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常態下中小企業民間融資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2016-03-28 11:47余佳琴劉勇
2016年5期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中小企業

余佳琴 劉勇

摘要:2014年5月習近平在河南考察時首次提及“新常態”。經濟新常態意味著中國經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經濟發展的條件和環境已經或即將發生諸多重大轉變。在這一背景下,中小企業民間融資呈現怎樣的現狀,對此應采取何種措施值得我們深思。本文主要剖析了經濟新常態下企業融資的環境,探討了民間融資難的突出問題,從而提出自己的建議,為后期的研究與實踐提供參考意義。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中小企業;民間融資

自習近平在河南考察時提及“新常態”以來,其呈現出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的趨勢。

我國重應用型研究,輕基礎理論研究,對民間融資的理論研究和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新常態下,我國經濟運行仍面臨困難和挑戰,出現經濟增長動力與經濟下行壓力并存的情形,且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日益突出。另外,民間融資逐漸成為中小企業最為重要的融資方式之一,因此,研究新常態下中小企業的民間融資對于認識新趨勢,適應新變化并最終抓住新機遇具有現實意義。

一、新常態下企業融資環境的剖析

(一)融資規模下降,伴隨資金需求上升

一方面,經濟新常態下,伴隨著防治大氣污染的宏觀政策背景,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產業結構調整,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推進,使加工制造、工業生產等傳統落后企業陷于發展困境,保持原有業務前景堪憂,對未來發展的預期減弱,從而使得企業擴大生產規模的意愿下降。調查顯示,全國39.4%的企業家認為宏觀經濟“偏冷”;企業家信心指數為60.6%,比上年降低了1.5%。

另一方面,后金融危機時代來臨,經濟下行壓力增加,而人力成本增加,維持正常生產急需大量流動性資金。從企業數量上看,由于政府改革企業登記制度,2014年前三季度新增企業數量較2013年增長60%以上??傮w上說,浙江省近年來小微企業在銀行的貸款總量穩步增長,在所有的銀行貸款中占比持續增加,覆蓋面也不斷擴大。據統計,截止至2015年9月末,小微企業的貸款余額達到22.54億元,占全部貸款余額總量的23.06%;小微企業貸款較年初增加1.84萬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4.58%,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小微企業貸款戶數1183.32萬戶,較年初增加38.74萬戶,較上年同期增長7.40%。如圖1所示:

(二)央行五次降準降息,民間融資渠道變窄

2014年,我國經濟增速放緩,維持在7%附近。為此,政府實施了積極地財政政策,通過加強貨幣政策的靈活性和針對性擴大內需。2014年年底至2015年,央行五次降準降息,三次“雙降”,意使更多資金流入實體經濟,促進經濟實現“穩增長”,這使得居民儲蓄收益進一步降低,因此許多投資者甘愿冒風險而投身民間借貸的隊伍。

同時,受經濟下行壓力的影響與正規金融機構信貸指標的影響,小微企業貸款再次受到限制,但由于日益增加的融資需求,只能轉向民間金融市場。部分擔保公司、網絡投資平臺等中介機構許以高額回報,非法吸收公眾資金,轉借給企業及個人,從而非法獲利。2013年以來浙江省各地的民間資本運作出現了大量的“非法集資”、“金融詐騙”、“跑路”、“失聯”等案例,導致民間資本的風險偏好逐漸降低,公共的風險意識顯著增強,資金供給規模繼而降低,民間金融渠道持續變窄。

二、新常態下民間融資的突出問題

(一)民間融資利率高、期限短

目前,小微企業存在諸多的局限性,如金融信息掌握不及時、資產抵押能力弱等,難以從銀行獲得借貸資金;同時,對于銀行金融機構,面臨數量龐大的小微企業,需要付出大量人財物力來對接企業,帶來人工成本和審核時間增加,因此民間借貸成為小微企業必不可少的一種融資方式。人民法院在規定對民間借貸的處理方法時提到:民間借貸的利率略高于人民銀行規定的同期貸款利率,最多不超過利率的4倍。實際上,超過央行規定利率4倍的民間借貸利率占到很大比例,這使大部分小微企業陷入了窘境,并且還要承擔著融資高昂成本的重壓。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隨之產生的擔保公司其實是“地下錢莊”,不具有合法規范的產權。許多擁有資金的融資者先將家庭財產抵押在銀行,拿到貸款后再通過放貸獲利,這些人其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融資平臺”的作用。因為無序集資、過度擔保、過度投資,這些個人與企業根本無法滿足產權制度的基本要求,如果在某個環節出現問題,很容易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造成整個資金鏈的斷裂,所以一般民間融資的期限比較短。

