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東盟經貿發展研究

2016-04-08 03:17王艷施梅超
港口經濟 2016年12期
關鍵詞:東盟國家一帶貿易

王艷施梅超

(欽州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廣西欽州535000)

“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東盟經貿發展研究

王艷施梅超

(欽州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廣西欽州535000)

“一帶一路”戰略推動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本文對中國—東盟雙邊貿易現狀、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針對“一帶一路”框架下的中國與東盟各國間的經貿關系發展提出相關建議。

一帶一路;中國—東盟;經貿合作

“一帶一路”旨在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消除投資貿易障礙,擴大中國與沿線亞歐非各國的貿易、投資、文化等方面的多邊合作?!耙粠б宦贰睉鹇耘c沿線各國的貿易需求不謀而合,為沿線國家充分發揮比較優勢,促進貿易合作交流提供了新空間,對未來國際政治經濟的格局將產生深遠影響。中國與東盟是亞太地區的重要兩極,當前中國經濟面臨著自身的調整與發展壓力,怎樣處理與東盟的政治經貿關系將影響中國未來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本文對中國—東盟雙邊貿易的發展現狀、特點以及存在問題進行研究,針對“一帶一路”框架下的中國與東盟間經貿關系發展提出相關建議,也為我國與沿線國家開展投資貿易提供參考借鑒。

一、“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與東盟經貿關系發展的現狀

中國與東盟具備良好區位優勢,憑借一直以來迅速增長的雙邊進出口貿易額,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成為中國推進“一帶一路”戰略,特別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重要戰略核心區,東盟國家與中國日益密切的經貿關系,為構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雙邊貿易發展迅速

由表1可知,從中國與東盟的貿易總量來看,2001年的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總額僅為416億美元,在2014年超過4800億美元,2015年雖稍有下降,但也超過了4700億美元,是2001年的11.3倍。據商務部和中國歷年統計年鑒的統計數據顯示,在中國與東盟各國貿易的占比中,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菲律賓、越南一直占據前六。除2009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貿易下降外,其他年份里中國與東盟備國間不論是貿易額還是貿易増長率都呈上升趨勢。在貿易差額方面,從2001年起貿易逆差呈波動上升趨勢,經過多年調整,在2012年變為貿易順差,并且差額逐年擴大。

表1 2001-2015年中國—東盟雙邊貿易情況單位:億美元

2.相互投資穩健增長

近幾年來,由于相關優惠政策逐步落地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步伐的加快,中國與東盟的相互投資繼續增加。2009年由中國設立的總規模約100億美元的中國—東盟投資合作基金和2015年簽署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協定》,極大促進了中國對東盟國家投資的熱情。2014年,中國對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越南四國的投資總額為52.58億美元,截至2014年,對上述四國的累計投資總額達到333.79億美元,占中國對外投資總額的3.64%。另外從東盟整體來看,中國對東盟的投資從2005年的1.51億美元迅速飆升至2014年的88.69億美元,10年間增長近60倍。

從東盟對中國投資的總量來看,東盟國家對中國投資的規模穩步上升,2013年東盟國家對中國投資總額達到83.47億美元。從東盟各國對中國投資的情況來看,新加坡一直以來都是對中國投資最多的國家,占據了東盟絕大部分投資份額。2013年新加坡對華投資額超過70億美元,占東盟國家對中國投資總量的86.6%。2014年東盟新增對中國投資額約為63億美元,同比下降了24.53%。

2015年,中國對東盟投資94.5億美元,同比增長60.8%,超過東盟對華投資(76.6億美元,同比增長21.6%),相互投資趨向平衡。截至2016年6月,中國與東盟雙向投資總額為1641億美元??傮w來說,東盟各國的投資環境不斷改善,政策、資金、資源扶持力度加大,2015年12月,東盟方面宣布建成經濟共同體,大大增加了投資者對東盟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

3.貿易依存度逐年攀升

貿易依存度反映了一國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是衡量一國對外開放程度的重要指標。通過分析得知,2001-2015年中國—東盟貿易依存度逐年上升,除2008年前后小幅度下滑以外,上揚的勢頭沒有改變。2009年末,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成和完善,以及“一帶一路”建設的加速推進,近年來雙邊貿易總量、對外貿易依存度不斷提高,2015年上升到11.92%。未來,“一帶一路”發展建設將為中國與東盟貿易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貿易依存度上漲的空間仍然很大。

