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中如何提高初中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策略

2016-03-11 08:55劉昆華
學周刊 2016年30期
關鍵詞:運算能力初中數學

劉昆華

(河北省正定縣諸福屯鎮學區朱河中學,河北 正定 050800)

?

教學中如何提高初中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策略

劉昆華

(河北省正定縣諸福屯鎮學區朱河中學,河北正定050800)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對人才的需要也發生了變化。但無論如何變化,作為基礎能力的運算能力還是非常重要的,學生運算能力的提高是一個系統工程,它貫穿于教學的始終,需要數學教師在教學中不斷總結,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認識到數學運算能力是數學學習的保證,切實提高學生運算能力。

關鍵詞:運算能力;數學;初中

隨著社會的發展,對人的要求也發生了變化,如何才能培養出社會需要的新型高素質人才呢?教育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化,教育工作與時俱進,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設置及教學內容安排、教學形式等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面對新課程的變化我們應該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無論發生怎樣的變化,在擁有了普通計算器到超級計算機的今天,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仍有著積極的意義。

一、注重學生知識的形成過程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庇捎趯W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學內容的呈現應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學生是活生生的個體,學生親身經歷的事物會記憶深刻,理解透徹。教學中應避免“一言堂”“滿堂灌”,正所謂“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不僅要知曉知識的結果,更要知道知識的形成過程,過程往往比結果更重要。教師應組織學生展開探索,尋求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發現的能力,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會被激發,認知能力才能逐漸形成,學習能力才加強,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才會得到鞏固。

二、注重解題方法、解題技巧的指導

教學中根據題目特點認真審題,選擇適當的解法,簡單快捷靈活地解答題目。條條大路通羅馬,教學中應不急于告訴學生具體的解法,讓學生將他想到的解法說出來,展示出來,同時也給其他學生一個學習選擇的機會,然后引導學生選擇最佳最優的解題方法。

例如,在教學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時有這樣一個問題:

x-y-1=0①

3(x-y)+y=5②

師:這一方程組如何解呢?

生1:將方程展開,化簡成3x-2y=5③,然后用②-①×2 得x=3,最后將x=3代入①式,得y=2。

生2:將方程變形成x=1+y③,然后將③代入②式,求得y=2,最后將y=代入③式,求得x=3。

師:這樣也可以。還有沒有其他方法?

生3:將方程①變形成:x-y=1③,將③整體代入②式,得3+y=5,y=2,最后把y=2代入③得x=3。

師:很好,很好,以上三種方均可以解出該方程組的解,那么我們來看一下,哪種方法更巧妙,更簡捷呢?

生:第三種方法!

師:今后我們在解題時就要根據題目的特點,靈活選用解題方法,做到高效、快捷、準確解題。

通過一題多解,學生可以對所學習過的數學知識進行有效的整合,對定理、公式、法則、運算方法進一步的回顧和梳理,久而久之,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

初中數學比起小學數學教學知識容量大,內容也更豐富,教學中除了教給學生基本的解題方法外,更注重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

例如,教學等腰三角形時,如題:“一等腰三角形周長為30cm,已知一邊長為8cm,求另外兩邊的長度是多少?”學生讀完題后往往只考慮一種情況,就是腰為8cm,導致考慮不全面而失分,面對這一情況,教學中應結合教學內容逐漸滲透分類討論思想,不斷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嚴謹的數學態度,長期鍛煉學生的分析能力、應用能力就會增強,學生細心嚴謹的思維品格就會得到加強和鞏固。

三、注重學生反饋情況

1.強化學生數感意識的策略,“新課標”首次提出了“數感”一詞,概括地說,數感就是一個人對數的意義和運算的直覺感知,如簡便計算時,學生對公式的變形沒有直觀的感受,導致不能很快找準解法。具有良好數感的人,對數的意義和運算有靈敏而強烈的感覺、感受和感知的能力,并能作出迅速準確的反應。但數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認真扎實的知識學習,更需要及時有效的反饋練習,通過一些必要的練習反復作用于學生的感知,通過大量而有針對性的練習,使學生逐漸對數有一定的認識,形成一定的解題技能,學生一看便知道如何解答,使數感附著于學生的知識結構,久而久之,以達到強化數感的目的。

2.教學中根據學生學習情況,采用分層作業,設計一定梯度的練習題。學生通過練習,及時反饋學生掌握情況,通過學生作業掌握情況采取恰當的彌補或改進措施,有針對性地設計新的練習題,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提升學生運算能力和應用能力。

四、注重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幫助學生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經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決與生活經驗密切聯系的、具有一定挑戰性和綜合性的問題,以發展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學中應經常結合教學內容設計一些與生活聯系密切的實際問題,通過審題,分析問題,引導學生靈活選用解法解答問題,真正實現學以致用,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的這一理論,提高學生學習數學興趣,強化學生應用意識,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生應用能力的提高必須建立在強大的運算能力基礎之上,這一能力的培養需要從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抓起,它是一個長期鍛煉提高的過程。

總之,學生運算能力的提高是一個系統工程,它貫穿于教學的始終,需要每一位數學教師做一個有心人,課堂教學與課外輔導有機結會,時時處處去研究、總結,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認識到數學運算能力是數學學習的保證。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重點是準確理解有關知識,熟練有關運算的方法、步驟。隨著運算技能的形成,逐漸簡化運算步驟,靈活運用法則、公式,合理選擇簡捷運算途徑,提高運算能力。

[責任編輯金 東]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0-018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0.117

猜你喜歡
運算能力初中數學
淺論高中數學運算能力的培養
高中生數學運算能力的問題及策略
錯在哪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