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感恩、社會支持與心理幸福感的關系研究

2016-11-09 05:28薩日娜
知音勵志·社科版 2016年9期
關鍵詞:感恩社會支持幸福感

關于幸福感之研究,最早始于60年前的美國,我國著手該項研究的歷史不過20余年。通過對該項研究發現,社會支持與感恩,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因素。本篇旨在研究分析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大學生對于感恩、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之間的關系。同時,對社會支持與感恩對幸福感的影響進行分析。通過分析研究發現,不同專業、不同性別、不同年級在幸福感方面都存在著差異,幸福感最高的要屬大四的學生,女生總體上高于男生,除文史與理工專業以外的學生普遍幸福指數較高。是否心存感恩,對提升幸福感也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具有感恩心理的大學生,其幸福感明顯增大。經過分析和檢驗,感恩是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二者之間的產生聯系的橋梁與紐帶。

【關鍵詞】互聯網;大學生;感恩;社會支持;幸福感

互聯網的普及給社會的各行各業都帶來了新的變化,在這種大背景下,大學生的感恩心理、社會支持與幸福感都因互聯網的存在而呈現出新的特點。

1 相關的基本概念

1.1 感恩教育的概念

一是包著的生命觀,是用生命本身所賦予的責任感召教育者的內心,使之產生心存感恩的一種心理。這種觀點要求對生命珍視和感謝。要以感恩的心態對待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二是包含和諧觀,對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加以倡導,對待一切人和事都能保持心態平和。尤其是人與人之間,要和諧相處、人與社會要和諧相處、人與自然也要和諧相處。通過這種和諧相處,讓社會變得更加安寧祥和。三是包含著仁愛觀。要具備知性的情感,讓受教育者對待社會與家庭都能持有一種仁愛之心。在對待人和事上要用真情,要知道感恩與回饋。不管是社會機構還是企業及個體,其存在都是建立在他者的付出這個基礎上。它們之間是相互依存、共同發展的關系。

1.2 社會支持的概念

關于社會支持方面的研究,是在研究個體的身心健康受到社會壓力影響的背景之下而出現的。大多數人對于社會支持這一文化概念的提出并不會感到陌生,對于其文化背景的理解也同樣不會出現困難。但是一旦將社會支持納入到學術領域對其進行研究,則又表現出對這一概念在內涵的把握上眾說紛蕓、莫衷一是。有一些國外的學者把社會支持又細分為信息、陪伴、物質、情感支持四大類別。我國的學者在這方面基本上傾向于兩大類別的劃分,一種是可見的,即團體關系、參與與存在、社會網絡、直接援助等方面;另一種則是體驗到的,或者是主觀的情感支持,具體指個體在社會之中得到支持理解、受到社會尊重的滿意程度和情感體驗。當前大多數學者相對一致的觀點是,從個體的心理健康與社會心理刺激二者之間的關系方面來對社會支持加以界定。

1.3 幸福感的概念

關于主觀幸福感,是指評價者根據自己所確定的標準對自身的生活所進行的一種總體性的評價。作為一種綜合性的心理指標,主觀幸福感,是個人生活質量的一種衡量,是個人的適應狀態與社會功能的反映,其中囊括了對生活的滿意、愉快、高興這些較為積極的情緒體驗,而對于抑郁、焦慮等這些消極的不愉快的情緒相對缺乏這樣一種狀態。有專家認為,即便有些人還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但這并不影響每一個人都存在著一定的幸福感。這實際上是一種良性的、外在的刺激所引起的具有依賴性和動力性的、一種較為積極的心理體驗過程。

幸福感具有三大明顯的特征:一是具有整體性的特征。這種評價具有綜合性,其中囊括了對認知的判斷、情感的評估,所反映的是對生活的總體滿意程度。二是具有主觀性的特征。也就是說這種評價完全是主觀的,其標準如何也是依本人的感覺而確立的,個人的自我體驗是評價標準和依據。三是具有穩定性的特征。因為幸福感的內容不僅具有廣泛性還具有極端的復雜性,其影響的因素也相對較多。有的學者將幸福感的影響因素區分為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兩大類別,客觀方面主要包括社會支持、經濟因素、生活事件因素、家庭經濟環境因素、文化因素、遺傳等因素,而主觀方面則包括了應對方式因素、自我效能感因素、人格因素等。