(二)缺乏適用的法律法規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民間融資一直沒有一個明確的合法地位。在實際操作中,相關法律的制定與實行與民間融資的發展形勢變化相去甚遠。隨著民間融資逐漸由直接融資向間接融資轉變,企業之間借貸活動大量增加,對于這類民間借貸,法律奉行“不禁止、不保護”的原則,很容易形成法律的空白。

其次,現行法律對非法集資界定模糊,對民間融資行為的規范缺乏統一性和銜接性?!斗欠ń鹑跈C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規定:“未經依法批準,以任何名義向社會不特定對象進行的非法集資是非法金融業務活動”;而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如何確定公民與企業之間借貸行為的問題批復》中指出:“公民與非金融企業之間的借貸屬于民間借貸,只要雙方意思表示真實即可認定有效”??梢?,法律文件中的內容不一,這會導致相關部門不能很好地區分,易出現“一棍子打死”的局面。

(三)民間融資的監管不到位

隨著經濟的發展,民間融資與正規金融機構兩者關系已經密不可分,難以監管。小額貸款公司、典當行等民間融資中介機構的大部分業務是放貸給個人或企業,用于償還銀行貸款,然后個人或企業再從銀行貸款償還民間借貸,實現信用增信和降低利息支出的雙重目標。

當前我國民間融資機構按工商企業對待,采取的金融監管措施是“單線多頭”,即金融的監管權集中于中央,地方并沒有獨立的監管權。人民銀行負責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但其制定的保守利率遠遠小于民間的實際利率,實際上并不了解民間融資的真正情況,更不要說對民間融資進行有力地監管了。銀監會僅能監管國家正式頒發了正式牌照的金融機構,無牌照運行的民間金融機構則在監管之外。另外,民間融資主要投放于小微企業的流動資金,造成借貸市場不均衡,貸款利率上漲,借貸雙方相分離,出現金字塔式的資金集中,加劇了民間融資的風險。

三、保障民間融資和中小企業經濟發展的對策

(一)國家宏觀層面

1.制定和完善法規政策

目前民間融資作為我國中小企業籌資的重要渠道,卻被認為是“灰色地帶”的重要原因是缺乏相關的法律體系,以保護借貸雙方的利益,為此一方面需要加快建立民間金融的法律體系,明確民間融資的合法地位。頒布專門的類似《民間融資法》及配套的法律法規,并規范民間融資與非法融資的界限,明確民間融資主體的權利、義務及其保障措施,逐步將民間融資規范化、公開化、法律化,納入主流金融體系。

另一方面,完善民間融資監管體制。樹立分類監管的理念,采用“雙線多頭”的監管模式。由靜態監管轉向動態監管、由事后處罰轉向事前防范、由機構監管轉向功能監管,時刻關注、控制和化解民間金融機構的風險。民間融資中介機構,如擔保公司、典當行等機構應按照誰審批、誰負責,誰主管、誰整頓的原則,明確主管部門的權責,完善風險問責機制。

2.加快金融改革創新

一方面要建立專門針對中小企業融資的金融管理機構。在現有的條件下以商業銀行為基礎創新民間融資組織形式。即根據銀行已掌握的客戶信息,搜尋合適的預貸款企業,放出手中的資本。另一種方式是創新金融機構,以民間資本的社會關系為基礎,組建民間的相同行業或同一地域的融資機構,加快創新,延伸借貸雙方資金供需鏈。

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互聯網金融的作用,拓寬融資渠道,減少信息不對稱。政府出臺相應的優惠政策,做好牽線搭橋工作,鼓勵并引導企業積極主動地利用P2P網絡借貸、眾籌、大數據金融等網絡融資渠道。同時,引導互聯網金融機構積極與傳統金融機構合作,探索出一條以互聯網金融大數據為支持,商業銀行體系為依托,政府監管為導向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融資新模式。

