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對小學數學課堂練習優化設計的探索

2016-03-04 00:18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6年20期
關鍵詞:課堂練習所學筆者

王 進

(貴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譙家鎮水田完小 貴州銅仁 565300)

淺談對小學數學課堂練習優化設計的探索

王 進

(貴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譙家鎮水田完小 貴州銅仁 565300)

小學數學是一門重在練習的學科,每位教師在完成一節課的教學任務后,都要針對學生的學情,編制一些符合教學大綱和學生學情的課堂練習,來檢驗教學效果。通過課堂練習這個重要的環節,讓學生對學過的內容進行及時有效的鞏固,使學生牢固掌握一節課的基礎知識,形成熟練的技能、技巧,從而完成目標教學任務。然而,在筆者所在地區的大部分農村小學里,通過筆者多年參與同行教師聽課以及開展的校際交流活動來看,課堂練習效率不高,原因在于農村學生家務中,留守兒童多,除了課堂幾十分鐘的學習外,回到家里幾乎不會主動學習,遇到難題也找不到輔助之人,久而久之導致學習成績跟不上。這樣一來,課堂上老師授新課的進程花去了較多的時間,留下課堂練習的時間就極為有限,這就對如何優化課堂練習提出了更高要求。那么,如何科學地設計好每節數學新授課的隨堂練習呢?

一、設計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的練習

1.增加趣味性練習

數學是與學生生活實際息息相關的一門學科。然而,多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按本宣科,只為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在課堂上學得的知識,大多數是以純數學的形式出現在學生面前的,有的知識點嚴重脫離了農村學生的生活實際。所以,教師要有意識有必要的對教材例題進行改編整合,讓例題在符合教學大綱要求的前提下,結合農村學生當地生活情況加以適當改編,讓學生聽得有味,又能移植到生活實踐中去解決實際問題。與此同時,引導學生走入真實的生活,在課前精心為學生設計具有生活趣味性的練習,使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鞏固、創新數學知識和方法,強化學生學以致用的意識,讓生活和數學結為一體。如在教學了《元 角 分》后,筆者設計這樣的練習:讓學生拿著人民幣去學校小商店買東西,在買東西的各種情境中,做到付錢、找錢不出錯誤(當然事先最好給商店營業員打招呼,不要貪小朋友的便宜),這樣就把人民幣知識活學活用了。在這樣的練習實踐活動中,學生親自經歷探索人民幣在使用過程中的數量關系,不僅學會了數學知識,而且有效地培養了學生運用數學知識的實踐能力。

2.增強可操作性練習

對于小學生來說,要做幾道習題并不難,難在于要讓學生在數學的學習和解題訓練過程中,學會學習和思考、學會發現和創新,形成一套適合于自己的學習方法。筆者發現,動手操作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和手段,特別是在小學中低年級階段。根據這些特點,教師要把機械單調的練習設計成各種可操作性的活動。例如在教學《角的認識》一課時,筆者設計了這樣的練習:在一張長方形卡紙上剪去一個角,問學生還剩下幾個角?通過實際操作,讓學生直觀的發現,剪的方法不同,剩下的角的個數也不相同,可能剩下3個角4個角5個角等不同情況。通過這一可操作性的練習設計,提高了學生動手和實踐能力。

二、分階段有梯度的設計練習

1.基礎性練習

在上每一節新授課之前,為了搭建起新舊知識的橋梁,教師往往需要設計3-5分鐘的圍繞上一節課所學的知識點的基礎性練習題,讓學生溫故知新,從而縮短新舊知識之間的距離,促進知識的遷移。如果教師忽略了這個環節,上課一開始就講新知識點,學生往往一時間摸不著頭腦。在講授新知識點前,讓學生完成根據新學知識點所設計新課前的準備性練習,能使接下來的新授課收到挖渠引水的效果。如筆者在講授“能被3整除數的特征”時,為了讓學生不被之前所學的“判斷一個數能不能被2、5整除”知識點的干擾,在新課前筆者設計了如下練習:下列哪些數能被3整除?13、32、46、54、65、79、80、87,先讓學生用學過的“判斷一個數能不能被2、5整除”的知識理論去判斷,然后師生一起檢驗,得出“個位上是3、6、9的數不一定能被3整除,個位上不是3、6、9的數也不一定不能被3整除”的初步結論,然后教師就提出一個新的問題:“那么能被3整除數的特征究竟是什么呢?”接下來的新授課,學生帶著懸念和求知欲望去學,效果可想而知。

2.形成性練習

為了讓學生能很快的接收新知識,將新知識與之前所學知識進行橫向的實質性的聯系,在學習新知識時,應根據新舊知識之間的規律,設計學習新知識的形成練習。如筆者在教學長方形面積計算時,用多媒體課件演示(或者讓學生動手操作):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模板去測量一個長5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模板的面積,演示或動手操作結束后,要求學生說出測量的方法和得出的結果,從而引導學生概括出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

3.鞏固性練習

講授完新知識點后,教師要根據知識的重點、難點、關鍵,設計有針對性的練習,來及時有效的鞏固所學新知識。例如,筆者在教學完小數乘法時,設計了以下兩道題:判斷7×0.5、6.7×0.04、33.5×3.l這 3個算式的結果各有幾位小數;在算式21.4×2.6=5564、2.26×1.7=3842這2個算式的積里點上小數點。

三、課堂練習幾種有效形式

一是進行辨析題訓練。針對教學中易混淆、易出錯的內容設計一些練習題,通過辨析,可以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區別和理解。二是進行診斷題訓練。根據所學知識,設計一些診斷練習題,來檢查學生對已學過的知識是否已經掌握,在學習過程中還有那些難點,便于教師及時進行課后輔導。三是進行操作題訓練。該類練習要求以所學知識為理論基礎,并且要有一定的動手技巧,它一般適應于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其目的是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理解和鞏固知識,發展各種能力,培養興趣。如:測量、折紙、拆拼、實驗等等。四是進行專項題訓練。這是教師特意針對某一教學目標,或者為解決某一方面的問題而設計的練習。這種練習一般放在講解例題之后或做完一組基本題之后練習。

總之,數學課堂練習設計在課堂教學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教師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先進行一些基礎的習題訓練,鞏固作業,面向全體;再進行一些變式訓練,達到活用知識的目的;然后設計一些能力提高題,拓寬學生思路,訓練思維能力。在設計練習題時,最大限度從生活實際出發,精心設計課堂練習,把數學知識融入到學生非常感興趣的信息、生活領域中去,拓寬學生的解題思路,提高解題能力,提高課堂效益。

猜你喜歡
課堂練習所學筆者
“雙減”背景下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練習效率策略研究
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的思路
老師,別走……
非所學
非所學
換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師,你為什么不表揚我
優化課堂練習,打造高效數學課堂
淺談小學低年級課堂練習的設計原則
提高復習教學的實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