2 大學生幸福感的基本狀況

出于對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幸福感的現狀進行全面系統地了解,就大學生的幸福感在生源地進行人口統計學變量分析,發現了這樣一條規律,即幸福感在其各個維度方面,因性別與專業的不同而表現出顯著的差異。在專業方面表現出來的差異,主要表現在理工文史專業與其他專業之間的差異,而在文史哲與理工專業之間差異并不顯著。相比之下,發現文史哲與理工之外的其他專業,幸福感較強。從性別上看,女生較男生幸福感強烈。女性的幸福感,亦有隨著社會地位的提升而提高的變化現象。大學的年級不同,幸福感亦有一定的差別,隨著年級的增高,幸福感越強,但大一至大三,幸福感雖有差別,但差異并不十分明顯。大四的幸福感達到頂峰,與前三個年級區別較大。大四幸福感增強的原因在于,大四的學習生活較前三年完全不同。大一的學生剛剛經歷高考的考場上的廝殺,對新的大學生活的適應需要過程,因此談不上太多的幸福感。大二及大三的學生,正是壓力最大的時候,學生的課業負擔重,因此幸福感談不上增強。但由于學生們內心懷有對未來的憧憬,因此幸福感并未因此而降低。學生們來自四面八方,但生源地對幸福感的影響幾乎無明顯的差異。

3 大學生的感恩、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間的關系

3.1 大學生感恩的心理與主觀幸福感之間的關系

大學生的感恩心理大致可分為三種情況,第一類為較差、第二類為中等、第三類為較好,依據此三類情況對幸福感進行分析,發現感恩心理的總分對幸福感在三個維度上都具有明顯的相關性。感恩心理越強,對生活的滿意程度也越高。這一點,與當前國內外同類問題的研究結果基本上是保持一致的。這說明,感恩心理對提升幸福指數至關重要。

在主觀幸福感的諸多成分當中,消極情感、積極情感與生活滿意度都表現出與UPI呈現出極其顯著的相關性來。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大學生如果提高感恩的心理品質,可以通過提升其對生活的滿意度或者是通過正方向的情感的和抑制負方向情感的辦法來加以實現。生活滿意度是主觀幸福感認知各項因素的主要代表,因此,這就要求高校在積極做好提升學生生活物質方面因素的同時,不斷強化認知方式的改變。其實,感恩心理的情感體驗,應該成為衡量心理健康因素的主要預測源之一。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盡管這些學生已經步入成人,應該說基本上不缺乏獨立性,可是在學校擴大招生的同時,學生自身面臨著較大的經濟壓力和就業方面的壓力,亦面臨著學習方面的迷茫和社會關系的迷茫,這對于學生們的健康心理,包括感恩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可是,主觀幸福感和以感恩心理為主要內容的健康心理是有著明顯的不同的,幸福感的實質是一個人內心的一種自我感覺和主觀感受,而感恩的心理則是有著主觀感受到的內容,也包含著自己主觀沒能感受到的內容。擁有著幸福感覺的人,不一定就說明他的心理有多么健康,擁有著健康心理的人也未必就一定會感覺到幸福。所以說,心存感恩,也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一個人的主觀幸福感覺。一個人主觀幸福感,所反映的只能是一個人包括感恩在內的健康心理的一個方面而已。當前的積極心理學研究進展迅猛,對人們幸福感的研究成果頗豐,也囊括了對提升人們幸福指數的各種實踐。從這個意義上講,拓寬渠道強化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培養,對于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和有效預防心理方面的疾病都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3.2 大學生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間的關系