二、中國與東盟經貿關系發展中的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與東盟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奉行和平發展外交政策及建設“一帶一路”戰略的重大舉措,將促使中國與沿線各國和地區之間的經濟聯系更加緊密、發展空間更為廣闊。兩年來,盡管在推進工作中已經取得顯著成效,但仍然有許多問題需要進一步解決。

1.雙邊金融體系發展不平衡

東盟各國的金融市場發展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新加坡成功培植了亞洲美元市場和金融期貨市場,成為東盟地區的金融中心。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泰國等國也在加快金融市場開放,推進金融業國際化發展。而越南、老撾等國家正處于經濟轉軌期,需培育適合國際貿易的金融市場,才能更好地參與區域經貿合作。這其中,目前僅有目前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央行在北京設立了代表處。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已對金融體系實施了多項重大改革措施,如相關法律的確立、銀行體系改革、金融市場開放等,但與東盟各國的金融合作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國內銀行機構在東盟各國設立的分支機構依然有限,目前僅有中國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商業銀行在東盟國家設立了分行或代表處,其他銀行還沒有進入東盟金融市場的具體方案或規劃。此外,銀行雙邊結算網絡基礎架構和服務功能有待完善,這些都制約了雙邊貿易的發展。

2.區域經濟發展水平良莠不齊

在中國與東盟各國中,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僅有在20世紀70年代經濟騰飛的新加坡,其余的均為發展中國家,部分成員國諸如老撾、柬埔寨等經濟較為落后,區域內各國經濟發展階段不一致,發展水平存在較大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造成了中國與東盟國家間的貿易不均衡,將導致中國與東盟之間的貿易集中度上升。中國和東盟的貿易往來國家主要是東盟五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以及越南,僅與此六國的雙邊貿易量就占了中國與東盟貿易總額的90%,而與其他國家的貿易量只占據10%,在雙邊投資方面,也是這六國排名靠前。這樣一來,我國“一帶一路”戰略在東盟地區的影響輻射范圍較為有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將受到一定影響。

3.產業結構相同,貿易競爭激烈

在資源稟賦、產業結構、目標市場方面,多數東盟國家與中國都非常相同,中國與東盟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基本處于同一階段,人口眾多、勞動力資源豐富、勞動密集型的出口加工產業和低端產品制造業甚至成為本地區的支柱產業,產品的銷售方向也是把西方國家作為主要市場。在吸引外資方面,雙方的競爭更為激烈,2015年,東盟再次以總額1200億美元的外資成為全球吸引外國直接投資(FDI)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占外資對全球發展中經濟體投資總額的16%。在經貿組織和相關機制方面,東盟除了與中國共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以外,還與日、韓、美等國簽訂雙邊、多邊貿易協定,必然弱化了中國在這一區域的影響力。

4.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加強

良好的基礎設施建設是合作的基本條件。以交通為例,廣西作為中國與東盟的交往中心地帶,區位優勢凸顯,西與越南交界,南與印度尼西亞、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等國隔海相望,是中國唯一一個與東南亞水陸相接的省份,需要通過陸運和海運方式實現貿易交流。而云南省作為我國與東盟國家接壤最多的省份,與東盟國家在經貿往來尤其是旅游合作方面,有著廣闊發展空間,云南緊鄰東盟國家中的緬甸、越南和老撾,而我國與這些國家進行貿易往來時,就必須通過這幾個國家,但目前這些國家與我國西南地區的廣西、云南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還不完善,從中國—東盟貿易區的長期發展來看,中國和東盟的交通條件需要盡快改善。

三、加強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的對策建議

在完善多層次政府間金融合作機制、推動多領域金融機構雙向合作、促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加強金融人才雙向流動合作等方面,推進中國—東盟金融雙向開放,助推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等愿景目標建設。

