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的研究與實踐
——以“功能性食品加工技術”課程改革為例

2016-03-18 18:48溫州科技職業學院章志成
關鍵詞:專業知識食品高職

溫州科技職業學院 章志成

創業教育是當前教育實踐探索和教育理論研究的熱門課題。實施創業教育對加快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提高大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1]。創業教育在提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促進區域經濟繁榮和經濟結構調整,提升國家競爭力上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2]。教育部2002年在高等院校啟動了創業教育工作,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創業教育在參與人數、課程設置、實踐體系和師資建設等方面都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是,高校的創業教育,尤其是高職的創業教育,形式比較單一。一般采用“三段式創業課程”。首階段采用公共選修課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基礎創業能力;次階段采用“創業大賽”的形式,篩選優秀的“創業種子”;最后采用“成果孵化”的方式,對優秀的種子項目進行培育[4]。這種“公選課+創業大賽+重點項目孵化”的方式,對我國高校的創新創業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由于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缺乏有機聯系,由此帶來了一系列問題。本文探討了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以“功能食品加工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為例,介紹我們在創業教育融入食品加工專業教育方面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一、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的必要性

2010年,教育部出臺了《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教辦〔2010〕3號),要求各學校必須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創業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技能。高職院校對創業教育非常重視,開設了若干創業教育學科選修課程,如“創業教育概論”“創業學”“創業法律基礎”“創業管理學”和“市場營銷學”等。這些課程在幫助學生進行創業管理、掌握商務溝通技巧、熟悉工商注冊流程等方面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然而實施創業教育的手段單一,忽略了與專業教育的融合[3,4],導致學生沒有創業的好點子,低端創業難以持續發展。由于創業過程中缺乏專業知識的支撐,學生只能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市場偏向,力所能及地進行一些創業,如買賣一些水果、小商品等,專業技術含量不高,同質化比較嚴重。

還有一個現實情況是,高職院校的學生課程安排普遍比較緊張,在校期間的活動一般都是圍繞專業課程展開的,專業教育是創業教育成長壯大的肥沃土壤。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非常有必要加強創業教育同專業教育的融合,培育一批高質量、高水平的學生創業隊伍。

二、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的可行性

為了使創業教育更好地融入專業教育,首先要認識到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具有的差異性。創業教育關注個體,強調創造,注重創新。創業教育要求學習者能夠解放思想,運用想象力和洞察力探索未知事物或者對已知事物重新進行排列組合,在不確定性中發現和捕捉機會,促進并引領經濟的變革。專業教育關注共性,強調控制,注重復制。專業教育要求學習者能夠有效地吸收借鑒已有的知識和文明成果,“標準化、可復制、質量可控地”影響社會和改造自然。

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也是統一的。創業者從事創業活動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為基礎,專業教育是創業活動的“源頭活水”,創業教育需要借助專業教育才能“枝繁葉茂”。專業教育也應該持開放的態度來接納創業教育,“互聯網+”時代的創業不能單純地依靠生產要素的增加,更需要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與時俱進地整合各種有利的創業資源,促進創業活動順利進行。

因此,我們應該積極推動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的融合。一方面,在開設創業教育課程的同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專業背景,結合專業知識,進行相關的教學和實踐活動。另一方面,在對高職學生進行專業教育的同時,要站在創業的角度,融入必要的創業知識,引導學生從文化、經濟、社會、法律和心理等角度重新審視專業知識,促進知識繁榮,并發現創業機會。

三、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在高職食品加工專業人才培養的研究實踐

食品加工技術專業是高職食品類傳統專業。我院該專業以學生就業能力培養為核心,強調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雖然在前期也開設了創業教育的公選課,但后續沒有創業類的課程跟進,學生基于專業的創業能力往往得不到有效激發?!肮δ苄允称芳庸ぜ夹g”是一門職業能力拓展課,旨在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我們選擇這門課程作為改革試點,以專業教育和創業教育有機融合為目標,在課程設計、授課內容、教學手段、課程評價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實踐。

(一)課程設計

“功能性食品加工技術”是高職類食品加工專業的一門專業選修課。傳統的授課方法是將功能食品分為活性多糖、活性多肽、微量元素和強化食品等多個單元,然后針對每個單元講授功能因子結構、原理、制備方法和相應食品的生產工藝。這種課程設計方式,囊括的知識面廣,但是受課時限制,很難有時間去設計與創業相關的教學實踐活動。學生對這種課程體系的安排往往也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疲于學習瑣細的專業知識,對功能食品的開發流程和存在的商機,缺乏必要的把握。為此,我們重新設計了課程的教學大綱,以食品的創業活動為主線,按需求分析、申報流程、產品研發、質量控制、法律法規和產品營銷模塊信息,從創業的角度來講授功能食品加工的專業知識,最終的目的是讓學生把握功能食品開發流程,在功能食品加工領域創新創業。