3.構建風險防范與補償機制

民間金融與正規金融相比存在更大的風險隱患,這就要求我國必須建立民間融資的風險防范與補償機制。對于資金需求者,就要考察借款人的身份、信用狀況、還款能力及抵押或質押物品等基本信息。對于資金供給的風險防范,就要預測民間融資行為風險的大小,在融資發生前審核的工具及手段以及控制措施等。此外,還要明確民間融資行為雙方主體的法律責任和義務。

對于風險補償機制,企業或個人可以建立自然人破產制度或者類似于存款保險的制度,甚至可以為貸款進行投保,來保障投資者利益。

(二)企業微觀層面

1.優化企業內部管理,提升企業融資能力

要良好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現狀,完善企業自身是關鍵。由于中小企業規模較小,缺乏競爭力,經營與管理不完善,缺乏競爭能力,無法在市場中發展擴大,影響融資的金額與效率。這需要中小企業做到健全企業管理制度并構建合理的組織結構,提高管理水平;要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做好企業內部協調工作;塑造守信、進取的企業形象。

2.加強內部信用建設,提高抗風險能力

建立健全企業的信用體系不僅僅是政府的事情,更是企業自身的問題。企業關注產品競爭優勢的同時,要兼顧企業良好形象的樹立與信用的建設。鑒于大部分的民間融資都是靠圈內口碑或熟人介紹,因此要發掘與培養融資人才,從而提高還款能力,加大風險防范能力。企業高管應分析投融資的可行性,不盲目融資、不非法集資,企業平時應通過采取建設信用文化、規范和健全財務的規章制度、加強金融法規學習等方式,樹立有債必償、有口皆碑的良好形象。

3.推進企業轉型升級,加快集群區建設

加快推進企業轉型升級是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的根本途徑。首先,企業應加大在人才隊伍建設力度。在留住核心員工的同時,吸納外部優秀人才,強化公司團隊。通過人才培養、科研投入等把自身產品和服務做好、做精。最后,利用區域經濟,推動企業集群和集約化發展。鼓勵行業的龍頭企業與優勢企業對相關企業進行聯合、并購、重組等措施,提升產業集中度;同時企業可以利用大量現存的行業協會或其他社會組織團體,建立有效的規范,協助政府進行民間融資渠道的管理,更進一步可以在協會牽頭下,發揮集群融資的作用。

中小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發展力量新常態下,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迫在眉睫。伴隨著后金融危機,浙江宏觀融資環境利弊參差,中小企業民間融資又呈現怎樣的現狀,對此應采取何種措施值得我們深思。本文主要剖析了經濟新常態下,企業融資的宏觀環境,探討了民間融資利率高而期限短;法律法規不適用不統一;融資監管不到位等突出問題,并從國家宏觀層面與企業微觀層面提出建議。一方面,國家應支持引導中小企業的民間融資,制定和完善法規政策,加快金融改革創新,構建風險防范與補償機制。另一方面,企業自身應優化企業內部管理,提升企業融資能力;加強內部信用建設,提高抗風險能力;推進企業轉型升級,加快集群區建設。

參考文獻:

[1]王永飛,劉向明,劉長雁.經濟新常態下民間融資風險處置研究[J].西部金融,2015(04):68-70+74.

[2]夏寧.小微型企業民間融資問題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3:27-42.

[3]山成英.社會融資成本淺析[J].青海金融,2015(01):35-39.

[4]袁成杰.經濟新常態下中小企業融資效率問題研究[J].河南金融,2015(02):25-26.

[5]艷艷.新常態下小微企業融資難點及應對之道探索[J].商,2015(01):176.

猜你喜歡
經濟新常態中小企業
經濟新常態下河南省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研究
經濟新常態下城市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對策
淺論經濟新常態下產業結構調整
經濟新常態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與發展
經濟新常態下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探究
中小企業信貸可得性研究綜述
北京市中小企業優化升級
企業現金流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小額貸款助力我國中小企業融資
試析中小企業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