1.加強雙邊金融雙向開放與合作

金融開放是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關鍵。加強中國—東盟金融雙向開放,契合發展需要,符合各方意愿,具有良好基礎。中國與東盟各國要積極發揮“中國—東盟投資合作基金”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作用,爭取提供專項貸款,以更為靈活、開放的籌資方式,共同提高融資能力,對區域內交通基礎設施、能源資源、信息通信等領域的投資合作項目加強開發建設,并通過推動互聯互通,擴大雙邊多邊貿易規模,促進本地區貿易更加便利化。積極發揮廣西在中國對東盟開放合作和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先行主力軍作用,在加強中國與東盟各國的金融雙向開放中要發揮積極作用,促進金融業對外開放政策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落地實施,在完善多層次政府間金融合作機制、推動多領域金融機構雙向合作、加強金融人才雙向流動合作、促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等方面,助力中國—東盟金融雙向開放,推進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版等愿景目標建設。

2.因地制宜創新合作模式

東盟各國間的差異性較大,另外無論是資源稟賦、發展階段,還是各國與中國的經貿基礎也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中國需因地制宜,針對東盟不同國家的發展戰略和經濟規劃,區別對待東盟各國,多層次多方式地發展互補性產業,對不同的國家采用不同的產業合作政策,這應當成為中國與東盟各國開展經貿合作的基本原則。

東亞、東南亞多數國家同屬發展中國家,中國與這些國家的合作,主要是出口本國廉價制造品,并取得國外能源礦產等有關資源,無可否認這種模式曾極大促進了一些國家經濟的騰飛,然而現在這種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新的合作模式并不意味著放棄中國的商品出口以及對國外資源的獲取,而是創新合作的方法。中國與這些國家發展的目標基本一致,即建立區域現代市場經濟秩序,因而新的合作模式應當緊緊圍繞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經濟發展而展開,只有符合沿線各國的發展利益和現代化建設要求,“一帶一路”建設才能真正的被各國所接受。

3.積極促進雙邊產業結構協調發展

中國與東盟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存在差異,若想優化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首先必須利用市場的基礎調節作用,進行資源的優化配置,同時促使產業結構升級,加快經濟結構調整,這也是增強雙方經濟互補性的內在要求。提升產業結構和技術水平,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粗放型的發展模式逐漸被淘汰,科技因素已經成為中國與東盟進行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導向。

中國—東盟應打造專業的分工體系,在雙方存在競爭的生產貿易領域,通對生產工藝和產品品牌的差異化進行分工,從而形成全新的產業鏈,避免惡性循環惡性競爭。要發揮區域內各國的比較優勢,相應開展不同方向的產業協作。如在資源能源和環境保護領域,中國可加強與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的合作;在電子產品領域,可以加強與菲律賓、馬來西亞的合作;在農業技術的應用和管理領域,可加強與柬埔寨、老撾的合作。

4.推動物流合作,加快雙邊基礎設施建設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開展相鄰國家的航道建設,開展瀾滄江—湄公河流域航道建設和港口建設,打通因運輸條件有限而制約雙邊貿易發展的瓶頸,加快東、西向交通通道建設,實施西南、內地和東盟各國的高速公路、鐵路建設。同時,積極完善中國—東盟物流體系建設,建立雙邊區域物流的組織機制,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化手段構建物流信息平臺。加快推進物流通道建設,對區域內交通基礎設施、能源資源、信息通信等領域的投資合作項目加強開發建設,擴大雙邊多邊貿易規模,促進本地區貿易更加便利化。

[1]李建民.“絲路精神”下的區域合作創新模式——戰略構想、國際比較和具體落實途徑[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3(23).

[2]鄒嘉齡,劉春臘,尹國慶等.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格局及其經濟貢獻[J].地理科學進展,2015(5).

[3]袁新濤.“一帶一路”建設的國家戰略分析[J].理論月刊, 2014(11).

[4]呂余生.深化中國—東盟合作,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J].學術論壇,2013(12).

[5]陳偉光.論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機制的聯動[J].國際經貿探索,2015(3).

[6]袁麗君.依托“跨國絲綢之路”加強區域經濟合作[J].開發研究,2014(1).

責任編輯:張明

猜你喜歡
東盟國家一帶貿易
“2021貿易周”燃爆首爾
中國與東盟國家合作關系的博弈分析
“一帶一路”背景下海南-東盟國家高等教育合作的現狀與思考
“一帶一路”我的夢
貿易融資砥礪前行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數說“一帶一路”這5年
東盟國家刑事審判制度綜述
貿易統計
論中國與東盟國家合作保護古沉船——以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古沉船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