為了加強對大學生的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間關系的了解,對不同的社會支持內容與主觀幸福感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研究發現,在社會支持方面,主觀支持與幸福感的三個維度都呈現出較為明顯的關系來。這主要表現在:生活的滿意度與主觀支持方面、生活的滿意度與積極的情感方面,都呈現出正相關。而與消極的情感之間的關系,正好相反,也就是說呈現出負相關。在客觀支持方面,與主觀幸福感呈現出正相關,與消極的情感則正好相反,亦即呈現出負相關。

通過回歸線進行分析表明,生活滿意度可以以社會支持的總分來判定,一般情況下,總分越高,則生活的滿意度也越高??陀^支持,對積極情感有很大的預測作用。支持總分和支持利用對消極情感的預測亦有顯著的作用。

4 大學生感恩、社會支持與心理幸福感影響因素模型分析

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其影響因素的模型所依據的原理有兩個層面。一個層面,因為社會支持可以為大學生在信息方面、物質方面提供幫助,并能從感情上加以滿足,讓喜悅之感得以增加,進而能夠使大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與對生活的滿意度得以提升,同時使消極情感得到抑制和減少。這也說明,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提升,是有賴于一個良好的社會支持作為基礎的。也就是說擁有良好的社會支持的大學生,其幸福感指數是比較高的,這種影響有一個系數,經研究發現該系數為0.129。在另一個層面,作為影響主觀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感恩的心理其UPI與積極情感及生活滿意度呈現出明顯的負相關,與消極情感正好相反,也就是說呈現出明顯的正相關。心理的健康,不僅要通過增強正方向的情感來提升幸福感覺,還要以健康的心理來抑制負方向的情感,同時通過生活滿意度的改善來提升幸福感。作為一個客觀的而且是外在的因素,社會支持能否最終發揮作用,最為關鍵的是看其能否引起個體在主觀體驗方面的改變,而作為影響個體主觀幸福感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心理健康問題也受到社會支持的影響。通過研究以往的大量的文獻資料,發現一定的社會支持可以有效降低個體對各種壓力的感知,讓負方面的情緒能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尤其是對應激狀態下的個體的保護作用更加明顯。這種個體良好情緒體驗的維持,對于提升個體的幸福感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正因為如此,通過大量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社會支持是通過作為中介變量的心理健康來對幸福感施加影響,從另一個角度說就是當大學生在取得廣泛的社會支持的同時,其心理健康程度亦相應提高、其感恩的心理亦相應提高、其主觀幸福感亦相應提高。

參考文獻

[1]陳堅,王東宇.大學生自我同一性發展與存在焦慮的關系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0(03).

[2]李志勇,吳明證.大學生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自我和諧的中介作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0(03).

[3]楊振,雷秀雅.大學新生角色轉換和自我同一性地位的相關研究[J].心理研究,2010(03).

[4]劉佳.用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論透視大學生自我意識的形成過程[J].高教發展與評估,2010(01).

[5]張俊玲,張俊杰.碩士研究生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的相關研究[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8(09).

[6]申麗娟.醫學研究生自我同一性發展探析[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8(01).

[7]張羽,邢占軍.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關系研究綜述[J].心理科學.2007(06).

[8]吳寧.從自我同一性的視角評析大學校園中的偏差行為[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07(05).

[9]佟永峰,李焰,范杰.主觀幸福感研究概述[J].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01).

[10]楊昭寧,孔祥軍.大學生自我概念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6(01).

作者簡介

薩日娜(1982-),女,蒙古族,公共管理碩士學位?,F為烏海職業技術學院講師。主研方向為市場營銷、物流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王意日格樂吐(1982-),男,蒙古族,公共管理碩士學位?,F為烏海職業技術學院講師。主研方向為市場營銷、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單位

烏海職業技術學院 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 016000

猜你喜歡
感恩社會支持幸福感
奉獻、互助和封禁已轉變我們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讓群眾獲得更多幸福感
親緣感恩教育研究淺析
腦卒中患者家庭照顧者的照護負擔與社會支持的相關性研究
社會支持與員工工作滿意度的相關關系
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盡孝而親不待
大學生感恩、孤獨感和手機依賴的關系研究
《一課》中教師娜迪亞悲劇形象探析
幸福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