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行政管理創新

2016-03-03 16:00劉一影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6年11期
關鍵詞:電子政務時代背景行政

劉一影 李 薇

(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 湖南長沙 410128)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行政管理創新

劉一影 李 薇

(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 湖南長沙 410128)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行政管理面臨著挑戰與機遇.針對機遇與挑戰,本文從政府對公民、政府對企業、政府對機構以及政府對內部這四個角度,展示了“互聯網+行政管理”具體典型策略。并提出了電子政務未來發展的要求。

互聯網 行政管理 電子政務

一、“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行政管理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互聯網,自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出現之后便迅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思維方式。我國政府管理在面對現實社會的同時,又不得不面對由英特網建立起來的網絡社會,傳統的行政環境被改變,傳統的行政管理體制也就不能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了。

目前網絡普及率高,網絡世界與現實世界存在維度的溝壑之差,導致網民在互聯網環境中對五花八門的事件實假、信息真偽的辨識能力很低。事實報道的不詳盡、信息歪曲的例子屢見不鮮。政府對待重大事件的回應不及時、效率低下、無權威發布渠道使得政府在大事件面前處于被動地位。在匿名的虛擬世界中,許多言行不當的地方官員被網絡迅速曝光,官員的言行不當也嚴重影響了政府形象。[1]

在傳統行政體制中,管理方式是由政府行政機關自上而下的強制性管制,以命令的方式傳達行政管理活動。有的地方政府已經發展起了電子政務系統但是各部門個成一體,職能交錯,業務不協調,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依舊暴露出了傳統體制的缺陷。

互聯網的出現對意識形態的沖擊是行政管理中的一大難題,各類良莠不齊的文化挑戰了政府對主流的意識形態管理。建設開放型、零距離、服務型政府的職能轉型機遇。[2]

二、“互聯網+行政管理”具體典型策略

互聯網的出現為政府管理的便利化、高效化、科學化和民主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條件,互聯網的發展促使行政管理轉型蛻變,行政管理必須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盎ヂ摼W+行政管理”即電子政務出現了,電子政務依托互聯網應當實現行政管理的創新發展。從行政管理的行政監管、公共服務、社會管理、行政績效的四個功能出發,針對公民、企業、政府機構、機構內部四大行政管理主體,提出了幾點典型的電子政務具體創新策略。

1.政府對公民

其中典型的電子政務創新策略有一下幾種:在線中和政府服務、在線社會保障與福利、在線政治民主決策、網站一站式業務辦理服務、網站便捷納稅服務。電子政務使用互聯網技術通過網絡改善服務質量與效率,建立以民眾為中心的電子政務服務策略,目的是實現一個開放型、零距離、服務型政府理念。[3]

2.政府對企業

政府對企業的電子政務是指政府通過電子網絡系統進行電子采購與招標,精簡管理業務流程,快捷迅速地為企業提供各種信息服務,包括電子商業稅務服務、國際貿易促進服務、商務法律法規信息服務、在線商務法規制定參與與管理。

3.政府機構間

政府間的電子政務是上下級政府、不同地方政府、不同政府部門之間的電子政務。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站式危機應對與災害救援、整體化地理空間與信息服務、政府電子撥款管理、電子身份登記、安全系統通訊。

4.政府內部

政府部門內部的電子政務內容包自動無紙化辦公、 行政人員在線培訓、一站式公務員招聘、網絡智能費用核算、人力資源智能化管理、電子公文網絡傳輸、綜合化政府采購。

三、電子政務未來發展要求

中國目前仍處于發展中國家階段,在一些領域中行政管理能力還是很有限的,水平也是比較低的,但是電子政務的出現與迅速的發展,為中國行政管理的發展帶來的質的飛躍,未來電子政務的發展一定是愈來愈趨于技術化科學化,其發展前景一定是越來越好,發展作用也一定是越來越大的?;陔娮诱盏陌l展,有如下幾點要求。

1.不斷完善政府行政管理體系與方式

由于互聯網的出現,在管理方式上,由單向型轉變為交互型、服務型、多元化合作型轉變,新型的電子政務管理提倡交互性的方式,即給予民主群眾發言表決的機會或行政管理事宜參與的機會,強調政府與民眾進行協商溝通、保持緊密聯系的重要性。

2.開發利用互聯網技術,不斷優化電子政務系統

開發利用云計算、大數據分析、物聯網、移動互聯、手機等此類互聯網技術產物來優化電子政務系統,只有這樣才能使行政的效率和水平得到大大的提升。利用互聯網技術有利于實現公民平等參政、消除信息數字鴻溝、促進電子政務平臺的規范化建設。針

3.制定完善的網絡法律法規

互聯網建立起來的網絡世界與現實世界大不相同,在短期內相關的法律法規不能得到完善,法律條例缺位的現象在目前來看是比較嚴重。從目前的互聯網法規來看《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只從宏觀上提出了關于互聯網管理方面的要求,缺少細則條例規定,對于網民沒有直接相對應的法律約束,對于行政管理者沒有直接的法律條例去依法辦事。因而我國應當盡快的加強和完善出針對互聯網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條例。當法律法規健全了,網絡的發展才有了準繩和依據,網絡社會才能的健康發展。行政管理人員要努力將現有的法律法規落實到位,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1](美)泰普思科·泰普斯科預言——二十一世紀人類生活新模式 [M].時事出版,1998.217.

[2]胡宗仁.網絡政治參與背景下的政府行政改革之道[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9,(12)

[3]鄭曙村.互聯網給民主帶來的機遇與挑戰[J].政治學研究,2001,(2).

猜你喜歡
電子政務時代背景行政
行政學人
第二課:共青團的創立之時代背景
論基于云的電子政務服務平臺構建
新時代背景下學校管理之我見
新時代背景下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的幾點思考
新時代背景下棊江區政協建設
行政調解的實踐與探索
電子政務工程項目績效評價研究
中國電子政務的“短板”
行政為先 GMC SAVANA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