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學生人格、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

2016-03-11 08:55吳曉雯
學周刊 2016年30期
關鍵詞:社會支持高校學生人格

吳曉雯

(三峽大學科技學院,湖北宜昌443000)

?

高校學生人格、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

吳曉雯

(三峽大學科技學院,湖北宜昌443000)

摘要:社會的發展主要依靠人才的競爭。隨著人才的競爭趨勢越演越烈,社會對高校學生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高校學生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因此,高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就成了社會關注的焦點。本文通過闡述高校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來分析學生人格、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的關系。

關鍵詞:高校學生;人格;社會支持;心理健康

學生作為高校群體中重要的一員,其心理健康歷來都是社會關注的焦點。近年來,由于各個高校在不同程度上都出現了由學生心理健康因素而引發的惡性事件,因此,為了避免這類事件的再次發生,也為了高校學生在未來的道路上走得更好,需要通過探究高校學生人格、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的關系,尋求有效地方法以改善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一、高校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由于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量不斷上漲,各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重要陣地基地,需要為社會輸送人才。而心理健康會影響高校學生的未來發展之路。高校學生一旦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現問題,也會影響自身掌握文化科學知識的程度,不利于終身發展。由于缺乏經濟基礎,當前許多高校學生都存在一定的依賴心理,沒有獨立性。再加上學校的生活和學習已經不再像高中時期那樣緊張和嚴格,所以,高校學生對自身沒有一個嚴格的要求。而心理健康可以讓學生改善這方面的情況,有利于高校學生參與充實且有意義的校園生活。因此,擁有健康的心理是高校學生步入社會的必要條件。此外,心理健康在一定程度上會對高校學生自身的行為具有導向作用。

二、高校學生人格與心理健康的關系

高校學生產生心理健康問題很大程度上與學生本身的人格存在一定的關系。人格是一個不具像的的名詞,它可以指一個人的行為方式,也可以指一個人所扮演的某種角色。而人格特征是區別一個人心理狀態的重要方式。人格并不是單一的,也不是相同的,同時,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發展變化。高校學生正處于步入社會的重要準備階段,學生的人格在這個階段會發生巨大的變化。人格結構中最重要的就是氣質,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脾氣和秉性,它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高校學生的人格正處在變化階段,對于周圍的環境以及人際關系等處理的方式還不太成熟。其中偏激是高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一個重要表現,且具有孤僻性格的學生更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傊?,不同的性格特征就會引發不同的心理問題。此外,各項研究也證明,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與學生本身的人格密不可分。

三、社會支持與高校學生心理健康的關系

社會支持是社會對高校學生的一種需求和輸出表現形式,它對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影響也是十分巨大的。社會為了從高校獲取人才,會對高校進行物質或行為上的幫助。眾多研究表明,社會支持是否良好是影響高校學生的身心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高校學生如果能構建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那么,心理壓力就會減小,也就不會存在心理健康問題。此外,高校學生應該充分利用現有的人際關系資源來構建自身的社會支持系統。然而,目前許多高校學生未能從這方面考慮,認為社會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對自身造成了傷害。另外,還有一部分高校學生認為,尋求社會支持,都會讓別人看不起自己,因此,產生了一些嚴重的心理問題??傊?,當前高校學生對社會支持存在認識上的偏差,導致許多高校學生出現較多的心理健康問題。

四、改善高校學生心理健康的途徑

(一)充分發揮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學校是一個群體生活的環境,又是一個社會縮影,因此,學生在這種環境下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學校要進行心理健康調查,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另外,還要設置心理健康咨詢機構,便于隨時解決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此外,學校還可以從其他方面來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比如: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或是通過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環境來幫助學生塑造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也可以在高校學生進行專業知識學習時,讓學科教師適當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傊?,高校教育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保證其擁有健康的心理。

(二)高校學生進行自我心理健康調試

引發高校學生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學生自身的性格因素。學生自身的人格在當中發揮著很大的作用,因此,也不能忽視學生的自我調適。首先,學生對自己的認識不能過于片面,這樣不利于學生發現自身的優勢,容易讓學生產生不良的心理狀態。在面對挫折時,更沒有一個積極的應對辦法。其次,在平時生活中,也要注意自身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會對學生的心理和身體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最后,要引導學生積極參加校園活動,讓學生在愉悅的狀態中學習。此外,高校學生也可以適當求助心理教師或者朋友、同學,幫助其疏導不良心理,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總而言之,學生的人格、社會支持都是影響高校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高校從這兩方面來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充分發揮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高校學生進行自我心理健康調試等具體方法來改善高校學生心理健康狀態。同時,也應該改變高校學生的思想認知,提供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社會支持來幫助學生。通過這些方式改善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才能保證高校學生順利掌握文化科學知識,讓學生在將來的社會工作崗位上發揮自身的價值優勢。

[責任編輯張景賢]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0-000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0.004

猜你喜歡
社會支持高校學生人格
共產黨人的人格力量
遠去的平凡背影,光輝的偉大人格
高校學生意外傷害事件應對與處理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感恩、社會支持與心理幸福感的關系研究
論君子人格的養成
關于高校學生工作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