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兒重癥監護室醫院感染分析

2016-03-30 22:41田愛存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8期
關鍵詞:醫院感染危險因素

田愛存

【摘要】 目的 調查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NICU)醫院感染的高危因素, 為醫院重癥監護室病房感染預防控制提供依據。方法 選取650例患兒的臨床資料, 并進行統計分析。根據是否發生醫院感染分為感染組 150 例和非感染組 500例。觀察兩組出生體重≤1500 g、胎齡≤37周、侵入性操作、新生兒窒息情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醫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結果 兩組新生兒出生體重≤1500 g、胎齡≤37周、新生兒窒息、侵入性操作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出生體重≤1500 g、胎齡≤37周、侵入性操作、新生兒窒息四種情況均是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醫院感染高危因素(OR=1.745、4.604、5.954、4.384, P<0.05)。結論 胎齡小、出生體重低、侵入性操作、新生兒窒息等是NICU中新生兒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及時地規避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醫院感染的高危因素, 對于預防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醫院感染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新生兒重癥監護室;醫院感染;危險因素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8.009

Analysi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TIAN Ai-cun. 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 Shandong Yanggu County Hospital, Liaocheng 252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high risk factor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intensive care unit.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650 children were taken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y were divided by occurr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to infection group with 150 cases and non-infection group with 500 cases. Observation was made on birth weight ≤1500 g, gestational age ≤37 weeks, invasive operation, and neonatal asphyxia in both groups.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research high risk factor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Results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birth weight ≤1500 g, gestational age ≤37 weeks, invasive operation, and neonatal asphyxi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birth weight ≤1500 g, gestational age ≤37 weeks, invasive operation, and neonatal asphyxia as high risk factor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OR=1.745, 4.604, 5.954, 4.384, P<0.05). Conclusion Small gestational age, low birth weight, invasive operation, and neonatal asphyxia are risk factor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NICU. Timely circumvention of high risk factors contain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NICU.

【Key words】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osocomial infection; Risk factors

新生兒由于免疫系統發育不成熟、抵抗力較差、對外界適應能力弱, 使用暖箱、反復吸痰、侵入性操作、長期應用抗生素等因素增加了早產兒、低體重兒醫院感染的發生率[1]。近年來隨著NICU的發展, 創傷性診治技術已成為NICU中重要部分, 它使更多病危新生兒得以存活, 但現時又是醫院感染的重要誘因, 控制醫院感染已成為兒童重癥監護病房急需解決的問題[2]。調查新生兒醫院感染的現狀、分析其特點與危險因素, 可指導臨床采取更有效措施以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針對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醫院臨床資料進行分析, 探討影響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醫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并對其積極采取預防措施, 對于改善患兒預后具有重要的意義[3]。本文對此進行研究分析,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新生兒重癥監護室收治的病例650例, 依據是否發生醫院臨床感染分為:感染組 150例, 新生兒病房總住院日數≥5 d的患兒符合醫院感染診斷標準并確診;非感染組500例, 不符合醫院感染診斷標準。

1. 2 醫院感染定義 參考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及我國CDC定義:進入NICU 48 h以后發生的感染, 包括轉出NICU進入普通病房后48 h內發生的感染。并定義院感分類診斷標準。

1. 3 方法 從兩組新生兒胎齡、體重、臨床病理學觀察這三項因素出發觀察兩組出生體重≤1500 g、胎齡≤37周、侵入性操作、新生兒窒息的臨床數據;分析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醫院感染的高危因素。

1. 4 病理標本采集 對感染患兒針對其感染的不同部位采用相應的方法采集標本, 進行病理標本采集與細菌培養患兒入院后呼吸道感染可采集呼吸道深部痰液進行培養, 血液感染可采集股靜脈穿刺取血進行血液培養, 皮膚黏膜感染通過無菌棉簽蘸取分泌物進行培養, 初次尿檢異常再起留取尿液標本進行培養[4]。針對疑似感染、侵入性操作的病例可進行3次呼吸道深部痰液培養, 拔除各種導管時留樣做常規留導管頭培養。