(二)課程實施

我們在實施“功能食品加工技術”這門課程的各個環節,都有意識地融入了創業教育的一些理論和實踐知識,在專業教育和創業教育的深度融合上進行了積極的實踐。

1.專業理論課程上融入創業教育,深化學生基于專業教育的創業意識。創業意識是社會意識的一個方面,對創業者的創業活動起著導向作用[5]。在專業教育的課堂,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創業導向教育至關重要。通過辯論賽、模擬答記者問等教學方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幫助學生樹立對食品行業創業的正確認知。通過案例教學,告誡學生們在功能食品領域創業的艱巨性和復雜性,比如對太陽神、健力寶和腦白金等功能性食品及相關企業的剖析,提醒同學們重視創業過程中涉及技術、資本、市場、營銷和管理等問題,進行創業活動需要良好的全局意識。在講授一些專業問題的時候,盡可能采用引導的方式,讓學生自主發現答案,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鍛煉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

法律法規對創業活動具有保障保護和約束限制兩個方面的影響,學生在創業活動中法律意識和法律技能通常是決定創業活動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在法律法規專題,我們有側重地講解與食品行業創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如《食品安全法》《產品質量法》《保健食品注冊管理辦法》等,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保護學生創業活動中合法的權益不受侵害。

在產品研發的環節,我們注重從創業的角度對學生加以引導和啟發。通過案例教學,啟發學生如何去閱讀、借鑒已有的專利文獻,為自己的創業提供技術開發的思路;通過模擬教學,引導學生如何去申請注冊功能食品,保護自身的知識產權等。

2.專業實訓課程上融入創業教育,提高學生基于專業教育的創業技能。專業實訓課程,注重對學生創業技能的提升。通過事先調查和商議,擬定若干個類型的待開發功能食品,如美容產品、降血脂產品、增強免疫力產品等,然后將班級學生分成相應的研究小組,每個小組負責一個功能產品的開發。實訓環節涉及若干連貫的主題,如原輔料的選擇、工藝比選、劑型和包裝等,要求學生以做產品的心態,一步一步地按要求完成各環節,并設計相應的實驗。教師根據現有實訓室的條件,對學生的實驗計劃提出若干修改意見,并從創業的角度對學生的技能進行提升。如幫助學生修改產品的配方,引導學生不僅要考慮營養方面的需要,也要考慮消費者對食品色、香、味的訴求;幫助學生改進包裝的細節,引導學生如何根據目標用戶選擇包裝的顏色。在實訓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實事求是地記錄實驗結果,并根據實驗結果修改前期的產品方案。并通過課程實訓,學生掌握工業過程成本核算的一些基本技巧和操作務實。

3.專業實踐環節上融入創業教育,提升學生基于專業教育的創業信心。當前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時存在動力不足的問題。如果創業教育能夠有效地融入專業教育中去,將會成為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重要推力,進而將學生培養成既懂專業知識,又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高端創業型人才。

在本次課程中,我們安排了兩個課程實踐。一個是引導學生調查功能食品的需求現狀,另一個是帶領學生參觀實習生產企業。實地調查、交流訪談等實踐環節,讓學生真實感受到在食品行業創業將大有可為。在專業教育的實踐環節引導學生去創新創業,不僅使創業課堂中的知識得到靈活運用,也大大提升學生基于專業教育進行創業的信心,而這反過來又促進了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積極性。

(三)課程考核

“功能食品加工技術”是一門專業選修課,課程考核相對自由。我們既不閉卷考試,也不要求寫課程小論文,而是看整個學年內學生實踐表現,每個小組將各自開發功能食品的資料整理成冊,然后匯報,成績是否優秀取決于報告的專業性和產品開發的可行性。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將考核看成是一個過程量,結果更加公正,二是將考核當作一個導向桿,引導學生自主地進行專業知識和創業知識的融合。

(四)項目孵化

對于在課堂教學和實訓課程中涌現出好的創業項目或點子,我們會通過畢業論文、“導師+團隊+項目”[6]、入駐大學創業園等多種途徑鼓勵學生將項目持續做下去。通過優勢項目的孵化,學生從內心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有利于形成一定的口碑,營造出立足專業、積極創業的新環境,從而讓更多的同學加入到創業的隊伍中來。

(五)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

課程改革的時間不是很長,改革的效果有待進一步的觀察和評估,但是學生在專業課程上的積極性有了明顯的提升,學生參加創業大賽的策劃書開始有了專業知識的影子,這些現象已經凸顯了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后的良好反應。但是當前課程改革也存在著不少的問題,一是項目孵化時缺少必要的經費支持,部分學生創業的積極性受到了打擊。功能食品注冊申請費用不菲,一些好的項目因為經費問題而不能持續做下去。二是教師自身的閱歷和創業經驗不足,對學生的指導有限。如何破解這些難題,是我們下一步的行動計劃。

四、結論與思考

在互聯網經濟和新科技革命的挑戰面前,如何培養和造就大批的創新創業專業人才,是高職院校亟須回答的一個問題。高職院校在開設創業教育通識課程的同時,更應該依托專業教育的陣地,積極挖掘專業課程中有關創業教育的理念和創新的教學內容,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積極進行創業意識、創業技能和創業信心的培養。高職院校應制定基于創業型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并完善課程體系,改革課程評價標準,給予政策和財政上的照顧,引導專業教育和創業教育的深度融合,開創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新局面。

猜你喜歡
專業知識食品高職
國外如何進行食品安全監管
山西省芮城縣 畜牧獸醫發展中心開展專業知識大實踐活動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與創新
263項食品及食品相關標準將要開始實施
竟然被“健康食品”調戲了這么多年
專業知識管理系統的研究與應用
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探討
如何判斷你的老板是個“精神病”
關于提高高職人才培養質量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