校完成的任務是按照國家規定的專業方向和既定的標準,按常規的教學思路完成教學,這必將導致學校的教學內容與社會企業生產產生一定的距離,導致學非所用的現象。這種現象也是目前很多高等職業院校所面臨的、迄待解決的問題。當然,這種問題在國外的職業院校也普遍存在。因此,在世界上許多國家在解決學非所用的問題時,研究并實施了多種解決方案,其中校企合作是一種得到大多數國家和高職院校采用的一種機制[1]。本文將從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和校企合作的發展思路出發,探討高等職業院校發展校企合作的實施機制。

一、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的深入持續發展,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對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形成了巨大的需求。高等職業院校在采用傳統的教育模式所培養出來的人才勢必與社會需求產生很大的差距,這就要求高職院校需要通過開放教育思路,充分了解和掌握社會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狀況,采用校企合用這種人才培養模式,可根據企業對人才培養所提出的具體需求,改變傳統人才培養的方式,從知識和能力結構上革新教學思路,使學校培養出的學生更具有實用性,更好地為企業提供直接的生產力[2]。

通過校企合作培養出來的學生,對現代化企業自身的發展,自主創新,不斷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高企業員工的綜合素質,提高產品質量,增強產品在世界范圍內的競爭力,調整國家的產業結構,改變企業的經營狀況和技術創新力,推動企業技術進步都是非常有積極意義的。

現在我國的高職院校,隨著招生規模的擴大,每年的畢業生人生逐年增加,如果還按傳統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模式,必將導致大量的高職畢業生在就業時由于所學和所掌握的知識只能適用一部分企業,這樣對用人的企業來說,只能吸收其中的一部分畢業生。而另一部分企業所需的人才由于高職院校沒有相應的專業來培養,導致企業和畢業生之間不對口,這也是經常所謂的就業對口率每年居高不下的主要成因。因此,高職院校只有深入展開校企合作,與企業共同研究社會需求,緊跟社會經濟的發展,不斷調整專業結構、專業方向和教學方式,讓學校所設專業緊跟企業需求,教學過程充分讓企業參與,淘汰哪些過時的專業和課程,使高職學生在校學習的內容,都是在企業中實用的,有應用價值的東西。

二、校企合作發展策略

對于校企合作發展的策略,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實施。

1.建立學校與企業間的合作關系

所謂校企合作,畢竟還是以學校作為主體,企業作為必要的,有力的補充。那么學校該如何發揮其主導性的作用呢?高職院校應該積極主動的更新教育觀念,主動尋求相關的合作企業參與到學校的教學中來,在人才培養模式上要堅持開放性,教學方式上要增加靈活性,教學過程要強調實踐性和實用性,充分與相關企業溝通,調動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的積極性。學校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特長,主動與企業探討和及時解決生產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幫助企業改進技術,生產工藝,提高生產效率。同時,將校企合作培養的優秀畢業生,優先向相應企業推薦。

2.建立“校中廠”和“廠中?!蹦J?/p>

為解決高職院校實訓設備存在的諸多問題:設備落后,工藝落后,教學內容落后,設備數量不足等。能過校企間的深度合作,校企共用生產設備,將廠引入學校,形成“校中廠模式”,“校中廠”既可作為生產場地,也可作為教學場地,這樣既可滿足生產需求,也可滿足教學需要。另外對于場地不足的部分學校,可以在企業建立校外實訓基地,形成“廠中?!蹦J?,學生在學校學習了理論知識后,以實習職工的身份參與到企業的生產中去,這樣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最終達到符合企業生產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3.培養“雙師型”教師

校企合作過程中,除了要讓企業的技術人員對學生進行實踐操作的教學,同時也要讓學校的教師參與到企業的生產活動中去,讓教師在在具體的生產中切實體驗和學習其生產過程,這個過程不能走形式主義。由于學校的教師大多來自重點大學的研究生,一般都是剛從一個學校畢業,就進入了另一個學校任教,基本上都沒有太多的企業生產實踐經驗,這樣的教師在講理論知識時,非常有把握,可以講得很好,但在具體的實踐環節,特別是在把握哪些技能企業正在應用,哪些技能現已被淘汰不用這些方面,是不敢持肯定態度的。高職院校通過與企業的深度合作, 專業教師才能有機會經常到企業深枚實踐,掌握企業新技術,新工藝。同時,高職院的教師在進入企業進生實際的行業鍛煉學習完畢時,需要由相關技術人員或專家對其學習效果進行檢驗,使學校的教師切實成為“雙師型”。另外,除了提高高職院校的自身教師的教學能力之外,也可以請企業的相關技術人員到學校參與實際的教學工作,參與學校的專業建設計課程建設,還可以與學校教師一起制作教學資源共享課程,讓企業的實際生產技術經驗能更加有效的為所有高職院校師生的教學服務。

[1]蔣小明.高職院校服務地方社會發展的路徑探究——以常州高職教育園區為例[J].中國成人教育,2014,(24):93-95.

[2] 劉長志.高職機制專業校企合作建設校外實訓基地的實踐研究[J]科技創新導刊,2014.1

[3]馬麗娟.企業參與校企合作課程開發研究[J].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14,(2):67-70.

猜你喜歡
校企院校高職
2020年部分在晉提前批招生院校錄取統計表
2019年—2020年在晉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類院校錄取統計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簡章審核對照表
深化校企合作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實現校企生三方共贏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與創新
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初探
應用技術型本科院校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思考
機械制造專業校企聯合培養機制的探討
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探討
校企合作五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