1. 5 診斷標準 醫院感染診斷標準參照最新一版《實用新生兒學》;呼吸性相關感染診斷標準參照中華醫學會擬定的《醫院獲得性肺炎診斷及治療指南(草案)》。排除標準: 患兒在入院時即表現出感染征象, 在治療過程中出現明顯其他感染。主要包括:血液培養陽性, 胸片觀察有明確的肺炎或者其他部位發生感染, 實驗室檢查白細胞<6.0×109/L, 血小板<10×109/L, 有感染發生的明顯臨床癥狀。上述指標任意一項同時伴有感染發生的明顯臨床癥狀者均可以診斷為醫院感染。

1. 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感染高危因素采用Logistic回歸模型進行分析。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感染高危因素單因素分析 兩組出生體重≤1500 g、胎齡≤37周、侵入性操作、新生兒窒息情況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感染高危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出生體重≤1500 g、胎齡≤37周、侵入性操作、新生兒窒息均是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醫院感染高危因素(OR=1.745、4.604、5.954、4.384, P<0.05)。見表2。

2. 3 細菌檢測結果 150例醫院感染者中共送檢標本450次, 陽性結果235株, 陽性率52.22%。痰培養陽性68株中以革蘭陰性菌為主, 檢出率最高的是肺炎克雷伯菌(39株), 其次是鮑氏不動桿菌(19株)。65例呼吸機相關性肺炎中36例為肺炎克雷伯菌感染, 并有15例超廣譜β-內酰胺酶(ESBLs)陽性。皮膚、黏膜分泌物培養陽性33株, 以凝固酶陽性葡萄球菌為主(24株), 未發現耐萬古霉素革蘭陽性球菌。

3 討論

新生兒是醫院感染過程中的特殊病例, 目前國外對兒童重癥監護室中的危險因素的研究比較多, 出生體重≤1500 g、胎齡≤37周、侵入性操作、新生兒窒息認被為是醫院感染的重要危險因素[5]。但也有學者指出, 體重并不是衡量醫院感染發生的危險因素的好的指標。新生兒醫院感染的特點是起病急、進展快、病死率高, 不僅影響威脅醫院的診療水平同時危及患兒的生命安全。本調查通過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提示, 出生體重低、胎齡小的新生兒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 接受侵入性操作次數多有關; 出生體重≤1500 g、胎齡≤37周、侵入性操作、新生兒窒息被認為是醫院感染的重要危險因素, 患兒在NICU內的住院時間越長, 發生感染的危險性越大, 其中侵入性操作是醫院感染最主要因素[6]。本資料中經過多因素回歸分析顯示, 侵入性操作、新生兒窒息新生兒胎齡與醫院感染具有顯著的相關性[7]。

綜上所述, 出生體重≤1500 g、胎齡≤37周、侵入性操作、新生兒窒息的新生兒是NICU病區中醫院感染最易感人群, 有創性操作是醫院感染最危險誘因, 通過控制抗菌藥物濫用可減少耐藥菌的產生, 在病房內提高清潔人員消毒技能等措施可減少醫院感染的發生。及時地規避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醫院感染高危因素, 對于預防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醫院感染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張曉麗. 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醫院感染特點及高危因素分析研究.山東大學, 2012.

[2] 李晶. 新生兒重癥監護室醫院感染病原菌特點與危險因素分析.新疆醫科大學, 2012.

[3] 任香娣, 孫獻梅, 王克芳. 新生兒重癥監護室醫院感染危險因素研究. 中國消毒學雜志, 2010(2):150-152.

[4] 魯靖, 劉紅, 王荃, 等. 新生兒重癥監護室醫院感染分析. 北京醫學, 2008, 30(10):607-609.

[5] 石計朋, 王吉, 錢燕, 等. 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醫院感染調查分析.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09(9):1077-1079.

[6] 都美玲, 楊琳, 牟飛飛. 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醫院感染高危因素分析. 中國醫藥導報, 2015, 12(5):48-51.

[7] 楊玲蓉, 彭珉娟, 李樺, 等. 新生兒重癥監護室患兒院內感染病原菌分布及院內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 中國當代兒科雜志, 2013, 15(2):112-116.

[收稿日期:2015-11-16]

猜你喜歡
醫院感染危險因素
手術器械擺臺圖譜在手術室護士培訓中的臨床應用
外科臨床護理過程中手衛生教育與預防醫院感染
重癥監護病房感染危險程度分析與護理措施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應分析
重癥醫學科醫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